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打造备案审查工作地方样板
2023-09-02王美健初学晖
王美健 初学晖
备案审查是宪法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宪法性制度。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守正创新、积极作为,结合滨州实际,着力打造备案审查工作创新发展的滨州样板。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已先后对《滨州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管理办法(试行)》《滨州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等17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
完善制度措施打出“组合拳”
为充分拓展备案审查工作的广度深度,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一手抓完善、一手抓执行,不断加强备案审查工作制度体系建设,建立与市委、市政府备案审查机构的联系机制,将市监察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纳入管理,确保归口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应备必备、应审尽审。
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滨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服务基地工作规定》,对基地设立程序、工作职责等方面作出规定,并就基地加强自身建设、建立日常工作联系机制等提出要求。同时配套出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服务基地工作规程》,指导备案审查服务基地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有序开展工作,提高了备案审查服务基地工作实效。制定《滨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咨询专家工作规定》,对专家选聘条件、聘任程序、解聘情形、工作职责、咨询方式、成果运用和专家费用支付等方面作出规定,并对常委会法工委联系服务专家等工作提出要求。
整合法治资源建立“服务站”
滨州市人大常委会认真总结借鉴立法研究服务基地的经验做法,把备案审查服务基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法治资源整合,着力形成平台集聚效应,不断提升备案审查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通过多方遴选协商、深入研究对接,市人大常委会确立滨州市委党校、滨州学院、山东英天律师事务所等8家单位作为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服务基地。8 个基地分别对应市人大8 个专门委员会,侧重备案审查工作的不同领域,并且实行AB角工作制形成互补,保证市人大每个专门委员会都有两个单位为其提供帮助。基地均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备案审查咨询专家队伍,有效提高了备案审查工作政策咨询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各基地统一制定工作制度,建立工作台账,配备专门工作设备,能够满足专家业务学习、理论研究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需要,有力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选拔专家教授组成智库
滨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借助“外脑”增强审查力量,在配备专门备案审查人员的基础上,面向社会遴选了30 名高水平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咨询专家,坚持高校专家教授与市直部门专业人员、相关机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市区知名律师相结合的原则,擅长领域涵盖城乡建设与管理、财经预算、社会建设、教科文卫、监察司法、农业农村等各个领域,能够满足市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需要。
此外,常委会全面加强备案审查咨询专家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向省外高校和备案审查研究机构学习,吸收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备案审查咨询专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