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盐碱杂交小麦新品种—京麦189
2023-09-08张风廷赵昌平秦志列张胜全叶志杰刘昌文逄子剑冯赞成古力娜尔艾麦提江
张风廷,赵昌平,秦志列,张胜全,叶志杰,刘昌文,逄子剑,冯赞成,古力娜尔·艾麦提江
(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北京海淀 100097;2. 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喀什 844000;3. 新疆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政府,新疆喀什 844710)
京麦189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培育的光温敏两系杂交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BS237×CP8457,父母本都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选育,其中BS237是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选育自“优繁5/农大3338//农大3330”的高代变异株, 已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表现为短日低温不育、长日高温可育,能够一系两用。该品种于2022年5月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20059。
1 特征特性
京麦189冬性,比对照品种新冬20熟期晚3.0 d。幼苗匍匐,叶片宽长,叶色灰绿,分蘖力中等。株高78.2 cm,株型较紧凑,抗倒伏性较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长芒,红粒。籽粒硬质,饱满度好。区试平均穗数573×104穗·hm-2,穗粒数42.1粒,千粒重43.8 g。
2 产量表现
该品种于2019—2020年度参加南疆耐盐碱冬小麦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 997.5 kg·hm-2,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5.54%,增产点率67%;2020—2021年度续试,平均产量8 232.0 kg·hm-2,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15.54%,增产点率100%。在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产量7 663.5 kg·hm-2,比对照新冬20号增产15.12%,增产点率100%。
2022年6月在南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的中度盐碱百亩示范方,经实打实收,京麦189产量达10 362.0 kg·hm-2,实现籽粒饲草双高产,增收6 000元·hm-2以上。2022年秋播,在喀什地区莎车县以整村制推进京麦189大面积种植,并向喀什地区麦盖提县、英吉沙县、疏勒县、巴楚县等大面积示范推广。
3 抗性及品质性状
该品种于2019—2020、2020—2021年度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进行耐盐性鉴定,耐盐等级都为1级,表现出高耐盐性。经2019—2021年度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 两年均高感条锈病和中感白粉病,对叶锈病分别表现为中感和慢抗。2019—2021年度在河北省遵化进行抗寒性鉴定,越冬死茎率两年分别为0.7%和2.8%,抗寒级别都为好。2020和2021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京麦189籽粒平均容重为820 g·L-1,蛋白质含量(干基)14.65%,湿面筋含量(以14%水分计)36.4%,吸水率59.7%,面团稳定时间2.0 min,属于中筋类型品种。
4 适宜地区和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在南疆麦区和北部冬麦区种植,适宜播期为9月25日至10月5日,基本苗300万~375万株·hm-2,10月5日以后播种适当增加基本苗,一般每晚播1 d增加15万株·hm-2。播前施足底肥,浇足底墒水,每公顷施小麦专用肥600~750 kg或磷酸二铵300 kg、尿素150 kg,保证一次全苗。冬前适时浇足冻水,保证安全越冬。春季根据墒情浇返青水,重施拔节水肥,每公顷追施尿素225 kg;及时浇好扬花水和灌浆水。适时除草,扬花灌浆期及时防治蚜虫、白粉病、条锈病等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