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对青少年早期艾滋病的检出效果分析

2023-09-05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1期
关键词:载量核酸艾滋病

刘 宇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 防城港 538021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系统疾病,主要通过性、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1]。在中国,自1985 年出现第1 例HIV 感染病例以来,艾滋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早期诊断对于艾滋病的防控及治疗意义重大[2]。目前,抗体检测常用于诊断艾滋病,但有局限性,窗口期难以准确确定,在这一时期内进行抗体检测可能会导致艾滋病漏诊。核酸检测通过提取样本中的病毒核酸,可有效地进行早期艾滋病的诊断。但核酸检测成本较高,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有所不同。近几年,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被广泛应用于早期艾滋病的筛查。本文将针对该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收治的80 例青少年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首次血样,经化验分析,初次抗体阳性但确证试验(免疫印迹法试验)不确定,后经二次随访且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B)确证为HIV-1 抗体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判断为艾滋病早期感染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0 例患者中男性51 例,女性29 例;年龄10~19 岁,平均(14.31±2.58)岁。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荧光定量PCR 及WB 蛋白免疫印迹确证者;②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符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 版)》中艾滋病诊断标准者[3]。⑤无肝炎、结核、梅毒等相关病毒感染性疾病者。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全者;②严重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或视听障碍、依从性较差者;③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脏器衰竭者;④合并心脏病者。

1.3 方法

抗体检测:按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进行抗体检测,通过蛋白质聚合反应,利用抗原蛋白包被抗体蛋白,提取一抗的抗体进行孵育,采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洗涤个体标本,加入适量酶标二抗、底物液显色,结合标准显色情况放于ELx 800 型酶标仪上450nm 处,调零室内质控孔、空白孔、阳性对照孔、阴性对照孔后,检测各孔的吸光度值,完成抗体初筛、复筛检测。

核酸检测:经由离心机离心处理后,提取和纯化核糖核酸(RNA),执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实验,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进行PCR产物的分离和检测,记录PCR 产物的大小和结果,并判定检测结果是阳性或阴性。

1.4 观察指标

记录分析两种检测结果,计算两种方式诊断早期艾滋病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 软件进行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种检测方式对于青少年早期艾滋病感染者诊断符合率的比较,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对青少年早期艾滋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7.50%,显著高于抗体检测8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诊断青少年早期艾滋病感染者结果比较[n(%)]

3.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危害性的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毒本身不会引发任何疾病,但当患者感染HIV 后,病毒侵袭T 淋巴细胞,造成免疫系统损伤,导致条件致病菌感染及各类肿瘤。随着全球的交流和人口流动,艾滋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报告,2022 年全球新增约130 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计约3 900 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同时,近年来亚洲地区艾滋病的感染趋势呈增长态势,其流行病学表现复杂多变,主要集中于低中收入国家和特定人群中。尽管目前研制的药物能够抑制病毒活性、减缓病程发展,间接减少感染后的死亡率以及致死率,但仍未有药物能根治艾滋病。艾滋病检测可以早期发现HIV 感染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仍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和传播率,早期艾滋病的检出对于保护青少年群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艾滋病目前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等传播,青少年由于年龄较低,且好奇心强,加上不良同伴的诱导,容易感染艾滋病。及早地发现艾滋病的存在,对于疾病的控制具有显著的影响。目前,抗体检测常用于艾滋病的诊断,利用一定的标记技术来检测血液中存在的HIV 抗体,以判断受检者是否感染了HIV。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磁性颗粒免疫层析试验等。这些检测方法具有检测方便、容易操作等优点[4]。但是,抗体检测存在的一个局限性是在病毒感染后的短暂时期内抗体可能还未产生,这个时间又称窗口期,窗口期难以准确确定(特别是免疫印迹法),有概率出现假阴性。因此,在这一时期内进行抗体检测可能会导致艾滋病的漏诊[5]。

核酸检测是直接检测病毒RNA 或DNA 来确定是否感染某个病毒,分为定性检测与定量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PCR),前者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高通量,后者更加灵敏,用于少量样本血样的检测。核酸检测可在患者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准确检测出HIV 的存在,对于急性期或窗口期HIV 感染均可诊断,有效降低此时期病毒造成的风险。但核酸检测成本较高,同时不同的检测方法对艾滋病的检测灵敏度有所不同[6]。

可见,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各自具有优缺点,将它们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早期艾滋病的检出率。抗体检测可用于筛查广泛的人群,快速排除无感染者,核酸检测可以提供更早的感染检出率,特别适用于窗口期内的早期感染者。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对青少年早期艾滋病的检出率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尽早发现感染者,采取及时干预措施,并有效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然而,该方法的实施还需考虑成本、设备和专业人员等可行性因素,未来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临床中,有定量HIV 核酸检测和定性HIV核酸检测两种类型,其中定性HIV 核酸检测的主要作用是对诊断HIV 感染进行辅助分析,定量HIV 核酸检测可以对HIV 感染者的病症发展情况和抗病毒治疗效果做出直接且准确的检查和判断。HIV 侵入人体后会展开大量的复制,形成较多的RNA 片段,此时通过病毒载量检测的方法可以对早期感染的情况展开辅助诊断。随着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病毒载量会大幅度下降,甚至难以检测出来,转而有抗原、抗体出现。但是,当患者体内的HIV 病毒出现大量复制,病毒载量又会再次增加,可见人体内病毒的载量并不是稳定的,受到人体免疫力的影响而波动。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前期阶段,病毒载量监测结果可以相对较好地反映患者感染情况,在晚期阶段,病毒载量监测结果可以为判断患者的疾病进程提供辅助作用,并帮助患者合理用药。抗体从产生以后就会一直存在,抗体检测呈现出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是其他检测方法不具有的。抗体确证试验是以抗体检测方法为基础实现的,在临床诊断中是HIV 病毒感染诊断的最佳标准。

本研究对诊断为早期艾滋病的80 例青少年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采用单一抗体检测的诊断符合率(P <0.05)。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通过同时检测HIV 抗体和核酸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早期艾滋病的检出率,缩短诊断时间,减少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尤其适合低病毒载量的病毒感染者。一些研究已经证实,在感染后的5~14 天内使用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可以提高HIV 检出率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可以缩短艾滋病的诊断时间,从3 个月减少到1 个月,从而更快地进行治疗[7]。

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还可以提高艾滋病防控的效率和精度。利用该技术筛查艾滋病,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病毒感染的情况,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治疗上可以更好地评估病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为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但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对于高感染性病毒株的检出率较低,病毒RNA/DNA 在早期病毒感染期间数量较少,核酸检测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的实施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实验室设备,需要严格的实验室操作和管控,操作难度较大。此外,该方法的成本较高,可能对资源匮乏地区造成一定的负担[8]。

针对HIV 检测,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是两种准确率和灵敏度不同的方法,二者联合,可提高艾滋病的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和漏诊的概率。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早期艾滋病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早期青少年期艾滋病的检出率,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效率和精度,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在实际应用中,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筛查、边缘群体的筛查、疫情调查等领域,值得临床应用。但是本研究所选例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期为青少年早期艾滋病的诊断及治疗起到辅助作用。

猜你喜欢

载量核酸艾滋病
测核酸
全员核酸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 世界艾滋病日》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核酸检测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