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稻作文化下的“那”字壮语地名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2023-09-01屠娉婷莫媛媛
屠娉婷,莫媛媛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
地名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赋予地理实体、特定历史的专有名词,它具有地域性、可视性和稳定性。地名能够较好保存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政治转变、 心理认同和风俗特性等文化景观要素。地名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与社会学、语言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相关。 地名文化是文化景观不可或缺的部分,反映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民族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发展状况以及相互影响的创造性过程。 研究“那”字壮语地名分布对研究壮族稻作民族的分布、 迁徙过程以及稻作文化具有特殊价值。
广西南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 是壮族主要聚居地之一。 “那”字是由壮语音译而来,译为“水田”或“稻田”。 “那”是壮族人民的根,壮族先辈据“那”而作,凭“那”而居,以“那”命名村落、标记地方。现今我国华南及东南亚各国依旧保留许多含“那”字地名,形成独特“那”文化圈,“那”文化被认为是稻作文化重要组成部分[1]。“那”字壮语地名是对特定历史文化特别是稻作文化的记载, 从中可以看出壮人探索自然的过程,为了生存从而迁徙形成不同民族文化,是一种普通的文化现象,更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演化史[2]。南宁地区依托水热资源、 平原丘陵地形和民族物质文化不断丰富稻作文化。考古材料也证明,广西地区在史前距今6 000 年前(新石器时代)便有稻作农业和稻作农耕文化[3], 被认为是栽培稻重要起源地之一。南宁等广西地区稻作文化源远流长,对完善及研究广西,乃至全国的稻作文化意蕴、自然地理和语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挖掘壮族文化下的稻作文化提供语料资源。目前学界对于壮语语言组成、语法内容和相关地名文化都有一定研究基础。
空间结构作为空间地理学范畴多应用于城镇群形态演化、空间效应、旅游生态等研究领域。有关“文化”空间结构内涵的研究甚少,依托欧几里得《几何原理》一书中基于点、线、面而建立的几何学理论体系,再结合文化主观性和社会环境位置和状态的客观实在性[4]。“那”字壮语地名空间结构可以依托“那”文化、稻作文化从空间属性、区域关系和空间网络形式3 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从空间属性看,“那”字壮语地名体现在“那”稻作文化影响下的空间集群形态和规模;二是从区域关系看,在一定范围内“那”稻作文化对该地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的影响;三是从空间网络形式看,“那”稻作文化由点、线、面再链接为网络体系的动态过程及未来发展状况展望。
目前国内对稻作文化的研究主要依托物质遗产实体或史料考古, 缺少定性定量地理空间结构分析以及从民族文化角度的切入。 当前南宁市“那”文化也多以文化符号进行图案提取,缺少与“那”字壮语地名相关的语音语法、 文化特点及稻作文化的空间结构关联研究。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为研究区域,研究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分布,分析其分布规律、空间结构和核密度,探索出“那”分布的规律。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南宁市,地处我国华南地区“那”文化圈内,为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 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长夏短冬适宜发展农业。南宁市总面积达22 100km2,常住人口875.25 万人,城镇化率68.90%(南宁统计局,2021年)。南宁市地处一个向东开口的盆地内,地势相对平坦,平地占整个市域面积的57.78%,丘陵占15.59%,低山区域仅占4.60%。平坦地势和丰富水热,是孕育该地区稻作文化的环境基础。
南宁市以壮族为主体,占总人口51.00%,汉族及其他民族占总人口49.00%。 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境内共包含48 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总数超过1 000 人以上的依次为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回族、毛南族、满族、土家族等(南宁市人口普查资料,2020 年)。
1.2 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广西壮语地名选集》,确定“那”字壮语地名性质,并结合2019 年《广西第二次地名普查报告》中南宁市地名部分进行分区分类统计。 人口、民族分布等信息来自《2022 年南宁市统计年鉴》。 空间数据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县级行政区划界限图、水系图、地形图,所有数据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DEM 数据来自Bigemap;村屯地名数据来自《2021 年南宁市行政区划图》。
2 “那”字壮语地名概况与分类
2.1 “那”字壮语地名概况
“那”字壮语地名,即壮侗族人民基于水稻或稻田相关元素对地理实体进行的一种标记, 属于壮语地名,体现地名文化和稻作文化双重属性。“那”是壮语“naz”的音译字,泛指“水稻田地”。 广西政府于1982 年开展地名普查工作时便着重强调“那”字等壮语地名的特色性和重要性,2019 年进行第二次地名普查统计工作显示南宁市是“那”字壮语地名最多的城市之一。
目前学界将壮语地名大致分为自然景观类和人文景观类两大类,“那” 字壮语地名属于自然景观地名中“田类”范畴。通过地名资料汇编出版的《广西壮语地名选集》[5]所收录5 500 个壮语地名中,含“那”地名872 条,占收录总数的比例为17.20%,形成一个横跨桂、粤、滇、黔和东南亚的“那”文化圈,充分体现“那”字壮语地名的重要性和民族典型性。 作为广西首府,南宁市现今依旧保留着许多壮语地名,为研究地名文化提供稳定资源材料。根据广西2019 年第二次地名普查, 搜索到广西境内村屯级壮语地名约36 588 条,其中“那”字是数量最多的,共6 567 条[6]。学界普遍认为,南宁市“那”字反映出壮族地区复杂水稻农业生产的传统及稻作文化的源远流长[7-8]。
2.2 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分类
“那”字壮语地名从组词结构上,可清晰体现稻作文化内涵,“那” 字壮语地名多作为农田的通名使用,描述该地区地理地貌的现实属性具有空间结构。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稻作本身形态布局、耕作工具和制度技术; 另一类则反映壮侗族等稻作民族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形成的以“那”形态、性质和归属命名的村落[9],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如布依族[10]。从其组词形式也可以初步了解“那”字背景下包含的人地关系、自然生态观念和绚烂民族特性。
“那”字在地名中一方面反映田地的数量、质量和形状;另一方面反映和田地相关的作物、灌溉耕作技术和周边环境, 甚至体现村落历史状态和地形地貌。通过研究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可看出南宁在过去就对农田有详细划分,遵循自然规律,驯化农田周边动植物资源等。 壮人顺应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的精神,也能从“那”字地名中反映出来。如降水多则地沃取名那肥(肥:肥沃;即:该地农田肥沃);降水少则需要挖水渠、造水车,取名那旭(旭:水车;即:需要水车灌溉的田)。充分体现壮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内涵。
结合上述,并根据《广西壮语地名选集》,以及相关派生词联想等方式,“那” 在组词上大致可分为以下6 类[11-12]。
(1)那+方位词:以农田为参照描述地理位置。如:那肯(肯:上面;即:山位于农田上面)。
(2)那+形容词:以形容农田的地势情况或土壤状态。如:那班(班:倾斜;即:农田倾斜)、那迷(迷:迷人肥沃;即:农田土壤肥沃)。
(3)那+动物名词:反映当时农田边出现的家畜,甚至野生动物。 如:那耀(耀:鹰;即:田周边有老鹰出没)。
(4)那+植物名词:描述当地农田附近生长的植物。 如:那楼(楼:枫树;即:周边有枫树)。
(5)那+地貌名词:指代村落整体的地势地貌情况或周边地形。如:那雷(雷:土岭;即:村落位于山岭之上)。
(6)那+动词:体现农田耕种方式。 如:那昆(昆:混合;即:田中农作物为混种)。
3 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空间结构分析
3.1 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的空间属性
南宁市“那” 字壮语地名的在空间上呈现规模化,如表1 数据所示,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共1 086 个,占南宁市总壮语地名数量的23.46%。 其中邕宁区、武鸣区、马山县和隆安县的“那”字壮语地名数量最多, 分别为188 个、158 个、118 个和116个;邕宁区和青秀区则占比最高,高达全区(县)壮语地名的69.12%和57.00%。 从整体看,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数量多、分布广,在12 个下辖地区中均有分布,充分证明南宁稻作“那”文化的源远流长。
表1 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数量统计表
除数量和占比高外,“那” 字壮语地名也体现壮语语境下空间形态的统一性、重复性,据不完全统计南宁市共有20 个叫作“那利”的村(镇)和19 个“那岜”“那旺”。 除此之外,这些地名还体现了南宁地区地貌多样性和水稻生产的广泛性,如“那利”即为水稻田地,而“那岜”则表示有山石的地区, 为研究稻作分布和文化特性潜在地提供指引。
3.2 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的区域关系
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除了体现物理空间属性外,还表现在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宗教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尤其表现“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和谐区域关系。
从政治角度看,南宁市历史悠久,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中心之一。 作为广西首府自古是壮族人口聚居地,是我国南部“多民族地区”“古代边防重镇”和“山水城市”。其依托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留有多样稻作文化和民族文化。境内壮语地名稳定多样,类型可涵盖现有所有种类, 特别是地貌水文影响下的生产生活相关类型,形成许多以稻田要素命名的“那”字壮族地名。
从地形地貌看,南宁市地形地貌丰富,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 境内平原面积较大, 占全市57.78%,其余多为丘陵地貌。 境内河流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水文资源充沛,较大的河流有邕江、右江、左江等,湿地密布,水、土、热资源丰富,发展稻作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其中马山县、隆安县和武鸣区地形较为复杂多变,多数处于山区内部;兴宁区、青秀区和邕宁区则地势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从地理空间分布情况看,如图1 所示,“那”字地名分布范围广且数量众多,在山区呈现散点分布,平原地区则较为集中密集,该现象符合村落选址、人类生活生产实际, 符合稻田生长对地形地貌的要求——地块平整,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但不畏惧自然,依水建村,依势造田的“天人合一”思想。 从部分看,马山县和隆安区“那”字壮语地名基本处于河流沿线、山间平地,且因为山区封闭性至今保留更完整的民族文化、稻作文化。其中南宁市隆安县便是凭借“那”文化与稻作系统成功挂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现了从文化到经济效益的转变。
图1 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点分布图
从宗教思想看,以南宁市隆安县为例,据统计隆安县壮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6.00%,当地信奉稻神并保留众多相关节庆习俗。 “那”字在该地乃至中国稻作文化中具有突出的地位[13]。 隆安县依托广西稻作农业发展的标志——古骆越大石铲, 以及古越文化“雒田”稻作遗址景观和稻神祭习俗遗存等为契机,被誉为“那”文化最集中展示地[14]。 区域内河道纵横,境内除“那”字壮语地名外还有以“那”命名的地形地貌共约133 处,进一步证明“那”文化和稻作文化有机统一以及相互促进的深层内涵。
3.3 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的空间网络形式
地名是地区文化演进的标识。 壮语地名源于古越语地名,“那” 字壮语地名与早期古越人稻作文化密切相关,随历史变更、环境变化,经历了从最初代表实物到环境再到文化节庆和观念的过程。 可具象看作“点、线、面”空间网络的连接。
据统计,南宁市农业总产值占比在广西最高,是全国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区。 各下辖行政区作为“点”均有种植粮食作物的传统,遵循社会和人口发展“线”,辐射链接周边区域,最终形成“那”文化圈。从图2 核密度可看出,“那”字壮语地名普遍覆盖南宁地区, 整体上依托地形走向呈现北部山地丘陵疏,南部平原密的趋势。从部分看,北部由于地形、村落分散等原因密度较弱;西部和东部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也相对密度不高;南部地区则依托水流冲积平原适应稻作发展需求,以及古城区人民粮食需求等,核密度高且集中,主要集中在邕宁区、良庆区和兴宁区。尤其是在邕宁区“那”字壮语地名核密度最高。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邕宁区就有鲜明空间网络形式可供参考。
图2 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核密度图
以“点”出发:邕宁区在史前就有驯化野生稻历史,曾挖掘出广西境内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顶狮山遗址[15],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顺“线”而上:邕宁区自古依托江水山势和富硒土壤,具有农业城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特性, 被誉为壮乡首府南宁市的文脉之源[16]。 现今邕宁区毗邻古南宁城区,自古原有人口聚居,有大片农田开垦[17]。 民国《邕宁县志》也详细记载:该地陂塘、沟渠数量近百,人工挖掘水沟11 处等,兴修农田水利设施[18]。 全“面”发展:现在的邕宁区正依托“那”文化背景下的壮乡寻根文化、顶蛳山文化资源以及“稻源香”大米等农产品,加快打造壮乡特色农业和文化景观旅游品牌。 稻作粮食才能供人们繁衍并产生文化,“那” 字壮语地名恰恰证明该地区的稻作传统以及文化形成。同时,地名的稳定性也使得证据保留,通过口耳相传、标记地点等形式传播至今,并最终呈现一定体量。
4 结束语
通过对南宁市“那”字壮语地名在空间结构上按空间属性、区域关系和空间网络形式进行分析,发现南宁市“那”字地名和稻作文化息息相关,与壮族生活密不可分。 “那”字壮语地名在空间上与水系流域和自然环境有关,并展现出独特地域文化景观。
4.1 “那”字壮语地名体现壮族语言文化多元、丰富度
“那”字壮语地名是壮族语言的物质材料,是壮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那”字壮语地名深入研究可以扩充其他壮语字词研究方式, 通过统计也发现“那” 是目前数量最多的壮语地名字。 同时“那”作为人们所熟知的壮族语言,已有一定社会基础。 将“那”文化作为城市名片能够极大程度促进壮族文化的传播, 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壮族的历史和文化,坚定有力地发挥民族文化价值,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4.2 “那”字壮语地名具有规模化、范围广和民族聚集的空间属性
空间分布广,符合稻作种植地理环境。地名最早是通过自然实体进行标记辨认并延续至今, 所以地名景观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宁市地处盆地地区,地势平坦,水热资源良好,非常适宜农田作物生长。
“那”字恰恰代表了稻作、农田,表明区域内曾经有稳定的粮食作物可供人类繁衍并产生文化。 而文化的传播往往需要依托人口聚居甚至迁移,“那”字反映传统农耕社会下村落的布局,突出事件发生、民族组成等信息。
4.3 “那”字壮语地名是了解区域关系和稻作历史文化的新途径
“那”字壮语地名从组词上不同程度地反映稻作种类、稻边环境资源及土壤气候等因素,更能从时间维度窥见区域气候变化、 水温调整和技术经济发展等。从生态产业来说,广西稻作文化不仅限于稻作纯种植模式,还有许多混种模式,例如稻菜混种(如:那菜)、稻果混种(如:那偶,偶:莲藕)和稻螺综合养殖(那西,西:田螺)。 “那”字壮语地名为了解稻作历史变更、古今对比等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广西是主要脱贫攻坚地区, 许多地区通过农业文化景观和旅游开发相结合获得一定经济增长。“那”字壮语地名空间性研究为挖掘农业潜在遗产地提供参考, 并且数据显示密度较高地区确实有非常多文化景观值得挖掘串联。 深入挖掘地名背后的含义和变迁,能够解释区域历史变革和当时现状,实现地名文化和文化景观的有机结合, 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