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2023-09-10李庭军
文 /李庭军
引 言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是育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由此可见,语文学科有着融入德育的优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力渗透德育元素,实施德育。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指以育人意识为指导,以语文课程为育人载体,挖掘适宜的德育元素融入各项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1]。由此可见,育人意识、德育元素、德育活动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关键。因此,教师可从如下三点入手,采用多样策略开展语文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成“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
一、加强认识,形成育人意识
育人意识是育人行为的先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教师育人的具体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教师要加强对德育的认识,形成育人意识,为践行良好的育人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形成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的教学原则,并意识到:语文教学不单单是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是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如此,教师便可以将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法宝”,自觉将德育融入语文课堂,推动立德树人落地生根。
其次,教师要有自然融入德育的意识。德育讲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传统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要做什么、怎样做,不仅无法使学生建构良好思想认知、践行良好行为,还会引发学生的排斥心理,导致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该学科特点,挖掘德育元素,应用适宜的方式将德育无声无息地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无形地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日积月累地形成良好的思想认知,塑造良好的思想观念,自觉践行良好行为。
二、研读教材,挖掘德育元素
(一)研读教材,挖掘家国情怀元素
看到家国情怀,人们在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国与家的关系。责任与担当是二者关系的桥梁。小学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缺乏对国的认知。针对此情况,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教材,从中挖掘家国情怀因素,引导学生感知国与家的关系,由此增强家国情怀,做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以《青山不老》为例,这篇课文的题目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老汉为大西北带来的一抹绿会一直存在下去;第二层是老汉不畏艰险,一心建设魅力祖国的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老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自己建设美丽祖国的责任与担当,诠释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情。通过解读文本标题,教师可以“老汉”这个人及其事迹为入手点,挖掘家国情怀元素,引导学生了解老汉的事迹,感受其精神品质,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增强爱国认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二)研读教材,挖掘人文情怀元素
人文情怀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具体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诚信、友善等[2]。当前,部分学生缺乏人文情怀,不知道如何友善待人,不讲究诚信。对此,教师可研读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从不同角度挖掘人文情怀元素,融入诚信、友善等思想,将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
以《穷人》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利用大量的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桑娜和渔夫。如在文章开始,作者着力描绘屋外景象:“凛冽的寒风”“汹涌的海水”,接着描写屋内景象:“温馨”“舒适”。屋外和屋内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正好凸显出了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又如,桑娜在将邻居家的遗孤抱回家后,做出了艰难的思想斗争。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桑娜的心理活动,凸显了桑娜的纠结,以及担忧丈夫不同意收养遗孤。在后文,作者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了渔夫果断同意收养遗孤。桑娜的纠结和渔夫的果断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二人的善良。对此,教师可以文本中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为入手点,挖掘人物形象身上的闪光点——勤劳、善良等,引导学生品味,使其在了解人物形象与文本内容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熏陶,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怀和道德品质。
(三)研读教材,挖掘责任意识元素
责任意识是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有责任意识的人会努力践行良好行为,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价值,尤其自觉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助推社会发展。部分小学生不关心他人、社会、国家大事,缺乏责任意识。对此,在研读教材时,教师应着力挖掘责任意识元素,将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意识的人,使其关心他人、社会、国家大事。
以《为人民服务》为例,文中的张思德同志关心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者对张思德同志身上的责任意识进行了高度赞扬,如“为人们利益而生,就比泰山还重……就比鸿毛还轻”。教师可以这样的句子为重点,挖掘人物身上的责任意识元素,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透过关键字词句,感受张思德同志的责任意识,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受到良好思想意识的熏陶,为形成责任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研读教材,挖掘科学精神元素
科学精神内涵丰富,如勇于探索、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等。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便于其增强探索能力、思考能力等,为适应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纵观当前的小学生,当中的一些人缺乏实事求是的意识,缺少探索精神。对此,教师应研读教材,走进阅读文本中,透过字里行间探寻科学精神元素。
以《蝙蝠与雷达》为例,这是一篇极具趣味性的科普短文。在文章中,作者描述了科学家反复实验的场景。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时,基于此秘密,科学家发挥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发明、制造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问题。科学家的反复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恰好蕴含了科学精神元素。由此,教师可以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为重点,挖掘科学家身上具备的美好精神品质: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实事求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将科学家作为学习榜样,产生观察、探索世界的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意识。
除了以上德育元素外,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挖掘文化自信元素、法治意识元素等。
三、依托活动,融入德育
(一)依托阅读活动,融入德育
阅读活动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是融入德育的依托。探究是学生体验阅读活动的方式。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以阅读文本中的德育元素为抓手,采用适宜的方式,如提问、任务驱动等,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容,使其走进文本深处,从字里行间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好思想、精神品质等,由此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德育的熏陶。
以《题西林壁》为例,诗人在这首诗中,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庐山美景,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爱国之情。欣赏庐山美景,便于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之情。因此,教师可以诗人笔下的庐山美景为抓手,引导学生探究。比如,在讲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了庐山,他看到了什么?”为使学生解决此问题,教师可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呈现庐山美景和填空内容:“从左向右看,庐山像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像____……”学生边观赏庐山美景,边积极想象,组建语言,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不同角度下的庐山景象。如“从左向右看,庐山像一道屏障;从上往下看,庐山像一把耸入云间的利剑……”立足学生的如此描述,教师可追问:“从这些描述中,大家可以感受到庐山有怎样的特点?”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积极思维,联想到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并自豪地朗读。之后,教师可继续向学生提问,使他们探究其背后蕴含的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领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探究文本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庐山的奇特,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顺其自然地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之情。
(二)依托写作活动,融入德育
写作是一项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的活动。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感而发,组建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实际上,表达所思所想的过程,正是学生强化德育认知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教师可依据学生阅读情况和生活情况,选择能体现学生内心,且使学生体会到某些精神品质的题材,使其在锻炼写作能力的同时,提升德育认知水平,为形成良好观念、塑造良好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搭石》为例,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受到教师的引导,体验多样活动,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到了家乡人们之间美好的情感,品味到了家乡人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受到了良好熏陶。在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无私奉献的人。例如,无论是炎夏,还是寒冬,医护工作者们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学生或借助网络,或亲身经历,都能感受到医护工作者们身上的责任与担当,被他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的美好精神品质所感染。对此,在学生阅读文本后,教师便可趁热打铁,布置写作任务:“请回忆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场景,组建语言,对场景进行描述,表述医护工作者身上的美好品质。”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积极思维,回顾生活经历,在脑海中浮现相关画面。例如,有医生在听到“召唤”后,奋力奔向工作岗位,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奔跑,只为了快速来到病人身边。此画面是学生真实生活经历的再现。而在真实经历的支撑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医护工作者身上的美好品质,对他们产生敬佩之情。此时,学生也能在积极情感的作用下,组建语言,模仿《搭石》的写法,用生动的笔触再现真实的场景,用质朴的语言歌颂医护工作者的美好品质,增强情感认知,并将医护工作者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践行良好行为,增强奉献意识。
(三)依托口语活动,融入德育
口语活动是学生通过口头表情达意的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既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增强思想情感认知,有利于践行良好行为。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储备语言素材,发展思维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建构积极情感。立足学生的发展情况,教师可选择极具正能量的话题,组织口语活动,引导学生迁移已有认知,积极表达,增强德育认知,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以《小英雄雨来(节选)》为例,在课堂上,学生体验了阅读活动,储备了语言素材,感受到了雨来的勇敢、机智,品味了雨来的爱国之情。在积极情感的作用下,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于是,教师可趁机提出演讲要求:“请以‘我心中的英雄——雨来’为主题进行演讲,歌颂雨来的美好品质。”在此要求的作用下,学生积极思维,组建语言,歌颂雨来的美好精神品质。如“雨来虽然年龄小,但机智、勇敢。如果没有小雨来和八路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我们今天无法过上幸福的日子。我们要珍惜雨来和八路军的付出,热爱、保卫我们的祖国。”如“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英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美好品质。又如:“我崇敬的小英雄雨来,是一个无私忘我、不畏艰险的人。……”如此做法既使学生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建构了良好的思想认知,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结 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在认知所学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认知,践行良好行为,增强语文学科育人效果。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育人意识,挖掘教材,获取丰富的德育元素,并以此为基础,创设多样的活动,融入德育,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践行良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