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09-03陈雅楠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湖北省

陈雅楠.湖北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11):228-231.

摘 要 为进一步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湖北省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形成了自然环境、科研文化、行业竞争、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独特发展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精深加工发展不足、资金扶持力度有限、接受度不高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面临消费观念转变,市场前景广阔;物流行业高速发展,提高商品流转效率;商业模式升级,创造新兴发展业态;造林力度加强,提供优秀原料等重大机遇。为了促进湖北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加速建设精深加工体系,高度注重产业链的延伸;牢牢把握现有政策红利,缓解资金短缺问题;深度细化消费市场,提高消费者对茶油产品接受度等优化建议。

关键词 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1.058

油茶是湖北省第一大经济林树种,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4,且具有轻劳力、管护少等优点,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近年来,我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油茶企业,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尤其是湖北省京山市作为“中国农谷”,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油茶种植提供了强大保障。油茶产业作为湖北省新兴的农林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迫切需要在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形成湖北省独特的区域品牌。因此,推动湖北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油茶产业走“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新时代湖北省农林从业人员的历史使命。

1  优势

1.1  自然环境优势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喜温暖,怕寒冷,其生长要求光照充足,适宜生长在低纬度、低海拔、土层深厚的低山丘陵地区。我国油茶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省、福建省等15个省(区、市),其中湖南省油茶种植面积最大,湖北省位居第4。由中国经济林协会评定的“中国油茶之乡”,湖北省麻城市、兴远县位列其中[1]。

湖北省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兼备。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除高山地区外,其他地区的光能充足,热量丰富。得天独厚的地貌、气候条件为湖北省创造了油茶种植的自然环境优势[2]。

1.2  科研文化优势

近年来,湖北省在油茶产业发展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优势,为推进湖北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咸宁市通城县黄袍山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园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3D影像、电子触摸等声光电高科技影像技术展现油茶资源、油茶历史、油茶文化及油茶产业展望,使大众对油茶产业有更加感性的认知。

2021年10月1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油脂博物馆”正式揭牌开馆,作为中国唯一一座油脂博物馆,其填补了我国在油脂博物馆领域的空白,不仅助力我国油脂的发展,还为湖北省乃至全国油茶产业的发展深化了文化背景。与此同时,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名誉会长、高级工程师王瑞元发言称,要借助中国油脂博物馆这张“金色名片”向海内外推介中国油脂产业。油茶产业作为油脂领域的分支,其在湖北省的发展必定具备独特的科研文化优势。

1.3  行业竞争优势

由于还未形成可观的油茶产业规模,湖北省当前油茶产业竞争压力较小。目前,湖北省油茶企业多集中于荆门市,行业整体还未呈现“红海”模式,根据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得知,现有公司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小,湖北省油茶企业正处于一片“蓝海”之中。由于油茶产业存在投资期长、收益期长的特点,目前潜在竞争者进入威胁较小,这给湖北省油茶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便利。

1.4  政策支持优势

湖北省扶持油茶产业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17年,原湖北省林业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加快林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先发展油茶、核桃、板栗、山桐子、油用牡丹及油橄榄等木本粮油[3]。此后几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湖北省林业局多次出台政策文件,明确实施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同时,湖北省搭建了“荆楚好粮油”平台,入选该平台名录可为入选“中国好粮油”名录打下基础,提供助力。一系列地方政策、行动和平台建设为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契机。

2  存在的问题

2.1  精深加工发展不足

湖北省现有油茶加工企业数量较少,且多数停留在简单的油料加工阶段,油茶精深加工、附加值开发利用薄弱,且产品转化率低,附加值较低;油茶产业链相对较短,难以实现油茶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增值,暂未开创油茶产业“三产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根据价值链“微笑曲线”可知,在粮油加工产业价值链中,产品、技术研发及品牌等知识含量高、企业特色代表性强的环节,以及科技含量较高的精深加工和种植培育环节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而知识含量低、特质性不强的纯加工环节(粗加工)和粮库、仓储公司、购销公司等主体提供的仓储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最低。湖北省当前仍处于生产加工(粗加工)阶段,精深加工发展不足是当前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

2.2  资金扶持力度有限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以支持油茶产业的发展,针对油茶种植重点县也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如2022年湖北省林业局等五部门联合出台《湖北省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2—2025)》,将油茶列为湖北省造林绿化的优先树种,纳入各类造林绿化工程项目规划和任务,省财政每年统筹安排资金5 000万元,支持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尽管湖北省的政策支持方案很多,但整体资金额度有限,可能会造成一部分小微企业无法得到资金上的支持,或扶持资金较少。

2.3  接受度不高

中式烹饪讲究“色香味俱全”,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更符合中国饮食习惯,而茶油因其特殊的木本油香味,在市场上一直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可。湖北省多年的饮食风俗与习惯形成了独特的烹饪菜色,偏好较为浓郁的风味,这也造成了大众对茶油接受程度较低的现象。此外,由于油茶树种植在丘陵地带,其特殊的位置决定了采摘、运输的成本较高,因此茶油销售价格普遍高于市场现有的油类,较高的消费成本让大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市场接受度不高。

3  机遇

3.1  消费观念转变,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多,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开始逐渐转变。人们更加注重绿色、健康、有机的生活,提升生活品质逐步成为大众的第一选择,因此茶油产品具备了一定的消费者市场。与此同时,湖北省约有70所本科院校、60所专科院校,学生数量众多,无数年轻人选择留在武汉市、襄阳市等地工作生活,年轻消费者更易接受新兴事物,其消费观念的转变较快,市场前景广阔。

3.2  物流行业高速发展,提高商品流转效率

物流行业的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商品流转效率。湖北省地处华中地区,交通网络发达,是我国中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省会城市武汉市具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发达的交通网络为物流行业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也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助力。目前,湖北省正致力于物流平台的建设,新进驻的油茶企业正在努力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及物流运输信息公开平台,通过物流行业的发展增强油茶产品的流转能力。

3.3  商业模式升级,创造新兴发展业态

近年来,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商业模式的发展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良好平台,农产品借力互联网开展市场营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直以来,湖北省积极探索实施“互联网+”模式,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转型“智慧种植”提供了保障;在“大智移云物区”的推动下,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数量激增,降低了行业交易成本。整体商业模式全面升级,为油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兴业态。

3.4  造林力度加强,提供优秀原料

油茶造林支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为企业获取原料带来极大便利;改造低产林,加强幼林抚育管护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油茶原料的获取。湖北省林业局2022年出台的《关于落实优环境强保障稳增长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实施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至2025年新造油茶林14万hm2、低产林改造9.73万hm2。造林力度不断加大,意味着湖北省重视油茶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支持为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

4  优化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要深入贯彻“推動绿色发展”精神,提升湖北省油茶产业整体的发展水平,致力于将油茶产业打造为提升和带动湖北省农林产业发展的一大支柱,促进湖北省农民增收,使油茶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4.1  加速建设精深加工体系,高度注重产业链的延伸

仅仅依靠茶油产品企业很难实现盈利,或者盈利非常微薄,并且并非只有茶油可以实现商品化,茶壳、茶饼都可以通过加工得到相应产品。例如,可以从茶饼中提炼出茶皂素,用于生产洗护产品、发泡剂等。企业应通过横向延伸油茶加工产业链,增加产品线宽度,打造从原料采收到精深加工再到资源综合利用的可循环产业链,加速建设精深加工体系,以延伸全产业链条[4]。此外,考虑尝试“商产学”合作模式,在产业链延伸的同时创新油茶产业发展方向。

1)充分利用各类现有机构,如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与其合作开展宣传活动,使茶油产品快速进入大众视野。例如,在银行积分可以兑换的产品中加入茶油,开卡客户可以获赠茶油等。2)与高校合作。在湖北省内可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食品安全研究院、武汉轻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在合作中学习,从研发、技术、战略等多维度把握油茶产品品控。

3)与湖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荆门市茶叶协会等通力合作。各类学会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家相关政策,有助于指导企业从大方向上把握好国家战略。尝试“商产学”模式,有利于最大限度做好资源优化整合,助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4.2  牢牢把握现有政策红利,缓解资金短缺问题

尽管当前政策扶持力度有限,但仍不难看出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1)深入学习现有政策,企业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与规定,了解针对油茶产业发展提供的补贴及各项补助政策。2)积极申请各项政策补贴,企业应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加入各项企业名录,抓住现有机会,利用当前条件最大限度地缓解资金扶持力度有限的问题。3)与油茶种植大省湖南省不同,湖北省在茶油品牌方面实力较弱。“大三湘”“山润”“金浩”“贵太太”等一批知名的油茶品牌均来自湖南省,湖北省急需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油品牌。可以考虑以荆门市为核心,辐射到各地级市,依托湖北省特色的“中国农谷”屈家岭文化,形成区域茶油品牌,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政策扶持。

4.3  深度细化消费市场,提高消费者对茶油产品接受度

油茶特有的木本油料香味可能是短时间内难以破解的市场阻碍之一,较高的价格也让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消费者需要适应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如果能够探知消费者心理,深度细化消费市场,则可为进入市场提供助力,从而提高消费者对茶油产品接受度。如橄榄油初入国内市场时,消费者也因其不同于国内菜籽油、花生油的“香味”一时难以接受,较高的价格导致售卖并不理想,但其通过“健康、绿色”的营销理念,顺利进入国内市场,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油茶产品定位本就偏向高端化,其中更是涉及美妆护肤、母婴护理等领域,应更加深入地对市场进行细分,可以考虑划分中端、高端等不同市场门类,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余绍辉,曾臻,傅为一,等.湖南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经济林研究,2019,37(4):214-220.

[2] 吴雪.黔东南州油茶产业发展的SWOT与PEST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20,49(3):154-158.

[3] 张维,程军勇,邓先珍,等.湖北省油茶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21,50(6):62-65.

[4] 邓可,许俊波,廖德胜,等.贵州省册亨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贵州林业科技,2022,50(2):51-55.

(责任编辑:张春雨  丁志祥)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湖北省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取缔1136座非法矿山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