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2023-09-07杨海亮
杨海亮
女儿把一本画册落在了车里,我回头去取。锁车的时候,我明明已经按了上锁键,可车门还是一拉就开。又试,也是一样;再试,还是一样。我心里很是纳闷,是车门出了状况,还是钥匙出了问题呢?
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向传达室的陈叔求助。陈叔说:“你把车钥匙给我,你去关好门。”我按他的意思做了。只见陈叔走到离车几米远的地方后,让我再试试打开车门。这次,车门被稳稳地锁上了。“可能是智能钥匙的问题。”陈叔说,“钥匙离车太近,车门会自动开锁;钥匙离车远了,车门会自动锁上。”
回家的路上,我感觉很无奈,没考驾照,不了解车,连车门都锁不上。其实,类似的无奈在我身上并不少见。比如,以前对着电脑时间长了,我便像《健康歌》里唱的那样,“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后来,一个同事告诉我,“屁股扭扭还可以,脖子扭扭可不行”。原来,正确的动作是转头,不是摇头,是水平前后转,而不是绕圈随意摇。退一步说,就算是“摇摆”,也不能“尽情”,不可“疯狂”,医生也是这么说的。可是,我已经稀里糊涂地“摇摆”了几十年,好在只是摇着“头晕”,而没有摆出“脑胀”。不然,可没法向脑袋和颈椎交代。
我读了很多书,见了许多事,可总感觉自己知道的东西还是极少极少。所谓的常识,就是普通知识,是应具备且能了解的日常生活知识。比如,向日葵是朝着太阳开花的,透明物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水果可以解酒,服药不宜用茶水,雷雨天不能在树下躲雨,等等。很多的常识只要知道便可,即“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如果非要弄清究竟,再去探本溯源、刨根问底也不迟。
我不由得想,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如果一个人说自己阅历如何丰富、知识如何渊博,那一定是自欺欺人吧?知识中的常识,就算缩小了范围,一个人又能知道多少呢?于我,不追赶时髦,不喜欢交际,基本上保持着“家—单位”两点一线的模式,知道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无怪乎,妻子总爱时不时地揶揄:“你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啦。”我理屈词穷,只好说:“是是是,你什么都知道!”说实话,幸好妻子“见多识广”,哪怕我的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
前不久,我看了一部电视剧《人生之路》。男主角高加林的人生被改写,是因为高双星冒名顶替他上大学。尽管后来的高双星确确实实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考上了研究生,考上了公务员,可他的“起点”就是“污点”。有了这个“污点”,他都无法光明正大地展示后面所有的成绩与成功,也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为此,高双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一个人享受了不该享受的,必然要失去不该失去的。
我记得作家柳青的一段话:“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试想,如果当年在岔道上,高双星没有昧着良心,后面的路哪怕再苦再难,都走得从容自在。所以,我们要知道、要记住“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这是不是也是一个常识呢?同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不义之财不可取,无情之人不可交”等,是不是也该早知道、早记住才好呢?相比那些物理常识、医学常识等,这类常识似乎也该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其实,不管哪類常识,人知道得越多越好。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当然不可能圆满。可生活在继续,我们还是应该多学一些知识,多懂一些常识,那么生活中就会少一些无奈,少一些糊涂。特别是在“岔道口”上,如果不违背做人做事的常识,不走错路,力避邪路,那就更是幸运而幸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