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诸事
——评2023 年南昌大学艺术思政大课《青春里的歌》

2023-09-05钱滢舟

心声歌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南昌大学学子美育

钱滢舟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提出了“Ethos”理论——美育论,从国家教育的伦理观出发论述音乐的社会功能。柏拉图认为,音乐有善与恶的不同性格,它们会对听者产生影响,所以必须使用适合表现节制、勇敢、宽宏大度性格的乐曲和乐器。在东方,在我国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也不约而同并且十分透彻地论述过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例如孔子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公孙尼在《乐记》中所说的“乐者,通伦理者也”。由此可见,在历史的长河中,以音乐为首的艺术不仅被视为一种审美艺术,更被赋予美育功能。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全球化、消费社会、高新科技、大众传媒等错综交织的后现代复杂语境,美育也出现了一系列新形态、新方式,开始由自律走向他律、由超越现实的非功利存在逐步步入现实生活中,重塑全新的价值体系。高校艺术作为一门综合型交叉学科以及最直接的审美与艺术教育活动,具有以美育人的功能。然而艺术美育不能单纯靠抽象思辨的道德说教来实现,而要挖掘美育隐含的丰富感性教育与人格教育,实现“以美育德”的功能。这无疑是当今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导向逻辑。

关于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导向,2022 年《人民日报》的《讲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一文曾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课’之大,大在是一门社会大课、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善用‘大’的资源、汇聚‘大’的合力。一方面,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把思政课堂搬到更多现实场景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另一方面,拓展工作格局,整合多方资源,扩展课堂半径,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的思政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合力,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形成启智润心的育人整体氛围。”可以说,通过多元形式建设“大思政课”,已成为各大院校思政教育的新动向。

在这种历史与现实理论的语境下,南昌大学100 余名学子筹备近300 天,奋战数月打造的艺术思政大课——《青春里的歌》在初春时刻拉开了序幕。今年3 月30 日夜,南昌大学前湖校区音乐厅不断传来《青春里的歌》那动听的歌声与热烈的掌声,展现着青春的力量。该艺术思政大课综合运用情景朗诵、舞蹈、歌曲、戏剧等多元化的节目形式,集视觉、听觉、感悟赋能于一体,将南昌大学的办校历史、大学精神等有机融汇到舞台上,打造艺术“思政课堂”的创新。该大课的灵感源自南昌大学的大学精神,分成四个篇章,爱国篇:明德至善、树人兴邦;自强篇: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创新篇: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唯实篇:勤勉严谨、明辨笃行。

整个课程的最大亮点是突破传统音乐会分曲结构的形式,取消传统主持人报幕流程,直接采用朗诵、舞蹈、声乐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剧情叙事线,真实地展现“乐以载道”的功能。其次,在音乐的选择上也凸显了课程设计者的“巧思”:分别采用上世纪30 年代、80 年代和21 世纪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彰显叙事史诗感与内容多样性。

“兴学”是“爱国篇”中的主题,学生们穿着民国时期的长衫,倾情演绎上世纪理想青年兴办学校、振兴教育的过程。接下来,学生们所演唱的聂耳作品《开路先锋》隐喻着这群为中华教育事业而奋斗的年轻人正是伟大的开路者。紧随其后的《毕业歌》则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代表着在开路者的努力下,一批批的学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由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上世纪30 年代诞生了“救亡歌曲”等形式。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事业也进入如火如荼的发展期,电影歌曲成为当时传播主流思想的 “利器”。聂耳等一众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毕业歌》是1934 年上映电影《桃李劫》中的主题曲,描写一群青年在毕业典礼上集体高歌的场面,表现年轻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满腔热情。它所演唱的“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深刻揭示了“救亡歌曲”的时代精神,更见现代南大青年学子的爱国担当与强国决心。

延安这个在中国地图上并不起眼的西北小城,20 世纪40 年代成为无数中国先进青年心中的圣地。几乎在一夜之间,这个本地人口不过3000 的小城,从不为人知到万众瞩目,成为抗战中心之一。在一批批优秀的音乐家抵达延安之后,大量的文艺作品于此诞生。作为这群有志青年的杰出代表,冼星海所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成为我国20 世纪最具史诗意义的音乐作品,也是专业团体和专业歌唱家的必备演出曲目。作为第一篇章爱国篇的结尾,《黄水谣》选段更是“点睛”之笔,象征着延安精神在21 世纪南大学子中的传承。

如果说“爱国篇”是对往昔历史的回顾,那么“自强篇”则意味着着眼当下,选取的作品体现了目前年轻学子的生活状态,充满着现代气息。在《南大,你好!》中,可爱的女孩们用亲切朴实的风格与甜美的嗓音演绎对校园的热爱。接下来融入当下火爆“唱跳”元素的表演引燃了全场的氛围,让人忍不住要跟随着一起跳动。在传统的理论课堂上通过抽象思辨的道德说教来实现的东西,在此处则用生动、鲜活的肢体语言诉说着青年的自强精神。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创新”在南大的教育与实践过程中构成必不可少的篇章。本篇章以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实现LED 高端装备设计和制造技术自主可控,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为背景展开叙述。《总书记,我来自江西》作为南大学子自己原创的作品,正是对创新精神的映照。歌曲的创作将江西人的创新精神写进歌词,整体表演融入了嘻哈、街舞等潮流元素,在服化道与灯光方面也与最新潮流审美接轨,将此次课程氛围推向了高潮。

青年马克思曾说:“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正是对已故的南昌大学化学系教授石秋杰的人生写照。以石教授等南昌大学“四爱”教师为人物原型,诠释厚德载物的人间大爱是最后这个“唯实”篇章的主题。《绿叶对根的情意》是20 世纪听众耳熟能详的通俗歌曲,词曲作者采用东方隐晦式的表达,将自己比喻成绿叶,诉说它与祖国“根”的深厚情谊。全曲旋律建立在小调基础上,南大学子先用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情绪诉说着对教育者的情意,随着旋律的层层递进,情感慢慢积累,学子们将绿叶与根之间割舍不断的情意大气磅礴地展现出来。纵观整场课程的设计,用艺术化的形象展示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地传承和弘扬之,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是该课程给予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学子的启示。

1958 年,作家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青春之歌》首次出版,在青年群体中风靡一时。该书以“青春”为共同主题,围绕知识分子林道静踏上革命征途,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历程,展现了几个年轻人的命运抉择与成长。至此,“青春”成为一代青年人心中美好与炙热的词汇。半个世纪后,当以“青春”之名的影视作品与娱乐活动大行其道时,南大学子以艺术为载体,美育理念为根基,用表演、舞蹈与歌声编写出四个思政篇章,打造成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1916 年,李大钊先生在《青春》一文中写道:“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革命先烈的期许,正在爱国、自强、创新与唯实的教育理念的传承中萌芽与生长!

猜你喜欢

南昌大学学子美育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杏林组曲·学子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今朝学子喜登攀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