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 一带一路”的国际旅游合作路径
——以中国—东盟旅游合作为例

2023-09-04陈麦池胡桂丽

北方经贸 2023年5期
关键词:跨境一带旅游

张 君,陈麦池,胡桂丽

(安徽工业大学a.外国语学院;b.商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32)

一、后疫情时代的“一带一路”国际旅游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社会根基,文化旅游交流是民心相通的保障性因素,发展出入境旅游是促进民心相通的最有效举措,也是“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出入境旅游是促进世界各国旅游高品质发展、建设旅游强国的重要内容。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使“一带一路”的国际旅游深受冲击,但同时也得到了重获生机的机遇。2022年3 月15 日,越南政府宣布对国际游客重新开放边境,全面恢复越南全境的国际旅游,原因在于,疫情前的2019 年,越南全国旅游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2%,属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1]因此,从中长期的后疫情时代来看,“一带一路”国家有必要系统应对疫情对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重点地做好各国出入境旅游的营销规划和国际合作,适时提振“一带一路”国际旅游。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跨境旅游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重点合作领域,已成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新经济增长点。[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出入境的国际旅游迅速发展,不仅激活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旅游业,也带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稳步增长,逐渐成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促进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交往的重要合作领域。2014 年10 月,世界旅游组织执行理事会举行第九十九届会议,《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合作及发展“丝绸之路”品牌的协议》这一国际旅游合作文件讨论通过。此后,中国赴“一带一路”国家旅游的出境游客逐年攀升,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服务商携程旅行网平台上的出境旅游线路曾超过8 万条,其中欧洲和东南亚的国际旅游线路占到90%以上,于2018 年已与“一带一路”71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旅游合作,输送了超过3 百万人次的中国出境游客。[3]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22)提出,“适时启动入境旅游促进行动,出台入境旅游发展支持政策,培养多语种导游,讲好中国故事,丰富和提升国家旅游形象,审时度势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并加强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合作,推动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入后疫情时代,不管是当前局部的疫情防控,还是疫情缓解后的产业复苏,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渐显常态化之势。后疫情时代的世界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应加强全球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充分发挥国际旅游组织的协调作用,构建世界旅游共同体。[4]

二、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简介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英文名称为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于1967 年在泰国曼谷成立,截至2019 年,东盟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等10 个成员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形成了“10+1”“10+3”“10+8”等东盟合作机制。2021 年11 月22 日,习近平主席主持中国- 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 周年纪念峰会,并发表了《命运与共共建家园——在中国- 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 周年纪念峰会上的讲话》。世界旅游组织(UNWTO)监测表明,菲律宾、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和泰国等5 个东盟国家的旅游收入已超过本国GDP 的10%,旅游业已成为其战略性支柱产业。2021 年12 月27 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中国—东盟文化旅游活动周拉开序幕,文化旅游活动周的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共赢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已走向纵深。

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旅游学界仍缺乏对“一带一路”和中国- 东盟国际旅游合作战略的全面和深入研究。[6]尤其是正值全球旅游发展的后疫情时代,中国对东盟和“一带一路”的国际旅游发展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合作机制不健全、旅游产品单一、传统及非传统安全威胁和跨境电商发展乏力等重大现实问题,有必要从体制机制建设、内循环发展、文旅融合视角等多方面突破发展。[2]因此,探究当前后疫情时代的中国- 东盟国际旅游合作机制,切实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跨境旅游的发展战略和合作路径,战略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至关重要。

三、中国与东盟的国际旅游合作路径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良好合作。东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海丝”)的起点,已成为“一带一路”国际旅游研究的重要区域。中国与东盟的国际旅游合作可从旅游市场、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等基础层面构建跨境旅游合作体系,并从合作观念、协作机制、协作网络、协作平台和利益共享等维度改革和完善跨境旅游合作路径。[7]

(一)全方位、多层次的跨境旅游体系合作

在中国与东盟的“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地区发展差异、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宗教文化差异等障碍因素,但是跨境旅游、基础设施、经贸协作、高等教育等合作领域的积极影响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双方的发展共识,尤其是跨境旅游合作更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等显著特征。从多元开放的综合视角来看,跨境旅游无疑是中国与东盟较易实现产业协同与合作发展的经济产业,促进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便利化、经贸合作自由化、民众交往常态化的重要先导手段。从顶层设计上讲,应针对布局优化、政策规划、一体化建设模式等方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跨境旅游合作体系,以形成共生共赢的国际文化旅游产业生态关系。

如在2017“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泰国当年的入境游客3538 万人次,中国出境游客高达980万人次,占比泰国入境游客总人数的27.7%;中国游客带去旅游收入超1 千亿元人民币,泰国也连续两年成为中国大陆最热门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国。“一带一路”发展至今,中国与东盟已经互为全球最大的跨境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东盟旅游论坛”“10+1 旅游部长会议”“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等国际旅游合作平台趋于完善,为切实推进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体系条件与机制保障。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发展体系的建构,需以建立两地共同旅游市场为基础,以精品旅游产品线路为重点内容,以旅游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为动力源泉,重点推进区域旅游自贸区建设,多层次、全方位地构建旅游合作结构体系,引导中国与东盟旅游业的常态化合作进程,实现市场秩序、交通衔接、信息平台、形象宣传、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结构性融合。

(二)针对性、多维度的跨境旅游品牌合作

东盟旅游论坛报告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已互为最大的跨境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每年出入境游客超过7600 万人次,中国与东盟互访游客屡创新高。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编制的《2019 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表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和菲律宾已经跻身中国十大入境旅游客源国,东盟与中国出入境旅游的重要地位与日俱增。

2019 年《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认为,新加坡和泰国的国际旅游发展水平较高,为东盟旅游竞争力较强国家。越南和缅甸跃升为明星市场,[8]原因在于中越和中缅双边友好睦邻关系在深化发展“一带一路”契机下加强了彼此间合作交流。为落实“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国家旅游局将纪念郑和下西洋(1405-1433)610 周年的2015 年定为“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年”,赴东南亚国家开展跨境旅游推介活动,而印度尼西亚精心整合巴淡、巨港、邦加、泗水、雅加达、三宝垄、井里汶和巴厘岛等郑和船队文化遗迹地,打造出极具吸引力的“郑和旅游线”。《东盟旅游战略计划(2016-2025 年)》提出,要着力扩大重点客源市场,大力开发海岛旅游、邮轮旅游、遗产旅游等旅游产品,有效提升旅游目的地接待标准和旅游从业者服务素质。总之,进行针对性、多维度的跨境旅游品牌合作,需要刺激东盟各国跨境消费新需求,产业上开展深度融合,重新组合新技术创造新型旅游产品,创新丰富跨境旅游品牌体系。

(三)亲和力、多样化的跨境旅游信任机制

中国与东盟、“一带一路”的国际旅游合作均面临着目的地国的政治社会安全形势不稳、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企业联营规模小、旅游安全意识欠缺等现实问题,制约或阻碍着中国与东盟跨境旅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出入境旅游易受到客源地国和目的地国的政治差异、经济差异、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东盟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之间信任度,严重影响着中国与东盟、“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的顺畅推进,必须充分利用中国- 东盟自贸区的平台优势,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

《东盟旅游战略规划2016-2025》提出,“至2025年,东盟将成为一个能够提供独特多样东盟体验的品质旅游目的地,将致力于进行负责任、可持续、包容且平衡的旅游开发,为东盟民众的社会经济福祉作出重要贡献”[9]。为了实现中国—东盟的跨境旅游合作愿景,有必要构建亲和力、多样化的跨境旅游信任机制,提升东盟的国际旅游竞争力,确保东盟成为安全可靠,具有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扩大中国赴东盟旅游市场,完善旅游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旅游安全合作机制,积极开发新旅游路线和新产品,简化跨境旅游手续,构建旅游产业合作平台,强化跨境旅游企业联合营销力度,积极培养跨文化多语言的跨境旅游人才,推动深化中国—东盟国际旅游合作。首先,整合中国- 东盟的优质旅游服务品牌体系,完善升级旅游服务体系,实现多国联手开发高品质的跨境旅游产品,联合打造东盟旅游目的地的“东南亚,感受温情”(Southeast Asia,Feel the Warmth)旅游品牌形象,并维持和创新“越南,魅力无穷”(Timeless Charm)、“神奇泰国,精彩无限”(Amazing Thailand)、“更多欢乐,尽在菲律宾”(It's More Fun in the Philippines)、“马来西亚,亚洲魅力所在”(Malaysia,Truly Asia)、“新加坡,心想狮城”(Passion Made Possible)、“奇幻印度尼西亚,探索无限”(Wonderful Indonesia)等独特旅游品牌形象。其次,为推动中国—东盟跨境旅游合作的有机常态化发展,各国政府间可成立协商委员会推行协商机制,共同商定利于区域合作互利共赢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方案,就旅游客源互荐推送、旅游产品联合营销、旅游项目投资融资等方面,共同商定合作战略和合作协议等制度,联合开发旅游产品品牌,设计跨境旅游线路产品,有效推进旅游企业合作谈判,定期开展合作论坛和文旅节事,为各国旅游合作发展开通国际旅游无障碍的”绿色通道”。再次,开展中国—东盟的跨境游客保护国际协同与合作机制,尤其是泰国和越南等跨境旅游消费纠纷高发国,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跨境游客保护事宜,建立跨境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多语种跨境旅游联合投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跨境旅游纠纷在线解决,建立跨境旅游纠纷联合调解平台,开展跨境游客人身安全联合紧急救援合作保障,全方位实现跨境游客权益保护。

四、结语

一般来说,国际旅游合作路径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首先会从消除壁垒、改善设施、保障安全等措施开始,经历签订合作协议、国家旅游年、共建合作平台、建设合作智库等引领步骤,最后,通过开发跨境旅游产品、共享跨境旅游信息、合作旅游品牌

营销、合作旅游人才教育等深化发展旅游合作。在持续推动“一带一路”旅游互联互通基础上,大力推动中国- 东盟旅游商务签证便利化、旅游投资与交易便利化,推动国际旅游一体化发展,构建无障碍新型旅游合作的世界旅游共同体。

中国与东盟的国际旅游合作可从旅游市场、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等基础层面构建跨境旅游合作体系,并从合作观念、协作机制、协作网络、协作平台和利益共享等维度改革和完善跨境旅游合作路径,注重全方位、多层次的跨境旅游体系合作,构建针对性、多维度的跨境旅游品牌合作,并完善亲和力、多样化的跨境旅游信任机制。

猜你喜欢

跨境一带旅游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旅游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跨境直投再“松绑”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