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第三组曲》的马林巴版本研究
2023-09-01林静吴越
林 静 吴 越
(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福建泉州 362000)
一、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第三组曲》作品简介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巴洛克时期经典的器乐作品,作品长久以来不仅深受大提琴家们的热爱,它的身影也频繁出现在诸如古典吉他、萨克斯、马林巴等器乐的音乐会舞台,作曲家巴赫更是西方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巴赫创作于科腾(Koethen)时期作品,当时他担任乐队指挥,由于利奥波德亲王兴趣在世俗音乐,因此巴赫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大量的世俗器乐曲,现实的社会状况、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对宗教的信仰这些都对他音乐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他也广泛吸取了欧洲多地的音乐风格。作品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和精妙的作曲技法,是巴赫第一次在非和声化乐器上采用复调作曲技法,作品充满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的光辉,音乐中有着现实世界的影子和巴赫内心的精神与情感。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分为六首组曲,结构上每一组曲都是由一首前奏曲和五首源自欧洲各地的舞曲组成,包括德国的阿勒曼德舞曲、法国的库兰特舞、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舞曲、英国的吉格舞曲。每一组曲的调性各不同,体现的情感色彩、音乐内涵也不尽相同,分别为G大调、d小调、C大调、降E大调、c小调、D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第三组曲》调性为C大调,色彩明亮,有着英雄的气概。组曲共分为六首:1.前奏曲(Prelue);2.阿勒曼德舞曲(Allemande);3. 库兰特舞曲(Courante);4. 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5.布列舞曲(BourrieⅠ&Ⅱ);6.吉格舞曲(Gigue)。舞曲有着各自不同的音乐风格,有着相同的调性色彩和思想情感,整部作品体现出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本文对《无伴奏大提琴第三组曲》的音乐分析主要依据乐谱August Wenzinger 版本的大提琴谱和Peter Sadlo 改编移植的马林巴谱分析作品曲式结构、和声和旋律走向、节奏和音型组合等进行。笔者选择的马林巴谱去除了大提琴演奏指法、弓法标记以外,加入了四槌演奏的指法标记,装饰音稍许添加或变化,其他部分包括连音线等都与大提琴谱基本一致。
二、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第三组曲》的马林巴版本音乐分析
(一)前奏曲(Prelue)。这首C 大调的前奏曲为二段式结构,分A、B两段,其中A段从第1−44小节;B段从第45−87小节。乐曲速度适中,风格特点气势宏伟磅礴,宽广深厚。
A 乐段第1−2 小节在C 大调自然音阶中级进下行,宣示了前奏曲以及这一组组曲的基本调性。第2−6小节旋律在C大调主属和弦音阶上行下行流动交替起伏。随后第7−12小节调性由主调转到属调,乐句依旧保持音阶的进行,出现较明显的声部变化,形成两小节一组的下行二度的级进模进关系。此后的音乐一直在模进中发展,层层推动,第21−26小节为三小节一组的模进进行,第27−32小节以两小节为一组的模进进行,第33−36小节以两小节为一组,共两组的模进连接句,之后的第37−44以两小节为一组,进行上行二度的对比性模进运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
B 乐段开始第45−60 小节为乐曲高潮部分,以属音为固定低音,中高音声部整体下行进行模进运动,音乐在横向和纵向的走向都非常清晰。之后调性开始出现转变,第71小节回到主调音阶上,之后模进进行到77小节的属七和弦,进入结束段落,在经历了和弦变化到解决的过程,于第87小节乐曲主题再现,完满终止结束。
谱例1中,第86小节马林巴谱将大提琴版本中的装饰音进行谱面上的更改,tr(颤音)的符号在马林巴上是以滚奏的技法演奏,在时值内不限制击打个数,Peter Sadlo 将其更改为有具体个数的十六分音符,这样更加清晰的音符个数可便于与第85小节后两拍的十六分音符在演奏速度、指法设计和演奏技法上自然相衔接。
谱例1:
大提琴谱
马林巴谱
(二)阿勒曼德舞曲(Allemande)。舞曲为二段式结构,分A、B两段,A段从第1−12小节;B段从第13−24小节。舞曲速度较快,在节奏型、快速音阶上都反映着音乐风格较欢快、活泼的特性。
A乐段从三个16分音符的弱起拍开始,第1小节在主调内16/32音符做音阶式下行级进,奠定了调性、节奏型和音乐风格的基本特征。乐曲的第一句在第4小节第三拍落到主音上结束,第5小节开始转入属方向的G大调,第6小节开始音乐发展向上推动至第七小节第三拍,之后进入到A乐段的高潮部分,为有规律的级进模进运动,直到第12小节半终止结束在G大调主音上。
乐曲B段的马林巴谱与大提琴谱基本相同,第13小节以G大调音阶的下行级进模进发展,在第19小节第3拍音乐发展至高潮,出现与A段落高潮处相同节奏型组合和模进规律。音乐在第21 小节到第22 小节第1 个音落在主音上时,出现了假终止。随后音乐开始正式进入结束句,以第24小节中16/32音符组合的节奏型在主和弦上进行强调而达到最终完满终止。
谱例2为阿勒曼德舞曲开头前两小节,其中第二小节大提琴谱与马林巴谱存在差异。马林巴谱在第2小节第1拍和第2拍分别增加了两个三十二分音符的三连音节奏型,演奏出的效果具有装饰性,这样的增加不影响旋律骨干音的发展,也适合乐曲的音乐风格。第3拍上的tr(颤音)装饰音记号处,马林巴谱中的音符数量增加,有具体的音符个数,对于演奏者来说,如同上述前奏曲第86小节一样,便于对此装饰音时值和指法的把握。
谱例2:
大提琴谱
马林巴谱
(三)库朗特舞曲(Courante)。舞曲为二段式结构,分A、B两段,A 段从第1−40 小节;B 段从第41−84 小节。舞曲速度较块,为均分的八分音符节奏型,上下大幅度排列的旋律走向,体现出音乐的流动与宽广之感,也更具延伸感。马林巴谱与大提琴谱基本一致,全
曲除了终止处的长音之外,八分音符的节奏型不变,整体时值分配较为均衡。
A乐段第1小节为主和弦骨干音下行级进运动,覆盖完整2个八度的音域,音乐宽广而深沉。第一乐句从头到第八小节的第一拍为止,在主属和弦间进行,以C 大调主音结束。该小节的第2拍后半拍十六分音符的出现增加了音乐发展的动力和趣味,随后调性往属方向转调,第17−25小节高中低声部规律地做上行模进,单位在进行中缩小。第26−28小节为三小节的连接句,做下行二度模进运动,第29−35小节在G大调Ⅴ−Ⅰ−Ⅳ−Ⅴ的和弦进行中呈现两小节一组的模进,随后第36小节第二拍后半拍开始进入结束句,和弦在G大调上Ⅳ−Ⅴ−Ⅰ终止。
B乐段模进组更加丰富多变,第56小节的三十二分音符较A 段中的第8 小节增加的更多,更添趣味性。第65−72 小节为一串两小节一组的上行三度模进,此处的音乐发展向上推动至72小节下行向属音解决处,随后开始新的模进运动,最后结束在第83−84小节主调上的完满终止。
这一首库朗特舞曲的低音声部尤其引人注意,具有持续向前推动的动力性。在马林巴上演奏这些低音的音色需深沉浑厚,饱满而又圆润,对演奏方式及选槌都有一定的要求,演奏方式包括演奏者肢体运动方式、发力的方式、两槌演奏法、四槌演奏法(持槌法包含传统握槌法、巴顿握槌法、斯蒂文斯握槌法、玛赛尔握槌法等四种)、六槌演奏法,琴槌的选择有从硬到软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选择。通常在低音区选择较软槌头的琴槌,音色更加圆润浑厚。
(四)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舞曲为二段式结构,分A、B两段,A段从第1−8小节;B段从第9−24小节。舞曲速度缓慢,气氛庄重,三拍子的节拍中强调第二拍,乐句结构均为四小节一句。A段的8小节由C大调进行到G大调,B段的16小节C大调开始经过离调转调,尤其是第13−16小节为调性变化的一个高潮,之后回到主调。在结构上第一句第一小节陈述旋律,第二小节采用相同的节奏型和音型,离调陈述旋律,三四小节总结。纵观全曲可发现,除了第13−16小节使用了全新的音乐材料之外,每一乐句都是这种组合规律。这首萨拉班德舞曲有着非常多的柱式和弦,马林巴谱上都加了琶音演奏的标记,如下谱例3所示,琶音的演奏法适合于在马林巴上演奏这些柱式和弦,它们所在的位置时值相对较长,且全曲的速度都较缓慢。这样的演奏可以助于延长马林巴共鸣管发音的时长,避免影响音乐的连续性。
谱例3:
大提琴谱
马林巴谱
(五)布列舞曲(BourrieⅠ&Ⅱ)。布列舞曲分为布列Ⅰ和布列Ⅱ。布列Ⅰ,速度轻快,具有滑动感,光明的大调色彩,乐句结构清晰,节奏型为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以二分音符结束。音乐发展由C大调主和弦拆分开的动机开始,随后第5小节转属方向调,中低声部为下行三度的级进模进运动,第8小节落于属调主和弦的半终止上,第一部分结束。第二部分转向a小调,第一句落于a小调主和弦上结束,随后调性经过离调后在主调中音乐不断向上推动,直到完满终止。全曲非常明显地在均衡的八分音符进行中运用了复调对位手法,结束句在属和弦内的各声部级进模进发展后终止于主和弦。布列Ⅱ,调性以c小调为主调,色彩柔和内敛,乐曲结构与布列Ⅰ大致相同。
如下谱例4,大提琴谱上出现了[p],在巴赫手稿中是极少出现力度标记,这是August Wenzinger给演奏者在力度上的建议,整个第三组曲只有该处出现力度记号,而纵观第三组曲的马林巴谱同样没有其他力度或表情记号,也只有该处,同样出现[p]。
谱例4:
(六)吉格舞曲(Gigue)。舞曲为二段式结构,分A、B两段,A段从第1−48小节;B段从第49−108小节。马林巴谱与去除弓法标记后与大提琴谱一样,它的速度是这第三组曲的舞曲中最快速的,音乐性格活泼灵动,乐曲结构和音乐动力发展清晰。乐曲以C大调的属音弱起开始,第一小节第一拍突出了主音后在C大调音阶上做级进上行运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带动了音乐的节奏。第9小节调性进入G大调,在第10−11小节、第14−15小节中出现了倒影模仿的对位手法,第21−30小节出现了持续音与旋律交替,音乐不断向前推动至33小节到达乐曲A段的高潮,以4小节为一组,共两组,低音声部持续音为G大调的属音。第41 小节进入结束句,通过一连串十六分音符,第47−48小节在属方向调主和弦上半终止。
乐曲B段大致结构与A段对称,第58−59小节、62−63小节为倒影模仿,第81开始的持续音与旋律音交替,音乐推至93小节高潮,持续音保持在G音,第107−108小节调性回归C大调于主和弦上终止。
结语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s)是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在科腾(Koethen)时期(1717~1723)创作的器乐作品。乐曲深刻的思想内涵,严谨的音乐结构,对于当今的许多大提琴家来说,演奏这部作品是一个大挑战,将大提琴作品移植到马林巴上进行演奏,是对马林巴演奏与发展的一个全新的尝试,通过对第三组曲的音乐分析,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其音乐特点。其中存在的“情感论”美学,调性、舞曲类型、节奏型、节拍、速度等都具有情感的体现,这种情感是一种类化的人的基本情感。如阿勒曼德舞曲中出现了大量三十二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交织,与舞曲的欢快情感相统一;大小调调性与和声体系趋于成熟,在每首乐曲开篇都以C 大调主和弦的音阶、动机、和弦等开头,第一段是规整的半终止,而第二段是正格完满终止;复调对位手法和装饰音的运用精致巧妙,如在前奏曲45 小节开始的高潮部分,有规律模进式的声部交错演绎,阿勒曼德舞曲中的颤音与音乐情绪相适统一;音乐发展与后世按照主题呈示到展开的发展规律不同,旋律同蜘蛛网般在模进变化、声部交错中蔓延展开。充满对比性的舞曲风格、精巧和谐均衡的美感,严谨高超的作曲技法,无一不体现巴赫创作音乐的绝妙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