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文学的深化与拓展:冯杰诗论

2023-09-07张延文

躬耕 2023年8期
关键词:乡土诗人诗歌

张延文

1948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出版,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土是他们的命根,他们身上的“土气”是由于不流动而发生的,人与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是孤立和隔膜的。他们像植物一般在一个地方生根,洞悉周围的人和物,产生出熟人社会,在这里,人们不用文字而是用语言和语言之外的动作表情来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语言本身是用声音表达的附着意义的象征体系,而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文字的发生具有“庙堂性”,不是乡下人的东西。由亲属关系和地緣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是乡村社会的内在伦理,并在男女有别的合作基础上形成了靠“礼”来维持的乡村社会秩序。

1795年,德国著名的诗人和哲学家席勒在《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一文中写道:“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寻求自然。在前一种情况下,他是一个素朴的诗人,在后一种情况下,他是一个感伤的诗人。”“只要当人还处在纯粹的自然(我是说纯粹的自然,而不是说生造的自然)的状态时,他整个的人活动着,有如一个素朴的感性统一体,有如一个和谐的整体。”“素朴的诗人满足于素朴的自然和感觉,满足于摹仿现实世界,所以就他的主题而论,他只能有一种单一的关系;在处理主题的方式上,他没有选择的余地。”“感伤诗人沉思客观事物对他所产生的印象;只有在这一沉思的基础上,方才奠定了他的诗歌的力量。结果是感伤诗人经常都要关心两种相反的力量,有表现客观事物和感受它们的两种方式;就是,现实的或有限的,以及理想的或无限的;他所唤起的混杂感情,将经常证明这一来源的二重性。”

“素朴”的诗是需要乡土社会的文化土壤的,而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就为其提供了一方纯净的沃土。当然,描写乡村的诗篇本身,也依然具有象征体系的特质。当然,并不只是那些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的田园诗才是素朴的诗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伦理中一直是以乡土文化的血脉根性为核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真实与统一的自我的“思无邪”是崇尚诗教的社会秩序的必然要求。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快速推进,乡村社会已不再是费孝通先生那个时代的模样,安土重迁的乡下人纷纷背井离乡,乡村的基本面貌也在快速融入工业化的浪潮。中原地区作为中国乡土社会的代表,也在经历着同样的变迁。生长于北中原一个叫留香寨的村庄的诗人冯杰,谈到自己的写作时指出,自己的诗歌题材“其实只有两条:一种是当代与乡土触角的延伸,是向前走。一种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是向后看,用我的鼠目寸光去释析流失的漫长时光。但两种线条的中心精神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大地与文化的感恩。”

诗人痖弦先生在谈论冯杰的诗歌时认为:“先以乡土知名,而后触及现代。选材广博,涉古兼今,质朴纯厚,视野开阔,恰似丰沛辽阔的大地,又不失悲悯情怀,温馨质感。诗作更多赋有中国古典美学特征,强调物象神态和客观意趣有机结合,以我思与物情的融澈追索诗的精神;又驾驭形式,意象丰饶,如线条灵动的童话木刻,充满典雅与唯美色彩;让我们闻到翰墨的芳香,认识到诗的无邪无伪,显出从容不迫的宁静,达到艺术的完整性。”冯杰的诗歌写作,根植于乡村生活,吸收古典文化的营养,以物象和我思来探寻和展现大时代的素朴与感伤背后隐藏着的文化伦理中折射出的人性中平凡的美。

冯杰,1964年5月生,河南滑县人,出生于河南长垣,18岁在长垣县农业银行工作,2008年调入河南省文学院从事专业创作,现为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1年冯杰在《绿洲》文学杂志发表诗歌处女作《牧鹅归来》。1984年10月,组诗《故乡风景线》由《青年作家》杂志重点推出,后国内多家报刊转载。1985年9月,组诗《平原抒情诗》由《诗歌报》以“崛起的诗群”推出。1986年4月,诗集《中原抒情诗》由河南省青年诗歌学会编辑出版,列入“中原青年诗丛”第二辑。同年,冯杰与丛小桦、刘小江等人创办《中原诗报》,该民刊顾问为苏金伞和青勃。1990年2月,冯杰的组诗《乡土很新鲜》获《青年作家》举办的全国青年诗歌大赛“中国杯”诗奖。自此,冯杰就开启了诗歌屡获大奖之旅,1992年6月,组诗《逐渐爬上童年的青苔》获《蓝星诗刊》“屈原诗奖”。1993年9月,组诗《第五千种荷》获世界华文诗歌大奖赛第一名;10月,组诗《书法的中国》获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12月,组诗《在中国作一次茶的巡回》获《诗刊》社全国诗歌大奖赛“人民保险杯”第一名。1997年6月,诗歌《喊经的人》获《新陆诗刊》第一届“双子星新诗奖”。2000年9月,诗歌《在母语时代》获第22届《联合报》新诗奖。2005年,诗歌《墙里的声音》获第28届中国时报文学奖。除了获奖之外,冯杰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颇丰,先后出版了诗集《一窗晚雪》《田园抒情诗》《布鞋上的海》《讨论美学的荷花》《冯杰诗选》《震旦雅雀:冯杰的诗》以及儿童文学诗集《在西瓜里跳舞》等多部。

除了诗歌之外,冯杰还写小说、散文,画画,书法,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驴皮记》《飞翔的恐龙蛋》《冬天里的童话》《少年放蜂记》等,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泥花散帖》《一个人的私家菜》《田园书》《捻字为香》《马厩的午夜·异者说—中国乡村妖怪录》《九片之瓦》等等,以及文画合集《野狐禅》《说食画》《水墨菜单》《画句子》《非尔雅》《怼画录》《文字的虎皮花纹》等等。多年笔耕,冯杰可谓著作等身,诗文书画皆佳,而他则坚称自己是一个诗人。在回答《晶报》的采访时,冯杰说:“小说是一种狗皮膏药,需要紧紧粘贴在现实的狗肚上,诗歌是要在天空飞翔的一种形式,散文则要紧紧匍匐在大地上,用来聆听大地上露水草木和万物之声。”(出自冯杰《我不过是文学殿堂台阶下的小罗汉》,刊载于2013年6月17日《晶报》)冯杰的散文集非常独特,每一部散文集中都有图有文,他戏称这是“看图说话”,图是自己插图,与文可谓若离若合。“我认为好的散文是:形式上随意道来,散无定法。技巧上是欲说还休,戛然而止;内容上是悲天悯人,大地情怀。行文上不怀好意,骨子里却止于至善。”而在诗集当中,冯杰却只是以文字示人,对于诗,冯杰一直秉承着敬畏之心。就其内在来说,冯杰的诗书画有着其主题和美学上的统一性,均生发于他悉心营造的“北中原”。

在谈及“北中原”时,冯杰如此自道:“我笔下的‘北中原不是具体的地理名词,是一个虚构的文学名词,主要是受沈从文‘湘西和福克纳‘邮票般故乡这些文学符号的启发。我编制了一个四面透风的文学篓筐,把自己要表达的都装到里面。纸上的‘北中原文学疆域狭隘地说只是豫北,后来写远了,也未尝不是以文字在辐射中原大地。每一个作家都应该有一片属于自己出发的文学原地,一个作家要在上面种植生长自己的植物,四周要弥漫自己的文字气息。我从小跟随外祖父母在豫北乡下长大,他们教我感恩、悲悯、宽容,且与世为善。那里是我的文学之源,生命之根,让我通文脉,接地气。如今面对那块折腾过的土地和逝去的亲人,我做的事情是在捻字为香,以文还愿。”这表面看起来不过是诗人常有的一种故乡情结,深入来看体现出的则是其创作意识上的高度自我认同与文化自觉。

痖弦在屈原诗奖评语中如此评价冯杰诗歌:“冯杰的田园诗从童年的回忆出发,表现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欢喜赞叹,对泥土乡井的挚爱,体会十分深刻。各篇构思敏妙,意象丰饶,风韵天然,充满朴实的气息与童稚的趣味,犹如一幅幅线条灵动的童话木刻,也像一支支随兴吹奏的村野牧歌,耐人寻味。”冯杰的诗歌《一种写诗的理由》:“为了捡拾  收留那些受伤迷途的汉字/像呵护草叶  或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那些诗句如冻伤的瓦片/被现代忽略  遗忘/再没有人去搀扶  去温暖/让它们能在星光下赶路//写诗  只是为了在一朵荷花中筑造/一座不存在的草房子//用于装卸童话和良知/让语言之瓦联在一起  去抵抗冬天与伤害//它们会牵着冰凉带伤痕的手/铺向冬天大地的尽头/仅仅为给你一点亮色”。“冻伤的瓦片”“星光”“荷花”“草房子”与“大地”,这些带有“童话”色彩的意象群为诗人的写作渲染上了淡淡的“良知”的暖意。

在表达乡村时,诗人总是不吝美意,带有鲜明的理想主义色彩。《装满苜蓿草的房子》:是一方纱巾  是一间纱巾   我是比喻一座房子/它在移动  地上的暖风一如初潮  缓缓涌起/纱巾渐渐飘远  就是房子飘远/干草的肺叶勃动着/汁液是草的青春呵  曾在时光里熬尽/我想起  生命  爱情  这些单词  正在苜蓿与纸上穿行/想起故乡饱满的少女在风里一天天苍老  如眼前的苜蓿//干草似皱纹的汇集  草一生的皱纹/四季的干草都装在一间房子  这大地的抽屉/如我的一生  只能在乡村度过/草们正从窗口毛刺刺地伸出手/翻开微霉的气息与房子的旧事//大地上每一间掉光牙的房子都一定装过爱情/这是一座乡间的房子  是一块散发草气的云朵/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装干草的房子丰富   在北中原/它把大地上的古典或现代故事都一网打尽/尘埃落定  草气飘远  在我静坐的今生今夜”。这首作品颇能代表冯杰的艺术风格:表达上,叙述与抒情融合,由近及远,由局部扩展到整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语言上,尽量避免口语化和散文化,从而保持情感的饱满度和新鲜感;审美上,以内在的旋律和音韵、纯粹的意象营造优美的意境,有意识地去弱化矛盾和丑。在万物生长,自由自在的天地中,“草”一样的生灵引人入胜。这是诗人对大地上纯朴的人群和事物的原始的生命力的赞美和歌颂。

冯杰善于描写乡村的小动物,“暖雪下田鼠呼吸平静/它只担忧雪融时刻  春天提前破门而入/春天的速度如此之快”(《暖雪下的田鼠》)。”“微小的雀舌饰以流畅的方言/在草垛顶端  露珠之内  在布鞋从面到两侧范围/在温暖的雪层上  雀语开始阵阵撒向土地”(《雀语·第一乐章》)。“吸盘能触及到最大那颗星的边沿/向上/恐怕星子也会因倾斜而溢出来光/以手的坚毅  你去爱这个世界  向上”(《向上的壁虎》)。“草籽  米豆  果仁  还有遗落的青花纽扣/每一件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黄鼬每天穿梭忙碌/像一位乡间走动的艺人”(《一只黄鼬的秘密》)。这区别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式的文化象征,是一种更为单纯的贴近于事物存在本真的书写,是素朴的诗。由此,冯杰尝试打破文字的符号化的局限,进行现象学上的还原,回到物自身发生的现场,以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铺展出祛魅化的诗性体验。乡村万物和谐相处,温暖宁静,构成一种彼此呼应的宏大的意象体系,鼓荡着乡土中国律动的脉络和悠长的气息。冯杰以富于现代主体性意识的笔触,進行开放式的抒情,从而达到对传统的田园诗的突破性的继承。

在冯杰的诗篇里,有马厩、草、瓦等静物的白描,来映射乡村人的生活现实。“马厩里的情话也能喂马  长短不一/那是掺上月光来不及用铡刀切齐的/而显得明亮的话题/乱蓬蓬  扎一下忽然心痛的东西”(《掌握喂马的时间》)。“这世界上  没有一柱草根是重复的/即使在黑暗里  也没有一柱草根重复/雷同相似的只有一种颜色  是黑/在身边与周围/黑的后面还是黑  是最厚的黑//穿过土层  往上探头的一瞬  草根一定会感动/草根渴望上面灌注雷声  或有激情倾盆而下//也许那样辉煌的时刻/在地下的摸索里  草根一辈子也不能到达”(《草根在地下向前摸索》)。“谁能耐心聆听大地上升腾的事情  惟有瓦/连绵  悠远  一气呵成  瓦是乡村温暖的汉字/它们如女人纳鞋般密的感情漫过乡村的额头/瓦  这些房子的羽毛/让每一座房子都呈飞翔的蓑衣  簌簌飘响/每一个雨夜  都有瓦悄悄啜泣//在乡村谁都不愿日夜承担苦难/连小小的绿苔与瓦松也如是说/世界上所有的瓦其实都渴望避雨  只是不能/只是那一片片承担苦难的手掌必须此刻伸出//在黎明前夜的屋檐里伸出/裸露出来让一一击打”(《也想避雨的瓦》)。诗人将乡村里那些即将被遗忘的,带有时光的悠长记忆的事物,用带有夸饰性的意象加以着力刻画,描绘出一幅幅动态的风景画,营造出田野里的乡亲在艰难困苦中坚韧屹立的光辉群像。

在赞美之外,冯杰也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正在进行着的巨大的变革。“比喻一枝梅花伸向远处 一枝乡路/巨大的梅花脚印在不断绽开 修定 删改/梦想制造新的版本与定稿  梅花在开 梅花在落//谁也不能阻挡城市章鱼般的触角与乡村融合/在那梅花与梅花焊接的瞬间   碰撞之声/让所有的行路人 骤然感到慌乱与心痛//如此多脚步组成的鱼脊  向另一个大海拥挤/路的全部意义与功能/用于打工 负笈 逃婚 或私奔(多么古典的当垆逸事)/尽头  正泛起钢的蓝色与罂粟诱惑的亮泽/这些鱼群游向另一片与草气愈来愈远的地方  然后/在枝头一一陷落  从而梅花永无宁日”(《对黎明前一条村路意象与试写》)毫无疑问,道路是乡村伸向城市的触角,坚贞高洁、吉祥平安的“梅花”再无宁日,“古典”里的传统伦理秩序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冲击下快速崩毁。费孝通先生所勾勒出的自成一统的东方式的乡土社会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对此,诗人做出了由表及里的透彻剖析,试图拆穿“每棵植物都有着的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块有初醒时机器与车轮碾过来的恐惧/第二块因吞食农药  草也会弯腰呕吐而难过/第三块叫痉挛  面部隆起的愤怒如小小丘陵/第四块充满着对烧荒者与人类誓言极端的轻蔑/第五块向五彩的塑料与纯净水瓶表达出厌恶/第六块因远方来的孩子叫不出草的乳名闪现出的失望/第七块对草茎能从手掌上漂浮起来深感好奇/第八块根须触及着地下美丽少女的脸庞无限哀伤/第九块感触到羊蹄轻盈地踩过遗落的寂静/第十块是最短暂时刻  只有蜜蜂翅能丈量的小小欢乐/第十一块当风吹过来  才去表达出来的微笑/第十二块是所有泥石浆都击下来也要承受的宽容/最后一块在底层  带着泥屑无边的幽怨与眷恋/这是最后一块”(《土豆细节·植物13块面部揭示的情感》)。这是一首对于当代乡村社会症候群的集中描写,通过大量的通感以及拟人化的书写,蕴含着诗人深深的忧虑和不安,及其无法平息的愤懑与怒火,以及无能为力而被迫唱挽歌的无奈和惶惑。

在诗歌之外,冯杰善于绘画、书法,并将这些传统文人必备的技能操练纯熟,了然于胸,再融汇于诗歌写作之内。《雨具的信息》:“关于斗笠 蓑 雨衣和信笺上的文字/这些东西外表都能渗出汗珠 或泪珠/雨具的面庞 无论泛绿与脸红/都预示着雨脚远涉而来的信息//起源于远方一扇半开百叶窗  一双手/是否超越了时光  超越了雨意与爱情//依舊撑伞  依旧披蓑  依旧穿屐/依旧/还要像少年般带一册苏轼的诗集/开门第一步  连雨具也骤然犹豫/这是在宋朝 还是现代镀铜的八点钟。”冯杰曾经饶有趣味地戏称,自己最喜欢的朝代是北宋,希望能够成为苏轼的一个书童。北宋是中国文人书画的高峰,苏轼正是文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集大成者。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冯杰的《雨具的信息》是对于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现代化的仿写或者说是临摹之作,其中还暗含着现代时期著名诗人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中的“雪意”和“五点钟”意象以及诗中怅然若失情绪的化用。此时此地,斗笠和蓑衣,竹杖芒鞋木屐,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更加困难的是不为外物所困的旷达与自信。

冯杰常用具有古典意味的意象,比如荷花。“就像我只钟情单纯明澈的诗句  此刻/听到一朵荷花在诉说 阳光如厚厚布匹/荷花的语言是水洗过一样 干净 清亮/散发清气 荷花在用方言诉说”(《在城市听一朵荷花,说》)。“单纯明澈”,“用方言诉说”,这些体现的是一种自我的独立与固守。这和苏轼为代表的传统文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吃一朵花需要多长时间》:“屈原在楚辞里吃一朵菊花/需要一个黄昏/他有两种吃法//苏轼在宋代吃一朵葵花/需要一天 主要吃形而上/掺上意象 就酒/或凉拌//梅尧臣吃一朵牡丹/需要一年  牡丹大如皇冠/在热锅油炸//周敦颐吃一枝莲花/需要漫长一生/甚至还要更远/(那是吃一朵莲花呵)//等我想吃花的时候/世界已成塑料时代/只有喊上一碟陈醋/让我故作风雅”。屈原、梅尧臣、周敦颐,和苏轼一样,皆为高洁之士,随着时代以降,“吃花”的风雅之举却愈加艰难,到了当代,诗人已无花可食!但诗人这份虽不能至,仍心向往之的情怀依旧跃然纸上,令人钦敬。

冯杰喜临帖,题字于画,颇得先贤意趣,尝以诗揣度古人。比如《欧阳询<张翰思鲈帖>的产生》:“秋风在唐诗边骤起/一片黄叶无意驻足鬓发/恍然菰的样子/恍然鲈的泼刺声//家乡的蒲早已出鞘  这小小绿剑/在遥远尽头探首  剁断伸来的相思//旧宅的炊烟弯腰贴墙而行/一群想家的字绕着砚台而行/也想去造访一下菰的味道//探头看看窗  紫檀案上/一笺字帖惊得浸出一身冷汗/字  也要饮一口菰汤/略咸  有点像诗/不如把公章与官服扔掉/上浣中浣下浣的薪金卸掉/坐着一片最薄的乡愁  回家//诗人只能叹口气走出帖外/一帧麻纸乱若风中菰叶/最大的字都站不稳脚/满纸印章一一滑倒//只有老家一尾鲈鱼  舐短一寸寸残墨”。作为书界“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创出“欧体”,被美誉为唐人楷书第一;在书论上也有建树,所撰《传授诀》云:“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欧阳询生逢乱世,历经南朝、隋、唐三代,书论则深得东汉书法家蔡邕的“书书肇于自然”(蔡邕《九势》)的要义,法度与灵动结合,遵循自然之道。《张翰思鲈帖》乃欧阳询的纸本行书作品,记叙晋人张翰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遂辞官归隐的事迹。冯杰的这首作品,语言生动活泼,神采飞扬,体现了其机智幽默的一面,实乃借他人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以诗喻书,将作诗和处事之道融会贯通,颇得大诗人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神韵:“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张旭观公孙大娘精湛的剑技表演得悟书道,而杜甫看其弟子舞剑则徒增抚今追昔的满腔愁绪。

2007年春,冯杰客居郑州,写下《在城市邂逅一匹白马》:“在城市看到一匹马  一朵奔跑的白色荷花/透明的童话奔跑 带着雨水长鬃/一座城市在奔跑/怎么能遇到一匹马 惊愕 冒昧 陌生 / 像一朵不敲门突然闯来的荷花/一匹马  一匹在想象的墙里左右驰骋的马/一朵总要让匆忙行人在城市去误读的荷花//马眼里亮起水色  溅起细浪/ 里面布满草色   冬天干草的颜色/簌簌声响在马眼里剥落/是某一个被洗得干净的清晨/是某一盘樱桃般鲜润的清晨/马和风站齐  一同从乡村归来/眼里灌满村路上的泥浆/ 马语灌满纵横交错的防水河坝//股票的曲线摇摆散乱如一条缰绳/在马眼里上升或下跌/马的白色在接近城市塑料袋的肤色/和无数张萎缩的白墙壁一个颜色/马的颜色里讲述着一场风暴/消融子夜  过滤村霜  山岚和暮色/躲闪着城市红黄绿  马成为唯一的颜色//一匹马最终复制进城市塑料/被同化为另一种白/击碎  溶合  之后为马之外/ 擦肩而过的马眼里滚出苦涩/ 马鬃纵横缤纷  遮盖城市的交通手册”。从乡村题材进入城市,“马”“荷花”“干草”这些意象仍在,只是都在褪色,大地上鲜活的生命力在逐渐消失,与自然远离,“马”在被城市的交通手册驯化,被股票的曲线控制住身形,透明的童话变成了苦涩的人造“塑料”,被城市的洪流淹没。在描写城市生活时,冯杰诗歌的叙述性明显增强,抒情成分减弱,在原有的乡村意象中加入了现代的生活素材。

2010年10月27日,痖弦到河南文学院参观,与冯杰重逢,冯杰写下《语言的化石》向前辈致敬:“你是带着方言旅行的语言圣徒/失家者带着家谱  行脚僧带着饿瘦的钵/去国者怀揣一泊残山剩水/语言夹在书里  怕碎不忍合页/扛在肩上  语言高过头发//蓬乱如藻如冰片的语言/来自一册残破的手掌/黄昏蹲在烛台下/语言的孤舟睡在遗漏一朵棉桃里//……故乡的颜色需用南阳话推敲/化石存量最好以草木灰封存/暖着烫着/母亲烙下的那一张温热小饼  隔着棉衣/从后背漫浸到沉重的军靴//尤其是南方梅雨季节/方言漏掉是要长出来根须/童年磨坊月光漂白的豆芽们善讲夜话/灶王爷可懂马灯可懂  铜环和毛驴可懂/五十年语言成色谁来鉴定/依靠斑鸠  野荸荠  地丁花  风信子/记录如何听懂的唯一标准/一块化石端坐  像乡间的神”。痖弦自1949年17岁离家后,直到1991年才第一次归乡,对于故乡和家人的思念无时无刻不萦绕着他。1957年底,痖弦写出《红玉米》,其中饱含对于故乡的深沉的依恋和忧思:“宣统那年的风吹着/吹着那串红玉米//它就在屋檐下/挂着/好像整个北方/整个北方的忧郁/都挂在那儿//犹似一些逃学的下午/雪使私塾先生的戒尺冷了/表姊的驴儿就拴在桑树下面//犹似唢呐吹起/道士们喃喃着/祖父的亡灵到京城去还没有回来//猶似叫哥哥的葫芦儿藏在棉袍里/一点点凄凉,一点点温暖/以及铜环滚过岗子/遥见外婆家的荞麦田/便哭了//就是那种红玉米/挂着,久久地/在屋檐底下/宣统那年的风吹着//你们永不懂得/那样的红玉米/它挂在那儿的姿态/和它的颜色/我的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凡尔哈仑也不懂得//犹似现在/我已老迈/在记忆的屋檐下/红玉米挂着/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红玉米挂着”。痖弦后来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仍然多次归国探亲,并把一块母亲用过的槌衣石放于住宅院内,说等他死了就枕着这块石头长眠。2019年,由痖弦做序言《淯流锦带》的南阳诗群作品集《白河诗丛》面世。

2010年春,冯杰在郑州期间,写出了隐喻日常生活状态的《柚子记》:“一颗面庞金黄的柚子拥有自己的观点/可睡内部自己的殿  可读外面杜甫的诗/密布小巷交叉的草图上/一枚果实只有一扇门/柚子从不发表宣言  趁太阳未升时/它起身提灯  它关闭自己”。一个诗人内心的丰富和自足,向内是一座自我的宫殿,用充满希望的眼光打量周遭的世界,“提灯”者,如果不能照耀外围的暗黑,至少可以保持自我的独立和纯净。同期还有一首《再没有比水更干净的衣服了》:“你习惯熨平一部词典/ 变幻的世界如川剧脸谱//不断哗哗作响/机器在工作室合成雷同的词语玉片/穿过故宫的风/也在兽脊上搁浅// 那个戳破皇帝新装的孩子不再出场/被无数双黑手挡在童话外面/皇帝多于衣服//世上没有比水更干净的衣服了/透澈清明  不屑让人类穿起/水不喜欢站起来行走/它自己躺着  让冰柱在铁丝间竖着”。“水的衣服”干净、清澈、透明,在习惯了谎言和面具的只有冰冷和坚硬的语境里,宁愿独立、沉默,但姿态是“竖着”的。2015年仲夏夜,又是荷花芳馥的时令,冯杰在画上题句《宣纸上的曲子》:“荷梗的长句子全部带刺/再刷上一层色就是空//今夜荷花以月光制造而成/隐约而至的跫音以月光制造而成/册页要表达顺序以月光制造而成/使一个背影填满笛空以月光制造而成/广告牌以一张荷叶相应比例在逐渐完成”。月光如水,洗刷着空灵的带刺的荷梗,以及沉重的肉身下的斑驳的影子。

儿童诗是当代诗歌当中看似小众却也非常重要的门类,在孩子的成长当中可以起到相当的教育与启蒙的意义。冯杰长期进行儿童诗歌创作,出版了《在西瓜里跳舞》以及“乡土和孩子”系列三部诗集:《一朵花就是一座果园》《吃荆芥的猫》《宝石蜜城》等。其中《一朵花就是一座果园》获得了2023年第五届张天翼儿童文学奖。《在西瓜里跳舞》的前言里评价该诗集:“意象单纯新奇,风格简约质朴,纯净自然地展现出一个乡村孩子眼里曼妙的乡土世界。内容上,将雅致的情调与活泼的童趣相结合,如此和谐美妙;形式上,冯杰吟咏的诗配送冯杰晕染的画,实在是浑然天成。”这部诗集是以童年的视角来打量乡村生活,插画是冯杰所做,他在自序《乡土的澄明与草叶的温情》中说:“我该是第三种写童诗的人,是用情感和情趣来写的,用记忆来写的,属于‘仿童。当我触摸到这些关于童年的文字时,那一刻,故乡的星群,竟如雪花一样涌来,挡都挡不住。我知道那是贯穿在我骨子里的一种东西——乡土的澄明与草叶的温情。那种情感,是我童年的‘乡土宗教”。“乡土和孩子”系列里的每一首诗都配有冯杰所做的画,在自序《每一个孩子在童年都是诗人》中写道:“世界上,和孩子在天性上最近的物质是泥土、植物和动物,孩子和他们是天然相通的。孩子的本性就是接近大地,但是现代化急速发展的今天,大人们身子走在灵魂前面,也多多少少影响着孩子,更多时候让孩子们和大地绝缘。我写的那是一些纸上的童话,想让孩子们踩着文字,从这里进入另一种乡土。其实,每一个孩子在童年都是诗人。他们是自己的诗人,是社会的诗人。”《吃荆芥的猫》:“有一天午觉/小猫发癔症了/它跑到菜市场/大声对老板说/请给我称上二斤清凉”。童心童语,天真烂漫,这些带有原始思维特点的诗篇,恰恰部分还原了诗歌发生的最初场景,对于民族语言和时代文化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一个成熟的诗人往往具有稳定的品质和独特的审美,并对其生活的时代做出恰当的反应,作品能够对时代乃至未来产生应有的影响。冯杰登上诗坛就出手不凡,凭着乡土的纯净细腻,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得到了诗歌界的广泛认可。冯杰的诗歌创作是对中国当代乡土诗歌的拓展和深化,在主题和审美上都有着新的创造性发展。冯杰的诗歌和他的书画、散文一起,营造了风格鲜明外延广阔的审美世界,对于新时期以来的乡土中国的新变做出了及时的反映和警醒。冯杰的写作既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独立而自觉,有着极强的文人情怀,担当而非规避。冯杰对于诗歌的态度是虔诚的,他的文化自觉就是他的价值取向,从未偏离。乡土中国的文化价值不会随着田园生活的巨变而彻底消失。相反,在一个大变革的时期,冯杰这样拥有文化担当意识的书写,在顽强而倔强地对抗着同质化带来的侵蚀和切割,他笔下那些根植于乡村和传统的书写,正在形成着共同的文化记忆,融入了一条沟通历史和未来的光明大道。

猜你喜欢

乡土诗人诗歌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