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2023-09-05董燕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1期
关键词:心血管心肌梗死心肌

文/董燕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心脏或血管的功能或结构异常所导致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被称为心血管疾病。提到心血管疾病,许多家长认为其属于“晚年疾病”,与青少年并无关联。殊不知,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广大青少年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曾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人群,但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青少年学业压力的增大,心血管疾病患者逐渐呈年轻化发展趋势。

一、青少年常见心血管疾病类型

专家范泉指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延缓其发生和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青少年挑灯夜读,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会对他们的心血管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两种类型:

1.冠心病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的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和生存质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青少年而言,冠心病的发生与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状态息息相关。

在所有导致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紧张和焦虑等心理因素。若一个人长期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处于亚健康的生理状态,那么有可能会对心脏产生负面影响。若再次遭受心理或生理上的强烈刺激,如剧烈运动、暴饮暴食或情绪剧烈波动,将极有可能导致冠心病的发生,甚至引发猝死。

2.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血液供应的持续性中断所引起的。青少年罹患心肌梗死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度劳累,若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承受过大的压力,再进行高强度的体能消耗活动,则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使心肌所需的氧气量急剧增加。此时,如果患者的血管已经出现粥样硬化和狭窄,就无法充分扩张血管,会导致心肌短时间缺血,缺血缺氧还会引起动脉痉挛,进一步加重心肌缺氧,最终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二、预防心血管疾病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1.避免过度久坐,适度进行体育锻炼

久坐,是对青少年健康构成威胁的“杀手”,有些人在休息时,会抱着手机刷视频,或者在电脑前娱乐一下,一坐就是一整天,这种长时间的久坐可能使血管受到严重威胁。当我们的健康出现异常情况时,身体会发出预警信号,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如果没有及时地进行有效治疗的话,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诸如胸闷胸痛、手指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都是在疾病发作前出现的。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建议青少年每日坚持有氧运动。进行有氧运动需要全身主要肌肉群参与,可以充分锻炼心肺功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对氧气输送的效率和速度。在进行登山、跑步、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时,青少年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避免运动过度。

2.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一项有效措施,可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规律的睡眠作息是不可或缺的。建议家长为孩子精心烹制低盐低脂的食物,以满足他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降低动物性油脂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可适量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和深海鱼类的摄入量。每日所摄入的蛋白质应当占据总热量的15%~20%,以优质蛋白质为首选,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及豆制品等。为了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需求,建议每日摄入400~500g 新鲜蔬菜和1~2 个水果。此外,应当适度增加钙、镁、钾等微量元素的摄入量,这些元素在维持心血管功能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从牛奶、豆浆、海带等食物中获取。

家长应以身作则,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戒除烟酒。向青少年介绍烟酒的危害:吸烟会引起血管收缩,使血压与血液黏稠度升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饮酒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氧耗增加,加重心肌缺氧症状,从而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此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应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建议青少年在情绪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学会自我放松,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提升自身情绪管理能力。

3.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自身身体状况。特别是在感觉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如体重减轻、身体肥胖或身体某些部位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体检,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风险。

预防心血管疾病应从青少年开始,关注心血管健康,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有基础病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通过心脏彩超检查血管壁增厚或血管内斑块形成情况,以实现早发现和早治疗。

总之,预防心血管疾病需要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培养相关的预防意识,这是一项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的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只有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识别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才能有效地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心血管心肌梗死心肌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