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 补短板 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发展见闻
2023-09-04刘晓丽1薛政1刘镇2
□文/刘晓丽1薛政1刘镇2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后文简称石家庄站)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中的一员,2021 年9 月建立,依托单位为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针对河北省大宗淡水鱼产业存在的主要科技问题,在有关岗位科学家指导下,开展了技术综合集成与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调查收集并及时提交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报告、病害监测分析及动物疫情灾情变化、技术指导交流和应急服务等工作。
淡水养殖业在河北省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22年河北省淡水养殖面积3.62 万公顷,淡水养殖总产量27.35 万吨,占全省渔业总产量的24.3%,占养殖总产量的32%;淡水养殖总产值57.6 亿元,占全省渔业总产值的14.8%。在养殖产量中,鲤、草、鲢、鳙等7种大宗淡水鱼产量21.68万吨,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9.3%,是大众消费的主要产品,为丰富河北省居民菜篮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河北省淡水养殖业与国内先进省份生产水平差距还很大,存在着良种缺乏、基础工程设施薄弱、集约化程度低、资源消耗大、突发疫病增加等突出问题。石家庄站针对这些产业问题,以健康、高产、高效、生态、节水、节能为最终目的,从大宗淡水鱼新品种培育与良法配套技术研究示范、大宗淡水鱼绿色高效增养殖模式与推广示范入手,以集成和创新生态养殖、健康养殖新模式,建立节水、高效和环境友好型的养殖方式,提高水产养殖重大疫病的预警和防控能力,以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抓手,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近三年,共引进大宗淡水鱼新品种5 个;建立良种繁育基地1 个;邀请国家团队专家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班3 次,培训技术人员、养殖大户、农民1000 余人。撰写论文5 篇,专著7 部。开展鲤鱼浮肿病、草鱼出血病、草鱼运输创伤、青鱼泛塘等病害问题以及高温雨季、洪涝灾害等应急性技术服务30 次,特别是2023 年台风“杜苏芮”袭击河北,石家庄站在汛情前印发了500 册《高温雨季大宗淡水鱼养殖管理与疾病防控指导手册》,并在全省进行发放及宣传,同时在河北日报农村版公众号进行刊载;洪涝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在《燕赵农村报》上刊载《强降雨后淡水养殖管理应对措施》,在河北新闻网发布《积极应对强降雨 水产养殖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国家大宗淡水鱼体系对河北灾情非常关注,8 月4 日养殖水环境调控岗位谢骏研究员和寄生虫病防控岗位李文祥研究员在石家庄市进行了《强降雨后水产养殖管理及病害防治技术》《大宗淡水鱼品质提升和减排技术》《常见鱼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培训,共培训技术人员400 余人。培训结束后,两位专家到石家庄平山县受灾严重的两个养殖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对养殖户提出了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的措施建议。
石家庄综合试验站依托国家体系这个高科技技术平台,助推河北省淡水渔业科技创新、绿色健康发展,为河北渔业产业提供技术平台,为河北渔业发展助力,为实现河北省大宗淡水鱼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