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安徽省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发展研究

2023-09-11李庆照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江浙沪长三角教育资源

李庆照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等八部门于2020年6月印发了《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其中提出“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支持长三角地区率先开放”[1]。2021年3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培养更多高素质国际化人才[2]。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已进入提质增效阶段。本文分析了安徽省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对实现安徽省人民政府“十四五”发展规划“扩大教育开放,鼓励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目标,促进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 安徽省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状

1.1 办学规模层次等基本情况

截至2022年8月,安徽省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项目共21个,具体项目情况(见表1),其中参与办学的高校19所,研究生教育层次的合作办学项目2个,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国家和地区共7个,数据来源为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不包括已经停止招生的项目)。

表1 安徽省经教育部批准举办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情况

由表2可知,项目数量上,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教育部批准举办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为281项。安徽省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21项,占长三角区域项目总数的7.4%。江苏省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是105项,占长三角区域项目总数的37.6%,是安徽省的5倍多。

表2 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教育部批准举办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截至2022年8月)

从首批招生时间上来看,安徽省最早经教育部批准举办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1年招生,为合肥学院与德国高校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省1985年就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1986年开始招生[3],浙江及上海教育部审批的合作办学项目也都在1998年、1999年开始招生。

从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的本科高校数量看,安徽省参与高校19所,占全省本科高校总数的41%,约占长三角区域参与高校总数的16%,江苏省参与高校43所,占全省本科高校总数的56%,约占长三角区域参与高校总数的37%。

由表3可知,在办学层次上,安徽省还没有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的合作项目,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项目仅有2个,分别为安徽师范大学与美国约翰逊大学合作举办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安徽工业大学与美国普渡大学西北分校合作举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首批招生时间为2014年,远远低于江浙沪。排名第一的上海的研究生教育层次的项目数是安徽省的10倍多。

表3 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教育部批准举办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层次(截至2022年8月)

无论是项目数量上、教育层次上还是参与高校数量上,安徽省均远远落后于江浙沪地区。这反映出安徽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起步较晚,发展滞后,高校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需要提高。

1.2 合作办学外方高校区域分布情况

由表4可知,长三角三省一市外方合作高校的区域分布多集中在传统的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安徽省21个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有10项集中在美国,约占全省项目总数48%。但与安徽省合作办学的国家和地区仅有7个,远远低于江浙沪地区。江苏省已与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等教育发达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多项合作,安徽省仅与泰国开展了合作。这反映出安徽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前期合作基础薄弱,需要创造更多机会,拓宽对外交流合作范围,谋求与更多优质高校的合作办学。

表4 长三角三省一市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国家或地区(截至2022年8月)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区域发展不平衡

长三角地区220所本科高校中,参与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共117所,开展项目281项,占全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近四分之一。其中江苏、浙江和上海三个省市举办的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60项,占长三角区域项目总数的92.6。排名第一的江苏省的项目数量是安徽省的5倍。安徽的研究生教育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仅有2个,占长三角地区的2%。研究生教育层次的项目多集中在上海和浙江,排名第一的上海的项目数量是安徽省的20倍。从外方合作的国家和地区看,排名第一的是浙江省,排名第三的是江苏省,外方合作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均是安徽省的2倍以上。这反映出长三角三省一市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绝大部分项目都集中在江浙沪地区,安徽省在项目数量、办学层次和合作开放程度上均落后。

2.2 高校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从安徽省的参与高校情况来看,省内参与高校19个,占本科及以上高校总数的41%,且多为地方高校。省内优质教育资源所在的综合性高校参与度不高。

江苏省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有效的政策支持。江苏省1985年就批准成立了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2001年,江苏省“十五”规划要求“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2010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积极创办中外合作的高水平大学”[4]。

《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只表示“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安徽省人民政府“十二五”规划仅提出“推动中外合作办学[6],”“十三五”提出“支持高校与境外大学合作举办高水平大学或中外合作教育项目[7]。”安徽省人民政府“十四五”发展规划才提出“扩大教育开放,鼓励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8]。可见,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与江苏省“十五”规划中“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相比,滞后10年。安徽省能否在战略层面给予足够重视,能否提出仅遵循国家基本原则,又不局限于现有政策的政策支持,直接关系到安徽省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2.3 学生质量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矛盾

2006年,《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9]但自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就按下了暂停键,引进外方优质教育资源十分困难。在办学过程中,多数高校采用外籍教师集中授课或者网上授课的方式来达到“四个三分之一”的要求。这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通常合作办学专业的录取分数比普通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录取分数低10-30分,(其中英语单科分不低于90分)。学生质量与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体现在降分录取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习压力大,难以与外方教师高标准的全外语授课相匹配,往往也难以实现培养目标。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质量与外方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在颁发中方和外方双证的地方高校本科教育项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3 发展路径

3.1 政府提高战略意识,出台鼓励政策

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共享高品质教育资源。鼓励江浙沪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到安徽设立分支机构[10]。与江浙沪相比,安徽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水平、国际化速度和广度均远远落后。当前疫情仍然全球蔓延,多点爆发,外教来华遇到障碍。建议安徽省政府学习江浙沪等地经验,在省级层面出台相关政策,落实制度建设,同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创建良好社会氛围,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例如,为来安徽省任教的中外合作办学外籍师资提供绿色通道,做好后勤保障,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对积极开展合作办学的院校在财政、税收、人事、师资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建立长三角高校联盟、长三角应用型高校联盟等,鼓励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等省内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开展研究生教育层次以上高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鼓励各高校采用线上及线下混合式教学管理的模式,承接因疫情影响的留学生不出国学习,或者转入国内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学习;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开展与沿线国家优质高校的合作。

3.2 高校发挥专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

省属地方院校占安徽省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95%,且多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徽省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与农林相关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仅有安徽农业大学与加拿大湖首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1项,首批招生时间为2021年。省内高校在旅游、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等产业领域没有发挥好自身优势,未能体现地方高校的专业特色。因此,安徽省既要加强与江浙沪发达区域的资源协调、合作与交流,又要结合地方特色、办学传统和社会建设需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例如,合肥学院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大众汽车、德国大陆马牌、西门子等企业合作,开展中德“双元制”教育项目,双方定期召开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及长三角双元制教育国际合作研讨会,积极建设中德开放在线学习平台,深化“四业”融合,推动长三角开放发展。2018年,黄山学院与浙江省衢州学院、福建省武夷学院、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联合创建了“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实施“八互八多”工作机制,共同搭建了“应用型大学联盟产教融合示范区”。积极与长三角区域高校、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等。黄山学院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办学过程中凸显徽州地域特色,传承创新徽州文化。

安徽省各个高校需要明确办学定位,积极尝试区域合作,加强与长三角高校和企业的对接交流,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开展院校之间的帮扶活动,优化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区域分布不均衡格局,打造自身特色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力。

4 结 语

全国经教育部批准举办的本科及以上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近四分之一落户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外合作办学区域大户,长三角在规模化发展和内涵式建设上均为服务新发展格局,助力国内国际大循环发挥了较好的示范辐射作用。但是,从三省一市本科及以上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情况来看,江浙沪的区位优势明显优于安徽省,长三角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互通互动不足。安徽省在规模层次和战略意识等方面仍然比较落后,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开放办学理念,在学习借鉴江浙沪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协调组织相关高校开展结对共建、定点帮扶、对口合作,共享国际交流资源和优质教育信息,共同开展和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同时,不仅要能够将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来”,还要扎根祖国大地,突出地方特色,做到省内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去”,促进安徽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

江浙沪长三角教育资源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江浙沪的十道风味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江浙沪儿童面临塑化剂暴露风险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江浙沪鲁粤四省一市技术创新效率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