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粉黏土体在土钉锚固下力学特征变化研究
2023-08-31杨娜
杨 娜
(河北省迁安市水利局,河北 迁安 064400)
基坑工程中,土体承载力学特征直接影响基坑支护、开挖工序等技术问题[1,2],讨论基坑土体力学特性,有助于揭示基坑支护结构承载力较弱、土体沉降等内在原因。贾佳[3]、张岩等[4]为研究基坑土体的力学特征,借助离散元仿真建模方法,分析土体离散元模型的细观变化,分析不同尺寸的裂隙变化,从离散元细观计算的角度,分析土体裂隙的生成演变及裂隙对宏观破坏影响。崔宏环等[5]、朱伟崇等[6]为研究干湿、冻融等不同物理作用下土体力学特征变化,借助室内试验设备,开展物理场耦合作用下土体力学试验,分析试验数据间变化关系,从而归纳获得土体力学本构理论模型,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岳建伟等[7]、胡焕校等[8]通过SEM、CT 扫描等设备,探讨土体的力学特征变化,分析土体在不同状态下宏、细观特征对比关系,从细观机理变化解释宏观应力、变形等特征。本文为研究土钉加固粉质黏土体在干湿交替下力学特征变化,分析土体宏观应力、应变的变化特征,也从SEM 扫描图像中探讨土体的细观变化,丰富基坑工程设计参考成果。
1 试验概况
1.1 工程介绍
在迁安市城西拟建一综合办公楼,基坑开挖深度为7.8~9.4 m,所在场地地层特征如图1,按照基坑平面设计布置方案,开挖坡度为1∶0.5,以倾斜土钉形式在开挖层中锚固,倾角为15°,长度依次为9,7.5,7.5,6 m,土钉配筋层按照加密区、非加密区进行设置,土层含水率为9%~12%,各阶段开挖中最大位移可达15 mm,中部粉质黏土层抗剪能力较差,易产生开挖滑动体,对基坑开挖安全带来较大挑战。在考虑基坑整体开挖稳定性的前提下,一方面设计开展土钉锚固处理,另一方面加大开挖支护面,保障作业安全可靠性。图2 为基坑另一处土钉锚固典型断面特征,主要针对含夹层软弱面的粉质黏土层,锚管直径均为48 mm,长度不同于图1 非加密区布置断面,自上而下共有5 根锚杆,分别为6,6,4.5,4.5,4.5 m,此断面土层含水率为18%~22%。整体上分析认为,该基坑粉质黏土作为持力层,所采用的土钉加固设计在水平、竖向间距均有一定差异,且土钉加固粉质黏土承载力学效果与原状(无钉)粉质黏土的差异,还值得进一步对比。在确定土钉加固方案的基础上,开展对土钉加固粉质黏土区、无钉原状粉质黏土区进行试验对比,并依托物理场作用,分析土钉加固粉质黏土力学特征影响变化。
图1 基坑土层分布特征
图2 土钉锚管分布特征
1.2 试验设计
为研究土钉加固粉质黏土承载力学特征,设计采用室内土体力学试验设备进行。在该基坑工程深度4~5 m 范围内取样,所钻取的试样覆盖基坑所有开挖断面,包括图1、图2 中所示的土层剖面,所得土样含水率分布为8%~22%。由于本试验中需要探讨有、无钉加固粉质黏土力学特性,故需在实验室开发土钉模拟试验装置,图3 为自研土钉加固土样力学试验装置,图3(a)为模拟倾角25°土钉加固粉质黏土试样,土钉依靠螺杆与底孔连接,构建起土钉加固粉质黏土试样模型,图3(b)为加载平台中放置入土钉加固土样模型后状态,基于该试验装置可完成土钉加固粉质黏土力学试验。试验中,所有试样直径、高度分别为50,100 mm,在试验前、后对试样分别进行SEM 细观扫描,以获得粉质黏土试样细观力学特征。
图3 试验设备
不仅于此,鉴于基坑工程施工受季节影响,开挖期土体易出现干湿交替物理作用,故三轴力学试验中需耦合干湿循环影响。试验中,试样在不同干湿交替环境下完成物理作用,干湿状态下含水率分别为22%~8%(A 组)、18%~8%(B 组)、14%~8%(C 组)、10%~8%(D 组),3 组试样交替过程中在干湿环境下保持4h,交替次数分别设定为0~10 次,梯次为2次。试验围压设定50,100,200 kPa,试验参数设计如表1。基于干湿交替路径差异化下力学试验,研究土钉加固粉质黏土力学特性。
表1 试验参数设计
2 干湿交替影响下土钉锚固土体力学试验
2.1 干湿路径影响
基于不同干湿路径下土钉锚固土体力学试验,获得土钉锚固复合土体试样的力学特征曲线,如图4。从图4 可看出,干湿路径不一致,则试样应力应变发展趋势具有较大差异:以围压50 kPa 下为例,当干湿路径为22%~8%时(A 组),试样加载应力应变呈应变软化特征,峰值应变后应力直接陡降,无明显残余应力;当干湿路径为18%~8%时(B 组),试样峰值应变后应力下降较快,在应变5.22%后由应力下降缓冲期;当干湿路径为14%~8%(C 组)、10%~8%(D 组)时,试样分别在峰值应变3.7%、3.9%后出现应力缓降,降幅弱于A、B 组干湿路径,且均出现了残余应力,分别为277.3,356.1 kPa。相比之下,当围压增大至100 kPa 后,各组试样仍保持一致的应力应变趋势特征,但峰值应变、应力下降缓冲节点应变值及残余应力等参数值均有较大提高。分析认为,干湿路径不同,土钉复合土试样应变破坏有明显差异,干湿程度差异愈大,则试样愈趋于应变脆性;围压增大,不会改变应力应变曲线特征,但会影响各节点应力、应变参数值。
图4 不同干湿路径下土钉复合土试样应力应变特征
总体对比应力、应变参数值可知,当干湿路径中干湿程度差愈小,则试样承载应力水平愈高:围压50 kPa 下A 组试样峰值应力为193.7 kPa,而B,C,D 组试样峰值应力较之前者分别提高了47.3%、79.4%、121.4%;围压增大至100 kPa 后,A~D 4 组试样峰值应力整体增幅为29.4%~43.5%,随干湿程度差幅增大,其峰值应力平均减小20.3%。控制土钉锚固土体干湿路径,有助于减少物理作用对试样承载能力的削弱。
2.2 干湿次数影响
同理,根据同一种类型干湿路径下、不同交替次数试验组的力学试验数据处理,获得干湿次数对土复合土试样应力、应变影响,由于各干湿路径下,交替次数对力学特征影响具有相似性,故本文给出干湿路径为18%~8%的试样组,如图5。分析图5 可知,同一围压下,不同干湿次数试样应力应变趋势变化呈一致,峰值应变均接近,围压50,200 kPa 下试样组的峰值应变分别为4.14%、15.3%。不仅于此,在围压50 kPa 下,各试样均为应变脆性,峰值应变后无应力缓冲下降区,应力降幅均超过60%;而围压200 kPa下,试样在应变5.5%后出现应力稳定、应变快速增大的特征,延塑性变形显著。基于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干湿次数不影响试样应变破坏特征,而围压作用会直接改变应力应变趋势。
图5 不同干湿次数下土钉复合土试样应力应变特征
由不同干湿次数下试样应力水平对比可知,干湿次数与承载应力为负相关,围压50 kPa 下交替0次时试样峰值应力为581.9 kPa,而干湿2,4,8 次试样峰值应力较前者分别减少了25.5%、45.2%、73%,当干湿作用每梯次增幅2 次,则试样峰值应力平均下降了29.2%。在围压200 kPa 下,由于峰值应力并不明显,以应变15%所指应力为代表,在湿干次数梯次变化时,峰值应力平均减少12.2%,围压增大,试样受干湿物理损伤影响效应会减弱。
3 土钉锚固土体变形破坏细观特征
土钉锚固土体的破坏特征不仅体现在宏观力学方面,试样细观特征上同样会受之影响。为此,本文在SEM 图像扫描基础上,对土钉锚固土体细观特征开展分析。
图6 为4 种不同干湿路径下试样破坏后SEM图像特征。分析可知,干湿程度差异愈大,土钉锚固土试样颗粒紧凑性愈差,颗粒骨架变得较松散,图6(d)中试样中小孔增多、延展较显著,颗粒内部的大、小孔隙分布更广泛,土颗粒团簇状显著,呈颗粒独立性分布,割裂了土颗粒与土钉之间的结构联系性,故土体试样承载能力受劣化影响。
图6 不同干湿路径下试样SEM 图像特征
基于各试样细观数据提取分析,获得干湿次数试验组试样裂隙分布变化特征,如图7。由图7 可看出,干湿次数与裂隙数量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表示;随干湿次数增多,裂隙数量显著增大,特别是在干湿次数为6 次后,裂隙数量增幅更高,在围压50 kPa下,干湿0 次时裂隙数量为5039 个,而随干湿梯次2 次变化,裂隙数量平均提高38.5%,而在围压100,200 kPa 下,裂隙数量随干湿次数变化,分别平均增幅29.2%、19.6%,即围压效应可约束试样内部部分裂隙的产生。分析认为,干湿交替作用随次数增多,本质上会促进试样内部微小裂隙的产生,从而形成贯通裂纹,而这种作用影响在交替6 次后尤为显著。
图7 试样裂隙分布特征
4 结语
(1)干湿路径不同,则试样应力应变走向趋势有所差异,干湿程度差异愈大,则试样应变脆性,围压增大,应变特征仍保持一致;随干湿程度差幅增大,承载应力减弱。
(2)干湿次数不会影响土钉复合土试样应力应变变化趋势,对其应变破坏特征影响较小,围压会直接影响不同干湿次数试样应变特征;干湿次数与承载应力为负相关,围压50,200 kPa 下试样峰值应力随交替梯次变化,分别平均减少29.2%、12.2%。
(3)干湿程度差异愈大,试样土颗粒独立性分布,与土钉的结合紧密性较差;干湿次数与裂隙数量的关系可用指数函数表示,且裂隙数量的增幅在干湿6 次后尤为显著,围压增大,可减少裂隙数量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