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青少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分析

2023-09-05黄亚菀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1期
关键词:负面心率血压

黄亚菀

福建泉州永春湖洋中心卫生院 福建 泉州 362600

人体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后,可诱发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及坏死,继而发展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1]。

中老年人是该病高发群体,疾病发作时会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2]。受多种因素影响,青少年冠心病的发生率日益升高。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较多,包含过度劳累、情绪波动过大、季节变化、不良习惯等。但冠心病难以彻底根治,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青少年患者的生长发育、正常学习,甚至还会对患者的学业和就业发展造成影响,所以患者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3]。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存在误差,继而影响情绪及行为,不利于身心健康。此次选用本院从2021 年3 月至2022 年10 月收治的80 例青少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为对象,探究联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治疗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1 年3 月至2022 年10 月,以医院收治的青少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80 例为对象,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 例。观察组: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龄7~28 岁,平均年龄(22.79±2.15)岁;病程2~9 年,平均病程(5.79±0.56)年;体重44~81kg,平均体重(62.78±2.65)kg。对照组:男性26 例,女性14例;年龄8~28 岁,平均年龄(22.46±2.10)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5.43±0.53)年;体重44~80kg,平均体重(62.43±2.61)kg。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 >0.05)。

纳入标准:①满足《基层冠心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共患管理专家共识2022》中的冠心病诊断标准[4];②均伴有焦虑及抑郁情绪;③全面配合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检查出恶性肿瘤类疾病;②临床资料真实性存疑或有缺失现象;③检出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常规发放知识手册,进行入院宣教,辅助完成各项检查,遵医嘱提供药物,讲解各种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定时安排患者完成心功能检查与评价,将病情变化反馈给患者与家属,在患者病情稳定后且心功能达到2 级后让患者尝试进行康复活动,早期以短距离行走为主,逐步增加行走距离并让患者尝试爬楼梯。

观察组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①健康教育:在疾病手册、科普视频的基础上,进行一对一提问式答题,护士询问,患者或家属回答,掌握患者现下对冠心病症的认知水平,但需考虑到部分患者年龄较小,需基于实际情况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补充说明与纠错,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水平,使患者更好地理解临床治疗的意义。可建议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医院微信公众号中冠心病康复的相关内容,包括疾病知识、药物治疗知识、住院康复与居家康复治疗知识、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并观看心脏康复的训练图文或视频,让患者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遵从医嘱的意识,规范正确用药,定时进行心脏康复训练。鉴于患者大多属于青少年,认知能力不强,疾病知识掌握量少,还需安排患者接受自我护理能力培养,要求患者学习慢性病相关知识、冠心病用药知识、心肺康复训练知识,以及提高疾病鉴别评价技能、自我监测能力等。鼓励患者出现疑虑后,立即通过面对面、微信、电话等途径向医护人员提出问题并知晓答案,及时做好患者的知识拓展和引导,让患者充分掌握相关疾病知识与自我护理知识。

②心理护理: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通过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改善护患关系,获得患者的理解与认可,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及依赖。若患者年龄较小,还需主动微笑问候患儿,结合患儿习惯及喜好,提供绘本及故事书让患儿愉悦身心。患者住院期间,始终提供微笑服务、提高专业素养,获取患者的信任及喜爱。日常交流期间通过引导性语言让患者阐述内心的真实想法,结合患者的需求解答每一个疑虑,消除患者因疑虑产生的负面情绪。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让家属尽量全程陪伴患者左右,尤其是患者最亲密的家人。还需指导家属积极安慰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庭温馨,家属鼓励及安抚的言语还能让患者安心,消除患者因疾病发作、住院治疗产生的心理压力。考虑到患者担心治疗效果,护士还需主动介绍成功康复出院、长期未再次发病入院病例,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1.3.1 负面情绪。运用焦虑自评量表[5]与抑郁自评量表[6]评价,焦虑评分≥50 分或抑郁评分≥53 分代表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分数越高负面情绪越严重。

1.3.2 血压和心率检测。运用电子测量仪检测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数值。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22.0 中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s)表示,当数据结果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40 58.98±1.32 40.13±1.04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62.87±1.49 41.05±1.16对照组 40 59.36±1.37 47.86±1.13 63.31±1.54 49.02±1.28 t 值 1.2633 31.8340 1.2987 29.1802 P 值 0.2102 0.0000 0.1979 0.0000

2.2 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参数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血压和心率参数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和心率数值对比(±s)

表2 两组血压和心率数值对比(±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 心率(次/min)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0 107.65±2.87 82.16±2.34 14 106.82±2.81 88.97±2.48 149.87±3.46 127.76±3.01 122.76±5.48 82.10±4.79对照组 40 9.02±3.41 135.08±3.12 121.65±5.42 89.45±4.93 t 值 1.3069 12.6317 1.1066 10.6789 0.9108 6.7627 P 值 0.1951 0.0000 0.2719 0.0000 0.3652 0.0000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可令患者的血管腔发生阻塞,继而导致心肌组织坏死[7]。患者长期处于疾病状态会降低心功能,直至发展为心力衰竭,累及其他器官组织,危害患者生命安全[8]。该病病程漫长,治疗周期较长,容易反复发作。但青少年患者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心理相对敏感。冠心病发生后会对患者造成持续影响,患者还会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焦虑及抑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遵医治疗,甚至会导致治疗无效,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冠心病患者而言,良好情绪受外界环境、医护人员、家属等影响。若这些因素造成负面影响,则会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最终发展为心理问题;若这些因素形成的影响属于积极影响,则可让患者产生康复信心,并使患者调整思路与行为,促使患者遵医治疗,缓解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负面情绪,继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基于上述观点,临床应积极分析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时发现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存在,积极通过有效护理措施消除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健康教育主张结合患者需求并通过多项可靠途径向患者普及相关知识,满足患者的疾病认知需求,消除认知错误,继而缓解负面情绪,稳定患者的血压和心率[9]。心理护理主张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干预,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让患者从医护人员、家属及家庭获得想要的心理支持与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心脏负担,促进心功能改善,促进血压和心率平稳[10]。

此次研究显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联合应用,可帮助患者丰富认知,打消患者的顾虑,纠正患者的错误观念和错误认知,让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使临床治疗效果更优,血压和心率更平稳。针对心理问题展开干预,可激发患者的康复信心,让患者调整情绪参与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负面情绪评分更低。

综上可知,护理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与血压和心率参数更低,说明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联合应用可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因此,青少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联合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减轻负面情绪,降低血压和心率参数,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负面心率血压
心率多少才健康
稳住血压过好冬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