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治理“密码”:把选择权交给农民

2023-09-11夏媛媛虞向军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黄泥村子村干部

文|本刊记者 张 娟 马 力 夏媛媛 图|本刊记者 虞向军

从黄泥墩村的实践可以看出,村民在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过程中,有了很强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生动格局。

黄泥墩村创造出了独具本村特色的“村级事务阳光票决制”

7月3日一早,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黄村乡黄泥墩村党支部书记周宏伟就来到村民周文平家中,征求夫妇俩对村里加装路灯、自来水升级改造的建议后,又一刻不停地赶往下一家。

周宏伟介绍,在黄泥墩村,只要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都会像这样征集村民的意见。“把决策权交到村民手上,真正实现了民事民决。”

民事民决

2014年初,在外面做生意的周宏伟回到黄泥墩村,当选为党支部书记。当时,浙江各地都在推行村务公开,周宏伟和其他村干部沟通后,把村里搞工程涉及的财务账目全部进行了张贴公示。本以为此举能获取村民的信任,没想到村民却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些账都是村干部自己记的,不足为信。

村子遗留问题较多,面对困境,周宏伟足足用了3个月的时间,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深入了解村民心声。通过走访他发现,干群关系紧张的根源就在村务信息不透明上。在村民看来,村里大事小情一般由村干部开会通过,村民不能参与决策和选择,“闭门决策”的工作方式让村民深恶痛疾;村干部们也满腹委屈:给村里做得再多,也得不到村民支持与信任。

如何消除干群之间的隔阂,找回彼此的信任?周宏伟认为,村务公开透明是关键。于是,他们在上千名村民中,选举产生了52名村民代表,村里每逢重大事项,均需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进行表决,变“闭门决策”为“阳光票决”。

之后,村里还把乡贤智囊团引入“阳光票决”中,邀请乡贤代表列席村务联席会议,并积极建言献策,指导完善专业性较强的票决事项,保障票决结果合法合规。

多年来,黄泥墩村村民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村集体收入低,村民增收难。村口严溪河畔的碧水湾,是群众公认的“天然浴场”。但是,要把家门口优质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需要拆除几十户村民的闲置生产用房,砍掉部分村民的橘树和竹林,村民刘连付家投入20万元的临时建筑“农家乐”也位于其中。如何拆除和补偿成为摆在周宏伟等村干部眼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就在村干部一筹莫展的时候,事情迎来了转机。村民主动提出了要“票决”议事,最终碧水湾开发项目获得村民代表全票通过。作为村民代表的刘连付还带头表态支持村里发展旅游产业,主动拆掉农家乐并且不要村里一分钱的补偿。涉及拆房砍树的村民也都积极出资入股,主动加入到开发中来。

多年来一直参与并分管“阳光票决”工作的黄村乡人大主席张政表示,“阳光票决”作为丽水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探索的乡村治理模式之一,实际上就是要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这从制度和机制上保障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与监督的权利。从黄泥墩村的实践可以看出,村民在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过程中,有了很强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生动格局。

从2014年至今,黄泥墩村通过“阳光票决”表决的村级重大事务共106项,各项事务票决赞成率高达98%,村民知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新乡人”“归乡人”“原乡人”的三重创新创业活力,让村子发展更具潜力。

“三乡人”共治共富

隐匿在青山绿水间的松阳县三都乡松庄村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村落,因空气清新,有山、有水,在炎炎夏日,这里成为远近游客消暑纳凉的好场所。

与今日景象完全不同,十年前,松庄村还是一座无人问津的“空心村”。2014年,松庄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因而获得了300万元资金补助。在连续几年对村庄进行保护修复的基础上,2018年,松庄村又获得“拯救老屋行动”项目的资金帮扶,松庄村因此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而这一切改变,都是“三乡人”集体参与决策的结果。

上海投资人孙迎盈是这里的“新乡人”,2018年,她看到了这方山水所蕴含的无限生机,便带着她的首家民宿综合体规划设计入驻松庄,一口气签下18栋老屋。在经营和改造团队的手上,这些老屋开始了涅槃般的“新生”,自此村里第一次有了接待客人的客房,有了咖啡厅、餐厅、书吧、会议室、SPA等全新功能。2022年国庆节期间,村子日均客流量达2000人次,比3年前增长近10倍。

“原乡人”(村里的原住民)叶胜忠在村里种植水蜜桃多年,过去卖桃子都要挑着担子去城里,现在,随着游客的日渐增多,他和乡亲们的桃子不出村就卖断了货;“归乡人”(工作生活在外的村民)李文生在上海生活多年后,带着老伴回到村里“养老”,他自己开起了小超市,还把在宁波做生意的弟弟也召了回来,旅游旺季,弟弟做的传统小吃缙云烧饼一天就能卖出上千个。

松阳县《创新“拯救老屋”行动 打造多彩共富精神家园》成功入选2022年度乡村振兴最佳创新案例

“村子的内生动力被激活了,烟火气回归了,得益于‘三乡人’共治共富机制的引领,现在我们村里很多事情都是由‘三乡人’一起协商推进。”松庄村党支部书记叶根忠表示,“新乡人”“归乡人”“原乡人”的三重创新创业活力,让村子发展更具潜力。

“谁能想到村子发展得这么好!”看到村子日新月异的变化,78岁的老支书叶高水认为,“三乡人”是乡村治理和发展的谋划者、参与者、推动者,通过“原乡人种产业、归乡人种文化、新乡人种创意”的发展模式,才有了今天古村落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相得益彰。

青田县季宅乡聘请的法律专家在为人民调解员上培训课

人人都是调解员

青田县季宅乡黄放口村因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要对两户村民的部分地面建筑进行拆除,拆除期间也会对部分村民的生活和出行产生暂时的影响,村民对此有怨言、不支持。

环境整治对村民来说本是一件大好事,如果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就会变为“糟心事”。看此情况,季宅乡调解委员会主动介入,邀请村民到乡调解中心,由专职调解员联合村干部、乡贤、邻居一同出面调解,对其讲解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背景和未来规划,最终两人主动拆除建筑,腾出的建筑面积无偿地用于村路拓宽。

这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模式被当地总结为“季宅模式”。

季宅乡党委副书记留晶磊介绍,在调解群众纠纷时,季宅乡都先让群众自主选择自己信任的调解员,同时允许村民到现场旁听观摩,调解完还让“观摩评议团”对调解案件进行评价,在化解纠纷的同时,也给前来旁听的村民进行生动的法律宣教。这使得村民们无形中增长了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了纠纷调解能力,有些矛盾纠纷不需要调委会介入,通过村民就自主化解了,实现“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

目前,青田县共有100多位有着丰富农村调解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调解能手。他们活跃在乡村,用群众满意的方式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通过调解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在乡村经济发展、环境美化后,村民们的纠纷越来越少了。

猜你喜欢

黄泥村子村干部
黄泥水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如果一头牛回到村子——《走进画里的牛》创作谈
刘老汉的烦恼
望娘滩
Journal of Japanese Invation ofChina and Nanjing Massacre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