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
2023-09-03柳凯刘钊扬刘一泓周铭德
柳凯 刘钊扬 刘一泓 周铭德
柳凯,刘钊扬,刘一泓,等.广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11):151-154.
摘 要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确保水稻产量、稻谷质量和大田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受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等影响,广西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趋势,从而对广西当前大力推进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加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保障广西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以广西水稻生产为例,探讨广西水稻大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监测预报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基层培训范围;加大研发力度,实现绿色防控技术多样性和综合性应用;优化推广模式,提高示范区带动作用。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現状;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1.038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农业生产的绿色防控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是利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科学、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以达到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为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2022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印发了《2022年广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坚持以“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分类管理、科技支撑、绿色防控”的原则,针对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制定了防控方案,并积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综合治理模式[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南疆,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广西也是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地区之一,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2019—2021年,广西全区水稻病虫害累计防治面积1 391.55万公顷次,3年累积挽回损失高达404.98万t[2-4]。因此,加强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对广西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广西水稻病虫害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发布的2019—2021年广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实况显示,2019年与2020年广西全年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总体发生程度均为中等偏重,2019—2021年全年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的发生面积基本持平。笔者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2021年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见表1):2019—2021年,广西水稻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对广西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广西水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在410.82万~443.33万公顷次,平均为431.63万公顷次,是水稻播种面积的2.48倍;水稻病虫害累计防治面积为1 391.55万公顷次,年平均防治463.85万公顷次,是水稻播种面积的2.66倍,即至少实施2次防治。3年累积挽回损失高达404.98万t,为2019—2021年广西水稻总产量的13.4%[5-6]。由此可见,做好水稻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减轻损失,有助于保障广西粮食生产安全。
2 广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成效
长期以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广西各地农业工作者过度依赖化学防治,造成水稻病虫害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导致防治效果越来越差,病虫害发生概率激增,给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化学防治易导致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绿色防控技术的广泛应用,2011—2021年广西累计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5 769个,绿色防控示范面积135.19万公顷次,并带动全区绿色防控面积7.07亿公顷次。仅2016—2022年,广西财政累计补助市县专项资金1.06亿元,在全区各县(市、区)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示范区230个,示范面积7.69万hm2。同时,广西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和指导相关县(市、区)开展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统防统治百强县和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创建,其中灵山县、容县、田阳区、八步区、兴安县、扶绥县获评第一批、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通过加大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完善绿色防控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集成应用,促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融合,积极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提升绿色防控技术水平,广西农作物绿色种植得到了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底,广西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为46.02%[7]。
3 存在的问题
3.1 对监测预报工作重视不够
2019年机构改革后,广西部分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按照“撤并职能萎缩弱化的事业单位,整合职责相同、相近的事业单位”的原则,撤销了县一级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站,有的抽调植保站或测报站工作人员补充加强其他股室站所,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不够重视。此外,农业农村部门没有系统地建立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点与监测点,农技干部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和测报工作,对水稻病虫害的有效监测产生较大的制约,未能结合水稻病虫害发生实情做好预警工作。
3.2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程度不高
2021年,广西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1 762.87万公顷次,而2011—2021年广西绿色防控示范面积只有135.19万公顷次,不足2021年主要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的1/10。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公布的相关数据,2022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应用面积达到0.79亿hm2,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2.07%[8]。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区),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整体的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范围和防控力度与绿色农业发展要求相去甚远。
目前,广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仍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应用程度不高,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的原因。
1)绿色防控技术的覆盖程度不够。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见效比化学农药慢、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再加上生物农药、灭虫灯等绿色防控产品价格相对偏高,如目前一般植物源生物农药主要价格在80~250元·L-1,频振式杀虫灯市场价格为2 500~3 300元·台-1,无论是散户还是专业合作社,在面对新技术应用反而带来成本增加时,一般存在抵触思想,接受意愿低。2)目前广西大部分水稻种植户的文化程度不高,加上缺乏相关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普遍对绿色防控技术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种植管理中更依赖于传统的化学防治技术,最终导致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程度不够。
3.3 防治手段单一
目前,广西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如种植香根草诱杀水稻螟虫的生态调控技术,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生物防治技术,设置性诱捕器诱杀三化螟和二化螟、安装各种杀虫灯诱杀水稻鳞翅目害虫等的物理诱控技术等,大多数是针对水稻害虫而设计的,针对病害的防治则仍以化学防治為主,防治手段单一,整体的绿色防控效果达不到预期。
3.4 推广模式较单一
目前,广西各水稻主产县区正在大力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但大部分是依靠国家政策和财政资金推动实施。2016—2022年,广西财政累计补助市县专项资金1.06亿元,在全区各县(市、区)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示范区230个,但其中大部分的绿色防控方案以行政推动型、项目推动型为主,覆盖水平整体不高。此外,通过示范区、示范片等方式推动绿色防控,往往只能辐射带动周边,如广西港南区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集成示范区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核心区面积为700 hm2,辐射范围仅包括木格镇良坡村、寿莫村、合岭村、云垌村、平悦村等10个村。因此,推广模式比较单一,难以达到示范引领效果。
4 对策建议
4.1 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监测预报机制
为了提高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成效,要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1)提高对绿色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广西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站和监测点的建设,保编保岗保人,明确职责与工作内容,完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措施,提高对防治工作特别是绿色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2)加大资金投入,在重点产粮区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提高监测预报准确性。
4.2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基层培训范围
1)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依托网络平台为种植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内容,提供更加便利、更加专业、更加准确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知识、咨询服务。2)加大基层培训力度,拓宽培训范围。目前广西大部分水稻种植户的文化程度不高,为进一步促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相关部门应重视基层农技人员和水稻种植户的培训工作,邀请专家以“面对面”“互联网+”等形式积极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课堂,解答在生产和推进绿色防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种植户实现“降成本促产量,用产量创效益”,提高种植效益和种植积极性,为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3)基层农技人员要不断探索总结,通过优化和简化绿色防控技术,把学到的新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把枯燥的专业术语通俗化,以“技术指导+农民参与+影响带动”创新试验示范方式,力求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亲民化、能落地推广,让更多的种植户亲身感受到应用新技术的增收效果,提高种植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接受度。
4.3 加大研发力度,实现绿色防控技术多样性和综合性应用
1)进一步完善政策配套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好政策、资源的配置权力和影响力,促使优势企业、龙头企业向水稻绿色防控领域适当集中,加速推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的广度和深度。2)强化市场主导,科研单位和企业要持续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绿色防控技术水平和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效率,降低绿色防控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成本,形成“研产融合,共赢共享”的良性循环,培育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3)不断探索创新集成“放蜂治螟+农业防治+生物农药+理化诱控”等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如应用植保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及水稻螟虫,加快研发一批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集成一批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实现农药减量控害。既能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又能维护好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并不断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综合应用水平。
4.4 优化推广模式,提高示范区带动作用
目前,广西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进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及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示范工作,积极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高质量发展。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定期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创新利用“合作社+基地+农户”联盟模式,促进农户带田入社、带机入社,构建“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共同体,实现集约化管理。此外,通过邀请专家教授或派出技术人员等到示范区或基层进行现场培训,提高示范区的带动作用。
5 结语
目前,广西部分地区还存在对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重视不足、整体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程度不高、种植户接受程度低、推广模式较单一等问题,应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监测预报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基层培训范围,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提高种植户接受度,优化推广模式,提高示范区带动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广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办发〔2022〕41号)[EB/OL].(2022-03-17)[2023-03-08].http://nynct.gxzf.gov.cn/xxgk/jcxxgk/wjzl/gntbf/t11675429.shtml.
[2] 林作晓,辛德育,唐洁瑜,等.2019年广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实况[J].广西植保,2020,33(3):17-24.
[3] 林作晓,龙梦玲,唐洁瑜,等.广西202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实况[J].广西植保,2021,34(3):25-32.
[4] 林作晓,龙梦玲,唐洁瑜,等.2021年广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实况[J].广西植保,2022,35(3):17-26.
[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6]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广西统计年鉴202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7] 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广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初见成效[EB/OL].(2022-09-29)[2023-03-08].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x/t13130480.shtml.
[8] 全国农技中心.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召开2022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总结及绿色防控视频会[EB/OL].(2022-12-28)[2023-03-07].http://www.agri.cn/V20/ZX/nyyw/202212/t20221228_7924126.htm.
(责任编辑:刘宁宁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