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策略
2023-09-08李楠
李 楠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吉林 四平 136000)
1 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和教育界相互交融、互相依赖、互惠共赢的一种深度合作关系[1]。其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学融合。产业界向高校提供技术需求和项目支持,高校提供技术研发和人才培训,彼此协作完成创新成果和项目开发。第二,产学研融合。产业界、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研发项目,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第三,企业提供实践机会。企业将生产过程中的创新需求和实践场所提供给高校,高校及时向学生解读最新的行业资讯及专业最新的要求,同时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高校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探究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第四,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企业在真实情境中实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项目,高校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理论教学,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第五,共建平台。产业界与高校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搭建技术转移、成果推广、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沟通平台,推动社会资源整合和互动合作。产教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促进产业与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加强高等教育和产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2]。第二,有助于提升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和水平。通过高校教育、企业实践等形式,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帮助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第三,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完善并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高校成为具有创新驱动发展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第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创业环境,提升其在职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总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能够帮助高校培养更多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3.1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
首先,专业化课程设计不科学。由于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导致其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多是采取“一刀切”式的教育模式,并未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学习需求找到合适的创新创业切入点,影响了实际的教育效果。其次,缺乏专业化的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创业课程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中,缺乏实践性教学安排,如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实操等具有创新创业实践性的活动,这就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薄弱。最后,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教师采用传统的局限于教室的理论化创新创业教学,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此外,在评估学生能力、平台支持构建方面,也有待改进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高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高校必须认真审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完善。
3.2 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欠缺
首先,高校缺乏专业化的教师培训体系[3]。由于创新创业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参差不齐,加之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导致教师的专业素养无法得到持续的提升与精进。其次,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高校部分创新创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缺乏创新思维和创业经验,一味地采取理论化教学,这既难以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其教师职业的长远发展。最后,教师缺乏专业融合意识。由于创新创业涉及多个学科与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而部分教师缺乏跨学科、专业教学的经验与能力,无法给学生提供全面的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导致其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3.3 学生缺乏实践学习机会
首先,高校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活动。部分高校的课程设计过分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工程实践或实验环节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缺乏真实情境的实践学习机会。其次,高校缺乏实践教学的场地与设备,无法为学生创造专业化的实践机会,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再次,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不完善,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实践平台设施和资源较少,导致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有限。最后,校企合作不密切。部分高校缺乏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学生难以进入企业实地验证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与科学性,缺乏实践的“纸上谈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 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
首先,部分高校的考核指标仍然以传统的理论学习成绩终结性结果为主,忽略了对师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的考核与评估,导致学生和教师对创新创业只追求最终的结果,忽视对实际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其次,部分高校的考核激励标准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积极性。最后,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考核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如缺乏先进的考核信息系统、审核和发布机制等,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难以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估和广泛的推广,同时教师的教学考核结果也存在缺乏透明性的问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4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策略
4.1 建设创新创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一,建立创业导师制度。高校应该建立创业导师制度,邀请优秀企业家、科研专家和创业领袖等人才,兼职或全职担任创业导师,为学生开展创业指导服务和提供专业化的知识、资源、实践机会等支持。第二,制订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高校应制订双师型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评价标准,将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中,以此鼓励双师型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第三,加强教师培训。高校应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和专业领域的特点,为双师型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培训。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学方法和实践案例解析等,都应该成为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第四,实施双师型教师激励政策。高校应该出台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如提供成果转化奖励、创新创业教学成果评选、专利奖项等,激发教师创新创业教学的潜力与创新动力,从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高效开展。
4.2 优化并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第一,建立创新创业课程统筹与管理机制。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统筹与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建立课程质量监测和评估系统,确保创新创业课程的质量。第二,注重课程体系的层次化和细分化。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学院、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不同需求,合理分层次和实行细分化的创新创业课程。同时注重与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相结合,凸显创新创业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此引起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第三,制订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除了终结性的评价外,还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全面素质,不仅要突出思维方法和技巧,还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第四,引入企业实战案例。高校应当引入更多的企业实战案例,建立与行业、市场需求连接紧密的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第五,拓展创新创业课程形式。高校应该拓展创新创业课程的形式,探索多元化课程形式,例如集中激励培训、小组合作赛、模拟创新创业实习等形式,让创新创业课程更具生动性和互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4.3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第一,拓宽实践基地资源渠道。高校应该围绕产业链、创新创业示范企业、园区和孵化器等多渠道拓宽实践基地资源,不断完善实践基地资源库。第二,提高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质量管理。高校应建立科学的实践基地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绩效考核,针对实践场地和设施配套情况、实践指导阵容、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细致评估。第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协同关系[4]。高校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与企业协同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接触到企业的实际运作。第四,深度融合产教研协同创新。高校应因势利导,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与产教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探究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个人兴趣,开展相关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
4.4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第一,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考核体系。高校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多项评估指标,包括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及商业价值等,全方位考核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中的表现与成效。第二,确保评价机制的公平与公正。高校应该通过制订公平、公正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进行评估,以此帮助学生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与定位。第三,设立奖惩制度。为了鼓励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高校应该适时设立奖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也应建立严格的违纪处分机制,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惩罚,规范学生的行为。
5 结语
总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只有关注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潮流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产教融合,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掘和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推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