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空心化背景下乡村振兴路径思考
——基于鲁西北某村庄的实地调研
2023-09-03邢博远邢永杰
邢博远,邢永杰
(1.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
自2004 年起,中央连续20 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随着劳动人口持续外流以及寿命延长,农村空心化程度较为严重,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根据第7 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乡村60 岁老年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 个百分点。
对农村地区老龄化、空心化程度以及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进行研究,对于地方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制定有效的惠民政策,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于2022 年7 月在山东省T 村进行了入户调查,力图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当前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状态进行全面了解,并对老龄化、空心化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作出进一步思考。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一)调查地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地T 村是一个自然村,位于山东省聊城市。2021 年全年山东省生产总值为83095.90 亿元,在全国排第3 位。T 村所在县第7 次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为517641 人,60 岁以上105432 人,占比20.37%;65 岁以上80077 人,占比15.47%。全县居民中,居住在乡村的为234233 人,占45.25%。2021 年生产总值在山东省136 个区县中位居第76,处于中间位置。
这个村户籍人口438 人,总户数135 户,其中46 户为非农业户(均在县城安家居住),农业户中也有部分在县城购置房屋居住,目前这个村常住人员150 ~180 人。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为村内常住人员,由当地向导引导调查人员进行入户调研。按照拟定好的调研提纲,对家中有人的家庭进行访谈,并以录音形式记录所述内容。
本次调研共走访31 户,访谈42 人,调查范围涉及46 户(通过询问调查对象在这个村居住的子女情况,得到其他15 户的人口和年龄情况,共计家庭人口114 人)。
在调研所涉及的114 人中,年龄超过80 岁的有13 人,占比11%;70 ~80 岁的有18 人,占比16%;60 ~70 岁的有15 人,占比13%;18 ~60 岁的劳动人口为47 人,占比41%;低于18 岁的有21 人,占比19%。
二、受访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状及分析
(一)乡村人口持续性地向城镇流动,加速了乡村的老龄化进程
根据调研地所在县政府公布的第7 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60 岁以上人口占全县人口的比例为20.37%,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对老龄社会的定义。调研村庄中60 岁以上人口占到了40%,远高于全县的平均水平。从往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来看,2020 年与2010 年相比,该区域城镇人口增加91247 人,乡村人口减少93266 人,10 年中有20%的常住人口由乡村迁移到了城镇。
当地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城周边,以铝冶炼、铝制品加工、建筑板材生产为主,所调研家庭在外务工者均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近年来,在县城购房已经成为当地男青年求偶的必要条件。调研中,许多老年人家庭表示子女在县城工作并购置房产,乡村房屋仅作为偶尔回乡的落脚点。青壮年劳动人口持续向县城流动是乡村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远超当地平均数据的主要原因。
(二)老年群体高强度体力劳动比例高,但人均年收入较低
在受访对象中,80 岁是乡村老年人耕种劳作的分界线。在31 户家庭中,有6 户夫妻双方年龄均超过80 岁,其土地或由子女耕种或外包,老人不再耕种土地。夫妻双方年龄在70 ~80 岁的11 户中,7户仍由自己耕种(其中年龄最高者已达78 岁);在4 户不再耕种的家庭中,2 户由于身体患病无法继续耕种,2 户由于子女经济情况良好选择将土地外包。70 岁以下的13 户均自己耕种土地或从事其他劳动。尽管当地的土地耕种已经实现了播种、收割的机械化作业(雇用机械作业),但喷药、除草、灌溉等劳动强度较大的作业仍需人工进行。调研过程中多数老年人表示,农村老年人持续进行耕种活动的主要动力是改善经济状况。当地土地承包给他人收入通常是租金400 元/亩·年或150 公斤小麦/亩·年,而自己耕种收入则可达1300 元/亩·年,大多数老年人从经济角度考虑,会尽可能选择自己进行耕种。
乡村居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外出务工及自主经营。人均收入超过8000 元的10 户家庭都至少有1 个劳动力或在外务工,或经常性外出务工,或开展自主经营活动;人均收入在6000 ~8000 元的家庭有9 户,这些家庭或有间歇性务工,或人均耕种土地比较多,或子女赠予较多;人均收入低于6000 元的家庭全部是老年人家庭,由于年龄较大而无法外出务工,子女经济比较困难,很少或者没有资金赠予情况,其经济来源主要是土地耕种及政府补贴资金;人均收入低于4000 元的5 户家庭中有4户为70 岁以上的老年人家庭,无法外出务工,大都自耕种田地,但田地较少且子女困难,无法给予资金帮扶。
从国家统计局2022 年统计年鉴来看,全国居民按照收入水平进行5 等分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8332.8 元的家庭属于20%低收入组。所走访的31户家庭,有2/3 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8000 元。
(三)基础养老金和政府救助性资金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体生活
当地政府对60 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150 元、80 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180 元基础养老金,在改善老年人尤其是低收入老年人生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调研过程中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明确肯定了基础养老金的重要作用。在13 户人均收入低于6000元的家庭中,有8 户各种政府补贴收入(包括社会救助资金)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超过了45%。
经查询当地民政部门各类社会救助名单,该村共有社会救助人员13 人,其中7 人在本次调研家庭中,其余6 人不在本村居住。受访家庭领取补贴情况如表1 所示。
从补贴情况可以看出,受访家庭领取社会救助资金尤其是在一些困难家庭享受多种社会救助资金的情况下,其收入水平可以达到村庄中等偏上的水平。调研中也发现家庭中有残疾人或需要照顾的成员的家庭,其生活水平与没有残疾人的家庭相当,可见救助资金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肉、奶类消费水平较低,整体生活水平较城镇居民有较大差距
肉蛋奶消费量可以直观反映出居民生活水平。根据2022 年统计年鉴,2021 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肉类消费量34.4 公斤。按照居民每户2 人、一次1 ~2市斤计算,本次调研中仅有5 户家庭每个月购买频率超过4 次,年人均肉类消费折算在12 ~24 公斤,低于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16 户家庭每月购买频率在2 ~4 次,10 户家庭低于1 次,更是远低于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调研中也发现,大部分村民肉类日常消费量小,通常相隔较长时间、出于改善生活目的或有亲戚串门的情况下才会购买肉类。
奶类消费差距更大,2021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奶类消费达18.2 公斤,本次调研的村庄奶类消费接近于无。村民表示一方面没有奶品消费习惯,另一方面经济水平也是限制消费的主要因素。蛋类的消费情况相对较好,大部分受访者均表示有每天一个蛋的习惯,与山东省蛋类消费年人均20.1 公斤水平相近,高于全国年人均13.2 公斤的水平。
(五)高龄独居老人医药费支出较高,生存状况堪忧
在受访家庭中,有两位独居老人。其中一位独居老人(男,83 岁)有5 个女儿,均嫁在周边村庄且都务农,经济状况一般。其作为贫困户在2021 年脱贫,目前享受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和低保金,每个月472 元,另外还有180 元基础养老金。但由于其患有肺气肿、食道癌,需要长期服药,医药费支出每个月自付300 多元。其在2021 年前作为贫困户医药报销比例为95%,2022 年脱贫后医药报销比例降低为70%。因此,尽管其补贴增加了,但医药费用支出也增加了很多。
另一位独居老人(女,82 岁),有3 个女儿1 个儿子,女儿嫁在外村务农,儿子在本村务农,子女经济状况不佳,两个孙子均在外务工。由于其儿子在本村居住且耕种其土地,从统计上老人和儿子儿媳合并计算,不属于低保扶持对象,每个月仅有基础养老金180 元。但老人独居生活,每天由儿子或者孙子给其送饭。其儿子在家务农,儿媳帮助子女照顾下一代,无法外出务工,经济状况不好。老人身患心脏病、肠胃病,需要长期服药,每个月医药费300 多元,给家庭造成较重的负担,导致老人生活状况较差。
两位老人目前自理状况良好,但房屋陈设比较破旧,生活水平不高;如果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出现失能失智等症状导致无法继续劳作,可能会出现陷入生活困顿的问题。
(六)收入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机构养老难以成为选择
在调查中询问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时,31 户中有19 户直接表示养老机构收费高、经济无法负担是无法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本地共有养老机构9 家,其中有5 家收费较低的机构对自理老人收费为800 ~1000 元/月,对轻度失能老人的收费在1200元/月以上,中度失能老人的收费在1400元/月以上,重度失能老人则在2000 元/月以上。从调研座谈情况来看,老人在可以自理的状态下通常不愿意离开村庄到陌生环境中;而在老人失能后,无论其本人还是其家庭的收入水平都无法负担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
调查显示,在T 村,家庭养老仍是唯一的选择。养儿防老、养老送终的传统观念还根植于农村大部分人的思想中,同时由于经济水平限制无法将养老机构纳入选择范围,现实中大部分老人只能抱着听天由命的想法,寄希望于在无法自理后,子女基于亲情和社会伦理压力进行照料。
(七)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生活环境仍需改进
新农村建设以来,这个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陆续建设了卫生室,集中供应自来水,旱厕改为水冲厕所,大大改善并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但调研中发现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冬季室内温度低仍是主要问题。仅有1 户对房屋做了保温改造,该家庭子女为当地知名企业家,冬季使用燃气采暖,在室内可以穿单衣;其余30 户均表示冬季在室内仍要穿厚棉服,估计室内温度不超过10℃。为了推行燃气采暖,政府投资安装了管道天然气(采暖炉和燃气管道由政府投资,户内暖气片及管道安装由村民负担),但村民普遍仅在过年或节庆时才开启采暖设备。在燃气费用支出上也可明显反映出这一点,28 户改装天然气的家庭中,2021 年有18 户全年自付天然气费用低于1000 元(含采暖和炊事两部分,2020 年、2021 年对于新安装用户每户分别补助1000 元和500 元直接到表),其中9户仅使用了补贴的500 元燃气。
调查中发现,由于冬季室内温度低导致的冬天洗浴困难是一个突出问题。村民在夏季基本使用太阳能洗浴,但在每年10 月到次年4 月底,有半年左右时间,由于室内温度较低无法在家洗浴。31 户中仅有6 户表示安装了电热水器(或太阳能热水器),洗浴房间安装了采暖设施,冬季可以勉强洗浴。其余25 户家庭均为老年人家庭,冬季只能到乡镇所在地的集中浴室或偶尔到县城子女家洗浴,冬季洗浴频率很低。25 户家庭中,每个月洗浴1 次的仅有6 户,其余19 户低于每月1 次或者在冬季不洗浴。调研中,老年人均表示到乡镇集中浴室洗浴不方便,需要子女开车接送,担心冬季外出洗浴会诱发感冒或其他疾病。同时,居民表示每人次10 ~20 元的洗浴费用较高,因此冬季只能不洗或者少洗。
(八)村庄缺乏公共活动场所
老年人占比高、农业劳动的季节性特点,使得串门聊天、聚集打牌等活动成为村庄老年人空闲时间的主要活动内容。目前,这个村没有集体活动的固定场所,村民通常聚集在村口打牌或者聊天;在天气寒冷的季节则分散到各户家中聊天。在31 户家庭中,18户表示空闲时间会到村头打牌、聊天。80 岁以上人群因年龄原因更倾向于在家或门口静坐而不再外出聚集活动;70 岁以下人群则通常由于要负担家庭劳动而不参加或很少参加聚集聊天、打牌活动。
研究表明,社交活跃度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正相关,社交活跃度高的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更好,认知情况更好,生活更加愉快。同时,积极参加社交活动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口的心理抑郁情况。本次调研中也明显感觉到经常参加社交活动的老年人在交流对话方面更加流畅,表现出的情绪也更加乐观。
三、老龄化、空心化背景下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在工业化、城镇化这一历史的必然进程中,现代化城市的日益繁荣和传统农村的逐渐凋敝形成鲜明对比。“纵观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农村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更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生活的迫切需求,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因此,增收和改善环境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创造更多农民就地就近的就业机会,建立更加多元的增收渠道,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创造现代化生活条件。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这个村空心化、老龄化日趋严重,村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生活环境与城镇差距较大,尤其是老龄化程度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这都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留住年轻人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关键所在,而年轻人留得下的关键在于对未来有美好预期,这不仅是乡村持续发展进而实现振兴的必要条件,也是在发展中解决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不断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让村民“愿意留下”
城乡收入的差距是驱动大批人口弃乡赴城的内在动力。“留住人”的核心是不断创造本地就业机会、推动就地就近就业,深入挖掘乡村生态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生产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只有通过种种措施让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才会有更多人愿意留在农村,从而更好地建设农村,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本次调研中,青壮年家庭基本都有至少一名成员在附近工厂就业,即使是老年人家庭,也不乏在附近道路养护、林业绿化等行业短期务工的人员,甚至80 多岁的老人也在有机会的条件下开展手工缝制服务等工作。在多数年轻人家庭中,“男工女耕”或“男女同工”劳作模式明显。要为可以留在农村、愿意留在农村的人员创造更多的就近就业和增收机会,缓解村庄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
(二)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扶持构建新型农村养老模式,让村民“安心留下”
传统的乡村家庭养老模式是在土地作为基本经营资料、家庭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和传统的孝道观念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思想观念的更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担负起养老的责任。乡村空巢老人比比皆是,即使是在同一村庄居住,子女也不再与老年人共同居住生活,老年人对未来养老问题尤其是夫妻阴阳相隔后的照料问题回答普遍透露着无奈。根据第7 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 年城市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中,69.8%来自养老金收入,17.3%来自家庭供养,7.3%来自劳动收入;而同期农村地区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中仅有10.4%来自养老金收入,劳动收入占33.6%,家庭供养占41.9%。本次调研发现,乡村老年人养老金水平低,普遍持续劳作到无法劳作。正是乡村老年人整体生存的现状驱使下一代人不断努力脱离乡村向城镇流动。不解决好“留下人”的老年后顾之忧,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就无法让人“安心留下”。在家庭养老无法独立承担农村养老的情况下,有关部门要主动介入农村养老问题,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为老年农民提供更多补贴。基层部门尤其是作为最了解村庄情况的村委会,应主动作为,为经济困难、自理困难老人申请救助资金,并对拒不承担赡养义务的村民进行说服教育甚至申请法律援助予以强制执行;同时,还应持续提高不能自理或半自理老人的护理补贴标准,缓解其子女由于照料老人带来的经济、体力和精神多重压力;在村庄里广泛推广日间照料服务,进行实用照料技能培训,或者提供补贴和运营资金,或者以经济补贴带动村民间的互助照料;将家庭经济困难、不能自理的老人纳入“五保”社会供养范畴,按老人意愿或者采取分散供养模式,或者由福利院进行集中供养。通过“组合拳”为破解农村“老了难”“养老难”问题找到解决路径。
(三)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让村民“可以留下”
我国大规模启动的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垃圾集中清运、旱厕改水冲、公共环境集体维护等都让农村更加整洁、卫生。但与城市相比,乡村基础设施不健全、日常生活不便利、子女教育资源不足等仍是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也是年轻人宁愿负债在城市高价买房也不愿意在农村小院居住的原因之一。和美乡村建设中有限资金去干什么、怎么干等路径的选择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科学的后期效果评估需进一步加强。没有效果评估,就难以确定实施路径是否合理,也无法修订其间的失误,只会让路径选择失误带来的问题放大,依靠后期再去修补。如此往复,会造成资金和人力的浪费。很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将重点放到建楼房,但没有考虑建完后是否适合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特点;有的地方建广场、建图书馆,但有多少人需要、有多少人使用并没有人去调查分析。是否可以将建设资金部分用于建设村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让不能自理老人有人照料,让赋闲老人有集体休闲交流空间;是否可以探讨建立校车制度,从而减少为子女教育而移民城市的现象。本次调研中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为村庄通天然气用于冬天采暖而村民很少使用即是一例,如果将这部分资金优先用于房屋的保暖改造或用少量资金建立村庄小型浴室解决洗浴难问题,就会取得更好的惠民效果。
(四)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精准帮扶,让最弱势群体“过得下去”
从调研中可以看出,生活自理困难、经济困难以及患有残疾的人群不同程度地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经济困难补贴、低保金等,切实改善了这部分人的经济条件。尤其是对于分散供养人员的补助,更是解决了社会抚养的问题。但同时还要看到,村庄中仍有一些老年人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水平较低。从所调研村庄情况来看,因年龄大或身体健康原因无法务工、子女困难无法帮扶、医药费支出高、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基础养老金等原因,都会造成老年人事实上经济困难但从统计数据上不能申请低保的现象。同时,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低保申请流程复杂等也客观上造成村民难以自主申请低保。因此,要更加精准扶助困难群体,切实让经济困难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政策补贴。
(五)实现乡村振兴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引导村民转变观念
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响应和拥护,但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必须引导村民转变传统观念。调研发现,绝大多数老年人表示不愿意去养老院,也不愿意离开他们熟悉的村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情怀根植于老年人心中。为了在提供更加便利完善的服务和分散的村庄聚落所带来的经济挑战之间达到平衡,合并自然村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合并自然村,有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近就业岗位、减轻规划工作负担、缓解财政压力,是当前语境下的最优解。而村民对于家和土地的传统观念,使得各项政策的落实与规划受到一定限制,是继续推进合并自然村和今后一切农村相关主题的改革道路上的思想羁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转变乡村地区一些落后观念的思想工作迫在眉睫。这些思想工作必须也必然由政府承担。在思想工作的准备和推进中,应以宣传共同富裕为引导,宣传典范事例为途径,提供实际利益为内驱力,在思想和实际上为农村地区铺好与当下发展主题接轨的缓冲带,而不应急躁冒进,苛求成绩,采取“冲业绩”式推进模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再一次将“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居民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对未来有同样的美好预期,才能让其愿意留、留得下,从而有效应对老龄化、空心化带来的问题,推动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