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洛阳少儿阅读推广的策略研究
——以黄河文化主题绘本为例
2023-09-01吴婧刘宁
吴婧,刘宁
(1.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图书馆,河南洛阳 471003;2.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实验小学,河南洛阳 471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多次强调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不朽源泉,几千年来不断从文化、精神上为中华民族提供养分,是中国人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与力量源泉。
1 绘本与少儿阅读
1.1 绘本出版现状和重要作用
绘本(图画书)是一种能给儿童叙述故事的图画书,带给儿童形象直观、趣味性和启迪性相融合的教育体验,是儿童心灵和世界相连接的窗户。绘本采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的形式, 让少儿在阅读的同时提升阅读能力,而且对儿童认知发展、审美鉴赏能力提升、 品格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1]。 国际安徒生奖、美国凯迪克大奖、英国凯特·格林威奖被誉为全球儿童图画书三大权威奖项,另外还有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 日本绘本奖、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等近年来知名的儿童图画书奖项。 激烈的大奖角逐不断催生丰富题材和内容优秀的绘本。 近年来多元化的图画书出版市场不仅带动了蓬勃商机, 更为中国儿童带来了取之不竭的阅读素材。
绘本虽然起源在国外, 但近年国内不断涌现出优秀的绘本原创作者,如彭懿、熊亮、杨永青、于大武等, 他们创造了许多具有本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原创绘本, 这些绘本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是向少儿展示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难得素材。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吸引众多国外知名绘本作家到中国取材、创作,作品一经问世便斩获大奖。 如日本作家松居直先生创作的《桃花源的故事》、美国作家尤里·舒利瓦茨的《黎明》、美国作家琼·穆特的《石头汤》等,充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绘本创作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世界文化之林的经久不衰。
1.2 新课标对少儿阅读的新要求
《2022 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 是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标准, 指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2]。利用好、传承好、推广好我国的原创绘本, 通过阅读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生机,提升并加深儿童的民族情感,塑造儿童民族性格,这些与新课标要求完全契合,也是每个阅读推广人的时代责任。少儿阅读,不仅要求少儿学习教材知识, 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艺术素养。面对洛阳市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河洛传统文化,非常有必要开发、梳理、整合适宜少儿阅读的线上线下资源, 也非常有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绘本资源设计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阅读活动,为洛阳市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 民族性格塑造打基础,并为更好地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儿童阅读素养谋突破,也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播和优秀人才培养提供不竭动力。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儿阅读推广研究综述
2.1 研究主题分析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绘本的阅读推广研究很多。近年来,国内有关“少儿阅读推广”的研究逐渐成为图书馆、出版及相关领域的热点方向,中国知网CNKI 关于“少儿阅读推广”的研究高达793 篇(截至2023 年6 月20 日),但是针对“中华传统文化”“绘本阅读”“儿童阅读推广”等关键字的研究为199 篇,匹配主题分类“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图书情报类论文成果仅10 篇。 通过细致区分、剔除,针对“黄河文化绘本的阅读推广”这个主题的研究目前还没有。
2.2 研究内容分析
在阅读推广的策略方面, 董艳娜提出借助社会力量,增强服务效能和影响力[3];菅晓睿提出加强数字平台建设,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数字资源[4];凌风指出通过科学的组织和规划让阅读退工达到良好的推广效果,并提升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程度,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全覆盖,增加读者体验感[5];于亚楠认为传统文化也需要通过现代化包装来呈现给读者[6];赵桂艳提出重视与学校的密切结合、 重视旅游资源的利用和社会的支持, 集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儿童阅读和传统文化教育[7];张怡璟指出让图书馆、学校和社区三者互动,为儿童阅读传承提供助力[8]。 可见目前学者的研究,不仅局限在公共图书馆主体,还提倡发动社会各界力量、 利用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活动安排提高阅读推广效能。
2.3 研究方向预测
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上, 学者越来越趋于多措并举、多家联合的方式推进阅读推广工作。借助民间阅读组织、社区、学校等力量,以优秀绘本、读物等出版物为推手,持久、常态化组织少儿阅读活动,让阅读切实成为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是公共图书馆和阅读推广人的持续努力方向。 随着阅读活动计划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水平逐步提高,阅读推广绩效研究也将成为新方向。
3 黄河文化主题绘本及其阅读推广
3.1 黄河文化主题绘本现状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母亲河文化。从古至今黄河流域多民族华夏儿女在与自然的共生交互中创造出辉煌历史,形成了重要的黄河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 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之根。
原创是中国传统文化绘本的独特标签。 国内优秀的绘本作家和出版社, 在作品体裁方面不断进行探索,涌现出一系列传统文化故事、人物、科普类绘本。黄河文化相关的绘本也不断出现,近5 年更是出版了不少内容主题鲜明、 图文风格考究的黄河文化主题绘本(见表1 和图1)。 这些绘本深受家长和儿童喜爱,体现了作者对黄河文明和精神的热爱、记载和传承。
图1 2018—2022 年黄河文化主题绘本封面
表1 2018—2022 年国内黄河文化主题绘本
3.2 绘本中黄河文化的表现形式
纵观近3 年黄河主题绘本的创作形式和内容,可以看出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第一,以多种艺术绘法展现黄河流域地貌地形,自然地理风貌为主,并融入人文地理因素的“画卷”式绘本,让读者从空间上树立黄河流域全貌、内容上了解黄河文化知识。山东人民出版社的《母亲河》用油画的艺术形式再现黄河沿岸的丰富文化;山东省地图出版社的《地图上的地理故事: 黄河》 全景手绘图画和地图结合的方式,从自然、历史、人文等方面给读者呈现出完整的黄河。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一条大河》用手绘长卷和绘本故事相结合的方式介绍黄河。 多种艺术绘法的融合,让儿童从宏观、微观角度了解黄河流域民生、民情和地理风貌,真切感受黄河流域千百年来川流不息的奋进精神。 《黄河边的民族强音》除用漫画绘法之外,还用立体书的形式展现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地突出人物特点。第二,以红色主题故事呈现黄河流域历史传承。 未来出版社的《黄河边的民族强音》是少见的以黄河历史事件为体裁的绘本,将《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故事重新进行演绎。这些优秀的原创绘本成为黄河精神的重要传承载体,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艺术抒写。
3.3 黄河文化阅读推广的意义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 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思想内涵。洛阳市以“九朝古都”而名闻天下,至今依然享誉国内外,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河洛地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朝代兴替,中原逐鹿,河洛地区,首当其冲。因此河洛文化就是指中国古代人民在河洛地区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河洛文化作为我国古代一种地域性文化,有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其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无不显示着河洛人的个性。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核心,是黄河文明重要的魅力体现。青少年一代传承黄河文化、并成为其坚定的守护者,是他们的使命。利用这些优秀的绘本为洛阳市少年儿童进行黄河文化教育意义重大,更成为本市少年儿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极佳切入点。
洛阳作为黄河流域的节点城市, 是黄河历史文化地标城市。 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成为阅读推广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其阅读传统文化内容,有助于提升少年儿童阅读素养,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少年儿童这一关键对象群体的阅读水平提升,是积极响应国家“全民阅读”号召、助力“全民阅读”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少儿阅读素养的提升,阅读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并具有一系列推广优势。
3.4 黄河文化主题绘本阅读推广范式
做好少年儿童阅读推广,达到阅读育人目标,充分挖掘阅读资源赋能少儿综合素养提升。 公共图书馆可推荐、确定主题书目,并确定一个共同读书的时间, 利用图书馆内资源优势和空间优势指定阅读活动计划, 还可引导家长主动参与阅读, 加强亲子交流。在阅读素材选择和阅读活动的组织上,有效利用黄河文化主题绘本,发掘重点画面,关联前后细节,探讨主题内涵和精神价值。 通过一系列的黄河主题绘本阅读、分享活动,或组织吸引儿童兴趣的答题、闯关阅读活动,甚至联合学校组织赴博物馆、黄河名胜古迹的研学、 见学活动, 丰富儿童的黄河文化知识,引起少儿思辨,让所学所见更加立体化、全面化,让公共图书馆不仅成为洛阳市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还是第二校园。
4 洛阳市公共图书馆少儿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策略
4.1 馆藏资源建设方面
公共图书馆是传播、 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资源推介、读者活动开展方面要以吸引更广泛读者兴趣为主要出发点。 公共图书馆在组织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时,需要把“图书馆”的内涵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出来, 即把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体现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之中。丰富的馆藏资源结构、科学合理的馆藏建设目标、“资源—活动”相配的活动理念、合力体现图书馆活动价值是提高少儿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成效的重要保证。 可结合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图书种类、数量,并实时根据借阅热度及时补充复本量;让阅读推广人员参与到图书选采任务之中, 跟进出版物市场,把握未来阅读活动方向。 同时,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快创建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库,实现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多样化呈现, 吸引少年儿童利用多种阅读方式参与、接受、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2 资源布局和拓展方面
在阅读空间和氛围营造上增加传统文化作品展示力度,建立经典阅读区、传统文化展示区,让馆藏资源突出主题、突出效果,达到最佳呈现。 结合自身馆藏、读者群体个性制订阅读计划和推荐书目,提倡分级阅读的同时逐步引导读者加强传统文化阅读侧重。 同时,注重开发和丰富“隐形资源”,在具体的研学活动组织上,结合洛阳市区域文化特点,可在绘本推广的同时,联合洛阳市博物馆、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等,组织参观研学和面对面交流,这样不但扩大了活动的空间规模,让读者对黄河流域内自然、人文风貌有了清晰印象,还可发掘流域内优秀的人物事迹、人物精神。在研学活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注重总结,让传统文化的阅读项目成为长期、常新的阅读拓展项目。
4.3 阅读活动开展的手段方面
在阅读推广活动开展过程中, 要充分认识到新科技、新媒体对读者阅读习惯的影响,注重传统手段和新媒体手段结合,“线上+线下”相配合呼应,虽然传播的是传统文化, 但是阅读的媒介和活动的方式完全可以现代化、科技化。坚持长期开展传统文化阅读活动,不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注重图书馆员的传统文化素养, 培养出一批对传统文化有服务意识和能力的阅读推广人,结合推广过程不断完善、创新传统文化阅读推广。
4.4 注重与学校和家庭的广泛合作
加强“馆—校”联合,提升阅读推广效力。协调教育部门,广泛开展馆校合作,有针对地对在校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校园内建立起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阵地。 根据不同年级儿童年龄特点,甄选出分级阅读书单中传统文化部分,做专题图书推介, 并利用馆校共办阅读活动, 拓宽读者圈,促进传统文化更大范围传播,激发少年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和在校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共同探讨, 倡导语文老师在授课中除对字词句、段篇章把握外融入“大语文”观,增加课文背景、地理历史、传统文化的渗透引导(如革命故事、古代传说、自然风光这类课文),让学生对课内课文产生文化共情[9]。在课时紧张和文化引申方面找到平衡点, 并在学校层面激励学生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阅读量, 同时增加课外阅读课程,由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指导。
助力“家—校”配合,“不间断”培养阅读素养。在少年儿童阅读力培养的过程中, 家长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10]。 公共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时要和家庭亲子阅读有效结合起来。儿童还处于年幼时期,缺乏对读物的认知和理解, 家长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在公共图书馆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为自己孩子选择读物, 既有效提高孩子的阅读力,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也培养了亲子关系。但家长对如何培养阅读力、 如何引导儿童进行针对性阅读往往比较茫然。由学校和家庭组成有效“阅读指导团体”,开设“家长课堂”,对家长进行阅读培训,使家长掌握阅读方法,更加有效指导儿童阅读。各班级语文教师指定分级阅读书目,指导家长跟踪、反馈儿童的阅读状态、效果,鼓励家长多利用当地公共图书馆,养成带少儿去图书馆看书、借书、参加活动的好习惯。既要尊重孩子的自主阅读权,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孩子的阅读方向。 开展亲子活动,丰富家校共读内容。
5 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和现实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命脉、 文化基因, 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深厚基础。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少年儿童心灵, 持续不断地在少年儿童的心中浇灌“精神”的养料,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幼苗心灵,才能将广博深厚的民族精神植根于心,并付诸行动和实践,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助力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