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润泽心田的指引者
2023-09-03
邹佳诺
四川音乐学院助教,从事声乐演唱和民族音乐特点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全国“孔雀杯”“金钟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等声乐比赛四川赛区中获得优异成绩,并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在幼年的时候我对唱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学起便带着对声乐知识的渴望开始四处奔波求学,最终考取了四川音乐学院。但我不满足于现状,想要继续深造,于是2015年金秋的9月再次踏入川音,开启了研究生阶段的求学之路。
“学艺的尽头是做人”,这是研究生阶段导师们经常教导我们的一句话。所以,在校期间,我们积极申报各类科研,参加思政课程;投身到保护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大格局中;踊跃投身公益事业,为抗击新冠疫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些经历不仅使我们收获到了除课堂和舞台以外的经验和知识,还增长了见识,拓宽了阅历,打开了格局,让研究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而除了与专业和文化的碰撞让我获得了精神上的成长,与人的相处也让我明白了何为“学艺之人应有的姿态”。我曾读过中国作家何光耀的自传体小说《星期一男孩》,来自农村的贫穷主人公在大城市的学校里遇到一位富有爱心和智慧的教师,通过老师严格的要求、引导和关怀,他被激发了对知识和追求梦想的热情,最终克服困境,在学业上取得突破。在研究生毕业那年,我便遇到了一位正如小说中所描绘的教师——我的硕士生导师邹筱丹副教授。记得那时临近毕业季,因为要在短时间内准备毕业考核音乐会和研究生毕业音乐会,每一场要独唱十首曲目以上,忙碌导致的低效一度让我在专业上否定自己。邹老师知道后,利用课后休息时间帮忙一首一首地抠细节,調整我的状态,耐心认真地引导我如何把情绪代入作品。
在我对自己缺乏自信时,邹老师会引导、帮助我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在我为专业技术而苦恼时,她会倾听我的问题和困扰,并尽力给予积极的解决方案;在我毕业工作迷茫之际,还会引导我不要受外界影响,坚定自己的方向。正因为有音乐与良师的陪伴,才使我能无比坚定、自信大方地站在舞台上,精彩地完成每一场演出。“示人何以为学,亦且示人何以为师。”也正是导师与学校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了敬仰之情。从硕士毕业后,我荣幸留校任教,立志成为一名如邹老师般平易近人、兢兢业业的音乐传播者。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2023年是我在母校的第十三个年头,而我与导师仍旧保持着那份纯真自然、亦师亦友的情谊,并且这份情谊随着时间的流逝如美酒一般变得更加醇厚。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教师,我都会铭记恩师的教诲,以其为榜样,秉承敬业奉献的精神,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引导他人,为社会培养更多有品德、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