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析字理 让形声字教学魅力无限

2023-09-05☉吴

小学生 2023年24期
关键词:声旁形旁字理

☉吴 莉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是重点。长期以来,在识字领域,我们一直强调“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原则。由于低段识字量大,教学任务重,对于不同的汉字,单纯分析间架结构、笔画部首,学生久而久之会感到枯燥,丧失识字的积极性。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汉字作为一种古老而系统的象形文字,有着自己构形依据和道理。字理识字就是寓识字于了解汉字字形演进成型的规律之中,可有效突破汉字“识形”难点,强化识形记忆和理解记忆。汉字中,形声字数量多。[1]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笔者紧扣形声字教学,从趣味引领入手,深入剖析汉字构造原理,帮助学生辨析形声字学习方法,提高识字学习效率。

一、立足教材,明确形声字教学目标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学习汉字,识字是重点。汉字本身具有表意性,每个汉字的构成都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对形声字而言,有形旁、声旁两部分,形与声的整合,让一个个汉字生动而富有变化。形声字教学,既要注重字理的剖析,又要联系学生认知学情,注重方法和策略的得当与多样。[2]举例来讲,在学习“日、月、水、火”时,该组汉字,着重从造字法上,把握象形字特色。面对“山”,观察自然界的山形,再对“山”字的演变过程进行呈现,让学生认识到“山”,与大山的形态具有关联性,促进学生对“山”形与义的联系,提高识字效率。同样,在学习“日、月、明”时,着重以会意字为造字原理,让学生渐进地体会汉字文化。举例来讲,对于“从”字,我们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人,另一个人跟在其后,问学生:当一个人在前,另一个人在后,形成什么关系?显然是“跟从”的关系。由此,通过对“从”字的理解,学生很快就明白两个“人”字要并排起来。

可见,适度引入字理剖析,更有助于学生认识汉字的音、形、义。一年级下册识字任务主要以形声字构字规律为主。如,《小青蛙》一节,着重就“青”字为声旁的汉字进行形声字的讲解。“睛”字是左形右声,表“眼睛”之意,故而用“目”作偏旁,引申出“眼”“瞰”等字的认知。以此类推,通过认识不同的形旁,构成不同的汉字,与教材中以“青”为声旁而引申出的汉字形成对比,引导学生树立对“形”“声”概念的区分意识。在学习《动物儿歌》时,着重学习“虫”字旁汉字;在《操场上》,着重学习“提手旁”汉字和“足字旁”汉字……顺着教材编排结构,我们从字理入手,让学生系统认识形声字,掌握必要的识字方法,认识到“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形居一角”“声居一角”等形声字的不同形式。

二、围绕形旁,让学生掌握识字本领

对形声字教学,形旁相同的字,在教学策略上要注重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的识字想象力,提高学生识字本领。[3]字理讲解,不能单纯讲解构字规律,否则,学生会感到厌倦。我们组织“偏旁有话说”活动,将识字与绘画相结合。学习“山”字时,让学生观察“山”的简笔画;学习“月”字时,让学生观察一轮弯月的图画。低年级学生心智特点是形象化思维占主导,对形旁的认识,要拓展具体的形态,让学生抓住形旁特点,主动学习相关联的汉字。举例来讲,“日”字旁的汉字,多与太阳、时间有关。例如,“旦”字,在日的下面加一横,就好比是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再如,带有“虫”字旁的汉字,多与动物、昆虫、蛇等有关,如“蚂蚁”“蚯蚓”等。而带有“虫”字旁的“虹”字,为什么不是动物,而是彩虹呢?这时,我们引入传说故事:据说“虹”是一条长了两个头的龙,在雨后的天空中,弯着身子伸向河里喝水。我们观察“虹”字,是不是弯曲的样子呢?显然,这种趣味化呈现方式,更契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让识字更有趣。形声字教学,还要注重课堂活动的组织,特别是围绕汉字,向学生介绍关于汉字的“前世今生”。每一个汉字,都有神奇的故事。例如,与草字头“艹”相关的汉字,多与草木相关;与“木”相关的汉字,多与树木相关;与“火”相关的汉字,多与火有关。“火”字还可以写出“灬”,例如“蒸”字、“烹”字、“煮”字等,都与火有关。有趣的是,“燕”字的“灬”,可不代表火,而是代表燕子的尾巴。我们来观察燕子飞翔的图片,是不是很像啊。与“月”有关的汉字,多与月亮有关,“朔”“望”等,还有的与身体器官有关,如“胖”“肝”“腰”“脸” 等字。对形旁相关的字,我们要让学生理解构造规律,看到一个字,先观察其部首,哪个部分表形?如学习“朝”字时,我们通过对古文字的展示,让学生观察“朝”字的结构特点。有月亮,太阳从草丛升起来,表示“早”的意思。在学习“咕咚”时,对于“拦”的字理分析,我们结合插图,再观察野牛,站在其他动物面前,用“手”拦住去路,所以,“拦”字有一个“提手旁”。再结合“兰”字发音,推测为“lán”。“蓝”字与“篮”字有何区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最后发现,“篮”为竹字头,与竹子有关。很早以前,对于“篮球”,篮筐是用竹子编成的投球工具。所以,在表达“篮球”时,用竹字头的“篮”字。

可以说,对形旁的解读,就如同对文字的一种阅读行为,解读一个汉字的结构内涵,同样是对于一种概念的理解,中华几千年文明所包含的对世间万物的解读,都展现在汉字文化中。例如,对一个简单的“日”字的认知,就包含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太阳和宇宙的探索与崇拜。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中国古代神话中关于“日”的传说,例如“后羿射日”“盘古创世”等。正是古人将“日”的形象神圣化,才造就了“日”字如此简约又如此宏大,就好像一轮永悬于宇宙之中燃烧的球体。虽然我们现在的汉字的使用已经基本离不开拼音的辅助,但在过去,古人学习汉字是不会借助拼音的,稚童如何能够在很小的年纪就记下很多汉字?这便是归功于汉字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对形声字中的“形”内涵进行挖掘时,一定要注重结合其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寓意,为学生的最初汉字启蒙打下一个良好的文化认同基础。

三、把握声旁,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形声字教学,有形旁,也有声旁。对于声旁,往往与字音读法有关。在学习带“包”字相关的字时,“包”是表声旁的,与不同的形旁结合,构成不同的汉字,其意义也不同。让学生辨析字理,就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热情,让学生参与到趣味化识字活动中。举例来讲,学习与“青”字相关的字。先看“青”字,从汉字演变历史,让学生对比甲骨文中的“青”、金文中的“青”字、隶书中的“青”,逐渐找准“青”字的特点。为了提高学生对声旁相关汉字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组织识字游戏,让学生从不同形旁搭配中,理解形声字的构造规律。在学习《小青蛙》时,对“青”字旁的字,既表声旁,也可以表形旁。如,“清”澈,表示水很干净;“晴”朗,表有太阳的天气;眼“睛”,表示与目相关的清丽。还有“情”感,“请”坐,“精”彩等字。对于不同的形旁,我们通过转盘游戏,让学生转转盘,来构造不同的形声字,结合形声字,组词造句。对于“清”,河水很清澈,日子很清静;对于“睛”,他有一双大眼睛。在学习《姓氏歌》时,我们可以运用“问答”方式,引领学生分辨形声字。如青字加水是什么字?青字加水是“清”字,可以造句“清澈的河水”。借助于不同偏旁的组合,让学生巩固对汉字音、形、义的理解。

四、遵循规律,创编趣味识字儿歌

在形声字教学中,可以创编识字儿歌。借助于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更易巩固记忆,提高识字效率。[4]举例来讲,在学习“青”字相关的形声字时,我们创编“有水,山清水秀”“有日,晴空万里”“有心,情真意切”“有目,火眼金睛”。将对应的偏旁与“青”字组合,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辨析形声字的方法。同样,在识字儿歌创编时,还可以延伸声同形不同的字。如,“巴”字歌:巴加父为“爸”,我有一个好爸爸;巴加“提手旁”为“把”,把鲜花送妈妈。再如“良”字儿歌:良加米为“粮”,家里的粮食堆满仓;良加三点水为“浪”,浪花朵朵闪银光。再如“兆”字儿歌:兆字加木变为“桃”,猴子爱吃桃;兆字加“提手旁”为“挑”,挑着担子去卖桃。对汉字构造规律的梳理,积极创编趣味化的儿歌,对于相对复杂、不易辨析的汉字进行专门教学,让学生边读唱儿歌,边正确、快速、高效地辨析汉字。

五、养成习惯,寻根辨字养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普及简体字。一方面,简体字更容易学习和记忆,有力推动了全国的扫盲运动进程,提高了社会大众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消除了繁体字不利于文化传播的缺点,让中国文化更加顺畅地传播到国外去。但对于繁体字的学习和研究,是不可以荒废的,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汉字的演化过程,便是全面认知汉字的开始。如果只学习简体字,就如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缺失了汉语言最宝贵的文化财富。[5]

由此,教师可以在每次识字教学课程中,选取固定的时间段进行“汉字溯源”的环节,将所教学的汉字以甲骨文、小篆、繁体字等形式进行展现,并结合“猜字”“仿写”“判断字意”“讲故事”等环节,让小学生在游戏和讲故事等有趣的体验过程中理解汉字背后的含义,并逐渐养成汉字溯源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识读形声字,要从形旁、声旁的构造关系中,让学生厘清形符、声符,把握字理与构字规律,运用多种趣味学法,化解识字难题。如此,汉字将不再是抽象的符号,更是充满童心趣味的图画。

猜你喜欢

声旁形旁字理
你知道形声字吗
形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优势作用*
浅谈汉字简化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一丝不苟”的糗事
略论古文字义近形旁的通转
略论古文字义近形旁的通转
形声字声旁含义研究之“龠”“龙”“尨”“卯”“完”“亘”“世”“癸”“於”“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