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023-09-09张娟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体积创设

○张娟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我们要构建探究型课堂,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提升探究能力。

一、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实验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实验活动,让他们在实验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如在教学《磁力》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磁力小车”大比拼的游戏,学生用磁铁制作磁力小车,手拿另一磁铁推动小车前进,最先到达终点线的获胜。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筷子提米实验”,学生开始不相信“一根筷子可以提起一杯米”,在动手操作中明白了摩擦力带来的奥妙。学生在多彩的科学活动中,逐步进行探索、思考,激发了探究兴趣,提高了探究技能。

二、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创新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如教学《测量体积》,在“测量胡萝卜的体积”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排水法测量体积: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放入胡萝卜,根据放入胡萝卜前后液体体积示数的差值,计算出胡萝卜的体积,通过实验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想到了可以用“溢水法”进行测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浮于水面的乒乓球、易溶于水的冰糖和较大物体的体积又该怎样测量呢?拓展学生思维,激发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找出解决方法。

三、开展小组合作,提升探究能力

为了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就某一个问题进行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分析和探讨。如在学习《认识不同物质的溶解》时,小组成员合作实验,分工明确,动手操作,首先将高锰酸钾放入装水的烧杯中,用筷子搅拌,观察现象,并记录。然后将沙子、面粉也分别放入有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记录。最后,小组成员共同总结汇报哪些材料溶解了,哪些没有溶解,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课外拓展研究,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溶解,哪些不能溶解,小组与小组之间分享交流,共同解除疑惑。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有效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科学素养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教学《热胀冷缩》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打乒乓球时把球踩瘪了,怎么办呢?引发学生作出各种假设,在面对这一困惑时,提出探究建议“瘪的乒乓球放进热水里试一试”。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探究“瘪的气球会鼓起来吗”“液体会热胀冷缩吗”“铜球受热时体积有什么变化”,通过实验操作探究液体、固体受冷受热后体积的变化,从而得出“热胀冷缩”的原理。同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释建筑物和路面的缝隙、铁轨接缝、瓶装饮料不装满等现象,在不断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素养、提升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体积创设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