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课内外一体化进程全员运动会体系的构建分析

2023-09-08史宽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2期
关键词:全员运动会竞技

史宽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山西运城 044000)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收效甚微,甚至出现了部分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相关研究中,对过去20年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下降趋势[1-2],因此,学校加强体育管理至关重要。究其原因,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教学的整体改革息息相关。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强其身体素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课内外一体化进程全员运动会体系的逐步推行下,各方对课内外体育活动教学和体育竞赛越来越重视,所以积极改革我国高校课内外体育教学以及高校体育竞赛制度刻不容缓。

1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无法适应高等教育改革

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出,慢慢暴露出其弊端。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一般是由教师作为主体,单方面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锻炼技巧等,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始终无法激发其运动的兴趣,严重影响其积极性、主动性,导致整体学习氛围较为压抑,降低体育教育质量,不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不利于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4]。

1.2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将传授基本理论作为主要目的,进而采取相关的教学方法、内容、教学手段等,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然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导致体育课程不能发挥其作用,降低了体育对于高校教育的作用[5]。另外,体育课程中课堂活动、课外活动和运动训练都属于独立的体系,无法将内外课程进行有效联系,也不利于对大学生个体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许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浓厚,但认为体育课程相对无聊[6]。另外,在设置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方面,通常呈现模型化,让所有学生按照相同的指标予以评价,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 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高校运动会改革的重要意义

2.1 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在体育课程中,教师既是体育课程的引导者,也是体育课程的组织者。过去传统体育课程中,由于教师教学理念较为滞后,主要采用教学、演示、练习等方式,教学模式固化,缺乏新颖性,导致学生感觉体育课堂比较沉闷,未能充分领悟某些体育动作。进行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高校运动会改革,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进一步结合课内知识讲授和学生课外实践。在体育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发现学生在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进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2 提升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体育比赛有助于培养运动员的团队协作精神、竞技意识等,以调动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使他们的课外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并积极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高校要积极构建适合大学生发展需求的课外体育训练模式与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体育教学课内和课外一体化体系,并且纳入了精英、大众以及其他人群,为学校建立多元化竞赛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鼓励全员积极参与,让更多学生在锻炼中获得快乐,为学生提供参与比赛的空间。

另外,可在班级间、年级间定期开展体育竞赛活动,选取内容充实的项目,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加其锻炼的时间,从而增强其体质,激发其兴趣,为后续进行专业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生社团或运动队组织各类竞赛活动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鼓励所有大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进来,创建形式多样,具有丰富内容的竞赛体系,以提升参与的主动性。此外,还能使体育课程将教学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真正督促每个高校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2.3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建立健康的竞争观念

在学校体育中,体育竞赛具有重要作用,可对体育成果、学生运动能力进行直接反应和展示,从而帮助学校体育更好地发展,大部分院校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组队训练,为学校田径运动会和各项目单项运动会做准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学校体育竞赛体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其不断进行完善,可明显提升大学生参加的全员运动会的积极性。高校运动会不仅是个人比拼,更是整个团队的协作和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并且激发学生的比赛热情和斗志,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竞争观念,学会尊重对手和自己的结果,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 在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的大环境中,全员运动会模式体系的建设

3.1 竞赛项目多元化,建设全校性综合性体育竞赛体系

20世纪80年代,中国体育奥运战略与金牌战略支配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一样,更重视竞技性的培养,各层次学校运动会多与奥运会田径项目的开设情况完全一致,这种单一的田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因此,为了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和谐发展,必须进行学校运动会制度变革。高校体育赛事的举办需要考虑到学生群体自身特点,兼顾不同年级之间、班级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使之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通过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组合,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全纳教育模式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新局面。

在传统田径比赛中,更加关注的是比赛的普及性、参与性,同时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保留精英比赛性质,追求速度和高度,并设立了一个强有力的身体健康测试项目,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身体健康训练,倡导健康理念,并设立一项与身体健康测试项目相关的比赛,以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通过比赛,可以让学生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集体参与竞技类项目,其显著特点在于,趣味性高、竞争性强,选取项目时,要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拼搏精神等,以班级为标准建队,以全体r人员参与为前提,指导学生参加团体竞赛。个人参与类项目设置,将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特点及特长进行选择,并通过一定的规则规定来保证其公平公正地开展竞赛活动。另外,根据学校体育协会具体的发展和要求,对年度体育竞赛计划进行有效制定,满足高校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更好地参与精英竞赛。

3.2 提升学生积极性,制订符合其需求的竞赛参与方案

高校开展运动会不仅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还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各大学举办运动会,目的在于使全体大学生都享有平等参加体育比赛的权利,课内课外都有锻炼的习惯,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以满足体育赛事的各种需求,更好地满足不同运动水平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的需要,有利于更好地制订健康中国计划,为实现全民健身贡献力量。在新时代下,高校体育改革势在必行。未来高校在制定体育竞赛体系时,要秉持全民健身理念、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明确自身目标,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健康需求,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传统田径运动、竞技项目依然采用传统比赛制度,由传统的系队改为系级队,增加参赛人数,增加参赛名额,让更有实力的学生运动员参加比赛;体质健康测试类目参赛方式以班为单位,院系评选,要求参与的学生都要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和相关的考试,以比赛促进技能技巧类项目则采取分组比赛模式,每个组别中各队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自身水平,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集体参加竞技类项目,以班为单位,举办年级层面的比赛,实现了全校学生人人参与。学校级竞赛活动则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规则开展比赛,比如校园田径联赛、校运动会等。还有一些竞技类项目,由体育社团牵头,承办学院不同年级锦标赛,院系组织比较受欢迎的项目竞赛,然后从每个班级选出较为突出的运动员参加全校的比赛,让不同项目偏好的同学,都可获得参加各种竞赛的机会。

3.3 竞技健身的协调发展,构建可持续课后健身计划

过去,高校举办传统运动会的频率一般在两到三天,比赛前的一个月里,火热异常,但随着运动会的结束,这股运动的浪潮很快又会恢复,导致无法在竞赛中发展具有持续性的课余健身计划。“重比赛”“轻健身”是当前高校体育界存在的普遍问题,也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普及。学校体育系统的竞赛设置,对于健身工作无太大作用,这与高校缺乏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存在紧密联系。大学运动会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运动的习惯,为将来达成全民健身目标奠定良好基础,赛前集训还完全着眼于竞赛项目成绩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不断发展进步,高校体育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共识。对全员运动进行改革,开展综合性的赛事,旨在于将体质健康测试类目、集体参加竞技类项目与其他竞技类项目充分结合。学校方面还应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科学的引导与组织,愉快地锻炼身体、科学健身。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学生自主管理、教师负责指导、校领导监管协调、各部门配合监督等机制。课外体育活动指导中心,要对各类社团的统一认识进行提升,进而不断建立健全社团活动体系计划,对社团的发展进行规范,保持其可持续发展,保证可正常进行一系列社团活动。同时,还要通过建立专门的考核评价机制,保证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其体育锻炼意识与锻炼能力。社团建设、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的基础是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社团课程化。各项目体育协会按照活动计划进行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有效融合竞技、健身,相互促进,使得课外体育健身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3.4 建立规范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标准,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

2017年,随着天津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的启动,并取消了总积分榜、金牌榜,提示中国体育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对金牌评价体系进行削弱,同时积极组织全民进行体育锻炼。高校传统运动仍然沿用以前的制度,如通过金牌榜、积分榜进行考核,使每个参赛队及学生运动员更加注重团体得分、竞赛成绩等,此种方式的功利性更强,评价标准单一,获奖名额不多,使运动会丧失应有活力与魅力。

在高校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通过对大学生参加全员运动会的现状分析,提出建立全员运动会制度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全员运动会进行系统研究并设计出适合全校园推广使用的全方位、多指标的“全能型”运动会奖励制度。一是把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竞赛工作者、志愿者和在开闭幕式上演出的学生列入运动会选拔范围,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奖励,并制定学校每年体育活动积极分子的奖励制度,在此基础上,对比赛场地进行优化设计,使其符合全员运动会要求,并根据不同类别的比赛场地设置相应的奖励制度。二是全员运动会主要包括田径竞技类的项目、体质健康等检测项目、集体参与竞技类项目、其他竞技类等,增加集体奖励,提高各方的整体积极性,设置奥运会优秀组织奖、全体成员参与奖和全体成员标准成就奖。

4 结语

过去的传统体育中,学校体育体系中不包含体育比赛、课外体育活动,其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具体内容更加重视。在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等思想的指导下,体育与课外活动的融合成为课堂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课外活动和体育比赛的整合,为全体成员运动会创造了条件。高校运动会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提高运动技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全员运动会竞技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龟龟运动会
竞技精神
春季运动会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花与竞技少女
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