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会计多元化人才的阶梯式培养研究
2023-09-03李谷琦
李谷琦
(作者单位: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新时代会计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数字化经济形势下,企业对于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早期的企业财会人员只需要处理企业账目,完成现金出纳、成本管理、会计审计等基础工作[1]。但新时代环境下,由于企业经营业务、账目内容的变化,财会人员也需要学习并掌握专业以外的多元化知识与技能,如互联网、信息化技术、金融税务等。如果高校培养出的会计专业人才仍然只具备单一的知识结构与岗位技能,那么他们将难以适应企业复杂化、多元化的岗位工作要求,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失败。以下从两方面具体论证新时代会计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会计人才需求转向复合型、多元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变革、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随着产业多元化发展和国际化接轨转向需要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以财务会计专业为例,新时期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需要了解金融、税务、互联网等多领域知识,以丰富的知识储备适应新环境、新工作。比如,新时期的会计人才要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处理会计实务问题,或者能够读懂英文财报并直接与国际企业合作者探讨会计工作。
(二)多元化会计人才供需失衡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旧不高。对高职院校而言,一方面面临着社会、企业对会计多元化人才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培养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却难以达到新时期企业的用人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十分有必要深入了解会计人才的多元化培养需求,及时革新并调整会计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加强会计专业知识与多领域知识的融合教学,培养出能够满足当前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但存在课程结构单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体系缺乏逻辑层次等问题。
(一)课程结构单一
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分为基础理论与实务技能两部分。基础课程包括会计理论、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现金出纳等;实务技能类课程包括会计实训、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财税统计等。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课程都是围绕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展开,缺少跨学科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结构过于单一[2]。
高职院校现有课程体系所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人才,对于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等新领域和新知识缺乏了解,既不能将自己所掌握的会计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效串联并应用,也不具备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务问题的应变能力。总之,单一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单一化、片面化,无法适应企业日趋复杂多元的岗位工作要求。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涉及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两个模块,但从多数高职院校课程设计与结构分布来看,实务技能类会计课程占比不足20%,且多以选修课、实训课的形式开展,能够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由此可知,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二者严重失衡的课程结构会导致会计专业学生难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会计实务进行衔接,从而出现高分低能、实操能力低下、人岗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
(三)课程体系缺乏逻辑层次
高职院校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培养过程中应体现出阶梯层次。但从高职院校目前的会计人才课程体系来看,学期内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逻辑层次,将会计课程相对平均地放入学生课程规划中,没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递进过程[3]。此外,当前的课程体系由于没有在后期设置互联网、信息化技术、金融、税务等其他专业课程,仅仅只设置会计本专业课程,导致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需求脱节。由此可知,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仅仅完成了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无法实现对其层级递进的拔高式培养,难以满足社会、企业对多元化会计人才的需求。
三、新时代会计多元化人才的阶梯式培养策略
(一)构建多学科、多技能、多领域的模块化课程
高职院校应基于社会对复合型、多元化会计人才的需求,以会计专业模块课程为基础,积极引入新领域、新技能的知识模块,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4]。具体而言可以分为4 个课程模块:
第一模块为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包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基础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加强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认知理解,形成概念化的会计职业素养。
第二模块为跨学科专业知识。考虑到新时代会计专业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交融,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引入互联网、信息化技术、金融税务等专业知识,与财务会计课程知识相结合,形成新的课程模块。这一模块具体涉及会计信息化应用、会计数字化管理、业财融合、金融财务等课程内容,主要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跨学科、多元化知识培养。
第三模块为财务会计专业技能。通过设置会计实操、会计计量与核算、会计电算化、财务报表编制等技能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会计实务能力。通过一系列实践类课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问题处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四模块为会计专业能力与其他职业能力的融合。通过设置实训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与运算的实务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手段进行复杂账目处理、财务数据整合的能力,运用财务会计知识处理金融和税务类问题的实践能力等,促进会计专业能力在其他学科、其他职业领域的实践应用。
综上,通过建构多学科、多技能、多领域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不仅能够丰富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还能够满足新时代对会计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需求。
(二)加强会计实务技能、职业素养的实践类课程教学
高职院校传统的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人才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5]。面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应重点加强会计实务、职业素养等实践类课程教学,并基于专业技能、实务技能、岗位胜任力、应用创新能力这四种会计职业素养设置相对应的实践类课程。
在培养专业技能方面,高职院校应设置课堂实训课,主要通过实训课加强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会计是一门强调专业性与实操性的应用学科,因此,完成会计理论知识教学后,应在第一时间为学生设置安排实践应用类课程。通过实训课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问题处理中,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培养其会计实务能力。
在培养实务技能方面,高职院校应在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多安排会计实务训练,为学生设置特定的工作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其掌握的知识技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会计确认、计量、成本核算、会计电算化、财务报表编制等实务,然后根据考核结果,有针对性地强化并培养学生的会计实操能力。
在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方式,为学生安排顶岗实习机会。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任务中,培养并锻炼学生运用会计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拓展眼界,接触并了解新环境下会计工作的复杂变化与要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等新知识,与会计工作融会贯通。
在培养应用创新能力方面,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新时代会计人才的培养需求,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尤其是设置创新类实务技能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在其他学科或职业领域有效运用财务会计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等新技术手段丰富会计实务技能。
综上,高职院校通过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会计实务技能和职业素养类实践课程的比重,不仅能够均衡课程结构,促进会计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的贯通,而且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会计实务技能与其他职业技能相融合的职业素养。
(三)形成层级化、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增加会计实践类课程比重是基础,关键是按照循序渐进、逐级培养的逻辑关系,构建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培养出“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多元化会计人才。
高职院校的层级化、阶梯式人才培养可参考以下方式:
第一阶梯的培养目标是夯实基础,对应第1—2 学期。前两个学期的课程体系以会计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为主,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具备会计确认、计量、核算等相对基础的会计技能。
第二阶梯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实践能力,对应第3—4学期。这两个学期可以适度减少会计理论知识的课程比重,增加实训类、实务技能类课程比重,专项培养并训练学生的会计实操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与运用在会计实务中。在此阶段,学生需要具备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财务报表编制等实践操作能力,并能够在特定工作情境下解决与处理会计实务问题。
第三阶梯的培养目标是形成跨学科职业能力,对应第5—6 学期。这两个学期开始拓展新职业知识,为学生开设审计统计、市场经济、税务法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课程,并在课程设计中注重财务会计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的跨学科结合,设置会计信息化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会计数字化管理、业财融合、金融财务等职业化技能课程。学生要在第5—6 学期完成职业化技能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丰富知识结构,形成跨学科、多维度的会计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第四阶梯的培养目标是养成多元化、职业化会计人才,对应第7—8 学期。在这一阶段,高职院校应选择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推荐学生进入合适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一方面,让学生在岗位实习中了解新时代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以此提高自身的会计职业意识,增强会计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能力,解决财务、审计、金融、税法、互联网等各个领域的实务问题;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岗位实践中多思考、多创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传统会计方法进行创新结合,为会计实务问题的处理提供新思路,成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多元化、复合型会计职业人才。
综上,高职院校通过设置层级化、阶梯式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实现理论模块与实务技能模块的均衡配置,而且能够有效梳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内部逻辑,形成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和企业提供真正需要的多元化会计人才。
四、结语
本文基于新时代会计多元化人才培养需求,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多学科、多实践、层级化、阶梯式的全新课程体系,为高校课程设置提供新思路。通过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能够有效融合会计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会计技能与跨学科职业能力,通过岗位实践提升学生会计职业素养,真正做到“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帮助学生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多元化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