科学推进防沙治沙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2023-09-12郝文兵项乐
郝文兵 项乐
1.内蒙古包头市林业和草原灾害防控中心 2.内蒙古包头市湿地保护中心
包头市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地区,也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区域。多年来,包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国土绿化、防沙治沙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包头市提出“一个创新、三个实现”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融合推进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和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建设,为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擦亮生态底色,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坚持规划引领 构建政策体系
包头市委、市政府陆续制定出台了《包头市大青山南坡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实施意见》《包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达茂旗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实施方案》《包头市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包头市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包头市林草碳汇市域碳中和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同时,为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要生态工程建设,包头市有针对性地研究编制了《防沙治沙总体规划》,为全市各地区推动防沙治沙、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政策保障。
加强修复治理 构筑绿色屏障
助推三北防护林工程。作为三北防护林中西北地区重要的防沙治沙区域之一,包头市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四期、五期工程,共完成建设任务40.43万亩(四期工程32.93 万亩、五期工程7.50 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4.10 万亩、封山育林6.33 万亩。涉及九原区、土默特右旗、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石拐区、固阳县、白云鄂博矿区、稀土高新区9个地区,对推进包头市林业生态建设、改善局部生态环境、提高整体绿化水平、防治荒漠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重点突出包头市北部荒漠化草原风沙治理区。该区域草场面积广阔,但牧草稀疏低矮,草群盖度低,草原基本建设差,草场生产力低下,建设重点是依托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展围封禁牧,加大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力度,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修复草原生态系统。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六期工程示范基地、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示范基地。
特别关注中部低山丘陵生态治理区。该区域是包头市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昆都仑河、乌苏图勒河、美岱沟都发源于此。该区域植被稀疏,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现象严重,林木资源匮乏。治理措施主要是从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出发,在河流上游营造水源涵养林、中下游营造水土保持林,滩川地营造农田防护林,有条件地方适当发展用材林。在坡度较小的旱作耕地周围,采用“两行一带”种植模式,适当进行旱作农田防护林建设。围绕小城镇建设,大力营造护村林和护路林,实现村屯绿化。
有序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对不同程度退化、沙化的草原进行分类治理,重点对退化放牧场、严重沙化草地开展飞播种草、草地改良、补播、施肥、围栏封育等,全面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有效促进草原生态修复。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和草原分区管控制度,制定印发了《包头市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21—2025年)》,科学划定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范围2596.20 万亩,其中,禁牧区592.60 万亩(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374.91 万亩、固阳县151.64万亩、石拐区15.44 万亩、九原区32.87 万亩、昆都仑区17.74 万亩),草畜平衡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2003.60 万亩,并全部实行网格化管理;完成基本草原划定调整工作,全市共划定基本草原面积为2474.17 万亩,占全市草原面积2817 万亩的87.83%;划定基本草原储备区21.23 万亩。
久久为功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2013 年以来,包头市累计争取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435.00 万亩,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99.77 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203.50 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131.73 万亩。通过实施以上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全市森林面积净增加300 多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3 年的16.7%增长到目前的18.6%。草原保护修复方面,通过采取退耕还草、围栏封育、禁牧休牧等措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13 年的31.13%增加到目前的34.6%。经过10 年的生态建设和保护修复,全市已有14 万公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以每年5.5%的幅度逐年递减。
下一步,包头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巴彦淖尔市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不畏艰辛、勇担使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紧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强化“有解思维”和“交卷意识”,把思想换一换、作风改一改、胆子壮一壮、遇事冲一冲、效率提一提、质量优一优,不断推进全市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