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2023-09-04赞,吴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程 赞,吴 俊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4)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鲜明标志,现代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基于历史条件的多样性以及各国选择发展道路与模式的具体性而不断深化拓展的。对于中国而言,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奋斗步伐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历程是同频共振的。沿着社会主义这条光明之路,中国共产党秉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统筹国际和国内、贯通历史和现实、融合传统和现代、创新理论和实践,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团结带领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2]77,打破了西方在现代化道路问题上的理论与话语垄断,取得了富有世界意义的卓越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22-23,并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不仅揭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原则立场、世界担当,同时也明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现代化的实践要求,为我们全面而系统地把握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新方向与新思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既是社会宣传领域的热门话题,又是学术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当前国内学界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不同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多维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如秦宣从艰难起步、初步探索、正式开辟、深化拓展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3]。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启示,如蒋永穆等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理论创新五个方面剖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4]。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源流考释,如胡国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探究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缘起、形塑过程与话语演变[5]。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阐释,如董慧以哲学的视角着重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唯物史观意蕴[6],臧峰宇在阐述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对现代文明转型期待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7]。五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如潘萌等从“找到了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新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径”“提供了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新模式”“开创了文明古国的现代化新形态”四个方面论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8]。六是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的具体问题,如袁红英辨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关系,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具有内在关联的逻辑统一体,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提升”[9];毕照卿具体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逻辑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过程,而又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进中塑造了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逻辑”[10];白刚从真理、道义、文明三个方面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制高点[11];邹广文在阐释中国人民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文化认同基础上,从“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前提保障”“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动力之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必由之路”“人民主体是主观现代化实践的价值旨归”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涵[12];史宏波以大历史观的视野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的孕育、生成与转化问题[13]。

综上可见,近年来国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共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借鉴启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虽有一字之差,但从根本上凸显了我国现代化的独特之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智慧与战略眼光。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式现代化没有任何母版和模板,不是简单的再版和翻版,而是被实践充分证明行之有效的原创版,既符合中国国情与实际,又契合了人民的美好向往和深切企盼,内蕴着显著的特殊性、原创性特征与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相较于阐释“我国现代化具有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追求现代化的普遍性”[14],探寻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特殊性、原创性和中国特色更具有现实价值与深远意义。

目前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研究有少量成果,如王永贵从领导力量新、基本立场新、根本目标新、发展路径新、社会形态新五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鲜明特征[15];周文等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对外开放四个方面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征[16];张占斌等从世界性、主动性、全面性、协调性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之处[17];王增福等从政党领导与人民主体相结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坚持原则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经济中心与全面协调相结合、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相结合、和平发展与跨越提升相结合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征[18]。这些研究以不同视域、不同方法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研究,但总体来看仍有不足:一是专门研究与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的成果较少,因而有较大的可拓展空间;二是缺少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成果,从中西现代化比较视域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品格和独特优势的研究亟待深化;三是运用双向互动方法,即“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出发探赜其中的中国特色”和“从中国特色出发观照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尚属空白。

基于上述,本文选取这个非常重要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旨在重点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闯出了一条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客观实际、文化传统、制度体制、思维方式等要素推动自身发展的现代化之路,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特殊性、原创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激活中华文明的现代化、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现代化、是遵循独特策略方法的现代化、是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二、激活中华文明的现代化

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不断改造社会历史的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与深刻智慧,既是社会进步与文化素质的积极表征,又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撑。文明是道路的灵魂,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路是以其文化传统与精神基因为底蕴的,中国式现代化正是植根于源远流长、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的沃土中。德国思想家赫尔德认为:“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它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创造一切,理解一切。”[19]中华民族始终赓续着开放的基因、秉持着包容的理念,具有勤劳勇敢、革故鼎新、敢为人先的“伟大创造精神”,具有自强不息、勇毅前行、顽强拼搏的“伟大奋斗精神”,具有勠力同心、守望相助、和衷共济的“伟大团结精神”,具有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伟大梦想精神”。这些精神内蕴着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元素,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与优秀品质,洋溢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活力,构成了中华民族在历史洪流中饱经磨难仍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针”,赋予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精神力量与价值支撑。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发展至今,不仅具有强大的精神基因,也具有活的文化传统。作为世代中华儿女集体智慧与精神创造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历史根基,同时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独特的思想资源、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宝贵的实践智慧。如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蕴含着“民为邦本”“民贵君轻”“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蕴含着“协和万邦”“以和为贵”“亲仁善邻”的和谐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蕴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顺天应时”的生态智慧;中国式现代化着眼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蕴含着“天下大同”“损有余而补不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共享观念,等等。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至今,仍然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与参与,离不开中华文明的浸润与滋养。同时,中华文明以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坚固的道德准则、丰厚的伦理思想,能够矫正和启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偏颇,协调和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提供遵循、指引与镜鉴。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促进了技术进步、经济腾飞和人民生活改善,然而在“引进来”的过程中,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也乘机而入,对人民产生了严重侵蚀,道德失范、价值坍塌、信仰缺失、精神萎靡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从中华文明“修齐治平”“正心诚意”“为仁由己”“孝悌忠信”等道德观中寻求借鉴与参考。

随着历史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传统与现代必然会产生碰撞和交流,有对抗亦有交融,有矛盾亦有和解。如何打破二者之间的隔阂,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进而使中华文明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突破思想禁锢、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中找到了答案,即“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20]。现代化既为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又为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目标、方向、原则等方面的依据和遵循,同时以其孕育出的体现时代精神的思想观念为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先进元素、注入了新鲜血液,发挥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顺应发展要求、回应时代呼唤、适应环境变化、契合人民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生,焕发出永恒感召力、强烈感染力与无限魅力,也促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推动构建起一种崭新的社会文化实践范式。

作为在现代化进程中诞生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21],其与中华文明的相遇,不仅为自身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播并产生巨大影响创造了重要条件,同时也以其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和实践力量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充分唤醒了中华文明的澎湃活力,全面激活了中华文明的蓬勃朝气,克服其内在局限性。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诠释者、忠实继承者、坚定践行者。中国共产党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嵌入中华文明的灵魂深处,不断推动中华文明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双重坐标中重构中华文明的历史唯物主义根基”[22],促进二者深入互动、深度交融、协力共进,使中华文明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具有中国特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对不断被激活的中华文明及其核心价值在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高度认同与高度自信。

三、切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同时蕴含了“中国”元素和“现代”元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2]123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靠外部力量、照搬别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盛和振兴。切合中国实际、符合基本国情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奥秘。不得不承认,现代化的共性特征具有世界普遍意义,先发的现代化国家创造出的经验和样本对于后发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但是每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方式、路径和原则都是由自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因而彰显出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历史与实践昭示我们,一条成功的现代化之路必然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切合基本国情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其政治前提和首要条件就是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因此,中国共产党秉持“先革命后建设”的战略思路,运用社会革命的手段和方式以“造成统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面,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造成由人剥削人的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可能性”[23]。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外部要求与内在规定同时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革命为起点而展开的历史进程,这正契合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深刻主题。随着现代化的逐渐深入,中国共产党在纠正左倾教条主义等错误倾向、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24]的重大命题,党的七大正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原则。事实上,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是国外的有益成果和经验,如果对其仅仅是照搬照抄,忽视本国的国情与实际,对于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现实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面对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困难局面,把我国从积贫积弱的落后农业国发展为现代化的工业国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首要任务。现代化表征着现代工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逐渐渗透与普遍扩散过程,中国共产党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作为成功典范,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总任务,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照搬苏联模式与标准推进工业化建设。伴随“一五”计划的进行,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弊端,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从“以苏为师”转向“以苏为鉴”,强调“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不要再像过去那样迷信了”[25]。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中,既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也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就,为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可否认,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失误,经历了严重曲折。赶超是后发展国家社会建设的普遍规律,赶超战略的方式与方法要依据本国的国情和历史来合理地设计制定。受赫鲁晓夫提出苏联要在15年内超过美国的激励与影响,毛泽东也提出了“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26]的设想,并于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他的本意是“通过‘大跃进’创造一个发展奇迹,通过人民公社创造一种社会主义新模式”[27],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当时的客观实际,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导致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事业遭受重创。中国共产党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依靠人民支持和自身力量,及时纠正了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化经验教训为前行先导,使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逐步回到了正确轨道上来。

随着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提出了“两步走”战略思想,以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的现代化代替了单一的传统工业化目标。需要指出的是,这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并不是全面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既对我国基础依然薄弱的客观实际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同时也精准地抓住了国家发展的重点环节。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28]他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科学界定了中国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区别与联系,为我们独立自主地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指导和保证。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获得了更为强劲的动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与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如何既能充分汲取和运用西方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又能有力克服西方现代化的种种弊病与缺陷,在开拓一条区别于且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新的使命和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与时代的接力棒,在努力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课题中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顺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国家发展新趋势、新条件、新要求,客观审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研判我国现代化的实力与潜能,以系统和前瞻的眼光擘画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新蓝图,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由此更加清晰和完整。从大历史观出发审视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历程,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正是立足于中国的最大实际与基本国情,党和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才不断跑出“加速度”,创造了“史诗般的进步”,也才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走的道路通不通、稳不稳,关键要看是否符合自己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抗拒外来压力但又对外开放的现代化道路;另一方面这种抗压型的现代化道路对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探索现代化有重要借鉴意义。”[29]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实践反复证明,不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坚持独立自主开辟现代化发展道路,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与模式,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四、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2]171这深刻地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和价值旨趣。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始终维护与发展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理念旨趣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他把资本主义国家形象地称为“新的桎梏”[30]。因此,西方现代化追求的必然是资本无限增殖与膨胀,奉行的必然是利己主义原则,资本增殖逻辑贯穿于西方现代化的始终,不仅表现为资本家对劳动工人的压迫剥削、劳动工人同劳动产品与劳动活动相异化,同时还表现为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中少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正当、不正义行为。资本增殖逻辑的后果就是工具理性凌驾于“人”之上,个体主义价值观逐渐确立并盛行。人在其中看似获得了独立性、自由性、全面性,但实际上仍未摆脱对物的依赖,并且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日趋疏离。而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始终持守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群众史观,牢牢站稳人民立场,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在人民至上而非资本至上、物质至上的轨道上顺利地向前推进。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情系群众冷暖与安危、聆听群众心声与诉求、回应群众关切与期盼,致力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1]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提出了从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小康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对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明确界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32]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纵观这些战略设计与谋划,其中始终贯穿着人民至上这条主线。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包括以高质量发展促进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又包括着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这一目标与西方现代化只耽溺于追求经济增长、物质享受形成了重要区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民至上为价值遵循、以群体本位为文化理念、坚持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将人民的精神利益贯穿于精神生产—精神分配—精神交往—精神消费的全链条中,最终实现人民精神富裕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3],彰显了我们所走的现代化之路是一条协调推进物质和精神建设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与书写者,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坚实的依靠力量与团结力量。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与拓展正是党和人民同心同德、持之以恒、努力奋斗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把加强顶层设计与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高度尊重人民提出的意愿和建议,极其珍视人民在参与现代化建设的鲜活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不断为激发人民的创造伟力和无穷智慧创造条件,真正确立并牢牢巩固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中国式现代化焕发出深刻的人民性品格。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和旨趣也彰显了现代化的动力源泉,以人民为中心既维护了人民的基本尊严和切身利益,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定向”作用,有力克服了资本逻辑的宰制,呈现出鲜明的人本逻辑,使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4]成为现实。

从确立以公有制为基础、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到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遵循民主的本意,具有鲜明的人民民主属性。西式民主本质上是金钱政治,“民主”沦为了富人阶层谋取利益财富的工具,“民主政治”仅仅成了“金主政治”。而我国国家一切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人民既是创造主体和享受主体,更是评价主体和检验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37唯有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意志充分表达、民主渠道畅通无阻、人民权益切实保障,才能真正实现民意广泛、共识强大的中国式现代化。

五、遵循独特策略方法的现代化

目标是奋斗的方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对于近代中国而言,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应对西方列强使用野蛮手段轰开中国大门的紧张局势,首要目标就是摆脱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艰难处境。对此,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各种方案相继诞生,但遗憾的是,这些主张或方案都以失败告终。正如毛泽东所说:“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35]面对西方现代化的弊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审视西方现代文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内在矛盾进行深刻反思,西方现代化模式由此褪去了“光环”。十月革命后,俄国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使迷茫的中国人看到了曙光与方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初心使命鲜明地写在奋斗旗帜上。中国共产党一切奋斗的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内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与必经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深化拓展、有阶段而不间断的过程,避免了西方现代化存在的“断裂”“错位”“逆流”等隐患,具有稳中求进与循序渐进的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时期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从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到党的二十大再度明确“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4的新“两步走”战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经济社会现实条件和发展要求,将现代化目标置于科学的战略安排中,并合乎规律、实事求是地编制与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使各个阶段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有机融合、战略安排有机衔接,在坚持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规划相结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同时我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现代化进程不可能齐步走,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支持带动其他地区实现现代化。”[2]47现实地看,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地域幅员辽阔,各个区域的发展水平与实际情况具有特殊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复杂性与艰巨性特征显著,并且相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后发展地区。现实国情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能单兵突进、畸重畸轻,也不能齐头并进、平均用力;既要坚持以点带面,练好“十个指头弹钢琴”[36]的功夫,也要把先发展地区与后发展地区的优势都充分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协调联动,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和各地区实现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上也具有显著差别。西方现代化是一个“串联式”发展过程,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并联式”发展特征。“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时间只相当于西方国家的1/2到2/3左右”[37],现代化时间的高度压缩必然要求我国现代化要推动各个具体领域现代化叠加发展,推动各种文明相互协调发展,实施后发赶超战略,并且也要求系统、科学地作出战略部署,灵活、准确地制定政策策略,将二者有机结合。伴随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关联性、互动性和耦合性愈益加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也愈益突显,任务极其繁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一方面,在宏观考量、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秉持长远眼光从整体推进现代化的全局性高度科学擘画蓝图,确定现代化的立场、方向与步骤;另一方面,找准制约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并以此为突破口,集中发力、攻坚克难,“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38],不断汇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形成独具中国特色、富有中国智慧的方法论路径。

六、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

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潮中加以考察,我们能够看到,在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转向“自由人的联合体”阶段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把握与充分遵循人类文明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兴利除弊,创造出一种以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为旨归、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的现代化为灵魂、以和平与发展为导向、以民族性与世界性为显著特征的新型文明形态,即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文明形态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39]136为立足点,辩证客观地审视西方现代化进程,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历史性结合,勾画出一幅既深刻反映人类社会历史的运演逻辑与前进规律,又契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真实、美好、合理之需要,更饱含对全人类共同利益与价值诉求不懈追寻的崭新社会图景,是区别与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人类性,成为彪炳人类文明史册的“中国奇迹”。

不可否认,资本主义在推动生产力变革、促进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秉持“国强必霸”与“强权即正义”的逻辑,以殖民扩张、暴力掠夺和压迫剥削的野蛮手段“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9]405的行为是完全不符合道义的。同时,这种现代化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经济危机、生态危机、贫富悬殊、种族主义、精神堕落、道德沦丧等一系列文明创伤,这些矛盾与隐患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文明不是万能与永恒的,不是人类文明的最佳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所开创的以社会主义为内在规定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超越了片面追求经济无限增长的物质主义,又超越了“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40]的人类中心主义,同时也克服了享乐主义泛滥、利己主义盛行、个人主义膨胀等各种弊端,重新厘清了人类文明发展中“资本与人本”“物质与精神”“个体与集体”等多重价值关系,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内在痼疾和内生障碍,擘画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生动景象,以其科学性、先进性与强大的生命力突破了以“西方中心论”为主导的文明范式的局限和狭隘,延续了人类文明发展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世界尺度与世界意义,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多元、平等的理念和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文明隔阂、文明冲突与文明对抗,在充分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文明交流、文明对话与文明互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描绘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衷共济的人类文明新愿景,有力回击了“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言论,在人类文明谱系中绽放出耀眼的和平与希望之光,充分昭示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与人类进步的一边,这条道路是坚守人间正道的和平崛起之路,也是造福世界人民的和平发展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一带一路”建设、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顺应了时代大潮与世界大势,契合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向往,超越了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为世界文明持续、健康、繁荣发展提供了全新选择和中国方案,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绝大多数国家的高度赞誉和广泛支持,体现了中国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关切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20]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正带领人民昂首阔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也领导人民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用实际行动努力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另一方面,中国之路的成功开辟、中国之治的伟大实践、中国之理的生动诠释不仅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与深刻智慧,更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样本和新典范,向世人呈现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无限魅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其将成为广泛凝聚合作共识、推动世界历史发展、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

七、余 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上天赐予的,也不是其他国家施舍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系统总结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靠头脑思考、靠双脚摸索、靠双手创造出来的。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根本原因。需要明确的是,现代化的前途是光明广阔的,但通往现代化的道路是崎岖、坎坷的,充满了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现代化国家是一项全新的重大时代课题,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持续地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学术或学理阐发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撑与指导。对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是在研究内容上进一步深化,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的学理性研究,将更注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的研究,与对其形成发展的主客观条件、行稳致远面临的困境挑战、蕴含其中的哲学意蕴和价值取向的研究相结合,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二是在研究视野上进一步拓展,基于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视角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实现路径的话语体系,使研究成果体现历史、现实、未来的统一,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保持一定的前瞻性。三是在研究深度上进一步挖掘,要把对理论渊源的梳理上升为对哲学基础的深度凝练,把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为对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力求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进行历史、哲学高度的解读与阐释。以上三点从研究的内容、视野、深度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阐释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问题的深化与拓展,致力于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支持与思想智慧,更好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