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2023-09-01刘娜
摘 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了要将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首要举措,深刻阐述了党管人才原则的核心内涵,为开展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因此,准确把握党管人才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认识坚持党管人才的必要性及意义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的践行路径和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做到党爱人才、党聚人才、党兴人才,着力推进以人才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党;人才;全面领导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4-0071-04
2021年9月,我国首次以“中央”的名义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具有重大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会议上以八个坚持首次系统概括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和新举措,其中第一个着重强调的就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对我国人才健康成长和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五项重大原则,并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1]。这都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导、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准确把握党管人才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
第一,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方向在人才资源发展工作中的具体表现。2003年我国召开全国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党管人才是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2010年全国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倡导全社会为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其后,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均提到要坚持党管人才。2021年5月,《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作为第一部关于组织工作且具有统领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主干法规正式印发,专门设立篇章对党的人才工作进行部署和规定,从而明确了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
第二,坚持党管人才不仅是要加强对党政干部的领导,还包括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急需的其他各类人才。比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2],强化对“军事人力资源集中统一管理”[3],“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4]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5],坚持和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就是将“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都集聚到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6]。
第三,党管人才的具体内容。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7]。“管宏观”主要是指制定宏观上的人才发展规划;“管政策”是指具体的人才发展政策;“管协调”即统筹协调人才发展所涉及的各级各类职能部门;“管服务”指的是为实现人才价值,需要提供的良好服务以及发展环境。
由此可以看出,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既不是直截了当地把人才工作统一管理起来,也不是以党委部门代替党委其他各职能部门,对人才工作进行大包大揽。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其实就是为了突出我们党在人才事业中的团结带领以及服务作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统筹和协调人才发展,促进各类人才的成长以推动引领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汇集和动员好各方面力量,管好、用活各类人才,为实现其价值提供有力支撑和科学保障。
所以,坚持党管人才是新形势下做好人才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充分认识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意义
(一)我们党优良传统的继承发展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都非常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强调,“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都必须努力学习。除专业外,为了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发展,有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和时事政治”[8]。邓小平同志人才观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就是“两个尊重”,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高考制度的恢复以及“三个面向”的提出都是邓小平同志抓教育、抓人才培养的现实表现。江泽民同志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且特别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建设发展要求,胡锦涛同志加大力度施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管好用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高度重视人才。强调“千秋基业,人才为先”[9],对人才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的作用进行了肯定,并指出要将党内人才队伍建设和党外人才的作用结合起来,共同夯实党执政兴国的根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興,归根到底靠的是人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具体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使我们党和国家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统筹协调、组织动员、决策执行和危机应对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党管人才,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想建设一支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人才队伍,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突显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从而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管人才之路和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三)破解人才发展瓶颈的重要支撑
应当看到,在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人才队伍布局有待改善。根据“2020中国人才指数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人才指数”显示,我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人才指数排名前三位的是北京、上海、广州,其他城市如成都、西安等人才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但还有一些人才指数较低的城市,我国人才资源的地域性布局不平衡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进一步适应国家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在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选配、评价、激励、监督等体制机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从人才发展现实情况看,尚存在“破”得不够、“立”得也不够现象。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不善于用好人才,不能实现人才作用的最大化等等。党管人才,就是要立足新时期新阶段人才发展的新特点,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探索党管人才规律,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有效解决人才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高各方面抓好落实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深刻践行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坚持人才引领,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人才,在正定工作期间,他就说过“没有人才,县不能富,民不能强”,起草“人才九条”,明确了以人才开发带动县域发展的工作思路。2003年,习近平同志结合浙江实际,提出浙江转型发展的“八八战略”,其中最后一条就是要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建设,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这一战略,从而实现以人才引领来更好地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严济慈、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钱学森等一大批旅居海外的优秀科学家,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国防等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拥有的人才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它最终拥有的发展主动权和优先权就更加显著。立足我国实际来看,坚持以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能够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人才发展大局
我国于2010年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来对人才发展做出的第一次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2022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这既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当前,各地各部门也对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做出一系列统筹谋划,提出许多突破性、创新性举措,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充分彰显当前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迫切渴求。
(三)打破体制壁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为深化用人制度改革,破除各种束缚和限制人才的体制机制障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打破思想禁锢,将人才体制改革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以及发展的活力。
第一,要大力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落实好用人主体的自主权。从具体实际工作来看,选好用好人才,必须要充分发挥人才管理主体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对用人单位充分授权,并且要授权到位。第二,要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构建合理的人才评价指标。如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避免简单以“帽子”来确定薪酬待遇等,持续采取措施为“帽子热”降温。第三,要改革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比如,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推行“楼上创新楼下创业”,不仅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并且探索出“经济贡献越大奖励补贴越多”的激励机制,大大地提高了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第四,要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人才使用机制,多给予人才一些信任和包容,相信人才能够充分地释放出无限的才华和能量。
(四)聚焦重点用才领域,打造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四个面向”,聚焦了新时代的重点用才领域,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目标方向。
首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此为目标导向来不断夯实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基石。当前世界各国都处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人才正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历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3年的第35名提升至2022年的第11名,连续10年排名都在稳步上升。其次,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汇聚人才力量,强调注重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从而进一步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再次,强调问题导向,始终坚持关注国家重大的发展需求,大力培养造就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兼具的顶尖人才。最后,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后疫情时代应积极关注民生问题,倡导人类共同价值,真正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五)协调各方,凝聚人才工作合力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各级组织提出了不同层面的要求,层层压实了责任。要求推动形成党委党组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系统谋划、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方协调联动人才工作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解决好当前人才工作中出现的堵点痛点难点,切实发挥好自身功能优势,着力在人才的选用、培养、管理、监督等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推动落实好人才工作的各项任务。
(六)扩大开放,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各个国家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纵观美国的经济科技实力之所以能够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就与高度重视吸收和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有关。根据《世界移民报告2018》数据显示,从进入21世纪以来,在所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移民精英。这充分说明吸引和引进国外的高层次人才也是促进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当然,我国也十分重视人才的对外开放。在2014年和全球各地的外国专家的交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对于人才的对外开放”[10]。2019年我国移民管理局在全球推广10条移民便利条件,比如:对外籍高层次人才、国家特别需要的外国人,经过有关部门推荐,可以申请在我国永久居留,其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也可以随同申请,充分体现了我国“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以人才引进为举措,“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突破地域限制,不拘一格地引进人才,实现广纳英才,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人才队伍。近年来,全国各地都积极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和相关政策。
(七)尊重规律,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
在培养人才方面,一方面,要坚持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他指出“教育不仅决定着人类的今天,还决定着人类的未来”[11],“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2]。另一方面,则要突出实践。基层永远是培养人才的沃土。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时,就曾感慨是得益于年轻时在梁家河那七八年间的实践锻炼。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同志提希望时说道,“要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因此,要鼓励引导人才去“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完善相关保障和激励机制,建立人才后备库,让“年轻干部都争先恐后到艰苦岗位、到基层去,并以此为荣”,促进人才成长。
在用好人才方面,要注重“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知人”是合理用才的前提,而用才就是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用当其时”强调用才要把握时机,抓住人才的“黄金期”,要在人才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的阶段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用其所长”则强调用才要用人的专长。“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也是新时代如何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回应。
(八)关心爱护人才,大力营造良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环境的重要性,他提出“環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13]。因此,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从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政策环境。结合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导向,不断更新完善鼓励创新创业的人才政策、研究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确保各项人才政策公开平等、落实到位。二要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科技界和文化界发表的两次讲话中,都引用了“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的典故。要建立不寻常的功业,必须依靠不寻常的人才。因此,要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努力向人才看齐的社会氛围。各地宣传部门、各职能部门可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等系列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广为人知的杰出贡献者,也可以通过挖掘身边的优秀先进典型,从而积极引导社会形成爱才敬才的良好风气。三要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要大力创造既鼓励创新又宽容失败的人才工作环境,为各类人才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提供保障。四要提供“待遇适当,生活无忧”的生活环境。要注重对人才的生活以及精神方面给予关怀,要切实为人才着想,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之中。
四、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
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尊重规律,科学谋划,系统推进,探索、改进和创新党管人才工作方式方法,为人才提供良好服务,让人才兴、事业旺。
(一)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要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重要性问题来抓,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选拔“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各级各类、各行各业的人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用宽广胸怀、长远目光、科学方法去发现、培育、使用、发展人才,始终将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善待人才贯穿到人才工作的全过程,善于成为识别人才的伯乐、了解人才的知音、尊重人才的朋友。
(二)注重加强精神引领
引导人才聚焦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重大任务和重点项目,持续发力,攻坚克难,以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同时,要进一步弘扬宣传和继承发展好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号召广大人才队伍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既能做到理论突破,也能做到实践创新,不忘初心,勇攀高峰。要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熏陶人才,教育引导各类人才矢志奋斗、锐意创新。
(三)推进党管人才法治化
推进党管人才法治化,要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管理人才。促进用人制度的改革、用人机制的健全、人才环境的改善,保证都在法治轨道上进行。用人单位要主动强化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破解人才发展的瓶颈难题以及提高人才各项工作改革发展的能力,坚持按法律、按政策、按制度、按程序办事。通过出台法律、制定政策、完善制度、改进服务等手段,破除影响人才发展的障碍和壁垒。把依法管理人才工作的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人才兴,则国家兴。当前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切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要始终坚持并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抓好人才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在全国上下掀起“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热潮,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EB/OL].(2022-10-16)[2022-10-19].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2-10/16/c_1129067252.htm.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19-10-31)[2022-07-12].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0/31/c_1125178024.htm.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6.
[9]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10.
[10]习近平在同外国专家座谈时强调 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N].人民日报,2014-05-24.
[11]习近平在北京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9-11.
[12]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12.
[13]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
(责任编辑:田 苗)
收稿日期:2022-10-20
基金项目: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行政学院)2021年度校(院)科研项目“推进新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2021QN001)
作者简介:刘娜,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