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则徐福州诗文及交游论略

2023-09-01邹自振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林则徐道光福州

邹自振

(闽江学院人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林则徐是开明的政治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所遗留下来的文章,主要是大量的奏折、文录、信札、日记和译编等,这些大多不是文学作品,但却体现了极高的文学修养。林则徐一生写过许多诗词散文,但都是“业余”所作。在他宦海生涯的四十年中,曾六度返回故乡福州,留下了闽都文化遗址的一段佳话;同时其怀念父母、亲人的诗文也弥足珍贵。林则徐在福州的交游及其诗文更增添了闽都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丰富史料。

一、林则徐笔下的福州文化遗址

嘉庆十六年(1811)四月,林则徐考中进士,踏上仕途,直至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林则徐病逝于广东潮州之普宁,林则徐的宦海生涯长达四十年。在这其中,林则徐总共回过故乡福州六次,也因此留下了他在故乡的足迹以至珍贵的文化遗址,值得我们寻觅、怀念。若以1811 年在京考中进士起算,林则徐共返乡六次,分别为:

嘉庆十六年(1811)重阳节后,在翰林院庶吉士任中请假,自北京回乡探亲,该年年底抵乡,次年十月携妻儿离乡回京;

道光元年(1821)七月,因父患病,在浙江杭嘉湖道任中辞官回乡,八月底抵乡,次年三月赴京补官;

道光四年(1824)八月,因母病故,在江苏按察使任中奔丧,回乡丁忧守制;

道光五年(1825),南河高家堰决堤,圣旨夺情,二月离乡赶往江苏淮安,素服督工高家堰,积劳成疾,八月回乡,道光七年(1827)二月,离乡赴京补官;

道光七年(1827)十月,因父病故,从陕西按察使任上回乡,次年正月抵家守制,道光十年(1830)四月离乡赴京补官;

道光三十年(1850)三月,因病请辞,奉旨卸任,由云贵总督任上回福州养老(十月初一,林则徐收到朝廷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的谕旨,次日由福州启程赴广西,十月十九日卒于潮州普宁县)。

道光八年(1828),林则徐丁父忧归家期间,与官绅协力重浚福州西湖,撰文《重修积翠寺记》,是林则徐与福州文化遗址的一段佳话。西湖景观之宛在堂、桂斋、荷亭,乃至乌石山、华林寺等,也成为林则徐在福州的重要纪念地。

(一)重浚福州西湖

福州西湖是晋太守严高于太康三年(282)开凿的人工湖,储存西北诸山之水,灌溉周围数千亩良田。唐贞元十年(795),观察使王翊辟南湖。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西湖与南湖相接,并有河道与闽江相通;其子王延钧称帝,在湖滨辟地建造亭台楼榭,西湖遂成为闽王朝的御花园。此后渐成游览胜地,水清如镜,青山映辉。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词中赞曰:“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把福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提并论,成为吟诵福州西湖之千古绝唱。

但清代乾隆、嘉庆以来,由于西湖长年失修,加之土豪劣绅在湖中积土,围占田园,遂使湖身渐趋堙塞,湖底抬高,湖水变浅。雨季到来,淹没农田和房屋,反成灾害。见此情景,林则徐为改善福州水利状况出发,向时任闽浙总督孙尔准、福建巡抚韩克均备陈利害,倡议重浚西湖。孙、韩深知林则徐是水利专家,均表赞同,于是请林则徐和闽县知县陈铣、海防同知陆我嵩共同疏浚西湖。

道光八年(1828)十一月,林则徐代孙尔准、韩克均拟《清厘福州小西湖界址告示》。林则徐在告示中叙述了小西湖日渐堙塞而缩小的情况,准备重新划定湖界,利用冬季水涸时兴工开浚,“以为万民之计”。

同月,西湖疏浚工程开始,林则徐代福州知府拟《重浚福州小西湖禁把持侵扣告示》,云及浚湖工钱优厚,每五十名民工选一工头,出具保结,听候派工挑浚,为此节省了不少开支。一生治理过江南、中原和大西北水利工程的林则徐(这是后话),借宛在堂办公,第一次完整地为福州西湖砌了石驳岸,计七百八十余丈,湖边石堤长一千二百三十余丈,还沿西湖岸旁栽种梅花一千多株。道光九年(1829)竣工时,林则徐又代福州知府撰《湖堤砌石种树禁止掘毁告示》。

这是福州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疏浚西湖的工程,恢复了福州的水利优势,可灌溉良田三千顷。同时修葺的还有桂斋与荷亭,以纪念林则徐最为崇拜的宋代宰相、抗金英雄李纲。林则徐还为浚湖造大小二舟,小者可入城桥,此二舟成了画舫,为聚会的文人雅士增添了雅兴。荷亭三面临湖,池畔环植碧桃垂柳并取名伫月和绿筠,题联云:“新涨拍岸摇橹过,杂花生树倚窗看。”道光四年(1824)重建的宛在堂也成为林则徐与文人墨客吟咏雅集之所在。

著名的闽剧传统戏《荔枝换绛桃》,也把故事的喜剧开端设置在荷亭,并将西湖的闽国皇宫作为悲剧结局。西湖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于此可见一斑。

谢章铤云:“福州西湖历代均有修浚,本朝以林文忠公为尤著,文忠以闽人治闽事,利弊了然,故成功久而固。”窃以为,林则徐疏浚福州西湖的功绩,堪比唐白居易、宋苏轼于杭州西湖之白堤、苏堤媲美,也与曾巩沟通济南大明湖、王安石治理南京玄武湖,乃至林则徐本人在江苏、河南等地治理江河工程等量齐观,而载入史册!

林则徐疏浚西湖的同时,建南宋民族英雄李纲祠堂,在祠堂架三椽,植桂树两株,取李纲晚年在福州住所的名称,曰桂斋。祠厅前廊右侧,立《新建李忠定公祠堂记》碑,福建布政使程含章撰文,林则徐手书。这里离林则徐家文藻山很近,林则徐少年时常来此读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称“林文忠公读书处”,同时纪念李纲与林则徐两位闽籍伟人。

说到林则徐笔下的福州文化景观遗址,还应提到道光六年(1826)六月,林则徐应华林寺住持增辉和尚之请,为历经八年修缮的华林寺写《重建华林寺碑记》。同年,林则徐还到过福州东山寻找南朝隐士虞寄的故址,并写有《虞寄庵怀古》一诗:

萧老公,心肠薄,白马青丝祸旋作。雷池神,乘赤航,朱衣紫气来轩昂。萧梁四主俄顷耳,至竟不宥江阴王。是时海内两隐者,前陶后虞继者寡。洛阳殿作单于宫,犹闻宰相称山中。虞公遁迹更幽窔,东山僻在东海东。何物陈宝应,乃敢争枭雄!心躭美疢恶药石,转以下策矜火攻。空山夜半来祝融,茅龙一炬光熊熊。先生高卧正伸脚,自信人厄非天穷。邦人义之灭其炬,秉杆束营投且去。旅人不笑不号咷,早识鹓雏吓腐鼠。萧乾旗鼓动地来,豪酋面缚军衔枚。噬脐已晚难乞骸,昔时凶焰今死灰。周留窜伏俱烬煨,黄鹄举矣城乌哀。乌乎,虞庵虽圮余蒿莱,千载吊古增裴哀,晋安豪帅安在哉。[1]

作者《云左山房诗钞》卷三标题下原有小引:“梁虞常侍寄,会稽人,避侯景之乱入闽,遁迹东山,结茅庵独居,屡谏陈宝应。宝应怒,遣人焚其舍。寄庵卧不动,纵火者为灭其炬云。”此虞寄庵胜迹,历代文人多往寻觅,北宋曾巩在福州任上也曾前往,并写有《游东山示客》一诗。

(二)撰文《重修积翠寺记》

林则徐在家居住期间,福州乌石山名胜积翠寺重修竣工,住持自庆和尚请林则徐撰《重修积翠寺记》:

闽制府范忠贞公殉耿难,康熙二十二年建祠于乌石山之南,董其事者,即祠西为香火院召僧居焉。寺在山半,古松夹道,石磴数十级始达于门。缭墙内望,四山环青,朝岚夕霭,萦映万状,而寺乃以“积翠”名。每岁重九登高,里人讌集于此,笙管合乐,纸鸢跕跕出林外。寺有老梅,枝干如铁,花时吟赏者踵相接,寺遂为会城胜地之冠。

百余年来,祠宇依然,而寺之兴废不一。比岁主僧以故去,禅侣寥落,双扉不扃,游憩者辄徘徊不忍睹。嘉庆二十五年,自庆和尚从怡山长庆禅寺方丈退院归,构而得之。以寺久芜,且湫隘殊甚,求诸檀施,辟旧基址,建准提阁,凿放生池,治堂室三楹,为宰官长者宴坐之所。坦墉四周,椽桶咸具,又置租田三亩为常住计。恐事久而隳,乞余为文,以示其后人。

夫浮屠氏之教,自祇园布金后,招提兰若遍于震旦。始则一蒲团地,七宝庄严,其后或法嗣不守,日即荒凉,而卒归无有。今自庆愿力坚苦,克底于成,可谓勤唉。凡佛弟子,继主卓锡者,勉旃补葺朽漏,打钟扫地,以奉忠臣之灵,毋敢废怠,是其所厚望也夫。因述其意,俾勒之石。[2]

据《林则徐全集》第五册《文录》和来新夏《林则徐年谱长编•上卷》,《重修积翠寺记》撰文时间为道光八年(1828)。即林则徐父亲病故,抵家守制期间所作。

林则徐在文中描写了乌石山积翠寺“四山环青,朝岚夕霭,萦映万状”的风光景色,记述了自庆和尚告示佛门弟子要慎勉维护法嗣之意。此记是一篇珍贵的福州地方文化的历史文献,是我们了解二百年前乌石山及佛教文化的可靠资料。

福州别称“三山”,即指城内之乌山(乌石山)、于山、屏山是也。乌石山林木参天,怪石嶙峋,早在唐代就是游览胜地。唐天宝八年(749),唐玄宗御敕名为闽山。北宋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以此山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改名道山,并建道山亭,又请后任福州知州曾巩撰文《道山亭记》。

清代著名诗人谢章铤《一荔枝饷叶大与端》诗云:“年年积翠擘红罗,草木无知亦折磨。判与梅花共憔悴,不堪重向旧枝柯。”鉴于二百年前的积翠寺现已无存,故录此文献,并建议有关主政部门恢复重建此“梅花寂寂。翠竹幽幽”的文化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八年后,即道光三十年(1850),也是林则徐生命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的三月,林则徐辞官还乡,住在文藻山。五月,英国传教士违反《中英南京条约》的规定,强居乌石山的积翠寺和神光寺作为传教场所,侯官县令兴廉竟予默许,英人“每日辎重入城,络绎不绝”。林则徐联络乡绅,在《福建绅士公致巡抚徐继畲信函》中提出加强炮台以保卫福州城的意愿,要求传教士搬出福州城外;书院童生和士民遍贴告白,工匠也不给传教士建房。夏月,为了防止英国侵略者从海上进行干扰破坏,利用炮舰进行威胁,林则徐以虚弱的病躯,“数乘扁舟至五虎门、闽安诸海口阅视形势”,调查海情,积极设防,并写一诗《五虎门观海》:

天险设虎门,大炮森相向。海口虽通商,当关资上将。唇亡恐齿寒,闽安孰保障?[3]

由于林则徐带领福州人民坚持不懈的英勇抗争,迫使英人最终退出了神光、积翠二寺。林则徐与闽都文化遗址之事迹不可胜数,此处不再撰述。

二、林则徐怀念父母、亲人的诗文

(一)对父母双亲的深切怀念

林则徐怀念父母及致妻儿亲人的文章、书信、诗作等表现了很高的文学修养。其《先考行状》《先妣事略》纡徐平淡,情致绵邈,虽然写的是平凡琐事,却抒浑厚之深情;致妻儿亲人的诗作,则渗透着忧时悯民的情怀,折射出深沉的爱国激情。

道光四年(1824)正月,林则徐年四十岁,以江苏按察使署布政使任。此年闰七月十七日,林则徐母亲陈帙在家乡福州逝世,享年六十五岁。此时林则徐正忙于江苏大水灾后的善后工作,得知母亲病逝的噩耗,林则徐于八月十九日赶回福州守孝,并含泪撰写《先妣事略》。

这是一篇传状题散文,作者在追述亡母生前事实时,不禁流露异常悲痛之情,语言质朴而有感染力。其叙述亡母生前的种种情景,全用客观叙述方法,而以“劳苦”为全篇布局的线索,因为是亲见亲闻,所以极真实;举的是寻常琐屑事,款款叙来,极亲切有味。作者能做到“即事以寓情”,不言情而情自显。

文中记述由于家庭经济贫寒,陈帙还需从事女红及制作手工工艺品,以换取收入补助家用:

先妣工针黹,又善剪采为草木之花,大者成树,其小至一茎一叶,皆濯濯有生意。岁可易钱十缗,遂资其值,以佐家计。[4]

林则徐对母亲困苦的状况,寄以极大的同情和深切的尊敬。这种从平淡家常语中透出的一股淳朴、深厚的情韵,是每个读者在阅读时都会感受到的。作者以最朴素的文字造成感情最深刻的意境,令人不忍卒读。不禁使人想到明代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同名散文。归有光的《先妣事略》,用疏淡的笔墨追念和表彰亡母生前德行,言近旨远,充满了真挚的感情。清初散文大家黄宗羲曾说:“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林则徐此文亦可作如是观!

母亲去世后的第三年,道光七年(1827)闰五月,林则徐擢江宁布政使后,立即派人迎父亲林宾日到江宁。八月,林宾日由则徐的弟弟霈霖随侍,从福州启程。九月二十七日,林宾日行至浙江衢州府城时不幸病逝,享年七十九岁。十月十九日,林则徐闻父讣讯,即南归奔丧,于十二月初八日抵衢州,奉灵车返原籍福州。林则徐在籍守制时,写下了《先考行状》。

林则徐父亲林宾日,原名天翰,岁贡生。一生以教读讲学为业,曾和友人立敦社、诚交社、绵充山堂等,共同讲学谭艺,并主讲将乐正学书院。晚年与里中老人组真率会,探求经世致用之学。生林则徐时年三十七岁。

仅仅三年,林则徐连失双亲,悲痛欲绝。在此长文中,林则徐表达了对父亲无比沉痛的悼念之情。文中写了林氏家世。在两晋南渡时,属中原士族入闽八姓中的九牧林氏,始落籍莆田,宋代迁至福清。清初,林则徐的五世祖林学弢迁至省治福州左营司巷。文中记述了林宾日的优良品质及对自己的精心培养和谆谆教导,深切表达了林则徐对父亲的真挚和深厚的感情,可谓催人泪下。

从林则徐所撰《先考行状》《先妣事略》可知,林则徐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林宾日乃一介秀才,却是贫儒;母亲陈帙贤惠能干,相夫教子,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林则徐幼承家训,接受良好的家庭熏陶,家虽清贫,却能刻苦问学,形成俭朴、正直、勤勉、胆略超人的优秀品格。这一切都缘自父母亲的精心培养与辅育。

(二)与妻子家人的款款深情

嘉庆九年(1804),林则徐考中举人,旋与曾任河南永城知县的郑大漠之女郑淑卿结婚。嘉庆十六年(1811),以二甲第四名中了进士。次年十月,二十八岁的林则徐携妻郑淑卿从福州洪山桥上船进京,开始了宦海沉浮的一生旅程。

郑淑卿与林则徐聚少离多,她一向贤惠持家,虽因林则徐清廉为官,家中子女众多,生活困苦,加之郑氏体弱多病,但却从无怨言。林则徐夫妇一生养育长大的有三子三女:子汝舟、聪彝和拱枢,女尘谭、金鸾(夭折)、普晴等。郑淑卿精心抚育培养子女长大成才,林则徐一生政绩,郑氏有一半的功劳。林则徐与郑淑卿伉俪情深,在他为数不多的家书与诗文中,不乏有寄郑氏的书信。如道光十年(1830)四月苏州任上的《寄内》:

古驿寒宵梦不成,一灯如豆逐人行。泥翻车毂随肠转,风送驼声贴耳鸣。好月易增圆缺感,断云难绾别离情。遥知银烛金闺夜,数到燕南第几程?[5]

图书馆创出品牌之后,如果不思进取、缺乏创新,就会逐步失去品牌的价值,因而我们需要不断地分析读者需求,对品牌进行维护。

此诗情真意切,述情如话,与唐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几乎同出一辙!再读这首《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

偕老刚符百十龄,相期白首影随形。无端骨肉分三地,遥比河梁隔两星。莲子房深空见薏,桃花浪急易飘萍。知手握牟尼串,犹念金刚般若经。[6]

道光二十一年(1841)三月十七日,是郑淑卿五十三岁生日。此时林则徐因实施禁烟和抗英斗争已被革职。林则徐以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写了七律二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此年林则徐妻子五十三岁,林则徐五十七岁,两人年龄相加恰为“百十龄”。林则徐在诗中备注:“余留滞羊城,夫人携两儿寓南雄,大儿由吴门返棹来粤,尚在途次。”林则徐被革职,留广州以备查问委差。妻郑淑卿带两儿在南雄(今广东南雄市)暂避战乱。大儿汝舟原去年秋天从广州赴京,行至苏州时,听闻林则徐被革职之变局,欲回粤,被林则徐要求在苏州候信,造成一家人“无端”“分三地”。诗中深切地表达了林则徐对妻子儿女的眷念,同时感叹自己爱国救民的苦心不能见到实效,而且在变幻莫测的政治浪潮中,自己的前途也如浮萍那样情无所寄、飘忽不定。

一年后,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林则徐与妻子、家人在故城西安告别,独赴新疆伊犁时,有《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之一):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7]

林则徐在垂暮之年,因禁烟抗英而受流放之辱,其不幸不平之气自不待言。但他没有悲观、消极和绝望,仍与妻子戏谈、吟诗,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昂诗句,这是他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的真实抒发,也是他旷达人生的辉煌写照,最集中地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的一腔热忱!此诗堪称林则徐最著名的诗作。挚友林昌彝评:“婉而多讽,怨而不怒,可称风雅。”[8]

(三)与福州亲友的深厚交谊

林则徐对福州亲友也充满了深亲厚谊。试举与他一样,在外宦游的叶申芗说明之。可读《西行过洛,叶小庚招入衙斋,并赠两诗,次韵奉答》:

连圻曾愧领班僚,讵有涓埃答九霄。谪宦敢辞投雪窖,捷书尤冀靖天骄。他年马角谁能料,前度鸡竿已暂邀。犹喜宣房差不负,汴城昏垫幸全消。[9]

叶小庚,即叶申芗,字维郁,号小庚。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1840年为河南陕汝道,是林则徐的亲家(林则徐的八妹嫁申芗之子预昌,林的次子聪彝娶申芗的侄女),交谊深厚。作为福州同乡亲友,又都在外为官,林则徐与叶申芗相互勉励、报效国家,他们之间唱和往来的诗作不少,如林则徐作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秋的《酬叶小庚司马申芗》、1832年的《道光壬辰四月,小庚年老前辈大人过任城,出〈庚午雅集图〉重摹本见示,并属题句,灯下草草应命,不值一粲》等。

道光二十二年(1842)三月,林则徐在遣戍新疆伊犁途中经洛阳,受到叶小庚的热情款待,于是写诗两首奉答,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诗中叙述了林则徐道光二十一年(1841)在东河河工的成绩,同时表达了他渴望听到战事胜利消息的迫切心情。

林则徐在洛阳逗留时,尚有《小庚邀集千祥庵,叠僚字韵奉谢》。同月,叶申芗邀林则徐游洛阳香山寺、万佛洞等名胜古迹,林则徐撰有《同游龙门香山寺记》,文中借景抒情,不忘国事,衷心希望“瀛壖荡平,寰宇靖晏”[10],表达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可见,即便是在与妻儿家人、亲友的交往中,充溢在林则徐内心的,依然是其不计个人死生祸福,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斗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林则徐的交游及其诗文

林则徐中进士前曾为福建巡抚张师诚的幕僚;他少年时代求学于福州鳌峰书院,著名经学家陈寿祺为其座师;先后就读于鳌峰书院的林则徐好友,以年齿为序,有长乐梁章鉅,同邑杨庆琛、李彦章、林昌彝,建宁张际亮等人。他们都是活跃在鸦片战争前后的著名诗人,经常与林则徐或在福州,或在京师,或在官宦游历之地论文赋诗,以诗词唱和。但仅以诗歌成就而言,则张际亮、林昌彝更著于其他诗友。

(一)林则徐与张师诚、张仲甫父子的交往

林则徐首次赴京会试落选的次年,即嘉庆十一年(1806)秋,二十二岁的林则徐任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的书记,专门处理商人洋船往来及粮食军饷的文书记录。翌年,得到时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被聘为幕僚。张师诚很看重林则徐的人品与才华,一度让其随同自己参与相关政务。林则徐曾参与了缉捕海盗事宜,并有出色表现,张师诚称赞林则徐“是役也,僚属睹余督剿之劳,佥谓非余先得贼踪,飞檄催战,未必能如斯神速”。嘉庆十四年(1809),林则徐再次会试失利。返闽后,仍入张师诚幕,直至二年后进士及第,正式踏上官宦之途。张师诚待林则徐一家均友善,曾推举林则徐父亲林宾日任将乐正学书院主持。

张师诚(1762~1830),字心友,号兰渚。浙江归安人。曾任闽、赣、晋、苏、皖等省巡抚。林则徐与张师诚一家关系亲密无间,结下了二代人交往的一段佳话。可读这首《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

一舸浮江木叶秋,传闻飞鹊过扬州。自羞东障难为役,漫笑西行不到头。供奉更吟中道放,杜陵犹想及关愁。故人喜意看先到,高唱君家八咏楼。

尺书来讯汴堤秋,叹息滔滔注六州。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谁输决塞宣房费,况值军储仰屋愁。江海澄清定何日,忧时频倚仲宣楼。[11]

张仲甫,即张应昌,号寄庵,张师诚次子,嘉庆十六年(1811)中举,曾任内阁中书。道光二十一年(1841)七月,林则徐在遣戍伊犁途中,行抵扬州,洽遇黄河在开封决口,由于当时总办河务的大学士王鼎的举荐,林则徐奉命折回东河效力“赎罪”。友人张仲甫及武林(今杭州)诸君,均以诗志喜。林则徐以此诗酬答。诗中表达了林则徐对扬州得旨改役的欣喜心情,同时流露出对河南、安徽地区哀鸿遍野,而朝廷为应付战事,致使救灾乏费的担忧。诗人的忧时悯民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林则徐与张仲甫交往甚密。早在二十年前,即道光元年(1821)春,林则徐任杭嘉湖道时,偕张仲甫诸君游理安寺、烟霞洞、虎跑泉、六和塔等杭州名胜,并写诗唱和。

(二)林则徐与恩师陈寿祺的师生之谊

先读这首《答陈恭甫前辈寿祺》:

昨枉双鲤鱼,发缄得赠言。奖借逮末学,誉扬及家尊。更慨吏道媮,期以古处敦。树立尚宏毅,一语诚探原。呜呼利禄徒,字氓何少恩。所习乃脂韦,所志在饱温。色厉实内荏,骄昼而乞昏。岂其鲜才智,适以资攀援。模棱计滋巧,刀笔文滋繁。峻或过申商,滑乃逾衍髡。牧羊既使虎,吓鼠徒惊鹓。有欲刚则无,此际伏病根。于传戒焚象,于诗励悬貆。要在持守固,庶几恻隐存。知人仰圣哲,弊吏扶元元。举错惬舆论,激浊澄其源。侧闻官方叙,驯致民物蕃。不才乏报称,循省惭素餐。但当保涓洁,弗逐流波奔。三复吉人词,清夜心自扪。[12]

陈恭甫(1771~1834),字寿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翰林编修。林则徐十四岁起就读鳌峰书院时,乡人陈寿祺任书院主讲,林则徐非常钦佩陈寿祺的学识。清代翰林称比自己早三科进翰林院的为前辈,陈寿祺进翰林院正好早三科,故林则徐称恩师为前辈。道光二年(1822)三月,林则徐以进士身份由原籍福州启程赴京补官。临行前,曾为陈恭甫写诗四首,以表达对恩师的钦敬之心。陈恭甫以《赠行诗》三首酬答,林则徐遂又写了《答陈恭甫前辈寿祺》五言长诗三首,此为其中的第二首。林则徐在诗中对当时腐败的政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刻画和指斥,表现了对鲜廉寡耻的利禄之徒的卑视及对正本清源的圣人贤士的敬仰,并自勉决不做一个尸位“素餐”的官员。这首诗反映了林则徐早期的政治见解和抱负,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要求革新政治的良好愿望。

临行前,林则徐还为恩师写了《题陈恭甫前辈遂初楼》(四首之三):

入室崔儦五万编,琅嬛福地地行仙。名山书异穷愁著,左海才兼志节传。夙世经神郑公里,余情墨妙米家船。依然润色承平业,不比膏盲石与泉。[13]

遂初楼,陈恭甫的居所,在今三坊七巷之黄巷。米家船,北宋书画家米芾,出游以船载书画自娱,人皆识之曰:“此米家书画船也。”明清以来,福州南后街有“米家船”裱画店。此诗表达了林则徐敬重前辈的真挚情怀,让人无限遐思。道光十年(1830),林则徐还为恩师献《陈恭甫先生六十寿诗》,尊师之情溢于言表。并后续时时有诗寄增。

(三)林则徐与梁章钜、杨庆琛、李彦章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芷邻、芷林、茝林,晚号退庵。嘉庆七年(1802)进士,历任广西、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后辞病归。著有《枢垣纪略》《藤花吟馆诗抄》《楹联丛话》等七十余种,为清代各省督抚中著述最多者。

道光五年(1825),梁章钜由江南淮海道调署江苏按察使,驻苏州沧浪亭行馆,遂于公暇,“命俦啸侣,劈笺征咏,图以纪之”,成《沧浪亭图诗册》,后由林则徐为之序。道光十年(1830),林则徐在苏州为梁章钜写《舟过吴门,与芷林话旧,出倪云林〈湖山书屋画卷〉索题,即和卷中云林原韵》诗,后又于江苏武进舟次作《为梁芷邻方伯跋〈庚午雅集图〉后》文。梁章钜曾有贺《林少穆督部诗》,高度评价林则徐诗歌成就。林则徐贬官新疆伊犁时,梁章钜作《北东园日记诗》盼挚友“赐还”:

出塞不辞三万里,著书须计一千年。可怜粤麓非屏麓,望断苍茫敕勒天。[14]

梁章钜福州老屋在屏山之麓,与林则徐为比邻。道光二十九年(1849),林则徐为梁章钜《制义丛话》作《后序》,论述制义之文,并极力推崇梁著的价值。梁章钜长林则徐十岁,却早林则徐一年而逝,令人痛惜不已。

杨庆琛(1783~1867),原名杨际春,字雪椒,晚号绛雪老人。嘉庆九年(1804)中举,多次会试不中。应林则徐推荐,接替林则徐在福建巡抚张师诚幕中掌书记。嘉庆二十五年(1820)考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安徽宁池太广道、湖南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光禄寺卿(从三品),道光二十三年(1843)正月以原品休致回籍。

杨庆琛所著《绛雪山房诗抄》,有与林则徐多首往还酬唱。嘉庆十七年(1812),林则徐由福州北上任职,杨庆琛写《送林少穆庶常(则徐)入都》诗赠行,表达对林则徐前途的美好祝愿,并感谢林则徐推荐他入张师诚幕。嘉庆二十一年(1816)冬,杨庆琛由闽到京赴考,寓林则徐宅,并写诗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得到林则徐的关照,请林则徐指点仕进之道,可见俩人情谊非同一般。次年三月,林则徐邀杨庆琛至枣花寺观牡丹。杨庆琛写诗纪事,并借吟咏牡丹颂赞林则徐的风姿。道光二年(1822),林则徐在籍家居时,与师友陈寿祺、杨庆琛等诗酒聚会,杨庆琛有《陈恭甫编修招林少穆观察、赵毂士编修(在田)、萨檀河大令(玉衡)、冯笏軿孝廉集小嫏嬛馆》诗纪其事。

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林则徐在赴广西途中逝世。次月,清廷悼恤林则徐:“晋赠太子太傅衔,照总督例赐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旋赐祭葬,并谥“文忠”。杨庆琛以此为极大恩遇,诗《闻少穆宫傅赐谥文忠敬赋一律》:

恩遇三朝沏始终,徽称旷典赐文忠。百千世后留芳地,四十年来尽瘁躬。名以相偿知行大,心原不二况功崇。春秋人拜欧苏外,别有新词祀我公。[15]

咸丰八年(1858),杨庆琛《感逝五十首》之一颂扬林则徐:

一代名臣功业崇,千秋奏议媲宣公。即论啸月吟风句,也有敲金琢玉功。[16]

李彦章(1794~1836),字兰卿,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林则徐同年。考中进士时方才十八岁,是该榜年龄最小者,以内阁中书用。在京时曾与林则徐同吃同住,论文赋诗,关系密切。

道光十二年(1832),林则徐为李彦章写《题〈南武奉祠图〉,应李兰卿同年彦章属》《题李兰卿〈湖西秋禊图〉》《题李兰卿〈灯窗梧竹图〉次苏斋韵》等诗。第一首诗中所提出的“征无加羨讼无滞,即此民心呼吸应”的施政标准,正是林则徐作宦多年争取民心的经验总结。李彦章工诗善书,勤于著述,在任上兴办书院,开发地方经济,政绩显著,深受林则徐的社会改革思想的影响。

李彦章于道光十三年至十六年(1832~1836),在苏州协助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救灾与兴修水利事宜。此时林彦章署江苏按察使,撰《江南催耕课稻编》,在各县推广,并亲加试种,对救灾工作起了一定的协助作用。李彦章称此编之作是应林则徐“日谋所以早种早收之法”的要求而作,供林则徐参考。林则徐为李彦章此作写序,反驳各种不宜种早稻的说法,力申种早稻之利。[17]可见,林则徐与李彦章两人不仅是论文赋诗的终身挚友,也是志同道合的宦途知己。

(四)林则徐与张际亮

张际亮(1799~1843),字亨甫。他出生贫苦,母亲早逝,父亲经营木材,客死异乡。赖伯兄资助,才得以入学。张际亮早年求学于福州鳌峰书院,在陈寿祺的指导下钻研经世之学,陈寿祺对他倍加赞赏,认为其诗将来足以雄视天下。林则徐长张际亮十四岁,称他有经世之才,同窗林昌彝亦赞他对国事有远见。

道光十七年(1837)秋,林则徐有诗二首赠张际亮:

题亨甫《匡庐游草》

五老翩然下,招君入翠微。笑骑百鹿往,坐看玉龙飞。洞古留仙笈,云深湿客衣。携来天上语,万点化珠玑。[18]

答张亨甫孝廉际亮见寄,即次原韵

庐阜屏风叠,宫亭镜影圆。高歌凌白雪,奇句落青天。遍踏山中屐,聊停月下船。林峦延丽瞩,湖海怅华年。饥凤犹如此,漂鸾亦偶然。干霄原有笔,负郭久无田。击水鹏抟回,登台骏足先。八阊开詄荡,三策伫英贤。谬忝封圻重,深惭奖借偏。蕙风香可挹,薇露浣尤虔。梦远京华路,江含楚甸烟。春明聆吉语,云瑞应胪传。誉起连城价,名高宝剑篇。斗间槎好系,遥傍绛河悬。[19]

林则徐借游匡庐诗称赞张际亮诗作,并寄于厚望和鼓励,可谓情真意切。

张际亮几次考进士皆不中,一生都没有做过官,过着羁旅浪游的生活。从少年时代开始,张际亮就怀报经国之志,锐意进取,但决不攀龙附凤,趋炎附势,终因得罪权贵,被视为“狂士”。但张际亮也因此结交了不少主张改革的有识之士。此时正值朝廷纷纷扬扬议论鸦片危害问题,张际亮是极力主张严禁鸦片的名士之一。道光十三年(1833),他因林则徐的介绍,往见两广总督卢坤。广州自道光八年(1828)起,英国船只停泊在珠江口零丁洋之大屿山,专事贩卖鸦片。张际亮在《上卢厚山宫保书》中,恳切希望卢坤能采取实际行动,饬营弁先拿“快蟹”,密辑密口,并向外商头目申明:不准英轮逗留经岁,否则予以趋逐。以后张际复往北京,参加鸿胪寺卿黄爵滋发起的禁烟活动。道光十八年(1838),黄爵滋向朝廷上《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就是由张际亮代为起草的。同年,正在湖广总督任内的林则徐也上了《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钱票无甚关碍宜严禁吃烟以杜弊源片》,坚决支持黄爵滋的意见。黄爵滋、林则徐的奏折,一针见血地指出鸦片引起的严重危机,使道光皇帝极为震惊,随即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鸦片战争期间,张际亮曾同浙江人民一起留亡,备受苦难,这一时期的诗作大多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思想,沉雄悲壮,感情真实,艺术成就也较高。道光二十一年(1841),张际亮好友姚莹官台湾兵备道,因在台湾抗击英军进犯,被诬下狱,张际亮带病奔走营救,心力俱瘁,以至悲愤而死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仅四十五岁。张际亮病逝时,林则徐正遣戍伊犁,闻此噩耗异常痛心,乃作诗《哭张亨甫》:

尺素频从万里贻,吟成感事不胜悲。谁知绝塞开缄日,正是京门易箦时。狂态次公偏纵酒,鬼才长吉悔攻诗。修文定写平生志,犹诉苍苍塞漏卮。[20]

把终生挚友比及二十七岁早逝的唐代大诗人李贺(李长吉),惋惜张际亮的才能未得施展,倾诉了最沉痛的悼念之情。

(五)林则徐与林昌彝

林昌彝(1803~1876),字惠常,号芗溪。林则徐的族人及友人。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后屡试不第。其父本系儒生,后往外洋经商。林昌彝少从母吴氏授读,吴氏督促甚严,使其学业日臻进步。后来,他又拜经学家陈寿祺为师,走上了经世致用的学术道路。林昌彝曾绘《一灯课读图》,请林则徐题咏,以纪念母亲辛勤督课之劳。林则徐作《家芗溪孝廉昌彝母吴孺人<一灯课读图>》诗,颂扬林母教子夜读的“贤德”,推崇林昌彝的学术造诣和成就。林昌彝是学者兼诗人,有近二十部治经、考据之作,可谓著作等身。

因林昌彝饱读诗书,在福州名气很大。他被近邻林则徐请往家中教读,林则徐的女儿林普晴和女婿沈葆桢都是他的学生。林普晴还为恩师林昌彝代写了《三礼通释》前三十卷。在此期间,林昌彝曾应恩师陈寿祺之约修改《福建通志》,还精心撰写了《拟海防十二策》,多方面论述了对付帝国主义的海防之策,表现了强烈是爱国之情。林昌彝还为陈寿祺编辑《遂初楼诗抄》。

林昌彝曾八次上京会试,虽未及第,但却遍游祖国山河,留下了大量赞诵山川之美的佳作。在南北游历中,林昌彝还广交朋友,认识了许多经世致用的学者,如魏源、姚燮、朱琦、汤鹏等,他们也都是林则徐的友人。林则徐与林昌彝意气相同,谈诗论事,互相题赠。林昌彝抨击侵略者的诗句:“但望苍生天有限,终教白卑死无皮”,林则徐读后,“为之赞赏累日”。两人甚至欲在家乡成立“湖上诗社”,可见他们在爱国情愫和民族思想上的高度一致。

鸦片战争失败,林则徐遣戍伊犁,清朝政府被迫与英帝国主义签定《中英南京条约》,福州等五地被辟为通商口岸,林昌彝悲痛欲绝。林昌彝家住福州城内南后街,适家有书屋,屋上有楼,面对乌石山积翠寺(一度为英人所踞)。他“目击心伤,思操强弓毒矢以射之,因绘《射鹰驱狼图》以见志,并名所居之楼为射鹰楼”。林则徐云:“《射鹰驱狼图》命意甚高,所谓古之伤心人,别有怀抱也。”[21]

林昌彝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为《射鹰楼诗话》二十四卷。书名“射鹰”,即“射英”之谐音,可见其论诗之要旨。全书搜集林则徐、张际亮、魏源、张维屏等四百多人的诗歌二千余首,尤多闽籍诗人之作,全方位地反映鸦片战争的史实,保存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佳作,抨击清政府的妥协投降与腐败无能,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显示了诗歌评论的战斗作用。林昌彝评林则徐诗“气体高壮,风格清华”[22],可谓至言。林则徐称赞《射鹰楼诗话》:“采择极博,论断极精,时出至言,阅者感悟,直如清夜钟声,使人梦觉。”[23]

道光三十年(1850)八月,林则徐的逝世前两月,有《致林芗溪函》,推崇林昌彝的抗英诸策,以对抗英国侵略者。并在信中回顾自己在粤东的抗英往事,云及自己在广东“五围夷鬼,三夺夷船,其两次夷船退出港外,不敢对阵”[24]等情况,勉励林昌彝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林则徐认为“《平夷十六策》及《破逆志》四卷,真救世之书,为有用之作,其间规画周详,可称尽善;此百战百胜之长策……”[25],此函可视为林则徐的“临终遗言”,而浩气长存焉。

注释:

[1][3][5][6][7][9][11][12][13][18][19][20]林则徐著,茅林立主编:《林则徐全集》第六册《诗词》,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3~34页,第104页,第160页,第199-200页,第209页,第207页,第203~204页,第23~24页,第134页,第182页,第183页,第230页。

[2][4][10]林则徐著,茅林立主编:《林则徐全集》第五册《文录》,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年,第453~454 页,第440~441页,第459页。

[8][22]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卷四。

[14]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八。

[15]杨庆琛:《绛雪山房诗续抄》。

[16][17]李彦章:《江南催耕课稻编》卷首。

[21][24][25]林则徐著,茅林立主编:《林则徐全集》第八册《信札》,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50页。

[23]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卷首。

猜你喜欢

林则徐道光福州
《林则徐》
一道光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情怀:照亮忧伤的一道光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林则徐禁烟
寻味福州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