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音乐学科育人新路径
2023-09-10蔡剑英
文 /蔡剑英
引 言
古语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显然,早在古代,就明确提出“德”乃一切之根本。所谓“立德树人”,实质也是先“立德”后“树人”,“立德”是“树人”之前提,“树人”是“立德”之结果。小学阶段正是人一生启蒙的开始,也是教育的关键时期。那么学生应“立”怎样的“德”呢?笔者认为,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习惯,使学生树立初步且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任务,更是教育的根本和基石,而音乐作为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下面,笔者就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出个人浅显的思考。
一、小学音乐学科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优势
(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小学正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快速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宛如一张白纸,心智还不成熟,社会认知经验尚浅。教师如果运用直接说教的方式,教育效果一定是大打折扣的。而教师通过音乐这种愉悦的方式,能使学生在深情的反复咏唱及优美的和谐旋律中用心领悟音乐中的真情实感,感受旋律中的喜怒哀乐,尤其是在一些红色歌曲渲染下激发爱国情怀,从而让学生通过积极向上的歌词和振人心弦的旋律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音乐教育是真善美的重要传播途径,借助音乐表达关于美好事物和积极正向的描述,可以传递正能量,传导正风气,继而使学生更向往未来生活、未来世界。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积极健康的元素,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评判力,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情感得以熏陶,品德得以滋养,对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常情况下,从音乐作品中可以品味历史的发展轨迹,因为音乐作品中会涉及描写历史性事件的内容,能够表达某个历史时刻的特殊意义与特别情感。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理念、歌词的表达深意等都隐含着一定的德育素材,特别是一些抗战歌曲。学生通过对这些歌曲的学习,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勇敢坚强和自信,并深刻缅怀那段艰苦岁月,从而了解历史,产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在不断的积累中提升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小学音乐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新路径
(一)营造和谐氛围,强化“立德树人”教育意识
1.营造音乐“立德树人”和谐情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和整合各种素材,并借助多种教辅手段,设置和谐、轻松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场景,产生强烈的感官冲击,让音乐教学与“立德树人”进行多元对接和融合,使“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其中。
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军队和老百姓》这首歌曲时,考虑到此歌曲主题是表达军民鱼水之情的,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乐曲的欣赏来感受我国军民之间的情深义重。对此,教师可以先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互联网下载一些关于革命战争时期的纪录片,并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播放,让学生了解“军民鱼水情”的深意。观看了纪录片之后,学生会有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 的鲜活体验。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一起欣赏乐曲,更容易引起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深度感受,加深学生对军民鱼水情的丰富内涵的理解。事实表明,营造音乐“立德树人”的和谐情境,能有效地拓展学生思维,从情感上顺利对接,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欣赏中接受红色教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教育意识
“立德树人”能否成功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堂之中,关键还是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这样的教育意识,教师有了“立德树人”的意识,教育行为才能得以产生。因此,音乐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备课时要将渗透“立德树人”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体现在教学设计中;二是课堂教学中应关注“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学校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强化音乐教师的意识,使他们在备课之前,自觉地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并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巧妙设计,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将音乐素养的培养与“立德树人”教育意识深度融合,让学生在获得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道德品质。以《你早》这首歌曲为例,根据歌词的描写,教师知道了这首歌运用重叠咏唱的方式描绘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和睦相处的画面,继而在展开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并告诉学生应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做好环境与自然的守护者,与动物、与自然做好朋友,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3.挖掘乐曲“立德树人”有效元素
教师应灵活巧妙地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充分结合本土文化,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立德树人”的有效元素,融合各种内容和资源,制订德育渗透目标,通过适宜的路径渗透给学生。
以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新东北风》为例,这是一首东北民歌。教师在教学时要从乐曲旋律、演唱风格等挖掘德育元素,让学生深切地感受东北民歌的特点,了解东北人鲜明的性格、豪迈的情怀,从歌曲中切身感受“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经历过历史风云的洗礼,养育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华儿女”,从而感受我国的地大物博,体会民族文化的力量,萌发民族自豪感。
(二)创新教学形式,提升“立德树人”教育品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儿童本位观创新教学形式,提升“立德树人”教育品质。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进行创新。
其一,开展主题式活动。“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小学音乐课程的体现尤为突出。由此,教师可以开展主题式活动,且尽量使主题突出“立德树人”这一元素,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主题式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在浸润式主题活动中主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例如,在教学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我的祖国》时,教师策划开展以“爱祖国”为主题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与爱好自主挑选曲目,如《我的中国心》《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中国人》等,或独唱,或小组合唱,或表演唱,或演奏唱,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排练。接着,教师再根据大家上报的曲目与表演形式,用巧妙的方式串联起来,精心布置场景,选定主持人,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我爱祖国”主题的大联欢,让每个学生都沉浸于主题活动中,在一首首各具特色又美妙的歌曲表演中体验音乐之妙,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这种浸润式教育能使“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使爱国之情根植学生的灵魂深处。
其二,开展实践性活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艺术课程的实践导向,使学生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1]。显然,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作为音乐课程的三大特点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可利用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实践音乐之美,达到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一要立足本土特点,开展实践活动。正所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特点。因此,教师要结合本土特点,将本土元素融入音乐实践活动中[2]。例如,笔者所在的莆田,最为鲜明的本土音乐表现形式为“莆仙戏”,因此,教师便可适当地开展“我爱莆仙戏”的音乐实践活动,将学生合理分组,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我爱莆仙戏”音乐采风实践活动,如让学生4 人为一小组通过实地考察、网络收集、查阅博物馆、人物采访等多种途径,收集整理莆仙戏的相关资料,并尝试学唱一段莆仙戏,在一系列的听、写、读、演等实践活动中感受莆仙戏这种音乐形式之奇特与美妙。这些实践活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要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实践活动。每年春节、重阳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最好契机。因此,在节日期间,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上组织“小小音乐剧”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搭建舞台,通过开展多种艺术形式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展现自己的音乐素养,使“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得以落实。
三要开展多学科融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音乐不只是听觉的艺术,还是融多种感官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融入语文、英语、体育、思政等学科内容,促进多学科融合,形成“立德树人”的教育合力。
以《奥林匹克风》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关注、渗透、融合体育、语文等学科,让学生在音乐旋律中感受体育运动之和谐,在体育运动中感受音乐旋律之美妙,让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与力量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这种学科间的融合,不但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而且能高品质地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
(三)改革评价方式,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调控全程的作用,富有成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也能使“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得到落实。相反,如果评价不当,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则很难集中到课堂学习中,音乐素养也难以得以培养。另一方面,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聚焦点大多锁定在“会不会唱”这一终结性评价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3]。显然,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利于“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落实与推进。基于此,教师要创新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从重结果性评价向重过程性评价转变,从重音乐素养评价向重综合素养评价转变,并将学生的德育表现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言传身教,通过教师评学生、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的融合,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课堂学习中,通过音乐学习感悟、内化德育,助推“立德树人”教学目标落实。
结 语
综上所述,音乐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上有独特的优势。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具备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并巧妙地运用多种音乐形式,借助主题式活动、实践性活动和多学科融合等,创新教学评价方式,通过音乐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和道德观念,以乐辅德,立德树人,铸就小学音乐教育之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强国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