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之眉目
2023-09-03顾宏义
《宋史·艺文志》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其著录的书籍部数、卷数皆远超前代史志目录,体现了宋代社会图书出版事业的兴盛与学术之发展状况。
《宋史·艺文志》(以下简称《宋志》)计8卷,收入于《宋史》卷二百二至卷二百九,其中卷二百二为经部书,卷二百三、卷二百四为史部书,卷二百五至卷二百七为子部书,卷二百八、卷二百九为集部书。《宋志》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
“艺文志”乃中国古代“正史”即记传体史书中专门记载图书目录之“专志”,始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汉书·艺文志》通过“删其要,以备篇籍”之法,删定西汉末刘歆的《七略》而成,分类著录存世的先秦至西汉晚期典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唐初纂成的《隋书》也编有“艺文志”,但称作《经籍志》。此后《旧唐书》有《经籍志》,《新唐书》《宋史》《明史》有《艺文志》,“二十四史”中的其他诸史皆无“艺文志(经籍志)”。
《宋志》序云:“宋旧史,自太祖至宁宗,为书凡四。志艺文者,前后部帙,有亡增损,互有异同。今删其重复,合为一志,益以宁宗以后史之所未录者,仿前史分经、史、子、集四类而条列之。”此一小段话简要说明了《宋志》的史料来源、编纂体例与分类依据等,即宋人甚为重视编纂当代史,先后编撰成4部“国史”: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国史》,仁宗、英宗《两朝国史》,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国史》与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中兴四朝国史》。这4部“国史”皆编纂有《艺文志》。元代史臣主要汇总4部《国史艺文志》,考其“异同”,删其“重复”,合编为《宋志》。
目录分类
《汉书·艺文志》分为6类: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与方技略。《汉书·艺文志》虽主要依据汉家藏书目录《七略》编成,但其分类编目也起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用,故向来为学者所重视。清代学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即引学者金榜之言曰:“不通《汉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自《隋书·经籍志》以后,因学术之发展、演进,诸史《艺文志》皆改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宋志》也以四部分大类,其下又细分44小类,即:经部下设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经解、小学10小类;史部下设正史、编年、别史、史钞、故事、职官、传记、仪注、刑法、目录、谱牒、地理、霸史13小类;子部下设儒家、道家(释氏及神仙附)、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天文、五行、蓍龟、历算、兵书、杂艺术、类事、医书17小类;集部下设楚辞、别集、总集、文史4小类。
《宋志》设类原则,虽大体借鉴《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但也据宋代学术发展状况而予以调适。其经部仍以六经为基础,《孝经》《论语》被宋人视作“小经”,与“大经”即《易》《书》《诗》《礼》《春秋》一同作为科举考试用书,故于经部特设孝经、论语两小类,加上“辅经”的经解、小学类,构成了经部门类。由于先秦儒家六经之一的《乐经》早佚,故收录于乐类的图书大都属于后世乐书、琴谱以及与音乐相关的图书,如相传蔡琰所作的《胡笳十八拍》,北宋冯元、宋祁等编纂的《景祐广乐记》,刘昺的《大晟乐书》,甚至唐人崔令钦所撰《教坊记》等也收录其中,可见其已名不副实。
史部下之诸类目,如史钞、职官、传记、刑法、目录、地理皆可循名识其义,正史类收录《史记》以下纪传体史籍与其注释、辨证等图书,宋代“国史”即收录于此;编年类收录编年体史籍,历朝实录、日历与年表等也收录于此;别史,其他书目一般称作“杂史”;故事类所收的乃记载朝廷各类诏令、典章、制度等的图书;仪注类收录涉及朝野礼制仪典的著述;谱牒乃指家谱、族谱及姓氏书等;至于霸史,指记载历代地方割据政权历史之书。
集部主要收录历代文学类著述,其楚辞类收录《楚辞》以后“骚”体著述;别集指个人诗文集;总集指合编两人以上诗文之著作;文史类收录《文心雕龙》以下诗文评及诗话等著述。
其他未被收录于经、史、集部各类著述,皆被杂糅归类于子部,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诸类即属诸子略。将分别收录佛教、道教著述的释氏类、神仙类作为道家类的附录,充分反映了西汉以后诸朝学术“以儒为宗”之宗旨。自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诸子中的名家、墨家、纵横家的新论著甚少,故《宋志》仅著录历代名家著述“五部,八卷”,墨家“一部,十五卷”,纵横家“三部,四十六卷”。于是清人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时,便认为此乃“拘泥门目之过”,遂仿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将“墨家仅《墨子》《晏子》二书,名家仅《公孙龙子》《尹文子》《人物志》三书,纵横家仅《鬼谷子》一书”,“于寥寥不能成类者,并入杂家(类)”。
此外,天文类收录天文星象、历法及占星术著述;五行类收錄易术、堪舆、占卜、遁甲等书籍;蓍龟类收录蓍占龟卜之流书籍;历算类收录算术、历代日历及其编制方式等书籍;兵书类收录的除历代兵法、兵书外,还有大量行军、扎营、占风、望气之书;杂艺术类收录诸如投壶、弹棋、书画等书籍;类事即宋人用以指称类书,《宋志》将会要、杜佑《通典》等政书也收录于类事类。可见所谓子部虽取名于诸子,但其所收录范围大体包括《汉书·艺文志》中的诸子略、兵书略、数术略与方技略,实为一“杂部”。
著录方式
《宋志》与其他史志目录相同,以种为单位,即著录一书之著者、书名、卷数(少数仅著录其册数),其中有一些书下简注著者身份或与书籍相关之情况,以便于读者的阅读理解。如经部易类著录邵雍《观物外篇》,注曰“门人张湣记雍之言”;又著录《观物内篇解》,注曰“雍之子伯温编”。书类著录《汲冢周书》10卷,注曰“晋太康中,于汲冢得之。孔晁注”;经解类著录《周公谥法》1卷,注曰“即《汲冢周书·谥法篇》”。史部别史类著录陈傅良《建隆编》1卷,注曰“一名《开基事要》”。《宋志》于每小类末统计本类著录书籍之部、卷数,如易类末小计曰:“右易类二百十三部,一千七百四十卷。”注曰:“王柏《读易记》以下不著录十九部,一百八十六卷。”又在经部末统计曰:“凡经类一千三百四部,一万三千六百八卷。”
对于《宋志》小类末注文中所云的“不著录”,是将4部《国史艺文志》未著录之书附录于各小类末,其法实是仿效《新唐书·艺文志》。由于“不著录”之书主要为南宋宁宗嘉定年间以后面世的著述,故有学者认为此附录于诸小类末的书籍,是元史臣据宋末所编馆阁藏书目所著录之图书予以补录的。但从《宋志》所注“不著录”情况分析,此说法似不能成立。其一,不知出于何原因,各小类末附录“不著录”书籍之现象,仅见于卷二百二经部、卷二百三史部这两卷。其二,史部编年类末注曰:“《宁宗实录》以下不著录六部,无卷。曾慥《通鉴补遗》以下不著录十五部,九百六十八卷。”其《宁宗实录》以下6部著作《宁宗实录》《理宗实录初稿》《理宗日历》《日历》《度宗时政记》《德祐事迹日记》,确实皆属宁宗以后著作。但曾慥《通鉴补遗》以下15部著作中,胡安国《通鉴举要补遗》、洪迈《节资治通鉴》与《太祖太宗本纪》《四朝史纪》《列传》诸书皆成书南宋前期,并非是南宋宁宗以后才出现的著作。
与世人对《宋史》劣评连连相关联,学者对《宋志》也多有批评。如清代馆臣就指责《宋志》“纰漏颠倒,瑕隙百出,于诸史志中最为丛脞”。确实《宋志》中存在诸多问题,当代学者陈乐素先生《宋史艺文志误例》中将其中错误归纳为7大类:撰人之误、书名之误、卷数之误、分类不当、编排失序、重出、失书。上述失误,除部分是由于在传抄过程中形成的,此外大多是因元代史臣编纂《宋志》失当而造成。因为据现存宋、元人著作引用宋《国史艺文志》文字,宋《国史艺文志》著录图书,如宋时私家书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一样是撰有提要的,而且各小类前也撰有类序,但元史臣据宋《国史艺文志》纂修《宋志》时,大略限于正史体例,将类序、提要皆删去,从而形成今日所见之《宋志》面目。
大概因元史臣纂修时间较短,态度也欠认真,故其间时见删剪失当而致舛误者。如4部宋《國史艺文志》对某书之著录归类时有不同,但元史臣撰作《宋志》书,时失删剪,致使《宋志》中存在颇多的一书重复著录现象;或者宋《国史艺文志》归类有误,却仍不改的现象。又如《宋志》经部小学类著录南朝梁萧该《汉书音义》3卷。但检《隋书·经籍志》著录萧该《汉书音义》12卷、《范汉音》3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与郑樵《通志·艺文略三》皆著录萧该《汉书音》12卷、《后汉书音》3卷,可证萧该所撰《汉书音义》为12卷,3卷者乃《后汉书音》,故推知《宋志》于此处误删“十二卷后汉书音”诸字。
史料价值
虽然《宋志》中存在诸多问题,但仍不失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志目录,其总计著录四部图书总部数、卷数“大凡为书九千八百十九部,十一万九千九百七十二卷”,其部数、卷数皆远超前代史志目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国家藏书的品种与数量,同时体现了雕版印刷普及以后社会图书出版事业的兴盛与宋代学术之发展状况。有相当数量的宋人著述,仅见于《宋志》著录,尤其是官修著述如法律、敕令之类,这是《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私家藏书目录所无法比拟的。
即便如《宋志》著录书名下的十分简略之注文,也有其不可忽略的史料价值。如史部仪注著录《高丽入贡仪式条令》30卷,注曰:“元丰间。”《高丽女真排辨式》1卷,注曰:“元丰间。”又《诸蕃进贡令式》16卷,注曰:“董毡、鬼章一,阇婆一,占城一,层檀一,大食一,勿巡一,注辇一,罗、龙、方、张、石蕃一,于阗、拂菻一,交州一,龟兹、回鹘一,伊州、西州、沙州一,三佛齐一,丹流眉一,大食陀婆离一,俞卢和地一。”通过注文,可知此数项法令条文皆编订于宋神宗元丰年间,并知被宋人视作“诸蕃”的既有属于今中国境内的古代部族如董毡、鬼章、于阗、龟兹、回鹘等,更多的为今境外的东南亚、南亚、中东诸国。又如霸史类著录《吴越备史》15卷,注曰:“吴越钱俨托名范坰、林禹撰。”子部儒家类著录《子华子》10卷,注曰:“自言程氏名本,字子华,晋国人。《中兴书目》曰:‘近世依托。朱熹曰:‘伪书也。”又著录《孔丛子》7卷,注曰:“汉孔鲋撰。朱熹曰:‘伪书也。”此对后人判别古书之真伪颇有价值。
因《宋志》存在不足,尤其“咸淳以来尚多缺略”,故清人倪灿等撰作了《宋史艺文志补》等,收录《宋志》未著录的宋人著述678家、12742卷,对研究宋代图书文献、学术源流等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顾宏义,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