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亲历 恍如隔世

2023-09-01马德兴

新体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男足中国女足女足

马德兴

璀璨金纸中,西班牙女足庆祝冠军到手。

参赛国记者待遇不同

采访完在卡塔尔举办的男足世界杯,此番奔赴澳大利亚采访女足世界杯,最大的不同就是充分享受到参赛队随队记者的各种“优厚”待遇。

笔者先后采访过七届男足世界杯,只有2002年韩日世界杯是以参赛国记者的身份前往。采访女足世界杯时,每一次的身份都是参赛国记者。记者是否来自参赛国,有着天壤之别。

世界杯前,很早就开始申请采访。获得批准之后,抵达主办国,拿到采访证并非万事大吉,每场比赛之前还需要再次申请,包括记者席座位、混合采访区以及新闻发布会的许可。只有在国际足联指定的新闻官批准并获得相关许可后,才能进入球场观看比赛、出席赛后新闻发布会以及进入混合区采访。男女足世界杯皆如此。

中国记者如果申请中国女足参加的场次,记者席、混合区、新闻发布会的三张采访小票都很容易获得批准。而且,球场内的记者席还带有桌子,观看比赛时,现场记录和使用电脑很方便。桌子上的显示器还可以随时观看各种回放和慢镜头,便于更好地展开报道。

卡塔尔男足世界杯时,由于中国队没能入围,中国记者很少能申请到带有桌子的记者席位。如果得到一张坐票,像球迷一样进入看台观赛,就很不错了。赛后,前往新闻发布会或混合区一般都会被婉拒。个别关注度很低的比赛,申请采访的记者人数不多,可能获得许可。

球迷只要有球票便可以入场,无所谓是不是参赛国球迷。但记者不同,仅申请许可这一项,就充分体会到参赛国与非参赛国的巨大区别。同样是中国记者,采访男足不如女足已经显现出来,很多同行都有这样的感受。

现场看球,本届女足世界杯的方便程度无法跟卡塔尔相比。卡塔尔国土面积不大,8座世界杯球场较为集中。小组赛阶段,如果安排得当,一天可以去现场看三四场比赛。但在澳大利亚就没有这个眼福了。

由于澳大利亚国土面积较大,又是与新西兰联办,女足世界杯期间,记者一天最多去现场看一场比赛。如果每天都想现场看球,需要每日飞行。在澳大利亚境内,每一次飞行后都需要倒时差。中国女足第一场小组赛在珀斯,需要从设在阿德莱德的大本营飞行三个多小时,抵达之后要倒半小时时差。从珀斯再飞悉尼,要倒两小时时差。飞新西兰时差更长,颇似在加拿大或美国采访女足世界杯时的体验。

好在中国女足三场小组赛的后两场均在阿德莱德进行,少一些折腾。

节俭办赛与球迷热情

女足世界杯开幕之前,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宣布放弃2026年英联邦运动会主办权,原因是耗资巨大,政府财力无法承担。在随后的采访过程中,笔者也体会到什么叫做量力而行。

采访大赛首先要落实采访证。阿德莱德将制证中心设在足球场旁边的一座教堂里。组委会制作的证件异常简单,工作人员用打印机打印出来,压上塑料膜,打两个洞,挂上印有标示的带子后,便算完事。赛事期间经常出現采访证件掉落的情况,因为带子的设计有缺陷。澳大利亚办赛不会不惜代价、不计成本,更不会将面子放在第一位。

这种“简单”不仅在证件制作上。新闻中心只提供免费茶水,如果赶上饭点,要去球场排队购买餐食。每座球场的新闻中心都比较空旷,一方面是采访女足世界杯的记者人数无法和男足世界杯相比,另一方面是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毕竟设立餐厅需要招募不少服务人员。

这种节约办赛、量力而行的情况在女足世界杯期间随处可见。不过,各国和地区球迷的观赛热情并不受影响。不然,本届女足世界杯场均观众也不会创下3万多人的纪录,中国球迷更是热情高涨。

新冠疫情缓解,社会面全面放开,中国球迷又可以走出国门了。观看世界杯的中国球迷人数众多,大街上随时可以听到汉语,当地的留学生和华人更有一种自豪感。球迷在脸上贴着国旗贴纸,穿上印有中国字样的T恤或外套,手持五星红旗,很自然,也很兴奋。这种感觉在男足世界杯期间很难找到。

支持中国队的小球迷

张琳艳带球突破。

首战对丹麦队的比赛有16989名观众现场观战,其中有15000多人是中国队球迷,对海地队和英格兰队的比赛至少1万多名球迷是中国人。后两场比赛的现场观众为12675人和13497人,相比之下,丹麦、海地或英国球迷人数不多。某种程度上,是中国球迷帮助东道主撑起了这三场小组赛的热闹。

赛后,中国女足绕场致谢。提到球迷,她们都感慨万千,感谢球迷将赛场变成了中国队主场。只是中国女足成绩欠佳,让中国球迷颇感遗憾。

中国女足 惨败非一日之过

中国女足小组未能出线,很多人赛前就有心理准备,现实让更多人有了充分的认识。

中国女足的实力这些年来未有实质性提升。去年亚洲杯,中国队时隔16年重新问鼎,一方面是东京奥运会上的败仗让姑娘们憋了一口气,另一方面,对手也没有排出最强阵容,中国女足抓住了机会。而且,运气也起了作用,特别是对阵日韩,中国女足都处于下风,只是把握住不是机会的机会,取得进球,最终赢得胜利。

世界杯不同于亚洲杯。世界女足运动发展突飞猛进,中国女足全面处于下风。实战过程中,中国队在赛前研究、临场指挥等方面都显示出不足,以1比6败给英格兰队而出局,恐怕并不意外。

在各参赛队中,中国女足开赛前一年参加高水平热身赛是最少的,总共只有11场国际A级赛。同组的海地队12场,丹麦队14场,种子队英格兰为19场。其他7支种子队都在15到19场之间。

疫情让中国女足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2022年,中国女足无法正常参加国际交流,对队伍建设非常不利。以往,中国女足一年内至少要和欧美的世界级强队打10多场热身赛,最多时超过20场。本届世界杯上,中国女足在对抗、节奏等各方面都处于下风,即便是和海地队的比赛也是如此。

中国女足在比赛策略的拟定上也值得商榷。去年10月分组揭晓后,小组赛第一场对丹麦队即生死之战,只有赢下或者战平对手,才有出线希望。对此,中国女足的教练组和队员会更清楚。这种情况下无可选择,只有全力以赴拿下丹麦队。如今回头来看,中国队在比赛中畏手畏脚,不敢破釜沉舟,最后时刻被对方绝杀,失去出线的主动权。

中国队最后一场1比6败于英格兰女足,即便很多人已经有了小组被淘汰的心理准备,但如此悬殊的比分实在令人难过。双方实力确实存在巨大差距。英格兰女足自荷兰女帅威格曼接手之后,一直采用433攻击型阵型,连双前锋都没有使用过。但对中国女足,英格兰女足排出了343阵型,不少球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特别是7号詹姆斯,第一次被放到中路,她的串联作用让英格兰女足迸发出更强的战斗力。

中国女足赛前对这些情况基本处于不了解的状态,依然按照对付海地队的战法排兵布阵,只是用王霜替代了因为红牌无法出战的张睿,结果开局就连遭闷棍。第4分钟的过早丢球改变了一切,中国队完全跟不上节奏,连招架之力都没有。实力本就不足,再加上战术部署完全失去针对性,进一步放大了双方的差距。

中国女足的情报收集、技术分析是如何展开的?这方面的重大失误,导致主教练的部署没有任何效果,大比分输球成为必然。更遗憾的是面对对方的变化,中国女足没有反应,无论换人还是改变战术,没有任何动作。同为亚洲球队,对照日本队战胜最后夺冠的西班牙队,韩国队将德国队拉下马,中国女足的问题亟待解决。

女足世界杯结束了,中国女足新的周期已经全面展开。面对现实,女足复兴有漫长的路要走。

责编 王敬泽

猜你喜欢

男足中国女足女足
2022全国女足锦标赛排位赛:海南女足力克陕西长安竞技
在被冷落中“拼命”的中国女足
致敬女足!致敬为水产事业而奋斗的女神们!
冠军游行
我国高水平女足裁判员培训现状调查
中国女足:重返奥运会舞台
2015中国大学生男足冬训赛暨第28届世界大夏会选拔赛
榜单
群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