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西盐河古今谈

2023-09-02韩克波

连云港文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灌南盐河灌南县

韩克波

盐河溯源

走进“汉韵海西,水秀惠泽”的美丽灌南,你会看到一条千年盐河将灌南县城区一分为二,古韵今风的盐河两岸,那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新时代公园,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上,亮化了盐河风光,惊艳了行人眼眸,拨动了游客心弦。

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跨越时光的年轮,看盐河历经千年岁月的沧桑蝶变。

盐河,古称官河,又名漕河。《唐会要》记载:“垂拱四年(688 年)开泗州涟水县续新漕渠,以通海、沂、密等州,南入于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宋元符初(1098~1100 年)淮南开修楚州支家河,导涟水与淮通,赐名通涟河。”即为盐河的前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重加开浚,用以转运淮北盐内销,因之称为盐河或运盐河。如今的盐河,起于淮安市淮阴水利枢纽,东北朝向,贯通六塘河、灌河、新沂河、五图河、车轴河、古泊河、善后河,达于连云港市新浦(现海州区),汇于临洪河,全长155.3 公里。沿途所经重要市镇有淮阴区王营镇、涟水县朱码镇、灌南县新安镇、张店镇及灌云县伊山镇。在灌南县境内,南起新集镇的殷渡口,北至新沂河中泓,长29.8 公里。

盐河虽然没有灌河、大运河那样气势磅礴,却足以与它们媲美,因为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且有过辉煌的功绩。唐朝初期,古海州经济繁荣,但由于地处海滨,南至淮楚,北达齐鲁,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横贯其间的都是东西流向的天然的季节性河流,南北交通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之需。当时漕粮转运和淮盐运销,成为亟待解决的大事。于是唐武则天垂拱四年(688),从泗州涟水县向北开凿了一条直通海州的漕河,后称官河,也就是现在的盐河。它从唐代至今一直担负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

古往今来,淮盐攸关民食,所给甚众。淮北盐场生产的海盐都要经过海西盐河运送到南方地区。在陆地交通闭塞的古代,海西盐河为解决南方民众的生活用盐需求,繁荣淮北经济文化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盐河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凝聚着当时文人墨客和士大夫们的生活情趣以及对盐河的文化情怀。唐宋以来,古海州一直是海、赣、沭、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板浦则是水陆交通枢纽,成为周边淮盐的主要集散地。在这期间,有大批文人乘船沿盐河北上,经过新安古镇、张店古镇抵达海州。宋代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等多次经临海州;清代袁枚、阮元、魏源、陶澍、杨锡绂、管干贞等曾到板浦巡视或居住,留下大量诗文墨迹。就当年而言,盐河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是一般河流可以相媲美的。

盐河传说

盐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它的两岸流传着许多美好的传说。这些传说,反映了盐河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盐河开通给两岸人民带来的巨大福祉和精神财富。在此采撷几个代代相传的美丽传说,以飨游客。

张店锣鼓各打各:传说清末一位海州官员,乘官船顺盐河南巡行至灌南县张店镇时,忽听盐河两岸锣鼓声和吹奏声喧嚣一片,虽然乐声来自四面八方,却节奏一致,犹如有人统一指挥。海州官不禁赞叹道:“张店锣鼓各打各,和谐合拍真奇妙!”从此,“张店锣鼓各打各”便传遍了大江南北。海州方言“各打各”中两个“各”字读音一样,按普通话标准需要分清的是:前一“各”意为分别,后一“各”即自个儿,前“各”读去(第四)声,后“各”读上(第三)声。但后来这句褒语却被人们讹传成各行其是的贬意之言。这句不凡的俗语于2007 年12 月被选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官打民扒:“盐河草坝,官打民扒”,这句俗语来历是这样的,古代官府为了保障冬春季节漕运,便在大运河沿线与其他河流横纵交叉处都修筑草坝蓄水,运盐河同样如此。但一到夏秋季节洪水泛滥,便要开坝放水,以免危及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但有些不法盐商会串通起来阻止官府开坝,情急之下百姓便会自发强行扒坝放水,尤其地处盐河的武障河草坝几乎年年被扒。

直到乾隆十一年(1746),卫哲治上书两江总督尹继善,建议在盐河东岸武障河、项冲河、义泽河、六里河、东门河、牛墩河这六条河道口门原有草坝旁各建滚水坝一座。滚水坝以石料筑成,坝脊以高于河底五尺、低于盐河两岸民田一尺为度,而筑滚水石坝可蓄水五尺深足够航运,水位超过滚水坝即自行流出,如果河底淤积,及时疏浚。

几块滚石,一段辉煌。诗人王庭湖有云:“坝滚淮流声似雷,波翻浪涌雪成堆。非关海若催潮至,未必钱王射便回。”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人民政府在盐河一线陆续废坝建闸,灌南境内建了武障河闸、北六塘河闸、龙沟河闸、义泽河闸、武障河船闸、张店船闸及数十座节制闸,从根本上解决了漕运蓄水与农田排灌的矛盾,农商皆大欢喜。

盐河诗作词章:千百年来,盐河美丽的传说,给许多达官贵人骚人墨客增添了无数的话题,成为他们倾诉情感和描写风物景致的对象。他们每每从盐河乘船南下北上,都会即兴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诗作词章。

如雍正年间,漕运总督杨锡绂在《新安镇登舟》中写道:

盐河一线汐潮通,百里乘流向晚风。

马首正冲泥倦后,坐看明月海天空。

杨锡绂还在《新安镇夜泊》中写道:

临河古镇海云边,雪后庭阶倍皎然。

清景当前难坐失,忍寒呵冻写瑶笺。

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盐河沿途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盛赞盐河的美好情感。

又如乾隆年间,漕运总督管干贞曾多次来到新安镇,每次沿河欣赏美景,皆有吟咏。其《盐河风帆》诗云:

长风吹急浪,短艇一帆悬。

已逐云浮水,还随雁落川。

人喧灯接岸,犬吠夜归船。

健马愁泥滑,兼程此独先。

这是一首游览抒情诗,诗人坐在小艇上,随着风浪由北向南行驶,不难看出当时诗人心神不定的心绪,极有可能是诗人在仕途上遇到难以化解的棘手事,故而忧心忡忡,产生一种退却而寻找栖身地的想法,后来思虑再三,诗人还是顶着人生的巨大风浪独自前行,表现了诗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劈波斩浪的勇气。其中“人喧灯接岸,犬吠夜归船”这两句,让人不难想象,当时新安镇盐河两岸的夜晚,人声喧闹,灯火斑斓,盐河船只鳞次栉比,帆樯如林,舟楫往来,欸乃之声不绝。那是何等辉煌繁华的景象,堪称苏北的小秦淮。

盐河今朝

盐河,是灌南县城的母亲河。建县以来,在灌南县境内架设了9 座跨盐河大桥,既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又促进了灌南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历史文化丰富的积淀,彰显了盐河桥梁文化的深厚内涵。

盐河两岸风光迷人,获批国家4A 级景区的灌南县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就坐落在这个县城北1 公里的盐河东侧五龙口核心区,这里五条河流交汇、生态优良,通江达海、流淌古韵今风,映照古今往事。公园占地395亩、建筑面积1.6 万平方米,全部为仿古建筑,设有真君殿、慈孝阁、斩蛟台、团圆宫、二圣斗变园等多个景点,以再现历史上二郎神庙的雄姿风采。目前是苏北最大的道教场所,更是“淮海西游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景区。

近两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大踏步向前迈进,盐河两岸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去年,在人民桥和民生桥之间的盐河东西两岸,分别兴建了多功能的盐河体育休闲公园和一条颇具地方特色的盐河滨水风光带,成为盐河两岸卓然不群的新看点。

灌南盐河体育休闲公园是省级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也是打造盐河商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公园总投资约2000万元,占地面积约7.5 万平方米。公园依托盐河自然景观,打造“运动之城、活力之城、健康之城”示范区,这里已经成为灌南县城中心区最大的公共绿地,最具影响力的全民运动示范区和最佳运动休闲地。走进盐河体育休闲公园,那气势雄伟、栩栩如生的《腾飞》雕塑直扑眼帘,给人极大震撼,那蓄势待发,飞跃于苍穹的姿态与其下方沉稳如磐石的结构相呼应。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灌南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

如果说灌南盐河体育休闲公园是大家闺秀,那么它对岸的灌南盐河滨水风光带可堪称小家碧玉。

这条盐河滨水风光带设计以“动感水岸、亲水乐活”为主题,依托盐河自然环境,通过车行道路的贯通、绿道系统的建设、活动空间的营造、绿化植被的美化、景观亮化的装点,以及环保美观多彩的“海绵城市”材料的应用,打造了一个兼顾游玩、健身、休闲、生态、防灾等复合型滨河新景观,成为“活力廊道”“生态廊道”滨水示范区。

在盐河滨水风光带中,音乐喷泉最具魅力,它与盐河东岸的滨水步道遥相呼应。音乐喷泉以水为景,贴合亲水主题,创造出一处优美动人的水景。

夜晚,公共空间音乐喷泉正式亮灯,绚丽的灯光、斑斓的色彩、梦幻的空间扮靓了“夜灌南”,尽显了灌南的活力。喷泉的水柱时而升高,时而喷散,时而盛开……水柱最高能达到12 米,犹如无穷的力量从地底升起,泉水散开的时候又像是一朵朵绽放的鲜花。喷泉不停地变换造型图案,水花飞舞、泉水翻涌,既像晶莹的珍珠,又像灿烂的烟花,缤纷的色彩伴随着悦耳的音乐,让路过的市民既缓解了一天的疲惫,又感觉到夜的魅力。

大鱼岛生态旅游公园是灌南县打造盐河商旅文化带的又一大手笔,也是灌南惠民工程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

大鱼岛位于盐河东侧的五龙口生态旅游区南侧,因河水流经五龙口,携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两片冲积平原,其形状似鱼,故而将该片区命名为大鱼岛。大鱼岛生态旅游公园与闻名遐迩的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遥相呼应,与五龙口生态湿地毗邻相望,以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五龙口独特的地理奇观为基底,打造一座花海景观、桃林观赏、休闲树屋及沿河绿道驿站、林下空间的诗意公园……

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走过月下苍凉,走过花开似锦的盐河,你见证了盐河两岸千年历史沧桑巨变。汉韵海西,水秀惠泽。奔腾不息的盐河水啊,传颂着千百年来那些古老而动人的故事,谱写着灌南人民辉煌的历史篇章。

猜你喜欢

灌南盐河灌南县
灌南县全力防范粉尘事故
小城镇公园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的应用分析
灌南县依托“智慧平台”做好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
淮安盐河街道强基固本保平安
题型专练
大盐东回“娘家”
忆故人
江苏省灌南县“两相和·汤沟酒”全国诗词楹联大赛获奖作品
灌南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淮北盐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