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综合防控技术
2023-09-02周娇娇李莲瑞
周娇娇,李莲瑞
(1.塔里木大学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拉尔 843300;2.垫江县澄溪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垫江 408324)
口蹄疫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高热性、接触传播的人畜共患病,被我国列为严格管控、强制免疫的一类动物传染病。此病的易感动物范围广、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往往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过口蹄疫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多数感染动物呈现良性经过。当前口蹄疫为国际贸易必检动物疫病和OIE要求必须报告的疫病之一[1]。
1 口蹄疫的历史及分布情况
1.1 口蹄疫的历史
20 世纪5 五六十年代,英、法两国先后爆发过多次口蹄疫疫情,造成40×104头牛被扑杀,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亿英镑[2]。最早可追溯到1514 年的意大利,当时只描述了牛的家畜流行病。直到17 世纪和18 世纪,蹄疫病毒影响到欧洲的牛、羊、猪时,人们才发现它存在的证据[3]。最后的第7 种血清型是亚洲I 型,发现于1950 年早期,1951 年和1952 年分离自印度(Dhanda et al,1957 年)和1954 年分离自巴基斯坦(Brooksby and Rogers,1957年)[4]。
1.2 口蹄疫的分布情况
2018 年—2022 年,北美、大洋洲、非洲、亚洲和大多数欧洲国家发生了口蹄疫疫情,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疫情甚至严重影响到当地的肉食品供应。近年来,全国口蹄疫的态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未消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疫病还在继续流行,已经消灭和控制的地区和国家之间同样出现过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大多都以O型口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2 口蹄疫病毒的病原学特征
口蹄疫病毒外部的蛋白质决定其抗原性、免疫性和血清学反应能力,易通过抗原漂移而发生变异,故常有新的亚型出现[5],其易变异特性给防疫防控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病毒利用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内,进入机体的方式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相结合。病毒进入机体后,会在细胞质内进行复制和增殖,通常4~6 h 完成。病毒感染的第一步是受体的特异性识别,研究证实,整联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是口蹄疫病毒的受体[6]。
3 口蹄疫的流行病学分析
口蹄疫一年四季均可发,多以春秋换季时节易流行。作为重大动物性疫病,均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3.1 口蹄疫的传染源
和猪瘟、蓝耳等大多数动物疫病传染源一样,患病及康复后的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初期动物排毒量最大、毒力最强,属于危险传染阶段。恢复期和康复后的动物也能排出病毒,且同样具有感染性,隐蔽性更强,危害性往往更高。感染牛以舌面水疱液、水泡皮的含毒量最高,其次为粪、尿、乳和精液[7];感染猪的口蹄和乳房部水泡皮含病毒量最高。由于此病多为隐性感染,成年动物基本无明显症状,但会持续大量的排出病毒,污染生活环境,造成疫病大流行。
3.2 口蹄疫的传播途径
病毒的传播方式一般有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传播主要是同群动物通过采食、饮水、交配等方式直接接触性的传染,传播方式速度快、危害性大,难于控制;间接接触传播是指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渗出物、口水、乳汁、污染的空气、饲草、饮水、垫料等携带病毒[8],易感动物吸入或接触污染物后患病。另外,病毒还可附着在空气中随风远距离传播,是疫病大流行的罪魁祸首。
3.3 口蹄疫的易感动物
易感动物多为牛、羊、猪、骆驼等偶蹄动物,幼龄家畜的感染力要远大于老龄家畜,致死率高的也是幼龄家畜。当病毒含量足够高的情况下,人也会感染该病毒,多为隐性感染,偶有表现为发热,一般呈良性经过。患病动物及持续性感染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初期的患病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出现临床症状的头几天,排毒量多、毒力强[10]。
4 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4.1 口蹄疫的临床症状
口蹄疫潜伏期多为1~2 d,急性病例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高温稽留(能达到40℃~41℃)、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乃至废绝,随着疫病的发展,部分病畜会在口腔、脚蹄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泡和溃疡,严重影响动物的采食、行走,进而逐步消瘦,直至会出现其他疫病的感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11]。泌乳期母畜乳房周围会出现水泡或溃疡,乳畜或仔畜往往看不到水疱或溃疡,但是死亡率很高。
4.2 口蹄疫的病理变化
病程较长的病畜通常会表现出膘情消瘦、被毛粗乱、口外黏附泡沫状唾液,如水泡液、烂斑等现象。乳头处发生水泡液,口腔、蹄部出现水泡和溃疡,心内外膜有出血和心包积液,有时还会在气管、咽喉、黏膜等部位出现烂斑。恶性口蹄疫主要表现为心肌炎、心肌脆软。剖检解剖心脏发现心肌的切面会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斑点、条纹,如同老虎的皮肤纹路一样,俗称为“虎斑心”。
大多数仔猪呈现败血症的现象,还见于身体各部分转移性脓肿和实质器官的变性。个别情况下粪便带血或肠道中带血液,膀胱黏膜表现出血性炎症。此病潜伏期为2~4 d,病猪以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食欲下降,蹄冠、趾间、蹄踵出现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形成黄豆大的水疱,仔猪对此病特别敏感,但通常很少见到水疱和烂斑,常因严重的肠胃炎或心肌麻痹而死亡。
5 口蹄疫实验室检测技术
5.1 补体结合法
补体结合法沿用了上百年的血清学,其原理是利用补体能与抗原抗体结合,降低补体浓度,从而检测出目标样本中的抗原和抗体的实验,由于补体的作用没有特异性,能与大多抗体抗原复合物结合,且敏感性非常高,从而被广泛应用。
5.2 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世界口蹄疫参考实验室推荐使用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中条件受限、不易操作,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在兽医临床检测中应用广泛,它具有操作简便、用时短、结果直观可靠、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等优点,更适用于口蹄疫的临床检测。
5.3 中和试验法
中和试验法就是利用病原与抗体相结合后,再感染易感动物,观察其是否失去对易感动物的致病力,从而判断结果的试验方法。动物受到病毒感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并与相应的病毒粒子呈现特异性结合,因而阻止病毒对敏感细胞的吸附,或抑制其侵入,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
5.4 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 特别适合用于大批量血清样品的检测工作,是目前国际上认可的一种标准化诊断技术,也是我国广泛应用于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和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评价口蹄疫疫苗免疫效力的首选方法。ELISA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在液相中相互充分反应,再将反应后的复合物转移到酶标板上,再加入豚鼠抗血清,与其进行相互结合,最后通过观察底物溶液显示出的颜色与抗原抗体的对照孔呈现的颜色相互比较来判定结果。
6 口蹄疫防控的影响因素
6.1 地理因素
新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量充沛、季节分明,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气候条件,但因缺少便利的交通和天然屏障为动物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方便。
6.2 社会因素
畜禽养殖业是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爆发口蹄疫疫情,将会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6.3 人为因素
养殖户、贩运户疫病防控意识薄弱,发现动物感染不上报,私自处理染疫动物的情况给疫病防控增加了难度。
7 口蹄疫防控难点和防控对策
7.1 防控难点
防控难点主要是传播途径多,其中空气传播是防控难点。口蹄疫存在多异性,有7个血清型,且各血清型间完全没有交叉保护效果,同一血清型下不同亚型的抗原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疫苗产生的抗体不能提供完全保护作用。病毒毒株的变异存在着抗原飘逸、流行毒株宿主嗜性变异的现象。
7.2 防控对策
7.2.1 加强疫苗免疫接种
选择农业农村部批准的疫苗产品,一般是动物卫生组织统一组织、统一分配的。新生畜禽在出生30~45 d 需进行免疫接种,母猪在配种前应进行免疫接种,接种计量仔猪一般为1 mL/头、母猪2 mL/头。专家认为,口蹄疫需要进行二次强化免疫来产生有效的IgG 抗体,可增强抗体的持续时间和抗体对抗原的亲和力。建议仔猪在30 日龄首次免疫后间隔1 个月加强免疫1 次,第1 次免疫合格率仅在到25%~35%,第2次免疫合格率达85%~90%。
7.2.2 强化疫病流行时的管控力度
当发现疑似口蹄疫时,应主动积极报告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并立即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如情况属实,县级政府应立即启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划定疫点、疫区并封锁疫区,严格按《口蹄疫防控技术规范》开展防控工作。规模场、养殖户、贩运户应当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及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疫病防控措施。
7.2.3 加强综合防控意识
当疫情发生时要做好封锁、隔离、消毒及扑杀工作,待休养期过后才能引入新的畜禽养殖,引种要经过相关监管单位批准,并隔离观察一定时间后方可与其他家畜一起饲养。一旦在引种过程中发现疫情,要在第一时间报告疫病防控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在日常养殖生产过程中,要重视家畜的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控制环境温度、合理营养配比、提高机体免疫力。严格遵循饲养场规章制度,严禁饲养员串舍,减少与外界的接触,休假回来后要做好隔离措施。从场外调入的畜禽要按照要求进行落地隔离观察,一般时间为半个月以上,种用畜禽必须超过1个月,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并群。加强对生猪贩运户的监管,禁止私下贩卖、运输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动物产品,限制动物流动,强化产地检疫工作。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预案机制,不定期对养殖户进行抽样排查,了解调查辖区畜禽养殖免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