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的研究

2023-08-31李溯源

中国科技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量规设计图科学

李溯源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1] 项目式学习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现学习本质的教学模式。“船的研究”是小学《科学》(教科版)新增内容,对应技术与工程领域,采用大单元组织形式,以船的发展史为主线,符合项目式学习的切入与实施[2]。如何引导孩子在真实問题情境中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持续探究,做思结合,建立科学观念呢?笔者认为可以打造“三链六阶二迭代”学习模型,开展项目式学习,实现学习进阶,培养科学素养。

教材解读、学情分析与目标定位

教材解读

船是常见且重要的交通工具,船的发展史是人类科技进步史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蕴含丰富的科学资源和教育价值。新的领域带来新的结构,以船的材料、构造、动力等演化节点为单元逻辑,呈现“产生问题—设计产品—完成项目”的发展过程,在提升船稳定性、载重量和动力性能的情境中,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工具,在设计、制作、测评中动手优化工程模型,“做中学,做中悟”的特征更加明显(见图1)。

学情分析

本单元实施前,教师要设计表格,做好学情调查。从调查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船的了解不多,想研究的问题比较多,但不尽一致。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有限,教学定位需适切学生学习水平。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前概念类型,找准教学起点,做到无缝对接。

目标定位

“船的研究”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对应课标的学习内容如下:

● 12.1 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 12.2 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 12.3 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

对应的学科核心概念有两个:一是“技术、工程与社会”;二是“工程设计与物化”。

跨学科概念有“系统与模型”和“结构与功能”两个。

其科学素养目标分解如下。

科学观念 ①理解工程技术的内涵,理解科学本质,让学生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优化”船的研究过程;②建立人的需求、科学技术推动船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的观念。

科学思维 尝试将人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综合运用科学、数学、技术、工程等知识,提升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形成“设计的改进、制作的优化、评价中认识进阶”的迭代思想。

探究实践 ①针对具体任务,按照“六进阶”的基本步骤设计与制作;②能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设计图、模型、实物和测试评价。

态度责任 包括愿景认同、责任分担和协商共赢。①体验“造船”的成功与乐趣,激发运用科学、技术与工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②在“造船”中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念;③培养实事求是、乐于探究和实践的科学态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三链六阶二迭代”项目式学习模型的界定与特点

界定

“三链六阶二迭代”项目式学习(见图2),“三链”是指问题链、活动链、思维链,以活动链为载体,问题链为动力,思维链为目标。“六阶”是指让学生经历“任务驱动—量规前置—多元设计—制作模型—检测改进—展示评价”6个阶段,促进科学观念、科学实践、科学思维和态度责任协同发展。其中,“检测改进”环节会促进前置量规的完善。“二迭代”是指项目式学习要经历两次迭代,一次在“多元设计”环节,优化设计草图,属于设计思维的迭代;第二次在“检测改进”与“展示评价”环节,优化船型作品,属于工程思维的迭代,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问题链——精准提问,“问”到好处 问题链,即问题成链,通常具有“做什么—什么要求—怎么想—怎么说—怎么测—怎么评”的推进路径。

活动链——结构探究,“探”显逻辑 科学探究是以活动为载体,设置成6 个环节,形成活动链:①任务驱动,指向研究对象;②制订量规,明确评价标准;③多元设计,暴露原有认知;④制作模型,完成物化雏形;⑤检测改进,提出调整建议;⑥展示评价,优化产品结构。

思维链——激活思维,“思”达深度 思维链以问题链为指向,抓住科学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度思考,以评促行。

特点

进阶上升 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典型认识活动,实现学习进阶。

协同发展 问题链驱动活动链,活动链促进思维链,思维链衍生新的问题链。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螺旋上升,协同发展。

实施:制作“真实产品”,体现工程迭代

任务驱动,指向研究对象

感知 第1 课“船的历史”从观看视频入手,通过观察发现船的发展经历了“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燃油机船时代……”的过程,丰富学生认知。

疑惑 观察完毕,让学生交流船的发展史,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如船的内部结构怎样?船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船的制作方法有哪些?船的运行原理是怎样的?

发布 任务聚焦应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比较抽象的深奥的本质问题转为驱动性问题,形成学习动力。

“小小造船师”项目围绕“人们是怎么造船的?造船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技术?你想自己设计并制作一艘小船吗?”的驱动性问题展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切学生研究水平,引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迸发思维火花。

前置量规,明确评价要求

拆解 制造一艘船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船的结构、动力、载重、稳定等子系统,需要拆解任务,分项设计,统筹考虑。

定标 项目式学习可以采用逆向设计的方法。发布任务后,需要学生参与量规的制订。

量规可以从内容维度、内容标准、表现指标和等级评定展开(见表2)。①科学观念(船的结构、船的功能与学科联结);②科学思维(推理论证与创新思维);③科学探究(方案设计、产品制作、修正完善与评价反思);④科学态度(分工合作与个人贡献)。有了量规,就可以做到教、学、评一致。

权衡 前置项目量规帮助学生明晰项目任务,激发团队合作积极性,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规避后期评价时“走过场”的情况。在“小小造船师”项目实施前教师呈现清晰的活动任务标准,让学生不仅知道做什么,也明白要怎么做与做成什么样,突出本项目的针对性与进阶性。

多元设计,暴露原有認知

创意 发布任务,引导学生初步设计想要制作的小船,渗透创新思维、设计思维、工程思维。

抛出“你想设计怎样的小船”的问题,学生畅所欲言,奇思妙想,发散思维,有的小组想制作双体帆船,有的小组想制作能够坐人的小船,还有的小组想用家乡百丈的竹子制作竹筏……

制图 按照识别问题与需要设计草图,列明材料清单与成本,要求设计图有尺寸及对应的材料标注,绘图比例合理。以“虎虎生威”

小组为例,一开始他们并没有用直尺,也没有标注设计的尺寸与细节说明,设计图经历了多次迭代以后显得非常清楚,学生对技术与工程的认识、分析的习惯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见图3)。

阐述 举行设计交流会,结合图片交流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自由组队讨论设计。通过集思广益,“FMVP”小组在第2 次设计小船时在两侧增加2 个大矿泉水瓶,提高稳定性(见图4)。

模型制作,完成物化雏形

选材 根据制作要求与设计图,综合成本、属性等因素,选择最优材料。以“FMVP”组为例,组员对比了塑料袋、广告纸、透明胶、泡沫胶等材料,最后选择了广告纸、透明胶,突破小船防水的难点。

制作 基于设计图的模型尺寸,制作真实船模,尽可能达到模型与设计图的“复刻”。

“FMVP”组组员严格按照设计图将泡沫板裁剪成尖形船首,用硬纸板对船进行加固,经过通力合作,完成了小船实物模型(见图5)。

诊断 模型与设计图的相似度是诊断的关键。“FMVP”组组员通过对实物模型进行诊断,发现模型的尺寸、结构确实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模型与设计图的相似度极高。

ÂÂ 检验评估,提出调整建议测试 学生自主进行多次测试并记录,搜集各项测试的真实参数,强调公平、公正。以“扬帆起航”组为例,小组成员对制作的双体帆船进行了3 次测试,测试情况见表3。

甄别 客观分析数据内涵,加深理解量规的意义,甄别所遇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调整 针对问题,作出改进(见表4)。

改进完善,优化产品结构

评判 组织船模交流会,汇报者结合前期问题,清晰表达数据分析后的设计,展示并详述船模的效果。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适时提醒学生倾听,明白交流者的意思,在倾听完整表述后进行回应。其他学生担任评委,进行综合评判打分(见图6 和表5)。

推介 团队进一步修改设计图,并按照最新设计图制作,使船模最优化,迭代模型,凸显科学思维,最终推介成品。

提升 横向比较团队与个人综合表现,提升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形成乐于接受新挑战的品质。不少学生回顾了设计制作船的过程与经历,明白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就要修改方案重新设计图纸,再进行制作测试,从中体会到了工程技术的“不简单”。

此外,将实践成果以科技小论文等形式进行发表,再一次感受技术与工程的魅力,实现多学科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见图7)。

总结与启示:拓宽科学视野,强化学科融合

量化能力进阶

依托前置的评分量表,监测学生能力的提升,实现学习进阶,使评价更具科学性。为避免组内自评误差,可结合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减少误差几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促进客观公正。此外,还可运用雷达图分析,多维度对比、分析、综合学生主体能力(见图8)。

强化研究推广

● 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关联,打破课堂时空壁垒,进一步拓宽思维型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渠道与场域。

● 积极将项目式学习整理成案例报告,申报地方精品课程,促进案例走向成熟,引导更多的学生更具创造性地展开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三链六阶二迭代”项目式学习是一种理想的学习模型,体现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理念,指向核心问题,助力实证探究,促进科学思维,最终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地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3.

专家点评

本文完整呈现了“船的研究”这个小学《科学》(教科版)新增内容的案例。案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在对教材与课程标准分析的基础上,设定了详细的教学目标。案例中设计了“三链六阶二迭代”的项目式学习模型,让整个探究活动更加有逻辑、有深度。本文写作线索清晰,内容翔实,语言简练,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量规设计图科学
师生共同制定评分量规——基于文献与实践
焊缝符号在机械设计图上的标注
科学大爆炸
设计图失窃案
西夏的“炮”设计图
科学
只存在于设计图上的虚幻建筑
体育学习评价量规的研究
浅谈评价量规在音乐翻转课堂中的作用
科学拔牙