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
——以W公司为例
2023-09-10杨睿航兰州财经大学
■杨睿航 兰州财经大学
一、引言
在现如今的全球化经济背景中,中国经济方面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做到与国际趋同,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不仅得到了解决,在经济管理和薪酬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然而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之下,企业想要对自身的业绩指标有所考核,与此同时必须要有一个东西来促进和监督企业衡量财务业绩的标准,这样才能让整个市场环境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引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中,财务会计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下添加公允价值计量做辅助是非常好的选择,也是促进经济和时代不断发展的特定条件。之前发生的金融危机给很多大的上市企业都深深地上了一课,而这一金融危机的发生,一部分原因就来自历史成本计量的局限性,自此以后,公允价值计量应该被更加重视,尤其是在不断变动的市场中,企业的每一个决策都充满了挑战。企业要努力深入了解公允价值计量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并对公允价值在准则中的要求进行有效运用和完善,将财务信息反映得更加具有真实性,并将财务信息的质量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自《企业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概念,很多企业相关方面就表现出了与公允价值极强的相关性,从而在其中不仅推动了一些决策的进步,也加强了企业相关性的要求,对于可靠性方面则有所削弱。与此同时,公允价值计量也使很多企业对外披露和粉饰报表有了可乘之机,其中盈余管理就存在较大的水分。
有一部分公司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敏感性尤为突出,而另一部分的表现则相对平缓,鉴于对上述所有问题的考虑,本文以W公司为例,着重分析了公允价值对高管薪酬以及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二、文献综述
我国有很多文献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展开了深入研究,从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方面,邓永勤认为公允价值所提供的信息有着非常强大的相关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增量价值方面,并且对于会计人员做出的财务报告的质量也有较大的正相关关系;李虹、谢垚通过选取我国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金融业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高管薪酬呈负相关关系;杨利红、王文俊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增强了决策有用性,公允价值计量与股价是正相关的。
从公司财务业绩方面,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以上市公司来讲,公司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来进行经济业务的衡量的话,那么此公司的报表中净利润和净资产项目的数值一定会有较为剧烈的波动,对非上市公司而言,蔺颖通过对寰宇投资的分析表明,对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更有利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判断企业的经营业绩,但是这样却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司的财务业绩指标包括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抗风险能力等等,本文旨在运用多方面的论述,来论证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
三、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
1.预估不稳定
在纷乱复杂的交易市场中,存在许多客观且没有规律的因素,而公允价值在市场状态较活跃时,有一部分可以根据其所计量事物的市场价值去判断,但更客观地来说,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市场价值也在不断变化,公允价值计量是无法完全保证交易市场中的公平性和可靠性的。另一方面,在不太活跃的交易市场中,由于没有完善的会计体系,不能像债券、股票等的话,那首先就更无法确定该事物公允价值的确切数值,就非常难以反映真实情况,此外公允价值也会在市场变动中不断变化,这使得公允价值存在着许多主观性和预估不确定性。
2.容易操纵利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多或少都会对一个企业的利润产生直接影响,这就会导致很多会危害报表使用者利益的不良因素产生,比如企业可以通过改变金融资产的分类这种方法去粉饰自己的经营状况,从而达到其盈利目标的假象,影响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具体判断。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财务治理体系和准则对公允价值相关方面的规定还是没有那么完善,如果部分企业想要通过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投资性活动等方法来掩饰其真实业绩的话,是没法及时发现并进行纠正和规定的。
3.缺乏强制性
在我国,在交易双方都对市场状况非常了解时,如果他们皆为自愿去进行交易,那么公允价值就有了用武之地了。在经济体系建设在很大范围内已经完成了之后,交易市场也必须有一定的公开性与可靠性,要做到在大范围内推行公允价值计量制度,但即使如此,依然会有一小部分的不稳定因素,这一小部分的因素是对经济建设和发展是有一些阻碍作用的。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有一些企业的特点比较突出,这些企业的负债占比较大,而这就导致在这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很难获得有效的公允价值信息。因此,必须体现出国家强制性干预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对企业当地的政府下足功夫,让他们发挥出最大作用,从而使企业在一些部分落实且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将经济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使每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和法律行为更加规范,将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条款进一步细化,方便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更深一步研究,二者相互结合,在现行的大背景下,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分析制约公允价值计量的因素,增加公允价值计量在现实中的实践性。
4.机制不完善
该方面的问题是需要由国家出面来解决的,派出相关机构对每个企业通过公允价值披露出来的信息进行更加谨慎且严格地监督,从而保证交易市场中的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利。对于上述问题我国现在已经取得了一部分客观的成效,在社会和经济的各个层面已经形成了相对于之前的体系更加完善且对利益相关方较友好的模式,然而在一些企业中,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仍然处于很模糊的状态,因此不能明确地对责任进行分工,其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职务和责任分得并不清楚,这对经济以及各个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为了是企业和各监管部门形成更加高效的监督管理与配合,本文认为应该试行以下措施:首先,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建立有逻辑、客观公正的监督机制,并对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制约与监督,上下互相监督,这样才能达到各部门与各部门、人与人相互监督和制约的结果。再者说,对于领导者和管理者来说,公司的业绩与自己的薪酬水平息息相关,所以他们应该经常去想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公司的财务业绩水平达到更高的层次。其实将企业存在的公允价值信息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便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并且要把相关的政策标记出来,让市场更加有序地运行。
四、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决策行为的影响
1.降低投资风险
公允价值计量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还能降低投资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所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所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通过权益法来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应当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比其初始投资的成本值更大时,二者之间的差额应该计入当期损益,并且同时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由此可见,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下,被投资企业的账面价值不仅囊括了该企业现如今市场中的经营状况,而且包括了该企业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方向。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活跃的市场中可以更加真实公允地判断出被投资企业的投资预期,从而降低投资风险与投资成本。
2.提供了盈余管理机会
金融资产出售、减值和重分类等时机的选择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在很多情况下基本都是人为决定企业最终决策而对客观情况的具体分析是未知的,即经验所向导。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转出,计入“投资收益”。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时,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当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可见,上市公司有很大的机会选择对金融资产出售、减值及重分类的时机进行盈余管理。
其次,企业对用公允价值计量下估值技术的选择具有主观性。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时,通常对相关的资产或负债使用的估值技术主要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方法。目前为止,企业会计准则中并对企业应当优先使用何种估值技术做出十分明确的规定,除非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上存在相同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报价。所以对于公允价值在具体应用中的实践来看,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选择并不是客观的规定和法则能够对企业有利,它需要决策人员拥有更多的职业判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可观察市场中决策人员一般可以获得企业需要的相关具体且确切的信息,但是在不可观察市场中,运用估值技术时,就有了一定的难度,不可避免地需要人为的主观判断和估计,如估值模型、相关参数的选择,风险的估计等。
3.降低了投资行为谨慎性
由于价值相关性原则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有相对激进的金融投资行为(曾雪云、徐经长,公允价值计量、金融投资行为与公司资本结构,金融研究,2013)。研究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方面存在着重奖而轻罚的现象,即企业的管理层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时,获得了超出原来标准的薪酬激励,但是在面对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时却存在着薪酬方面的黏性。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及价值相关性原则导向下更可能激励管理层的金融投资偏好,导致了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
五、W公司公允价值计量与高管薪酬的影响
基于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而言,影响高管薪酬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的监管、会计信息的异质性和专门委员会的重叠等等。而在这三者之中,有一些人是从公允价值计量角度出发来研究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的,张金若(2011)通过着重分析公允价值角度,得出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利得和高管薪酬是呈正相关关系的,但是其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却和高管薪酬呈负相关关系。
若要将高管的薪酬体系与激励制度联系起来的话,就代表着管理人员要想获得更高的薪酬,就必须努力让企业产生更高的效益,即进行奖罚的制度完全可以通过对高管对企业发展所付出的努力来衡量。但是公允价值的变动产生的损失或收益与管理者们的努力程度似乎没有较大的关系,大部分情况下,其取决于交易市场中利益相关方对市场的关注程度和预期。如果公司持有了一部分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就算高级管理者没有在股市有所动作,也能享受公司股价带来的收益。这样就容易出现很努力的管理者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薪酬奖励,而没有丝毫努力的管理者却依然合理地享受着公司带来的巨额红利,对于此现状,公司的相关制度和体系必须做出对应的改变,来解决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W公司自运用公允价值计量以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没有占企业利润太多的比重,当公允价值变动呈正向趋势时,高管薪酬依然基本没有变化,而当公允价值变动呈负向趋势时,W公司高管的薪酬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由此可见,公允价值损益占营业利润的比重比较小,而高管的薪酬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相对较弱。
六、高管薪酬、财务决策对财务业绩的影响
根据我国目前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财务业绩的相关文献,大多数人都认为高管薪酬和企业的财务业绩是呈正相关关系的,高管的薪酬越高,就代表企业盈利能力越高。但由于公允价值和高管薪酬的相关性较小,可能呈现微弱的负相关关系,所以本文着重考虑公允价值、财务决策与公司财务业绩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公司财务决策又会影响高管薪酬,所以在这之间依然会穿插一些高管薪酬相关内容。
对于高管薪酬这一方面,W公司采取了股权激励的方案,通过对W公司方案的深入分析,本文认为股权激励机制公司高管不仅有着正向的影响,也有着负面的因素。有的方案太过激进,适得其反,而有的太过柔和又达不到股权激励的目的。而出于公允价值计量而言,公司的财务业绩大多反映在股价方面,股价若持续上涨且长期处于高位,那么高管薪酬相应地也会呈正相关发展,而股价持续下跌,市场状况不太良好时,高管的薪酬也相应不太景气。
七、小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大部分文献中,针对公允价值计量这一方面的都考虑到了对股价的影响,而企业采用何种会计计量属性对股价,即公司财务业绩的反应是有着较大差距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司公允价值与高管薪酬关系的分析、公允价值与公司财务决策之间的分析延伸至高管薪酬、财务决策是如何影响到公司财务业绩这一层面,最终得出相关公允价值计量是如何间接影响到公司的财务报告以及财务业绩的。
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已经很明确地规定公允价值计量如何应用到企业的会计记录之中,但是有一些方面如果更加完善一些,会使交易市场更加公平公正,使企业有更少的利润操纵机会,将对社会公众有用的信息更多地披露出来。毕竟,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更多的主观性,并且一部分的市场中的事务无法准确地找到其具体公允价值数值,导致利益相关方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真正的财务业绩状况。遵循着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相结合的原则,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和社会的经济发展还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弱式有效市场也能有所改观,将信息及时地披露给买卖双方,对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对社会公众会起到非常大的积极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