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心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和自护能力的影响①

2023-09-05郭淑英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心精神分裂症糖尿病

郭淑英

(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精七病区, 河南 安阳 455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严重性的精神疾病,它以感知、思维、情感及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患者常表现为幻听、偏执、妄想及思维紊乱,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及生命安全[1]。临床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糖代谢异常的特征,因此属于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同时,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使病人被动保持镇静状态,活动减少,卧床时间增多,加之其食欲增加,进而导致药源性肥胖,糖尿病发病率增加[2,3]。基于此,精神分裂症群体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精神症状能够导致躯体内环境的失衡,糖尿病也可以引起精神症状,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及作用,因此,除药物治疗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挽救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必然措施[4]。双心护理模式是一种强调综合护理的干预方式,该模式除关注患者疾病同时还关注其现存精神心理问题[5],本文旨在探讨双心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和自护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87例,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60~83岁,平均(72.14±5.83)岁;精神分裂症病程4~16年,平均(6.84±3.06)年。观察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61~85岁,平均(72.23±5.62)岁;精神分裂症病程4~15年,平均(6.83±3.11)年。通过对两组的性别、年龄、精神分裂症病程进行比较,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资料均衡,可以进行比较。本次研究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1)纳入患者符合CC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及《糖尿病诊断分类新指南》中糖尿病诊断标准;(2)具有理解及沟通能力,无听力及言语障碍;(3)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重要脏器障碍患者;(2)存在攻击性的精神患者;(3)生活不能自理患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1)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健康宣讲,提高其对自身及疾病认知能力;(2)给予其低糖、高蛋白及高纤维食物,限制糖果、糕点、含糖较高水果及膨化食品摄入;(3)关注患者不良情绪并及时给予干预,对其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遵医嘱使用药物,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1.4.2 观察组:行双心护理干预。

(1)组建护理小组:成立双心护理小组,对组内成员进行糖尿病及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强化学习,强化其双心护理策略思路。

(2)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观察并了解患者情绪,及时安慰并消除各种不良刺激;学会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鼓励其说出对疾病及症状的认知和感受,适当时对其错误认知加以纠正,提高其对疾病认知能力以消除其不良情绪。

(3)饮食指导:向其宣教糖尿病及血糖之间的关系,使其充分认识到控制及限制饮食的重要性,严格按照糖尿病膳食要求定时、定量、定营养提供饮食。根据定期血糖情况可适当调整饮食。

(4)运动指导:采用个体化、循序渐进及长期坚持原则,根据其病情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复杂性及时间。

(5)药物指导:遵医嘱严格规范的给予其药物治疗,同时注意掌握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及时间,规避患者发生藏药行为。

(6)健康教育:采用通俗易懂语言指导其充分了解该疾病的症状及体征,同时通过教学使其具备自我监测血糖能力。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估干预后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

1.5.1 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该指标,采用四级评分级别,分数高低与焦虑/抑郁程度成正比。

1.5.2 遵医行为:采用本院自制遵医行为评分量表,量表包含遵医嘱用药、自我监测、合理饮食、合理运动、情绪控制及复查情况等6个维度,每个维度0~5分,分数高低与遵医行为好坏成正比。

1.5.3 自护能力:采用Kearny[6]及Fleischer研制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估该指标,表包含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及健康知识水平等4个维度,总计172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均较干预前低(P<0.05),观察组降低趋势较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2.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各项指标评分较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遵医行为比较分)

2.3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各项指标评分较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比较分)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功能缺损的精神障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大脑解构、神经递质、目前妊娠问题等因素有关[7]。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虽有一定疗效,但一方面,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会使机体对躯体疾病的敏感度及反应降低,引发其他并发症出现[8];另一方面,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会诱发血糖升高。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以控制原发病为主,降糖治疗为辅,但由于患者精神障碍导致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较差且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因此,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提高其自护能力及依从性势在必行。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SDS及SAS评分均较干预前低,观察组降低趋势较为显著(P<0.05),宋惠琴、朱娟[9]的研究也证实了此观点,充分说明通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等情绪,效果显著;观察组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双心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双心干预秉承着“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药物、营养、运动血糖监测等指导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及社会功能逐步恢复,同时,通过交谈、沟通、倾听等技巧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纠正其不良认知,增加患者信任度,因此,患者自我和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得到提高。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双心干预模式,不仅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而且能够提高其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

猜你喜欢

双心精神分裂症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基于“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理论的双心医学与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关系探讨
“双心门诊”的双重呵护
“双心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