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高中学科教学与学业质量监测互动机制构建
2023-09-11陈坤其陈善松
缪 钦 陈坤其 陈善松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先后发布了《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为各地区开展区域性中小学学科教学和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价提供了指导,也为学科教学与学业质量监测互动指明了方向。本文就区域性高中学科教学与学业质量监测互动机制的缘起、关键要素、构建原则、构建框架等进行梳理、分析。
一、互动机制的缘起
其一,高中阶段缺乏新课标背景下的学科学业质量监测。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区建立了教育质量监测机构。这些机构的质量监测更多服务于义务教育阶段,并未全面涉猎高中阶段。对学校而言,质量监测则更多停留在单元或学期的形成性、终结性的考试检测层面,缺乏全面、系统、精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要素评价全覆盖的学科学业质量监测。
其二,学科教学评一致性和精准性存在不足。高中各科课标都强调,课堂要以“学”为中心,要实现教学评一致化。但是,实际教学往往更关注的是对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的“评”和学生的“评”,而忽视了对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评”和学生是否学会的“评”。即使进行评价,也只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方面的“评”和学生最终学习结果的评价,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方面的评价则是居于一般性理论层面的定性评价,很少涉及学生学习过程的多元评价。
其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运用水平有待提升。大数据时代,纷繁的信息纷至沓来,为基础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中学科教学越来越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持。数字技术可以为高中学科质量监测提供更加全面和精确的数据支撑,有效构建高中学科质量监测的评估工具和评估系统。大数据分析,可以从多角度分析高中学科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教学资源和数据支撑。
其四,学科教学与学业质量监测未形成有效互动。在每次质量监测后,不少学校会进行质量分析,分析各学科的得分率、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低分率、超均率、综合比率、知识掌握程度、能力薄弱点、学生学情等。通过分析,年级组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科任教师可以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然而,在后续的学科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按照传统经验授课,教学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学生通过监测表现出来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地解决。学科教学与学业质量监测之间并没有切实形成有效的、螺旋式互动,教育质量没有实现质的改变或提升。
二、互动机制构建的主要原则
区域性高中学科教学与学业质量监测互动的机制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对高中各学科教学的质量进行定期监测,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并建立起教研评估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和文化,引导各方面积极参与和主动改进,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互动机制构建,应坚持以下四个主要原则。
一是区域性原则。教育质量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学生的全面素养,学生的全面素养需要通过学业质量监测体现出来,就本区域而言,则表现为区域性质量监测。因此,要遵循区域性原则,让高中学科教育教学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特点和需求。只有通过高中学科学业质量监测,才能发现本地高中教学质量的优势与短板,反映当地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了解本地的教育需求,进而调整学科教学方法和思路,开发符合当地特点和需求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本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是生本性原则。教育是服务人群的公共事业,教育工作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高中学科教学与学业质量监测应该关注学生的素养和需求,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发基于课标、适合本地的学业质量监测工具和教学资源,建立基于课标、符合学情的高中学科教学模式与改进策略。高中学科教学与质量监测互动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生本特点和学习差异,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确定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和发展方向,更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教育。同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学科核心素养与监测指标对照表,结合学业质量监测数据,生成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情况的个性化评价,真实地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学业质量水平和存在的主要缺陷或问题,借此反思自己的学习历程,明晰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有待挖掘的学习潜力。
三是协同性原则。高中学科教学与质量监测是一项复合型、递进式的工作,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合作和支持。[1]在学科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应该建立协同式的教学模式和指导策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流,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科教学的思路和方法。质量监测需要教研部门和学校之间建立长期性合作机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高中学科教学与质量监测互动需要学科教研员、学校领导、科任教师、学生尽自己的努力,在相应的环节中,一同推进,并形成良性循环。
四是精准性原则。学科教学和质量监测需要建立基于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方式,以实现精准化和有效性的教学和质量监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学情,制定精准化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精准教学,精准辅导,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教育服务。质量监测应采用精准和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和发展趋势,找准问题,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认定和评估。
三、构建互动机制的策略
(一)开展学业质量监测
在任何教育活动中,对教育质量的监测都是不可或缺的。学科学业质量监测可以帮助教育管理部门、教研部门、基层学校倾听教师和学生的声音,深入分析学科教学的优点和不足,科学、准确、及时“把脉”区域性教学状况,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教研的针对性,促进区域性教学质量的发展。
第一,明确监测目标和内容。学科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监测目标和内容应包含课程标准规定的对学业各个方面的要求,需要教研员与一线学科教师通力合作制定监测目标,并编制监测内容。
第二,选择合适的监测方式和工具。开展基于课标的学业质量监测,需要选择适合的监测方式和工具。测试、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评估等都是常见的方式,具体选择的方式和工具应根据监测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整和选择。
第三,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科学的评估标准是保障基于课标的学业质量监测实施的基础。评估标准需要科学测量和检查学生成绩、作业、考试、自我评估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还需要考虑到学生身心健康、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
第四,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机制,是保证基于课标的学业质量监测能够科学、合理、高效实施的前提。教育管理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和学校应合力建立长效的学业质量监测评估机制。
第五,重视结果反馈与持续改进。学业质量监测是一个连续不断、渐进完善的过程。基于课标的学业质量监测应该重视监测结果反馈和数据分析,从监测中发现问题、相关因素,帮助教师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科核心素养。[2]学科教研员和学科教师应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继续改进教学方案、探寻教学改进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应探讨改进学校相关制度和管理机制。
(二)多元方式进行教学诊断
教学诊断旨在通过对教学现象进行观察记录、总结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查找问题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法,进而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各学科的教学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数据分析诊断。各学科针对质量检测分类数据进行分析诊断,明确优势,查找不足,并进行归因原因,形成问题报告,并提出诊断方法和教学建议。
二是学情调查诊断。通过召开学科教师座谈会、个别访谈、教师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诊断学科教学的信息,形成指向问题解决的区域性高中校级学业质检监测诊断报告。
三是课堂观测诊断。通过课堂观察和当堂检测等方式评价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现场发现问题,诊断教学并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
四是作业检阅诊断。着眼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减负提质增效,根据学情,合理设计和布置综合应用性、探究拓展性作业,从类型、时空、分层等维度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充分发挥作业的检查诊断功能。
(三)组织研讨教学改进策略
基于课标的区域性学业质量监测是一个连续不断、渐进完善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改进和完善。教学改进策略需要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
教学设计要基于评价,指向核心素养培养。一方面,教学设计要符合生情;另一方面,教学设计要落实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必须根据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评价要求和学业质量监测分析的教学改进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要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培养。核心素养培养要克服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两张皮”现象,教学要按照预设的目标与过程设计培养核心素养,适时观测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教学评价要基于课程目标测评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教学评价必须基于教学目标而开展,特别是要针对学业质量关于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四)基于监测数据开展学习指导
基于学生学科实测数据的生涯规划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切地选科,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涯规划。
一是进行学科成绩分析。学科成绩分析是指对学生各学科成绩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表现和特点。分析监测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科兴趣和优势,以便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制定适合的选科计划和发展规划。
二是进行学科能力评测。学科能力评测,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中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能力水平。这些测评数据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三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的选择能力和决策能力。[2]学生可以通过多元智力理论与监测数据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探索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并寻求科任教师(含心理健康教师)或班主任的帮助,进一步完善自我认知的能力和水平。
四、互动机制框架构建
通过近五年的研究,区域性高中学科教学与学业质量监测互动机制得以构建。该机制框架如下图所示。
互动机框架制示意图
循环式、渐进式高中学科教学与学业质量监测的互动机制是按“目标导向—问题解决—螺旋推进”的逻辑顺序构建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质量监测的开展。在制定监测方案时,充分征求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校的个性化需求,避免一刀切。在开发监测工具时,兼顾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组织实施监测时,给予学校一定的灵活性,鼓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式和方法,尤其在学校选择学科监测题本问题上避免过度干预。在分析监测结果时,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充分肯定学校的优势和进步,避免简单比较或片面评判。在反馈监测信息时,及时有效地向学校传递监测结果和意见建议,帮助学校找出问题和不足,避免隐瞒或批评指责。
第二,观测分析的组织。该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学调查与分析。根据监测(含各阶段测试)数据统计与分析,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反馈教学评的精准度,了解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及其原因。二是质量监测与分析。在开展质量监测的基础上,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建立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极为重要。监测部门和学校要及时、深入地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三是课堂观察与分析。根据质量监测与分析、教学调查与分析的相关结论,开展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探寻师生在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三,改进策略的制定。在开展观测分析的基础上,各学科应研究制定教学改进的思路、方法与行动计划,做到目标明确。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兴趣,通过创建深度学习的环境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3]措施主要针对学生薄弱的方法、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不要求面面俱到。
第四,教学改进的实施。按照制定的改进策略与行动计划开展教学改进活动,注意课堂观察与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目标是改进学科教学的指导度。组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拍好录像、做好记录,课后进行总结分析研讨,形成课例研究的闭环。教学改进的实施分教研员和科任教师两个系列进行。
第五,质量监测的再次开展。再次质量监测是关键步骤,能够反映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后续的改进方向。尤其就应当注意的是,除了围绕基于课标的学科学业质量监测指标外,再一次质量监测工具的开发还要针对上一次发现的问题或薄弱点进行再一次的监测,进一步反馈前一次监测后教学改进的效果。
在当前国家推进全国性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大背景下,构建区域性普通高中学科教学与学业质量监测互动机制,是“推动高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的需要。探索和实践互动机制是一项指向教学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能有效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但是,区域性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尚不成熟,监测的机制建设不够健全”[5],尚需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基层高中学校与教师一同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