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读

2023-09-10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32期
关键词:程序化交易经济

2023年9月6日,上海,上证综指涨0.12%,报3158.08点; 深证成指跌0.24%, 报10515.21点。沪深两市成交总额7713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小幅净买入0.41亿元

证监会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

为落实《证券法》有关规定,推动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中国证监会指导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制定发布了《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是证监会顺应市场呼声,深化关键领域制度创新的一项举措,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正式建立起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安排。近年来,A股市场程序化交易规模持续上升,逐步成为国内证券市场投资者重要交易方式之一。从境内外经验看,程序化交易在提升交易效率、增强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存在加大市场波动的风险,有必要因势利导促进其规范发展。证监会高度重视程序化交易监管工作,积极推动程序化交易纳入《证券法》规制范围并持续完善相关监管安排,先后指导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可转债市场建立了程序化交易报告有关机制,推动证券、基金业协会建立了重点机构数据报送、统计监测机制,健全了量化私募产品备案制度。《报告通知》主要明确了股票市场程序化交易报告的具体安排,包括报告的主体、方式和内容等,并对高频交易作出额外报告要求。据测算,目前全市场需要报告的存量账户数量占比很低,且其中大部分为机构投资者,各方有比较充分的准备时间,不会对投资者尤其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正常交易造成影响。《管理通知》主要是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工作,与《报告通知》相互衔接、互为配套,共同组成程序化交易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一是明确证券公司程序化交易管理职责。要求证券公司加强自身及其客户程序化交易行为管理。二是规定证券交易所对包括可能影响证券交易价格、证券交易量或者交易所系统安全的异常交易行为等重点事项加强监测监控。三是明确证券交易所可对高频交易提出差异化管理要求,包括调整异常交易认定标准、增加报告内容等。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监管安排的发布,有助于摸清程序化交易底数,明确市场对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预期,提升市场透明度和交易监管的精准度,对于传导合规交易理念,引导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下一步,证监会将指导证券交易所抓好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的落地实施,持续抓好相关监管安排等基礎性制度建设,丰富完善程序化交易制度规则体系,完善证监会与各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的监管协作安排,进一步压实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职责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管理职责,强化对高频交易的差异化监管安排。证监会将督促证券交易所确保市场各参与主体严格遵守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和监管安排,切实维护良性健康的市场秩序和生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系统性工程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9月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何立峰指出,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住房矛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房地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更好拉动投资消费、促进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从当前形势看,建设保障性住房面临的困难较多,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着力解决好建多少、怎么建、资金怎么平衡、怎么配售、怎么管理等一系列重点问题,确保善做善成、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愿望。何立峰强调,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扎实做好前期工作、严格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综合考虑市场形势,合理把握建设节奏。要建立公平公正的配售机制,加强监督审计,重点针对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及政府引进人才,按保本微利原则配售。保障性住房要实施严格封闭管理,不得上市交易。相关部门要抓紧完善政策体系,各地要加强领导力量,抓好组织实施,强化项目建设全链条监管,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预期成效。

民营经济发展局具有历史意义

9月4日,中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改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这意味着负责统筹解决民营企业专门的政策决策与研究机构正式成立;且确定了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责是“跟踪了解和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新京报》刊文称,民营经济发展局的设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众所周知,之前负责民营经济政策制定、协调管理与交流沟通的职能分散在工信部和商务部,两个部门在发展民营经济上竭尽全力,使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跃上了新台阶,民营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既然如此,为何此时还要在国家发改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事实上,在发改委设立专门的民营经济发展局,并非无缘无故,是有深刻用意的。国家发改委可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宏观经济决策“神经中枢”的位置,能很好地发挥部门协调作用,处理好之前其他部门不能处理和解决的问题,既可为民营经济制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又可为民营经济在微观方面出谋划策,使民营经济发展在思想上、体制上能保持更加顺畅。之前出台的大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需要督促落实。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大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优惠的财税金融政策以及精减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等,虽然不少政策对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推动部门,不少优惠政策被一些部门选择性执行,不少优惠政策被搁置悬空、或被打折扣,使得中央政府的政策意图得不到全面彻底的贯彻实施。针对这个问题,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这份文件再次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提到了重要日程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高度,在文件中再次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回应了民营企业的重点关切,且针对民营企业的痛点难点提出了系列政策举措,体现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落实《意见》要有一个强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不然难以执行到位,也难以出实效。由此,民营经济发展局可集中力量推动各项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不会让政策流于形式。显然,此时在国家发改委内设民营经济发展局是应运而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唯有如此,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才能得到更好、更扎实的落实。民营经济要挑大梁更需要一个部门来统一扶持。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自不必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要改变中国经济复苏缓慢态势,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让民营经济再次挑起中国经济复苏的大梁尤为迫切和重要。尤其,最近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发改委近期正在抓紧组织落实,推动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这些政策举措无疑给中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是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次好机遇;而这些项目花落民企身上,无疑需要国家发改委的积极推进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推动强化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用地保障,设立中央预算内投资,促进民间投资引导专项,建立民间投资工作协调评估机制等工作。由此,在发改委内设民营经济发展局可让民企获得“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机,这是其他任何部门都不能给予的。保护民营企业家以及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需要专门部门的“呵护”。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的致力创业以及创新钻研的精神,更离不开民营企业家对政府政策以及发展前景的信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之所以获得飞速发展,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地位也不断得到提升,与中国政府保护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离不开。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在对待民营经济以及民营企业家上,国内仍然存在不同的杂音,民营经济仍面临一些“玻璃门”,还有少数地方在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方面工作做得很不到位。由此,在国家发改委内设民营经济发展局,等于让民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家找到了自己的“娘家”,有了自己的“主心骨”,今后有问题可直接向民营经济发展局反映,民营经济发展局也可直接出面解决民企与民营企业家面临的问题和遭遇的困难;也可让民营经济的“想法”与实情能够直达中央高层,便于中央政府适时调整对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而有效保护民企与民营企业家的合法利益,将使他们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大投资改造力度

9月5日,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2023年至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5G手机出货量占比超过85%,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市场份额超过25%,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450吉瓦,高端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上下游贯通发展、协同互促的良好局面。在具体工作举措上,提出了“加大投资改造力度,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工作任务,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充分调动各类基金和社会资本积极性,进一步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有序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讯设备、智能硬件、锂离子电池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强能源资源、用工用地等生产要素保障,积极吸引各方资源,提升有效产能供给能力,力争早投产、早见效,带动全行业投资稳步增长。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表示,2023年以来,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呈现持续恢复、结构向优的发展态势,智能手机、智能电视、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产品的产量稳步提升,整个产业运行中呈现出了诸多亮点,一是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二是行业生产效益得到改善;三是新兴增长点表现亮眼。

美国经济衰退几率降至15%

高盛现在认为美国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为15%,低于之前的20%。原因是目前美国的通胀降温,但劳动力市场仍然有弹性,这表明美联储可能不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率。高盛首席经济学家扬·哈祖斯表示:“首先,在就业持续稳定增长和实际工资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美国2024年实际可支配收入似乎将重新加速。其次,我们仍然强烈反对这样一种观点,即货币政策”长期可变滞后“的拖累将把经济推向衰退。”他认为,政策收紧带来的拖累将继续减弱,到2024年初将完全消失。他还预计到2024年底,美国经济平均增速将达到2%,而且对美联储结束加息的信心在过去一个月有所增强。但除非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增长放缓的程度超过预期,否则美联储官员不太可能迅速采取更宽松的政策,因此,高盛预计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美联储每个季度只会非常缓慢地降息25个基点。

猜你喜欢

程序化交易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大宗交易
《吃饭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