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青少年焦虑症的健康教育

2023-09-05易雪梅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1期
关键词:焦虑症共情情绪

文/易雪梅 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

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青少年焦虑症越来越普遍。学业压力、家庭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因素都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出现情绪不稳定、轻微焦虑或抑郁等症状。因此,家长需要了解青少年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以及有效的应对和治疗方法。

青少年轻度焦虑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它是由长期处于紧张或警觉状态所引起的心理障碍,通常与心理压力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焦虑症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和心慌气短,会导致青少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下降,并且该疾病康复治疗的效果通常不理想。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治愈后更容易复发。因此,对于青少年焦虑症患者,除了实施对症治疗外,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近年来,结合健康教育的心理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

1.心理学评估

接待患者时,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沟通减少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感。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心理诊断,以确定咨询目标,并最终制订符合患者自身心理需求的专属护理方案。

2.理解共情

为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认真倾听其烦恼,并与之共情。在对患者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关注和回应的同时,护理人员也应用真诚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使其能够放心倾诉,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护理人员还应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存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并逐步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通过引导,患者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不是只能被动地由外界事件所影响,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最终,患者可以缓解痛苦、郁闷的情绪,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和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3.支持性心理建设

除了与患者交流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了解患者疾病恢复情况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供支持和鼓励。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对患者随访,评估和记录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患者存在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待患者接受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向其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有关疾病的病因、发展、治疗和恢复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宣教,护理人员可以减轻患者的不安情绪,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配合度。

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心理压力、环境因素、生活习惯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让患者了解到疾病治疗不仅仅是药物治疗,还包括日常生活习惯的纠正。护理人员应告诉患者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放松心情、适量运动,以便更早地恢复心理健康。

为了改变患者的消极想法,护理人员可以给患者讲述一些成功的治疗案例,以此鼓励患者,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调节身体状态,同时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让患者的心情得到放松,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猜你喜欢

焦虑症共情情绪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