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的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模式探索
2023-09-06陈丙三黄卫东彭晋民李春雨
陈丙三 黄卫东 彭晋民 李春雨
摘 要 针对当前产教融合中仍存在的校企融合动力不足等问题,探索产业学院多元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实施产业联盟、师资融合、引企入校等措施,强化与产业企业在学科、专业、服务等方面与高校的互动,形成产教融合育人新生态;总结福建工程学院国家级智能制造產业学院相关建设经验,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产教融合;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5-0078-04
0 引言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我国装备制造业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方面急需高等教育给予前沿技术研发支持,另一方面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迫使高校回归工程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规律,加快开放办学步伐,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1]。一批地方性新型本科高校坚持服务区域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积极探索转变发展的道路,成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2]。高校如何瞄准产教融合突破培养人才的瓶颈、“四链”有机衔接、走上产教深度融合的主通道,迫切需要政府、产业界、高校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化解困境,实现破局[3]。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企业依托高校构建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多元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定制合理人才培养方案,突出时代新要求,深化“产教融合”的多元主体协同的长效运行机制,培育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4]。而如何瞄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具备现代产业特征的产业学院及制定合理运行机制,将产教融合、多元协同育人做实做好,是当前众多地方本科高校急需破解的难点问题。
1 研究背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到来之际,如何顺应区域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地方型高校机械类专业建设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然制约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由于部分新建院校人才培养未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出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的问题[5]。在该培养体系下,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脱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不顺。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面向区域产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
面对新时期产业转型升级,高校与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在制定培养方案方面互动不足,造成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产业化应用能力适应性差等问
题[2]。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与岗位技术需求不匹配,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等要求不吻合。
1.2 多元协同育人中“学校热、企业冷”
目前,多元协同育人各主体因知识产权、安全、权益链等要素难以互相匹配,导致企业在协同育人时的内化驱动力不足[6]。同时,由于缺少合理的运行沟通平台和保障机制,当校、企各方发生人员流动、职责变化等现象时,校、企各方协同不畅,甚至出现协同中断等情况。
1.3 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契合度不高
高校学科专业体系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程度普遍滞后,没有精确把握地方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特征,培养出的毕业生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且企业的产业资源与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能融合共享,造成授课内容脱离当前产业实际,“学”与“用”难以很好衔接[5]。
1.4 缺乏多主体深入“融合”的基础
一些高校教师由于自身工程经验不足、研究方向不稳定、缺乏实战经验,产教融合局限于学生实践的指导,照本宣科现象严重[3]。师资队伍不具备与行业企业对接的基础,导致融合难以深入。
针对上述问题,福建工程学院根据福建省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依托机械工程类专业办学历史悠久、产学合作基础牢固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通过与省内龙头装备制造企业、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合作,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
2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基于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福建工程学院联合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省内智能制造企业共同组建集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对应区域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针对福建省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环保机械等新兴高端装备产业领域和工程机械、电工电器、轻工纺织机械等优势产业领域,培养面向企业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3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3.1 产业学院建设举措
福建工程学院立足高校育人本位,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加强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推进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具体举措如下。
3.1.1 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体系
1)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装备制造类专业集群。瞄准福建省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趋势,通过国内省内同类型院校走访、省内知名制造企业调研等,着力开展装备制造类专业群建设,依据调研分析报告,形成专业群建设内涵、边界和融合特征,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业群建设模式,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接。
2)开设智能制造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试验班。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态势下,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特征突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通过专业群、课程组协同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智能制造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试验班试点建设为着力点,推动校企共育、共管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应工业智能化转型的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
3)探索新型“卓越计划”培养模式。新时期探索新型“卓越计划”培养模式,产业学院通过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双元制”“订单式”等新型模式以解决学生与企业间的需求不匹配问题。
3.1.2 “引企入教”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
1)引入装备制造行业知识资源,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通过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需求和岗位规范,融入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构建“实基础,强实践,多方向,重能力”的理论课程体系。引入装备制造行业知识资源,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将企业生产一线设计、工艺等资源改造成课程知识模块,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通过人才输送、基地共建、绩效激励等形式引导相关企业深度参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深度参与产业学院新专业规划、课程体系设置、产教融合教材开发、教学设计等环节,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
2)构建具有企業现场特征、技术特点和工作氛围的实践教学环境。实施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践、实训基地;实施校、企共同投资,引入高端企业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及管理理念,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具有企业现场特征、技术特点和工作氛围的实践教学环境,共同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1.3 加强高水平的“双师双能型”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
1)探索应用型高校教师聘任机制。聘任有工程经历的教师、聘请合适的企业工程师担任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专、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促进教学团队综合素质和工程教育能力的提高。
2)落实与省内知名大中型制造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通过工作减免、企业补贴、学校补贴等多种方式激励学校教师假期实践,并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
3.1.4 多措施并举,协同推进合作育人、创新和成果转化
1)整合校企资源共建培训服务平台。目前,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实训基地、先进制造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省级培训服务平台7个,利用这些平台具有法人对外培训与服务的功能与职责,可以统一规划共同开展对外服务与培训。同时,各类企业也拥有相关培训与服务的需求,校企共同构建智能制造人才库。整合校企资源,形成立体化、可选择的产业技术、技能等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包,通过产业学院定期与合作企业共同举办行业技能培训班,提升在企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可引入技能证书、资格证书等继续教育资质,吸引企业人员参加。
2)校企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校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和高校共建产业技术实验室、中试和工程化基地。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校企合作开展横向及纵向课题研究,每年每家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横向研究课题不少于1项,横向委托经费不少于10万元。
3)组建福建省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共同组建福建省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密切跟踪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动态趋势,制订深化产教融合工作计划,开展人才需求预测、校企合作对接、教育教学指导、科技研发、技术培训等服务。
4)建立产业投资基金。由企业出资或校企共同出资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高校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构建稳定的政校企教育共同体。
3.2 产业学院建设步骤
筹建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要进一步优化现有专业结构,以需求为导向,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智造制造+机械”专业体系,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探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教育新模式。按照“政策发文、校企对接”“协议签订、架构设立”“项目共建、共赢发展”的步骤顺序开展建设。
3.2.1 政策发文、校企对接
在充分讨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筹建方案及可行性分析之后,学校确定整体建设构架,通过发文支持成立福建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鼓励福建省智能制造行业协会及相关龙头企业参与共建产业学院。
3.2.2 协议签订、架构设立
在学校确定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筹建方案之后,依托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对接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详细商讨产业学院合作模式及合作构架,签订具体的合作协议。在与参与共建产业学院的企业协商洽谈合作事宜时,重点考虑各方需求。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对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非常迫切。但常规的毕业生招聘方式有其局限性,招聘的毕业生从进入工作到适应岗位需求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岗位锻炼,才能让毕业生把大学所学转化成岗位工作能力。等毕业生适应岗位需求后,可能又由于雇佣双方利益不匹配导致人才的再次流失,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因而,企业希望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人才培养过程,可以将招聘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匹配期提前,减少后续聘用人员的需求不匹配导致的浪费。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制订与实施,也需要企业提出人才需求,基于产业需求导向,形成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融合、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合、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培养相融合。
3.2.3 项目共建、共赢发展
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以后,加强平台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将深化产业学院现有运行模式,实现育人规格从单一企业需求向行业需求转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共建,比如: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编写相关教材、整理典型案例、共建省级教学培训平台或基地等等。
除了常规的以高校为主体的办学模式,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也可以尝试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要把服务办学水平提升、服务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师资队伍提升、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服务学生成长和创新创业作为产业学院建设的根本任务,以学生是否受益、受益大小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按需建设,量力发展。
3.3 产业学院组织架构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采用“1+1+N”的组织架构,其中“1”指的是福建工程学院,“1”指的是福建省机械行业联合会,“N”指的是福建省智能制造企业。总体构架实行院长负责制,分设企业方副院长、学校方副院长,负责校企间事务协调与落实。产业学院建设指导委员会是决策层,由行业协会领导、企业家、高校代表等协同参与,从行业、政界、企业界、学术界等多视角对产业学院合作方式、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等开展组织、研讨和修订工作,使合作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产业和企业需求。
同时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由行业协会领导、福建工程学院领导、企业方领导、行业专家、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及专家等构成,其中行业企业等成员应占50%以上。
4 建设成效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通过落实上述举措,有效克服了当前产教融合中的一些问题,经近四年建设,产业学院取得一系列建设成果。
1)多元协同,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喜人:产业学院核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立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门校企共建课程获批省级示范课程。
2)资源融合,实践平台建设特色明显:与企业共建15家合作基地,其中省级基地3项,智能制造产业学院2019年获批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3)共育共培,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86项,其中国家级72项,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4)合作共赢,企业效益显著提升:与协作企业共同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项目150余项,科研经费达到3 000多万元,实现互动共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入选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并于2021年获批国家级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5 结束语
深化产教融合始终是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主旋律之一,未来学校将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机制,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整合学科专业优势特色资源,增强与地方行业产业互动发展,为区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输送优质人才资源,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本科高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参考
素材。
6 参考文献
[1] 夏建国.面向主导行业创新需求推动“三协同”合作教
育模式升级[J].中国高等教育,2018(Z2):18-20.
[2] 蔡敬民,余国江,刘红,等.新理念全过程一体化:应
用型大学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探索[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
究,2018,3(1):1-4,10.
[3] 杨海钦.学校政府企业协同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
发展[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8,3(2):25-29.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A/OL].
(2017-12-19)[2022-11-20]. http://www.gov.cn/gong
bao/content/2018/content_5254308.htm.
[5] 高啟明.我国民航运输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问
题与思考[J].滨州学院学报,2022,38(1):42-47.
[6] 李倩.产教融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
[J].教育与职业,2019(9):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