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专业案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反思
——以“资产评估实务与案例分析”课程为例
2023-09-02杜春明周贺婷
杜春明,王 蕾,周贺婷
(淮阴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保证交易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资产评估的需求大大提高。资产评估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案例教学模式是提高理实一体化的重要教学方法已成为学界共识。案例教学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由教师引导,以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触及真实管理情境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核心是将真实的管理情境作为案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实务知识,有效提升资产评估专业学生解决资产评估案例过程中现实问题的能力。但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是教师分配任务给学生和对学生进行随堂考察,而学生则是以教师意志为准则,被动地完成任务,学生小组成员之间“搭便车”情况普遍存在,极容易在教学中产生“囚徒困境”。即学生仅仅为拿学分而参与案例分析,欠缺努力付出的主动性,其他小组成员也难以形成互动氛围,不能使全体学生都得到锻炼;教师也可能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以避免严格管理带来的学生负面评价。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资产评估实务与案例分析”课程为例,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创新性的引入竞赛式案例教学,以期激发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 竞赛式案例教学在“资产评估实务与案例分析”课程中的实施
“竞赛式”案例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实施案例竞赛机制,理论和实践结合,以学生兴趣为驱动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根据实际工作情境,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实现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2.1 竞赛规则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1.1 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和问题解决能力,优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制定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2.1.2 基本原则
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竞赛过程和结果并重。
2.2 竞赛规则的主要内容
2.2.1 竞赛目标
“资产评估实务与案例分析”课程是资产评估专业的一门专业考察课程,考察课的成绩全部由学生的平时成绩构成,其中案例竞赛占平时成绩的60%。所授课班级学生40 名,学生自由组队,每组4 人,共计组成10 组,10 组共40 名学生通过竞赛决胜出“资产评估实务与案例分析”课程的评分等级,分别为优秀2 组(百分制90-100 分)、良好6 组(百分制80-90 分)、良好以下2 组(百分制80 分以下)。
2.2.2 竞赛流程
10 组顺序编号后分成红蓝两方,然后进行以下三个阶段的竞赛。
第一阶段:①红方5 组和蓝方5 组两两竞赛资产评估主题案例,每个小组案例展示时间为10 分钟,所有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发言(现场抽签决定竞赛双方);②案例展示完后双方小组相互提问,提问与回答时间各为5 分钟;③最后由其余8 组和老师对竞赛的两组同时进行提问,时间共计为10 分钟。提问完后由其余8 组和老师对两个竞赛小组进行投票、点评,时间为5 分钟,得票多者胜出;决出5 个胜出小组和5 个落败小组。以上被提问的队员为现场随机抽取。
第二阶段:由第一阶段胜出的 5 个小组与第一阶段落败的5 个小组中排名,最高的 1 个小组继续以抽签的方式两两竞赛。决出3 个胜出小组和3 个落败小组。
第三阶段:由第一阶段落败的剩余4 组以抽签的方式两两竞赛(除去第一阶段落败的5 个小组中排名最高的 1 个小组),决出2 个胜出小组和2 个落败小组。
2.2.3 最终分数构成
由小组基础分和加分构成。小组基础分为各小组最终竞赛等级分(第二阶段胜出的3 个小组为A 等,落败的3 个小组为B 等;第三阶段胜出的2 个小组为B 等,落败的2 个小组为C 等);小组加分项是根据大众评审团提问的次数及质量、态度等进行调整。
2.3 学生表现及最终结果
竞赛式案例教学模式经过在资产评估实务与案例分析课程上的实施,发现学生在课程上的表现有如下变化(见表1)。
表1 竞赛式案例分析实施前后学生表现
3 竞赛式课堂案例教学模式反思
尽管课堂案例竞赛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作为案例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也发现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案例资源相对匮乏
能够反映现有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的案例数量不足,很多过于“西化“的案例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背景差异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现有很多案例综合性差,割裂了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致使案例教学沦为习题练习。
3.2 理论知识铺垫不够
教师存在案例教学准备不充分、没有设计启发性问题以引导讨论的开展,使得案例讨论不彻底、总结不到位的问题。部分学生认为案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教材中并未涉及,学生在接受时比较茫然,无法抓住主线,没有充分分析案例问题,在前期知识缺乏的情况下,定向思维比较严重,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比较困难,课中难以进入案例情景,学生会因为畏难而降低参与案例竞赛的积极性。
3.3 课堂时间安排合理性需要提升
仅第一阶段2 个小组进行案例竞赛,整个流程需要45 分钟(汇报、投票、点评),依此类推还有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竞赛,案例竞赛共计需要占用10 节课的时间,而“资产评估实务与案例分析”课程一学期教学时数为32 课时,周课时为2 课时,课程内容还包括课程前期的实务课的讲解,前期需要讲授的知识点较多,时间安排偏紧。
3.4 教学双方的能力不能完全达到开展案例教学的要求
目前高校教师虽然在学历上有所提升,但教师由于资产评估实践经验的缺乏,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对学生发言的分析点评也不够深入、全面,从而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学生由于尚未接触资产评估的实务工作,形成的评估结论误差非常大。
4 竞赛式课堂案例教学模式的改进建议
4.1 丰富案例资源
构建具有典型性、时效性、相关性和综合性的案例库。收集最新的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案例,结合中西方制度环境的差异,整合、编制“本土化”的资产评估案例。兼顾小型案例和综合性案例的开发和设计,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资产评估机构合作或成立专业咨询机构等方式丰富案例资源。
4.2 课前做好理论知识铺垫
为达成课程目标,在理论教学基础上进行案例教学。教师是课程的主导,在每一次竞赛之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生动和启发性的案例给学生,在案例企业背景、案例分析所需要的知识和思路上做好铺垫,要求学生主动提炼相关信息,对案例材料进行详细阅读和整理,这样学生才能从案例竞赛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4.3 增加课程时间
“资产评估实务与案例分析”课程虽然是一门考察课,但实际上本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该门课程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资产评估实务问题和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上起着关键作用。时间安排上可以考虑在资产评估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增加课时量为每周3 节课。
4.4 提升教学双方能力
第一,优化教师结构,引进实务经验丰富的人才;第二,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和支持教师到资产评估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与优秀的实务工作者沟通和交流或与资产评估专业发展水平较高的院校交流,以提高实务操作能力;第三,聘请资产评估机构人员开展专题讲座;第四,学生在课前需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听课模式。
5 结论与启示
促进资产评估案例教学的开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与传统式案例教学相比,竞赛式案例教学模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资产评估实务问题的能力。竞赛式课堂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知识的过程。教师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职能管理部门应在制度上对采用竞赛式案例教学的教师给与一定的保障和激励,对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允许教师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教师应该侧重于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培养学生实践案例分析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实现资产评估实务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