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颗粒治疗肺脾气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30例*
2023-09-05梅莎莎宋恩峰
梅莎莎,宋恩峰,2
(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武汉 430065;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武汉 430060)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生与肿瘤或肿瘤治疗相关[1]。据统计CRF发病率25%~99%,与肿瘤的治疗方法、人种及评价方式有关。患者常表现为与体力劳动不相符的疲乏感,且不能被休息所缓解,疲乏程度影响患者治疗的连续性,严重时可能暂停当前治疗,同时对生活、工作、情绪及社会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疲乏症状可持续存在于肿瘤的整个治疗过程,部分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仍可长期存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2]。目前,CRF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以非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如体育运动、心理治疗、营养及睡眠指导等。癌因性疲乏属于中医“虚劳”范畴,与气血生化乏源,脏腑及肢体百骸失养有关,因此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3]。补中益气颗粒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可改善疲乏、气短、纳差、便溏等症状。2022年2—6月,笔者使用补中益气颗粒治疗肺脾气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符合肺脾气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6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方式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完成临床研究患者共58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1例失访,1例退出研究)。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诊断标准
1.2.1肺癌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病理分型为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分期为Ⅱ、Ⅲ、Ⅳ期[4]。
1.2.2癌因性疲乏诊断标准 参照第十次国际疾病分类修订会议提出的癌因性疲乏诊断标准[5]。
1.2.3肺脾气虚证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肺脾气虚证诊断标准[6]。中医证候辨证由2名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进行判定。
1.3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同时符合以下3种诊断,即原发性肺癌(Ⅱ-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癌因性疲乏、肺脾气虚证;②年龄18~80岁;③预估存活时间>6个月;③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 ≥60分;④愿意接受本方案治疗,依从性较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已完成全部抗肿瘤治疗者,或正在进行抗肿瘤治疗,目前处于抗肿瘤治疗间歇期,且间歇期时间>30 d,足以完成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不能完成评分量表者;②对临床研究药物过敏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患者;⑤正在服用含有补中益气颗粒成分(黄芪、炙甘草、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的中药及中成药者;⑥正在进行其他疗法治疗癌因性疲乏。
1.4脱落与剔除标准 脱落标准:①临床试验过程中,患者因某种原因自愿退出试验;②失访。剔除标准:①纳入研究后发现患者不符合纳入标准;②纳入试验后未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治疗者,或服用其他药物影响疗效判定者,或疗效观察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定者。
1.5治疗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按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格(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进行非药物治疗,指导患者根据病情进行体育活动、心理及营养咨询、睡眠指导等。治疗组口服补中益气颗粒(北京汉典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40120),每次1袋,tid,冲服。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0 d,治疗结束后给予疗效评价。
1.6疗效判定标准 疲乏症状量表评分(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FSI):用于评价患者过去7 d内的疲乏程度,共13条项目,除外第12条外,其他条目均包含0~10不同等级,且按严重程度数字随之增加,第12条为0~7等级,分别按照所选择数字进行计分,统计其总积分,分数越高疲乏感越重[7-8]。
KPS评分:用于评价患者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KPS评分越高,表明健康状况越好,生存期越长[9]。慢性病治疗相关疲劳功能评估(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 therapy-fatigue,FACIT-F):用于评价患者疲乏程度及其对日常生活和功能的影响。该表从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共5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数越低疲乏状态越重[10]。
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肺脾气虚证进行评分,根据证候分为重、中、轻、无4级,分别记为3、2、1、0分。证候评分升高率=(治疗前证候评分-治疗后证候评分)/治疗前证候评分×100%,>70%提示显效,30%~70%提示有效,<30%提示无效[11]。
2 结果
2.1FSI疲乏症状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FSI疲乏量表评分分别为(79.54±7.71)和(81.23±7.68)分(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FSI疲乏量表评分为(71.75±6.21)和(63.73±6.07)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t=4.161,9.795,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t=4.971,P<0.05)。
2.2KPS评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KPS评分分别为70(60,70)和70(60,80)分(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KPS评分为80(70,80)和80(80,90)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Z=-3.325,-3.993,P<0.05),且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Z=-2.577,P<0.05)。
2.3FACIT-F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ACIT-F评分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ACIT-F各维度及总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除社会家庭状况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各量表维度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ACIT-F评分比较
2.4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评价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19.14±4.089)和(18.23±4.166)分(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10.25±2.633)和(8.33±3.010)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t=10.496,15.333,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t=2.573,P<0.05)。
两组治疗30 d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6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腹胀,未治疗症状缓解。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治疗组患者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CRF常见于肿瘤患者,可伴随患者数月至数年,疲乏症状不能被休息和睡眠所缓解。约65%的肿瘤患者在肿瘤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有CRF相关症状,其中1/3的患者疲乏症状可在抗肿瘤治疗后持续数年[12]。肺癌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等治疗。80%~90%患者在进行化疗和(或)放疗后会出现CRF症状,接受靶向和免疫治疗的患者也会出现疲乏症状[13]。CRF的诊断主要通过各种自测量表,通过量表判断患者疲乏程度及对情绪、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尚无有效的血液检测指标用于诊断。CRF发病机制不清楚,有研究认为与体内炎症因子、免疫系统、肾上腺皮质轴、能量代谢及神经系统有关[14]。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兴奋剂、抗抑郁药、促红细胞生成素为主,非药物治疗有体育运动、心理咨询、膳食及营养指导,荟萃分析显示非药物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15]。
CRF归属于中医“虚劳”范畴,该病名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由汉代张仲景首次提出,并对“虚劳”分别进行五脏论治,其中“脾虚者调饮食,适寒温”尤其重要[16]。CRF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可引起多个脏腑功能失调,出现气血阴阳亏虚,久虚成劳。CRF最易伤及脾胃,而脾土生金,母病及子,脾久病则损及肺,致肺气虚损,最终出现肺脾气虚证,可见食少纳呆、体虚乏力、便溏久泄、气短懒言、咳嗽咳痰等症状。张元素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之气受损,则中气不足,可滋生百病,而补中益气法可用于脾胃之气不足,其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颗粒药物成分同补中益气汤,是补益脾胃之气的代表方,是李东垣继承前人“养胃气为本”学术思想后,撰写的《脾胃论》代表方之一[17]。补中益气汤由黄芪、炙甘草、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重用黄芪为君药,补中益气,升阳固表,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增强补益中气之功,当归养血,陈皮燥湿和胃理气,升麻、柴胡协助君药升阳举陷,全方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临床上该方应用广泛,古人用于治疗脱肛、崩漏、疮疡等疾病,现代医家用于治疗肿瘤、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胃炎、过敏性鼻炎等[18]。近年来补中益气汤治疗肿瘤及其相关并发症应用较多,如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肺功能及减轻化疗副作用[19]。补中益气汤加减能提高胃癌患者免疫力,减轻化疗不良反应[20],联合三阶梯止痛疗法能缓解癌性疼痛,提高生活质量[21]。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脾气虚弱型癌因性疲乏,改善患者疲乏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副作用[22]。补中益气汤抗肿瘤治疗优势在于减轻放化疗等肿瘤治疗的毒副作用,提高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应用补中益气汤原方,以“培土生金,健脾益肺”为治疗思想,改善肺脾气虚型肺癌CRF临床症状。
本研究表明,补中益气颗粒可改善患者疲乏状态、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中医证候。FSI疲乏症状量表评分反映1周前患者的疲乏状态,疲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疲乏持续的时间。补中益气颗粒可降低FSI评分,改善疲乏状态。FACIT-F评分量表从身体、社会家庭、情绪、功能状态及附加关注5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其中附加关注共13条针对疲乏状态进行评估,该量表多维度评价,能较全面地评估患者生活状态及疲乏程度,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状态好及疲乏程度低。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表明补中益气颗粒可改善患者身体、情绪、功能状况及疲乏程度。补中益气汤组成以“益气健脾”的四君子汤减茯苓而重用黄芪为基础,治以健脾益气,且黄芪用量大,补气作用强,因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疲乏症状。此外,升麻和柴胡具有发散上升之力,引清阳之气上升,复胃中精气,以辅助黄芪健脾益气之功[23]。KPS评分用于评估患者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及功能状态越好,补中益气颗粒能明显提升KPS评分,改善生活质量及功能状态。补中益气颗粒还可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评价,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补中益气颗粒能够改善患者疲乏状态、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中医证候,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因该研究纳入患者数量及观察周期有限,试验过程中未做到双盲,因此后期还需进行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验证补中益气颗粒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