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青少年脑卒中

2023-09-05孙亚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1期
关键词:小王脑血管畸形

文/孙亚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某游戏比赛开赛期间,大一学生小王和同学们相约网吧通宵。在比赛前,他们吃了烧烤并喝了啤酒。随着时间进入深夜,小王开始心脏不适、头晕、逐渐看不清眼前的屏幕,他向身边的同学求救,却发现说不清话,在短暂挣扎后,小王突然抽搐昏迷。幸好网吧人多,小王获得了及时救治。医生解释,小王是出现了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脑卒中。原来,小王有心脏病史,熬夜、喝酒等行为促使小王突发心脏病,引起了脑供血不足。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主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把脑卒中叫作“中风”。脑卒中是一类出现脑部功能障碍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

青少年脑卒中的典型症状

出血性脑卒中:常在患者活动或强烈情绪反应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等症状。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短暂性的肢体无力、单侧肢体麻木、单侧面部麻木、口角歪斜、说话困难、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

脑卒中往往发病急骤,无法在发病前发现典型症状,青少年如果经常出现偏头痛、癫痫等症状,需要注意或有脑血管病变基础。

引起青少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

10~20 岁青少年脑卒中主要的先天性病因是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其他如瓣膜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等容易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还有一类原因,是指一些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疾病或症状。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这些病症,都指向血管问题,如高血压会引发血管压力增加,高血脂和高尿酸血症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并引起血栓形成。而糖尿病作为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其特点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一种以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为特征的疾病,主要是缺乏维生素B 引起的,会造成血管不同程度的损害,引起血管腔狭窄、梗阻,已被公认为是引起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病因复杂是青少年脑卒中的特点之一,在10~20 岁年龄阶段,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占据主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畸形病变引起脑卒中的比例会下降,20~30 岁阶段降为50%左右,30~40 岁阶段降为20%左右。但是这并不代表年龄增长,脑血管畸形的危险降低,而是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基础疾病风险上升。同理,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发病率也会增加。

发生脑卒中,要尽早做出判断争取急救时间

发生脑卒中,一定要注意判断,及时救治。在临床中,我们常用“BE FAST”原则指导患者急救。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B:平衡(Balance),指身体平衡障碍,患者在脑卒中早期会出现身体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比如行走困难、无法站立等。

E:眼睛(Eyes),指视力问题,患者会突然视力变化,逐渐视物不清,模糊,严重的会双眼发黑。

F:脸部(Face),指面部症状,面瘫是患者早期症状之一,也是主要的后遗症,当患者伴随其他症状并出现口角歪斜、半侧脸面瘫等症状时,可能提示缺血性脑卒中。

A:手臂(Arm),指肢体问题,患者会出现肢体无力、麻木等症状。如果把双手平举,在10秒内一侧肢体下落,则提示有肢体瘫痪风险。

S:言语(Speech),指语言功能障碍,比如患者会表现得言语不清,无法说一句较长的话。

T:时间(Time),指要反应快速。“T”原则并不指向患者症状,而是要求在急救中做出最快速的反应。一旦患者符合“B、E、F、A、S”的提示,要立即开展急救,并马上就医。

青少年脑卒中的急救措施和治疗原则

发生脑卒中晕倒后,要第一时间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脉搏,如果生命体征正常,不应盲目予以心肺复苏,避免引起二次损伤。在患者倒地后,要注意周围环境安全,120 到来前急救的重点是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可将患者平躺,把头偏向一侧,如有口吐白沫或口中有异物,应及时清理,避免误吸引起呛咳、窒息。同时要注意为患者保暖,避免在地上平躺过久导致体温过低。如果患者暂未出现晕倒、昏迷等症状,要提醒患者保持意识,就近送医。

青少年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原则:在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方面,18~50 岁的脑卒中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更有效且出血风险更小、并发症更少。这是青少年脑卒中相比中老年脑卒中的不同之处。治疗的关键在于:通过诊断学检查明确潜在病因,尤其是先天性脑动静脉血管畸形。

如何预防青少年脑卒中

预防青少年脑卒中,有以下4 个重点:

1.排查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畸形主要症状是颅内出血,其他症状有癫痫、头疼、浑身无力、视力衰退、记忆力下降等,如果青少年有这些症状,应当尽早重视,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检查,积极治疗。

2.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运动,避免肥胖,健康饮食,不再熬夜,远离二手烟,避免饮酒。如不及时改善,长此以往会造成血液流通变慢、血压血糖升高、血液黏稠等问题,并可能最终引发血管病变。

3.积极治疗和监测可能引起脑卒中的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脑血管功能。如青少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其他心血管疾病等,尽早治疗。

4.关心情绪问题。青少年学业压力大,情绪控制能力较成年人弱,当孩子面临学习、交友和生活上的困难时,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反应,如果孩子长期处在紧张、烦躁、抑郁、焦虑的情绪下,家长要及时做好情绪疏导工作,多关心、开导孩子。

最后,我们希望各位家长和青少年朋友能够了解脑卒中的风险,只要我们了解疾病知识并积极预防,就有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小王脑血管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减肥
麻辣烫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借钱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