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新品种黔椒12号高效制(繁)种技术*
2023-09-02何方国赵夏云文林宏李正丽
何方国 张 丽 杨 静 赵夏云 瞿 飞 文林宏 李正丽**
(1. 贵州茂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6;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3. 贵州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6)
黔椒12 号系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和贵州省农科院山茂园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历时8年选育出的优质早熟、鲜食加工兼用的黔椒系列线椒新品种,并于2022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 辣椒(2022)520074]。该品种为鲜食一代杂交种,3 年适应性种植试验表明,黔椒12 号线椒种子纯度高、性状稳定、综合抗性强,深受种植户欢迎。现将黔椒12号的杂交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1 制种田选择与准备
选保水能力强、透气性好、3 年内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沙壤土地块作制种田,制种田应与其他辣椒品种的种植田块物理间隔500 m 以上。在海南地区制种,6~9 月地面覆膜进行高温闷棚,可起到杀菌杀虫、防除杂草的作用;在贵州中海拔地区制种,定植前地面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每667 m2撒施生石灰10~15 kg或喷洒80%代森锰锌200~300 g进行土壤消毒[1]。
2 育苗
2.1 种子处理
用55 ℃温水烫种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20 min,杀灭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随后将种子洗净,放在20~25 ℃水中浸泡4~5 h,捞出后摊开晾干,用干净湿布或纱布包好,置于25~30 ℃条件下催芽。7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2 播种
海南地区制种的,10月中旬~11月上旬播种;贵州中海拔地区制种的,2月中旬~3月中旬在大棚内播种。选用50 孔或72 孔穴盘和蔬菜专用营养土育苗,每穴播1~2 粒种子,覆土厚1.0~1.5 cm。播种过深,种子出苗困难;播种过浅,浇水时易将种子冲至土面[2]。采用漂浮育苗或潮汐育苗的,早上基质浸透水后要放水,避免种子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造成烂种;用洒水喷头浇水的,应避免种子被水冲至基质表面。穴盘表面覆盖薄膜,以利提高苗床温度,防止基质水分蒸发过快。为保证授粉时有足够的父本花粉,父本应较母本提前7 d 播种,父母本比例为1∶(3~4)。
2.3 苗期管理
培育适龄壮苗是保证种子产量的基础。苗期应合理调控温湿度,幼苗出土前保持床温30 ℃左右,出土后立即揭开地膜,并逐渐降低苗床温湿度,以防秧苗徒长。根据苗情适当浇水、施肥[3]。幼苗长有3~4 片真叶时开始分苗、匀苗,每穴保留1 株壮苗。移栽前10~15 d 加强通风炼苗,增强幼苗的耐寒能力。株高17~20 cm、秧苗长有8~10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3 整地与定植
结合整地筑畦,畦宽(含沟)1.2 m(畦面宽65 cm,沟宽55 cm)。畦中间开深沟,沟内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 000 kg、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 kg 作基肥,用沟两边的土将沟填平后铺设滴灌带和地膜。选晴天移栽,每畦栽2行,株距25~30 cm,定植深度以幼苗子叶与土面齐平为佳。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使根与土壤紧密贴合,随后覆土[4]。定植时秧苗根系尽量多带土,可避免伤根,以利提高定植成活率。
4 田间管理
辣椒的田间管理以定植缓苗后促根发秧、开花结果期促秧攻果为原则,调节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后期重点保秧防衰[4]。结合灌水,每667 m2施尿素3~5 kg 或辣椒专用滴灌肥5~8 kg,促进幼苗地上部快速生长;盛果期增施壮果肥,每667 m2施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 kg,可根据植株长势叶面喷施植物氨基酸800倍液或磷酸二氢钾150 g兑水50 kg,以防植株早衰,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及时摘除门椒以下的侧枝和叶片及老叶、病叶,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插竿搭架防止植株倒伏[5]。辣椒不耐涝,雨季需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辣椒生长过程中应进行多次中耕除草,防止滋生病虫害。
5 杂交制种
5.1 去杂去劣
根据父母本的植物学性状鉴别并拔除杂株、弱株、病株和畸形株。杂交前摘除母本门椒,以保证对椒和四门斗椒、八面风椒结出质量较高的种子。
5.2 取粉
授粉前1 d 下午4 时后,集中摘取父本第2 d 可开放的新鲜大花蕾,用手指揉出花药,将花药放在生石灰上,使其干燥,散粉后用100~200目(孔径0.075~0.15 mm)筛网筛出花粉,将花粉装在花粉管中备用。
5.3 去雄与授粉
上午7~10时,选2~4层发育充实、柱头粗壮、花苞发白[6]、即将盛开的母本花蕾,用镊子去掉花蕾中的雄蕊,将花粉管内的花粉均匀涂抹在去雄的柱头上,随即用朱砂印油标记授粉花柄或叶片。授粉结束后清除自交果及多余侧枝[7]。
6 病虫害防治
辣椒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大田生长期病虫害主要有疫病、青枯病、炭疽病、疮痂病、病毒病、枯萎病、烟青虫、斜纹夜蛾、蓟马等。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照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进行病虫害防治。
6.1 农业防治
采用轮作换茬、清洁田园、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合理密植等措施预防土传病害,病虫害点片发生时及时采取点片防治措施,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6.2 化学防治
6.2.1 病害
辣椒病毒病有2类症状,即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型(植株矮化)和叶片畸形或丛枝形(叶脉褪绿),田间发现病株后应及时拔除,防止病毒传播蔓延,发病初期可喷洒吗啉胍水剂或嘧肽毒素水剂等药剂防治。真菌性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等,发病初期可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甲硫·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高效低毒、广普性药剂防治。细菌性病害主要有疮痂病、软腐病等,发病初期,特别是在持续阴雨天后应及时喷施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或氢铜·福美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防治。
6.2.2 虫害
害虫可危害辣椒根、茎、叶,其中蓟马还会导致辣椒授粉不良。辣椒发生虫害会降低坐果率,影响种子产量,可选用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等高效低毒药剂防治[8]。
7 种子采收
授粉后50~60 d,辣椒果实充分红熟时即可采收[9]。种果后熟1~3 d后进行脱粒,将种子取出放在阳光下晾晒,待其充分干燥后置于低温干燥处贮藏[10]。采收过程中应严格鉴别,采收有标记的种果,严防种子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