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耀京华
——北京工匠创新成果展摘要

2023-09-06

工会博览 2023年22期
关键词:市级职工

近年来,北京市总工会多措并举,以工匠品牌引领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在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市总工会在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协调各委办局共同推进“产改”的同时,把提高职工技能水平作为服务职工的重要内容,重点在职工素质提升、技能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应用3 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在职工素质提升方面,北京市总工会依托工会服务阵地、大型龙头企业和职业院校等资源,开展工匠学院建设试点,已挂牌5 家首都工匠学院。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整合各种类型教育培训资源,设立教育培训示范点137 家,开设课程近900 门,2021 年至今已培训职工近2 万名。着力把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成“师”,已培育职工匠师63 名,开展匠师讲堂超200 场。与高校合作帮助职工提升学历层次,经过学习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国家承认的本、专科学历证书,符合资助条件者可享受学费资助。近年来,年均1000 余名职工获得学历提升。

在职工技能提升方面,北京市总工会面向全市各行各业,重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开展“北京大工匠”选树工作,目前已选树68 名。围绕服务首都建设,每年联合市人社局等单位举办市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围绕保障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点任务广泛开展劳动竞赛,10 余年来共举办市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5000 余场次,直接参赛职工100 余万人次,9500 余人通过大赛获得技能等级认定。

2022 年6 月27 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着眼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北京市总工会组织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作为领军人,带领一批有技术特长的职工,围绕首都重点发展战略项目和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开展创新攻关、技术革新,共建立市级以上职工创新工作室791 家,职工创新成果2 万余项,其中1.4 万项获得知识产权。推出创新项目助推、职工发明专利助推、工匠创新项目助推等7 项服务,累计发放助推资金4100 余万元,惠及职工上万人。定期组织创新成果交流展示会,择优推荐优秀职工创新成果参加创新大赛等活动,每年开展职工自主创新成果评选,对获奖成果给予补助,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7 月28 日,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在北京展览馆会场,“北京工匠创新成果展”也成功揭幕,这一展览集中展示了北京市近年来在工匠人才队伍建设与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突出成就,本刊特摘取这次展览的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2022 年9 月28 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总工会主办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首都职工喜迎二十大”主题活动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诞生地——房山区霞云岭堂上村举行

王勇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车辆段车间副主任、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工匠学院职工匠师、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王勇深耕铁路客车检修技术领域,研发出“两丝”手工换芯片技术,精度达到0.02 毫米,在企业开展了规模化维修,修复大量报废电路板,为企业每年节约维修费用1000 万元;自学深研自动控制技术,为企业和职工研制自动化设备和工具60 余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5 项;作为首都工匠学院职工匠师,注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累计培养铁路工匠、最美京铁人等9 人。

孟大鹏

北京公交集团客二分公司第十车队41 路驾驶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大工匠、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孟大鹏从2008 年进入北京公交集团从事监票员、售票员和驾驶员工作,参加北京公交集团创新创意大赛“VR 行车教学项目”并获金奖,在2020 年北京道路客运汽车驾驶员挑战赛上获得第一名。他编写的《安全行车二十四篇》《孟大鹏“四十一”无人售工作法》和24 项“五小”创新成果,在全公司内部推广使用。

曹彦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83 厂数控加工技能大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机械工业百名工匠、2019年度大国工匠

曹彦生获得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铣组亚军、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中国国防邮电工会“新时代工匠学院”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数控大赛(多轴)专家,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大赛专家。开展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智能制造专业培训540 人,学员参加2022 年全国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1 人获冠军,2 人获三等奖。

王志伟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王志伟从事汽车装配工作23 年,先后培养出21 名技师、300 名高级工。他创新提出现代车型装配调整电路系统检测和故障排除方法,总结形成一套成熟的汽车装调工操作规范,经他装配调整过的车合格率100%,是同事们公认的“工人技术专家”。2010 年成立创新工作室以来,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5 项,发明专利2 项,在职工技术创新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侯兴光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保修分公司汽车维修技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侯兴光作为一名汽车维修工,对每一辆公交车精检细修,16 年来维修过的公交车无一返修;面对新车型新技术新应用,他虚心求教,迅速掌握新技能,并结合多年经验编写了车辆疑难故障维修指导手册,先后带出100 多名徒弟,多数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他的发明成果“中央控制盒故障诊断仪”通过对中央控制盒进行自动化检测和实验,将故障信息可视化,实现及时发现、快速维修。

杨华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科康复中心主任、全国先进工作者、第五届“首都健康卫士”、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杨华清创新提出精准肢体再生控制技术理论,建立肌骨疾病与肢体畸形精准再生控制治疗技术体系,累计在全国近200 家医院应用,救治肢残患者2 万余例,2019 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创新工作室累计获各类专利授权40 余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 项,国家发明专利3 项,4 项成果完成转化并投入临床应用,8 项技术在全国多家医院获得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1.6 亿余元。

陶建伟

北京建工安装集团时代创新公司主任工程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陶建伟参加工作29年,在电梯安装维修、安全运行保障和智能化监测领域具备过硬技术水平,被百姓誉为“电梯医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先后主持完成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会议驻地以及APEC 会议驻地等多项国家重大会议活动电梯保障任务。他带领科研开发团队,完成科研成果50 多项,专利成果16 项,发表技术论文10 篇,实现科技创效上千万元。

张海军

北京市燃气集团高压管网分公司工程一所焊工、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大工匠、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张海军近年来开展焊工技术及弘扬工匠精神方面的培训项目40 余次,累计培训500 余人次,培养出一批能挑重担的青年骨干。在新冠疫情最严峻时期,他主动请缨担任党员突击队技术专家,带领7 名党员焊工参与小汤山医院建设工程,历时12 小时圆满完成两条百米燃气管线铺设工程任务。他发明的新型下堵接柄,既降低事故风险,又简化操作流程,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刘更生

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工艺总监、手工木工高级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大工匠、2021 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刘更生从事手工木工工作40 年,主持名贵木材曲线拼接技法、线型刀具的研制与应用等多个创新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 项。他带领团队参与“平安故宫”工程,先后主持修复了无量寿宝塔等数十件珍贵木器文物。承接并出色完成2014 年APEC 会议、2019 年天安门修葺工程、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国家版本馆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任务。

钟连盛

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总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劳动模范,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钟连盛从事传统景泰蓝技艺传承40 余年,为景泰蓝传统技艺创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5000 多万元。他参与创作的国礼作品《和平欢歌瓶》被30 多个国家元首珍藏,《繁花似锦瓶》在国事活动中赢得了“夫人瓶”的美誉。他重视景泰蓝技艺的传承,20 余名工作室成员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成为新一代“京珐”传人。

张铁城

北京玉尊源玉雕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总工艺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张铁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多次主持国家重点玉雕工程设计制作任务,参与奥运徽宝“中国印”“奥运徽宝典藏版”、2008 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2022 北京冬奥会“冬奥徽宝”的设计和制作工作;参与上海世博会徽宝“和玺”“融玺”等制作;参与献礼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工艺美术“四大名旦”珍品(玉雕)珊瑚《九龙浴佛》 的制作。他的作品和田青白玉双链瓶传承了宫廷玉雕精髓,造型庄重典雅,工艺难度极大,雕刻技艺精湛,为玉雕器皿之精品。

冯超

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冯超长期从事国礼创作、工艺美术珍精品研发和国家级表彰产品的设计及管理工作,培养出多名先进人才和技术能手,其中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3 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1 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 人、工艺美术师11人。他带领设计团队圆满完成数十项国家礼品的设计、竞标、生产及赠礼服务。他的作品《瑞彩和美》捧盒采用景泰蓝錾刻工艺,辅以花丝镶嵌点缀,顶部镶嵌玉雕钮饰,盒身饰以牡丹花,上下开合,取容纳、和合之意,传递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

王小东

观典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大工匠、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王小东作为公司技术核心骨干,牵头无人机研发、生产和应用工作。其领衔的创新工作室以无人机科研生产应用为主体方向,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发现潜在技术漏洞,为稳定高效研制公司产品提供了技术保障,获得20 余项主要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相关科研成果获得公安部科学技术二等奖等荣誉。多次圆满完成国家部委重大专项任务,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与奖励。他研发的“复合固定翼无人机”既有垂直起降能力又有固定机翼优势,使之兼具垂直起降和高速巡航的特点,此成果对我国飞行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王盾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特聘首席专家、中国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王盾长期从事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究工作,依托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北斗应用创新工作室,率领团队在北斗应用领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部分产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多项发明专利授权和省部级奖励。他研制的“民航北斗追踪定位设备”以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为基础,面向民航领域行业用户提供国产化的飞机位置追踪定位服务,实现系统自主可控,助力民航领域机载设备国产化改进,已成功在国航空客A321 飞机上完成商业运营,助力北斗系统民航应用。

郭玉明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工、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大工匠、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郭玉明37 年来致力于转炉炼钢技术创新,带领工作室着力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和技术难题,平均每年产生40 余项革新和优化,创造经济效益4000 余万元。他发扬炼钢人的优良传统,注重技能人才的传帮带,20 余名工作室成员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他的创新成果“脱硫渣铁转炉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氧枪控制方法,成为首钢转炉生产典范,被命名为“郭玉明氧枪操作法”;“转炉底吹系列关键技术”通过降低转炉终点碳氧积、钢水氧和磷含量,实现了全炉役底吹效果稳定控制,碳氧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杨才胜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通信信号分公司特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杨才胜43 年来立足岗位潜心研究技术,被专家赞叹为通号专业难得的“奇才”。多年来,他先后培养出20 余名高技能人才,其中6 人获北京市技术创新奖。其自主研发的30 余项技术成果及专利已应用于北京地铁安全运营工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上千万元,为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研发的“道岔在线监测系统”通过自主研发软件进行数据采集、逻辑运算、故障判断、给予处理意见,对道岔相关部件进行24 小时实时监测,极大缩短故障处理时间,目前该监测系统服务于北京地铁国家图书馆站、北京西站。

刘剑

京能集团河北涿州京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刘剑近20 年来一直致力于电力工程设计优化、安装调试及电气设备绝缘的研究,积极推动火电机组建设项目质量、电气设备检修质量、运行可靠性的提升。参与多个基建项目,创新性提岀燃煤机组湿法脱硫系统能效评估方法,相关项目荣获2014年度“草原杯”工程质量奖,并在电力行业大机组竞赛中荣获金牌机组称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 件,参与录制行业操作教学片1 部,发表专著1 部、论文6 篇。他的创新成果“燃煤火电厂零水排放智慧水网技术”使涿州热电年节水70 万吨,创造经济效益140 万元,减少废水排放70 万吨,降低50%取水量,市场应用广泛。

杨朋

京东方艺云TO C BU 总经理、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杨朋是产品经理出身,对用户需求极度敏感。在BOE画屏S3 基础上,他带领团队首创“类纸护眼屏”——BOE画屏E1 产品解决方案,带动儿童学习机行业将“护眼”作为标配。小课屏系列产品被媒体称为学习机“护眼派”,源于小课屏C1 护眼平板打破2000 元儿童平板门槛,让护眼技术普惠大众。小课屏E3 医疗版是行业首款获得二类医疗器械认证产品,采用21.5 英寸类纸护眼屏,低蓝光、无频闪、防眩光,具备液晶视力表功能,适用于门诊、校园、家庭等多种视力测定场景。小课屏护眼台灯T1,采用的稀土材料灯珠可有效抑制眼轴增长,实测证明能有效减缓近视发生。

刘劲松

燕山石化炼油厂加氢裂化工种特级技师、中国石化加氢裂化工种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北京市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

刘劲松工作26 年来,组织实施直馏柴油裂化增产航煤等多项技术改造,累计指导中国石化系统内多套临氧装置20 多次开、停工,解决了减底油硫含量波动等上百项生产难题,提出的投用循环氢脱硫系统等数十项优化措施,获得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发表论文5 篇,带徒34 人。工作室累计解决生产难题34 项,提出优化措施15 项。他的创新成果“联锁实操练习模型”具有联锁常规练习和事故应季练习等功能,解决开工不能练、停车练不了的联锁操作难题,提高了操作人员联锁操作和应急处理能力。

史晓刚

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正高级工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史晓刚作为一名“90后”青年科技创业者,攻克多项AR 核心技术,取得核心专利52 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 项,省部级重点研发专项11 项;成功研发纳米光栅波导显示光学器件。工作室创新成果“光栅波导显示光学芯片”荣获“2021年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一等奖。他的创新成果“光栅波导显示光学器件”利用纳米结构对光的衍射和波导效应实现虚拟图像的近眼透视显示,具有轻薄、透光率高、光效高、显示效果好的特点,使AR 眼镜更接近普通眼镜。

张嘉

中国联通北京市门头沟区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2022 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和保障中,张嘉带领团队以最高标准、最严组织、最实措施、最优服务和最好效果,将延庆赛区小海陀山从“无人荒山”打造成了“5G 智慧山”,以保障零失误、安全零事故、服务零投诉的优秀战绩护航北京冬奥,实现多领域“全球首创”“历史突破”。张嘉和中国联通行业解决方案团队以“5G 终端+5G专网+5GMEC 边缘计算+工业APP应用”模式为航天科工构建数字化工厂,体现中国联通担当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国家队”的能力及决心。

石荣

中建二局华北公司副总经理、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建筑工匠、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石荣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围绕“技术攻关、标准化建设、科技研发、信息化推广”四大重点工作,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为公司技术创新和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创新工作室获国家专利16 项,完成核心期刊论文10 篇,软件著作权1 项,多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荣誉。他的创新成果“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履约过程中的应用”通过BIM 技术平台,直观地对施工场地模拟布置,有效避免材料的二次搬运和各种碰撞,减少预制构件的磕碰和开裂,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减少安全事故。

梅晓丽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建协绿色施工分会专家和质量管理分会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梅晓丽坚守技术质量管理岗位20 年,不忘初心、秉持匠心,深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总结形成公司超高层、装配式建筑、大型群体住宅、智能建造、生态环保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线,布局5 个细分专业工作室,全面支撑市场拓展及现场履约。注重人才培养,10余名工作室成员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多名同志走上了公司管理层岗位。她的创新成果“电动数控滑模平台”推动筒仓滑模施工40 年工艺变革,提升筒仓实体质量,以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刘斌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刘斌近5 年承担及参与国家“十三五”课题、企业重大课题10 余项,带领创新工作室团队研发落地全国首座无人化梁厂,创新研制26 套工装设备,用工业化模式组织生产,整体自动化水平在行业首次达到94%,较传统制梁工效整体提升3 倍以上。针对高原重点项目,系统研发了“太阳能+石墨烯制热”零碳供暖技术、CFRP 组合支护技术、高耐久性隧道喷射混凝土技术等,满足了节能环保要求,提升了施工质量,每年创效近千万元。

刘金景

东方雨虹控股制造集团副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刘金景聚焦绿色改性技术、功能型防水材料、绿色防水材料、低碳工艺智造和耐候性产品的开发及应用,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和“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承担北京市项目6 项,公司核心项目24 项,其中2项国际领先。他的创新成果“大虹人智能储运与虹旋风动态速热系统”利用自主开发的精确控温、远程操控系统,实现了热熔型涂料从工厂到工地无需降温、无需装桶、到场直接施工的新模式。

刘魁刚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刘魁刚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轨道交通领域研发了“全封闭竖井施工技术”“降水回灌综合技术”“波纹板暗挖初支综合技术”“轻型曲面绿化种植屋面综合技术”等施工技术,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创造经济效益5000 余万元,实现轨道交通工程绿色建造节能减排、安全环保、优质高效。他的创新成果“降水回灌技术”应用于北京地铁房山线北延工程,节约约5800 万立方米的总抽水量,有效保护了北京地下水资源并确保施工安全;创新成果“轻型绿化种植技术”将环球影城车站以自然的形态消隐于环境之中。

田伟

北京积水潭医院首席科学家、骨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田伟30 余年致力于骨科诊疗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研究及应用,创建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是我国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和智能骨科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经过15 年艰苦攻关研制成功的天玑系列骨科机器人产品,突破国际骨科机器人单一部位的局限,实现人体13 个以上部位应用,同时提高定位精度至0.82mm,在国际上首次突破1mm 精度瓶颈,已开展导航机器人手术3 万余例,大幅提高手术精度,解决了临床难题。他在世界上首次利用5G 技术完成骨科机器人远程手术,已开展近200 例5G 远程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手术成功率100%。

陈历俊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副总经理,全国劳动模范,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陈历俊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12 项、省部级科研课题59 项,核心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 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国际专利49项,制修订国标70 项。陈历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的创新成果“166 优效复合益生菌风味发酵乳”是国内首款新型复合益生菌+复合膳食纤维组合的酸奶产品,产品精研“1+6+6”复合配方,经临床验证,产品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便秘效果显著;创新成果“极致A2β-酪蛋白纯牛奶”打破A2 牛奶生产的技术壁垒,建立国内首个A2 基因分型特色奶牛种群,引领国内A2β-酪蛋白乳制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王宁利

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学者、全国先进工作者,何梁何利奖、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王宁利长期致力于重大眼病防控和青光眼诊治技术的创新与提高,成功研发了国内首个青光眼微导管手术系统和睿视远像光屏,合作研发了致盲性眼病人工智能辅助筛查系统,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次和省部级一等奖5 次,发表英文论文780 篇,授权发明专利32 项,研发上市12 项设备,牵头制定了47 项指南和共识规范,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名眼科医生5 次。他联合北航、腾讯研发致盲性眼病人工智能辅助筛查系统,云平台连接医疗体系,成果发表于《柳叶刀》等顶级杂志。

王拥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王拥军在脑血管病防治和技术推广方面,创立了CHANCE 治疗方案,解决了联合抗血小板用于脑血管病治疗的全球难题,改写了全球指南和临床实践,发展了短期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法,研发了无创快速基因检测技术,通过结合不同基因型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替代方案,极大地降低了脑血管病复发风险,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他在卒中急性期治疗领域以TRACE 系列研究为代表带领国产药物走上国际舞台。其创新成果“持续质量改进技术”可降低脑血管病复发风险,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姜钊

北京铜牛集团服装制版技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

姜钊致力于功能性服装与服装设计数字化研发工作,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北京2022 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制服、火炬手服装、赛时定制口罩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参与2020年北京市应急防疫物资技术保障、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群众游行方阵保障等多项国家级和市级重大项目工作。由其设计的制服装备作品荣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视觉设计金奖,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数字服装设计与展示”方案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肯定。她带出的6名徒弟,均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徐善军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装备业务部经理、高级工程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徐善军带领团队奋战在直流输电工程一线,为国内特高压直流工程提供无缺陷、零故障的换流阀水冷系统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近年来,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带电作业领域的深度应用,研究出自动充电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团队获得国家专利50 余项、发表论文20 余篇、科技奖项15 项,年均合同额2 亿元。先后被授予“南瑞集团工人先锋号”“南瑞集团青年文明号”“南瑞集团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尹志军

北京体语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人体姿态学理论及行业的开创者

尹志军通过十年钻研,建立了人体姿态学理论体系。基于人体姿态学理论,将人工智能、软件、硬件相结合,开发出人体姿态测评系统、脊柱测评系统等多种产品,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其中,由其研发的人工智能人体姿态测评仪,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拍摄三张照片,1-3秒内可检测20 项人体姿态问题,并生成健康报告和矫正建议,为公众提供姿态问题发现与医疗支持。此外,其开发的主动健康管理系统,可为机构管理者提供数据分析和健康趋势预判,全面了解群体脊柱和人体姿态健康。

魏然

北京进化者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

魏然带领进化者公司在2016 年完成核心产品小胖机器人E01 型在国内实现规模性量产,并创下1.4 亿人民币销售额的傲人战绩。2018 年,开始进军机器人教育领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掀起了一场机器人革命,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2021 年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学文化的全新碰撞下,研发进化者象棋机器人,通过技术融合为北京市数字建设和数字竞技领域添砖加瓦。由其公司研发出的大耳朵智能前台服务机器人,可以帮助公司完成70%的前台工作,每年为公司节约人力开支数万元。

傅盛

猎豹移动公司董事长兼CEO、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2016 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

傅盛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代产品经理,曾独立带队研发360 安全卫士,改变中国安全软件格局。2010 年,创办猎豹移动。2014 年5 月8 日,带领猎豹移动成功登陆纽交所。在互联网领域工作多年,傅盛一直秉持创新与突破。2016 年,提出“AII in AI”战略蓝图,并创立人工智能公司猎户星空,搭建全链条AI 技术,致力于打造“真有用”机器人,将服务机器人视为数字终端,将数字经济注入服务业,致力于全球服务产业数字化升级。

卫建平

首钢机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大工匠、中国质量工匠、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卫建平带领团队围绕生产岗位难题创新,获科技成果8 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 项,其中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铜板加工技术获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信息化及仿真技术在冶金装备高效化加工中的开发与应用获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团队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其本人创新成果“三维仿真配管技术的应用”,将信息化及仿真技术应用在冶金装备高效化制造中,首先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虚拟仿真配管,废品率从过去30%降到1%以下。

刘昊扬

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海聚工程”入选者、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刘昊扬潜心钻研,专注于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研发,获得40 多项相关技术专利,在人体动作信息捕捉与利用方面创造了一系列世界纪录,凭借自主研发的人体动作定位与追踪技术平台成为全球惯性动作捕捉技术的领导者,在虚拟现实、影视特效、体育运动与健康等领域均有代表性产品。他研发出的小诺肌骨居家康复训练产品,依托云服务数据平台,可以提供集数字测评、数据分析、个性处方于一体的远程居家康复解决方案;研发的手功能VR 康复评估与训练系统,集成硬件、软件、内容,可提供沉浸式虚拟现实康复治疗。

吴喜军

首发养护公司养护事业部道路维修班班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首都工匠学院职工匠师、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吴喜军26 年如一日坚守在高速公路养护一线岗位上,干过保洁、维修、电焊,开过各种工程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桥梁泄水孔清理设备、智能环保桥梁伸缩缝橡胶条清除机等设备,先后获得30 余项国家专利,工作室编订的《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作业标准化手册》被列为交通运输部“2019 年度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研发的伸缩缝止水带剔除机,结合机械原理和实践应用,通过电机驱动钻刀切割老化止水带并绞碎成颗粒,同时使用大功率吸尘设备进行一次性清除,减轻了交通压力,降低了施工成本。

李晨光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建筑业优秀总工程师、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李晨光在预应力结构技术、结构检测评估技术、加固改造技术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 项,编著并出版8 部著作,译著(《预制混凝土结构》)1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30 篇,参编规程16 部,获得专利9 项。其创新工作室每年均提出多项技术改进和创新,年均创造经济效益6000 余万元,同时注重技术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已有多名成员获得高级职称。他的创新成果预制混凝土开缝剪力墙墙体构件,全装配式预压干式连接框架体系,高效、高质量、湿作业减少,能够快速建设中低层建筑。

王洪艳

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元宇宙工程中心主任、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

王洪艳致力于研究元宇宙、人工智能、AR、VR、高沉浸式显示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研究新型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的交叉落地性应用,在智慧文旅、智慧党建、智慧教育、文化科技和科技艺术等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项目经验。她所负责的项目获得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颁发的“消除贫困和促进繁荣”最佳案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基地。其开发的离屏空间悬浮3D 显示系统,通过视差成像实现悬浮显示,具有大视角、高亮度和无限制的悬浮面积等特色,使用者无需戴3D 眼镜即可观看,具备科技感,视觉冲击力强。

猜你喜欢

市级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摄影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职工违规操作受到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市级电视新闻报道中同期声使用的技巧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95%市级政府带头 实现软件正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