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孕激素联合长疗程紫杉醇+洛铂化疗方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影响
2023-09-05何政霞
何政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子宫内膜癌(EC)是妇科临床中发病率为20%~30%的常见恶性肿瘤,主要好发于绝经后或围绝经期女性,即女性激素水平分泌发生变化的阶段。目前对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仍在继续探索中,已有的研究指出,代谢性疾病、子宫内膜息肉等因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息息相关[1]。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现仍然以手术切除为首选的方案,并辅以术后放化疗、调节内分泌等措施进行强化巩固,不过对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仅给予保守治疗;但就临床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患者在术后采用放化疗治疗仍然会出现肿瘤复发或进展的现象,因此需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在关于子宫内膜癌的诸多文献中,有文献[2]指出,雌激素水平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影响因素,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雌激素水平出现显著的上升;孕激素同雌激素之间存在着相互拮抗的作用,当孕激素含量增加时抑制雌激素在体内的释放而降低其水平,进而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3]。醋酸甲羟孕酮是人工合成的纯孕激素,在临床上已逐渐被广泛的应用,但就子宫内膜癌而言,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文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1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对患者应用长疗程紫杉醇+洛铂化疗方案的基础治疗之上加用醋酸甲羟孕酮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1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 为初诊患者,术后已达到减瘤目的;② 经过临床病理学、影像学资料等确诊;③ 年龄<65 周岁;④ 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无禁忌证者;⑤ 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 文化程度较低或存在认知障碍者;② 合并心、脑、肾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③ 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且有急性加重的可能;④ 合并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⑤ 近一个月内使用过激素治疗者。根据患者自行决定是否选取高效孕激素治疗为标准进行分组,观察组92例,对照组86例。观察组年龄26~63岁,平均(43.67±4.28)岁;病程6~22个月,平均(14.37±3.81)个月;病理类型:腺癌84例、其他8例;FIGO分级:Ⅱ期 36例、Ⅲ期42例、Ⅳ期 14例;对照组年龄25~62岁,平均(43.62±4.23)岁;病程6~26个月,平均(14.43±3.85)个月;病理类型:腺癌76例、其他10例;FIGO分级:Ⅱ期 32例、Ⅲ期38例、Ⅳ期 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手术切除双侧附件和子宫,并在术后4~6周进行化疗,根据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4版)进行参考,并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再放疗期间采用顺铂方案(30mg/m2·周)进行同步化疗。
1.2.1 对照组:采用长疗程紫杉醇联合洛铂方案进行治疗。150mg/m2紫杉醇静脉滴注,d1+30mg/m2洛铂注射,d1,每3周重复,放疗前2周期,放疗后6周期。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高效孕激素。在化疗前3个月服用醋酸甲羟孕酮,250 mg/次,1次/d,1周为一个疗程,均服用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对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① 完全缓解(CR):患者的肿瘤病灶均消失,且无新病灶;② 部分缓解(PR): 患者病灶中最大的两个肿瘤其垂直直径乘积下降≥50%;③ 病情稳定(DR):患者病灶中最大的两个肿瘤其垂直直径乘积下降<25%或无变化、升高<25%;④ 疾病进展(PD):患者病灶中最大的两个肿瘤其垂直直径乘积升高≥25%或有新发展的癌肿病灶。总缓解率=N(CR+PR)/N(总例数)× 100%,临床获益率=N(CR+PR+SD)/N(总例数) × 100%。
1.4 观察指标
1.4.1 炎症因子: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的改变情况。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mL,3000r/min,离心10min,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
1.4.2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情况。再如上操作之后,采取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糖类抗原125(CA125),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人附睾蛋白4(HE4)、基质金属蛋白-9(MMP-9)以及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
1.4.3 不良反应:记录两组在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包括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肢端麻木、恶心呕吐、肝肾受损。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缓解率为73.91%高于对照组5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5,P=0.011),观察组临床获益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7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7,P=0.002),见表1。
2.2 炎症因子比较
化疗前,两组TNF-α、IL-8、IL-4及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TNF-α、IL-8、IL-4及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化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3 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
化疗前,两组CA125、HE4、MMP-9及YKL-40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CA125、HE4、MMP-9及YKL-40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5%(P>0.05),见表4。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前期发病无典型症状,较为隐匿,主要是靠刮宫进行诊断,但由于该操作的特殊性,大部分患者对此较为抗拒,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并且刮宫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操作,也存在使癌细胞扩散的可能性[4]。虽然子宫内膜癌主要发生于40~55岁的中老年女性群体中,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女性面临的各种压力剧增,因此本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故而,为确保我国女性的生命健康,需探究效果最佳、经济负担适当的一种治疗方案。
根据相关研究,子宫内膜癌同雌激素存在密切联系,因此通过应用大量的孕激素来抑制雌激素水平,应可控制肿瘤的发展。醋酸甲羟孕酮可以在下丘脑部位直接发挥作用,拮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使机体处于一种低雌激素水平,使子宫内膜的生长速度得到抑制[5]。并且,醋酸甲羟孕酮还能作用于肿瘤细胞的表面,引起硫酸酯含量下降,从而使癌细胞的增值、转移等功能被显著抑制[6]。
TNF-α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的炎性因子,可以促使其他炎性因子,如IL-6、CRP等分泌及合成增加,从而加重全身的炎性反应,且当其他炎性因子含量过高时,也可反馈性的增加TNF-α的含量,形成恶性循环。IL-4、IL-8均是促炎因子的一种,在人体内具有多种效用,参与细胞免疫、增殖、炎性反应等。CRP为人体先天性免疫应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当人体出现癌细胞时,发生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不仅会促使炎症因子的释放,同时也使CRP的合成分泌增加;另一方面,炎症因子、TNF-α可刺激肝脏,进一步加大CRP的释放。大量的CRP会破坏DNA结构,使血管新生、细胞增殖及凋亡的速率加快,从而有利于肿瘤细胞的发展以及向远处转移[7,8]。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在经过治疗后均下降到一种更安全的水平,这说明对于观察组的癌肿控制情况更优异,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的情况。
CA125作为评价子宫内膜癌最具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且还能有效的预估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HE4是分泌型糖蛋白中的一种,有文献指出,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HE4水平处于一种强阳性程度[9]。YKL-40可以对人体内细胞外基质进行降解,并再次重建,使得肿瘤内部的血管生长速度增加,从而有利于肿瘤迅速增大[10]。MMP-9同样具有YKL-40对细胞外基质的作用,通过降解和重塑以提高肿瘤的侵袭能力。本次结果中,观察组肿瘤标志物同样下降后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采用联合治疗能增加治疗的效果,通过更有效的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能使得细胞结合层黏蛋白产生受到相当大程度的抑制,致使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能力随之受到显著限制。
本次结果中,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临床获益率均优于对照组,符合上述的论证;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致,说明联合用药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应用高效孕激素联合长疗程紫杉醇+顺铂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极大的降低炎症和肿瘤标志物水平,从而拥有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