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尾巴”,是妈妈情感的延伸
2023-09-05楼晏卿资深童书编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楼晏卿 资深童书编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软萌故事中的“硬核”科普
小猫、小狗都有尾巴,小宝宝,你的尾巴呢?
《宝宝也有“大尾巴”》以一个疑问引出了宝宝向小猴、小鱼、牛伯伯、小松鼠、小袋鼠借尾巴却屡屡被拒绝的故事,诙谐幽默中传递出科学的常识。为什么小动物都不愿意把尾巴借给宝宝呢?
可不是动物们太小气。原来,动物的尾巴用处可大了。不同的动物尾巴有不同的功能,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息息相关,比如鱼的尾巴可以在它游动时掌握方向,松鼠蓬松的大尾巴可以在它从大树上跳下时当降落伞……在和宝宝一起阅读的时候,家长让宝宝看着画面,说说每种动物的尾巴各有什么作用,再拓展地讲一讲每种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环境和特殊的习性等,让宝宝获取对不同的动物的感性认识,也有助于提升对大自然的兴趣。宝宝有了一定的经验,在生活中再看到这些动物,或者有机会去动物园的话,会更加兴奋,也会更仔细地观察和了解各种动物。
科学读物中的情感温度
你认为这只是一本科普书,那就错了,这本书可没有这么简单。
宝宝向各种动物借尾巴,大家都没有借给他,他很伤心。故事的最后,宝宝知道:宝宝是妈妈的“小尾巴”,妈妈也是宝宝的“大尾巴”,又开心地笑了。事实上很多时候,妈妈的确是宝宝的尾巴——宝宝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总会在身边;宝宝伤心的时候,妈妈总会及时送上一个温暖的怀抱;宝宝开心的时候,妈妈也总会和宝宝一起开怀大笑……是不是很神奇?
但是,宝宝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这个“大尾巴”可不能总是无时无刻地跟在宝宝的身后。随着宝宝长大,“大尾巴”和宝宝分开的时间可能会越来越多。对即将上幼儿园的宝宝,家长也要面临应对分离焦虑的问题。要告诉宝宝,早上去幼儿园的时候,要和“大尾巴”暂时说“再见”了,但是放学后,妈妈还是会做宝宝的“大尾巴”,宝宝想念妈妈,妈妈的心里也会一直想着宝宝。
读懂宝宝放大的情感
读完故事,你也一定发现了每次借尾巴被拒绝,宝宝的表情都会产生一些变化。0—3岁是宝宝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阅读”表情,他们读到了什么呢?书中,作者特地用比较夸张的画面表现了宝宝从疑惑、失望,到崩溃大哭,最后破涕为笑的情感“过山车”。没有借到尾巴,需要有这么强烈的反应吗?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情绪与情感极其外显,会用哭闹表示不开心,用大笑表示高兴……有时一点琐事就能引起孩子强烈的情绪反应。他们会通过面部表情、声音、肢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当下的情绪和情感状态。比如,故事中的宝宝问动物借尾巴时期待的神情,表现出渴望的情绪;在屡屡遭到拒绝后,用崩溃大哭来表达自己伤心的情绪。当然,宝宝情绪转变是很快的。俗话说,娃娃的脸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他们的情绪可以在短时间内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家长不要惊讶于宝宝对一点小事就会有“过激”的情绪反应,而是要了解宝宝、读懂宝宝,帮助宝宝学会正确地表达负面情绪,并提供情感疏导及支持,共情他当下的情绪状态,做好合适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