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成谬误”与“合宜目标”

2023-09-05胡建新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层层加码谬误整体

胡建新

“合成谬误”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提出的理论,意思是许多事物单个看是理性、正确、有效的,合成后却可能成为一个谬误。

为阐释这一理论,萨缪尔森举了一个颇为生动的例子:在一个露天剧场里,大家原本都坐在地上观看演出,但坐在后面的人觉得看不清楚,于是就站起来看;见有人站起来看了,再后面的人也跟着站起来,结果大家都回到“原点”,跟不站起来看的效果一样;于是一些人又踮起脚尖看,后面的人也跟着踮起脚尖……如此循环往复,整体幸福感一直在下降,个体花费成本不断在上升。这就是“合成谬误”。

现实生活中,类似“合成谬误”现象俯拾即是——有位学生每个周末都去补习功课,成绩提高很快,后来整个班级只他一人考上了名牌大学,此后的学生都去上补习班了,结果整体成绩提升,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有家农户率先种植一种别人尚未种植的农作物,居然深受市场欢迎,赚了大钱,于是其他农户纷纷效仿,结果此种农产品严重滞销,大家亏了本;有人对某人某事发表了较为合理的批评意见,可接着大家一边倒地发表议论,最后形成“网暴”,导致舆情失控……概而言之曰:一人或少数人做某件事可能很有好处,但大家或多数人做同样的事,则可能带来负面效应,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上述现象表明,一个冗杂繁芜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个体的理性和效率并不一定能带来整体的正确或高效;局部的最优和出众,并不意味着全局的最佳和卓越;微观上井井有条和精益求精,宏观上未必会有同步响应和同等绩效。

由此还可举一反三地看到更多更大更具垂诫意义的“合成谬误”——上级制定一项策略后,下级和相关部门常常都要按照这一政策目标同时发力;上级提出某个口号或推出某项举措后,下级和各个部门都要拿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且级级放大、层层加码,如此很容易出现全局性、普遍性的谬误。事实证明,级级放大、层层加码效应每每弊大利小——扩张的时候级级放大,导致结果恶性膨胀,与初衷背道而驰;收缩的时候层层加码,常使结果急剧萎缩,与预期南辕北辙——这就如同驾车途中一会儿使劲踩油门,一会儿用力踩刹车,不但不会节油和顺利行驶,而且会更加耗油甚至更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曾几何时,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让人记忆犹新、铭诸肺腑,可至今仍有重蹈覆辙者,不免令人惴惴其栗。

畅销书《行为投资者》作者说:“如果说人们可以从金融中学到什么教训,那就是普遍的共识往往预示着坏消息。在资本市场中,当每个人都在做所谓正确的事情时,正确事情就不再正确了。”“合成谬误”的核心问题,在于忽略了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得许多对个体来说是正确的东西,对整体来说却是错误的。恰似“内卷”,一个人“卷”,对这个人来说往往很有好处,但所有人一起“卷”,大家就得不到想要的好处。由此看来,加强对“合成谬误”消极性、危害性的分析研究和纠偏调整,非常必要,也很有价值。

于是,有人提出了“合宜目标”理念。“合宜目标”,即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地选定目标,而是选择适合每个人自己且更便于操作和實现的目标,然后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作为。确立“合宜目标”,可以有效避免“合成谬误”,如期获得事业成功,但需要把握三点:一是识物要“合宜”,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想欣赏到泰山的壮美景色,必须以全局眼光、全面视角去认知泰山,切勿被零碎的枝枝叶叶遮住了双眼;盯住一点、不及其余,往往会出现致命“谬误”。二是趋利要“合宜”,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追求个人利益及其最大化,原本无可厚非,但不能损害他人尤其是大多数人的正当利益。一味“内卷”的成本必将分摊到每个人头上,最后对谁都没有好处。三是举措要“合宜”,不能盲目跟风、失去自主。大水漫灌式地一哄而上,必然导致泛滥成灾;作鸟兽散式的一哄而散,必然走向灰飞烟灭。此种苦果和恶果,不知多少人已经尝过,切不可屡戒不止。

(编辑 高倩)

猜你喜欢

层层加码谬误整体
混淆视听的语义谬误
拆解“层层加码”
拆解“层层加码”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他们为何偏爱“层层加码”?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谬误与真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